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第十六章巴黎课堂融中法,纽约分店续温情

      伦敦首店稳定运营两个月后,苏清欢将日常管理交给店长,带着林晓雅和陈默飞往巴黎——这是“家常菜文化出海”计划在欧洲的第二站。巴黎玛莱区的铺面位于艺术画廊与复古书店之间,鹅卵石街道两旁种满了梧桐树,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橱窗上,自带浪漫的艺术氛围,与“清欢的美食屋”追求的“温情”调性不谋而合。

      刚到巴黎,苏清欢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对“美食仪式感”的重视。在蒙马特高地的一家小餐厅调研时,她看到主厨为客人上菜前,会特意调整餐盘的角度,确保装饰的香草叶正对客人,连酱汁的淋法都有严格的讲究。“巴黎人不仅吃味道,还吃氛围和故事,”陈默递给她一份本地餐饮报告,“我们的家常菜既要保留烟火气,也要融入这种仪式感,才能打动他们。”

      这次菜品改良,苏清欢走了“精致化家常菜”路线:

      - 法式奶油蘑菇番茄面:在番茄鸡蛋面的基础上,加入巴黎市场新鲜的白蘑菇,用黄油煎出香味后,倒入淡奶油与番茄汁混合,面条改用手工细面,盛在白色瓷盘里,撒上切碎的欧芹,既有家常菜的酸甜,又有法式餐点的精致。
      - 红酒炖牛肉配土豆泥:借鉴法国经典炖菜的做法,将牛腩肉切成方块,用勃艮第红酒浸泡两小时,再加入胡萝卜、洋葱慢炖,最后搭配细腻的土豆泥,土豆泥中加入少许黄油和盐,中和牛肉的浓郁,符合巴黎人对“主菜+配菜”的精致搭配需求。
      - 法式焦糖布丁红豆沙:将传统红豆沙过滤成细腻的泥状,铺在玻璃碗底部,上面倒入焦糖布丁液,放入烤箱烤制,焦糖层脆甜,红豆沙绵密,冷热交织,成为餐后甜点的热门选择。

      最受期待的“中法家庭厨艺课堂”也如期启动。苏清欢邀请了巴黎本地知名的家庭主厨玛丽合作,每月开设两期课程,每期招募10组家庭。第一期课程的主题是“番茄的中法对话”,苏清欢教大家做番茄鸡蛋面,玛丽则演示法式番茄挞的做法。课堂上,一位法国妈妈带着女儿学做番茄鸡蛋面,小女孩笨拙地搅拌蛋液,却笑得格外开心:“这比做蛋糕简单多了,而且可以马上吃到!”课程结束后,不少家庭都表示要再来参加,甚至有客人直接预定了周末的家庭聚餐。

      巴黎分店的装修也充满了中法融合的巧思:墙面一半挂着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画的是厨房场景;一半挂着法国印象派风格的食材油画,画的是番茄、蘑菇等常见食材;用餐区的桌子上,摆放着中国青花瓷餐具和法国水晶杯,既有东方的雅致,又有西方的浪漫。开业当天,不少艺术画廊的画家特意前来打卡,还有本地媒体报道称“这是玛莱区最有温度的中餐厅”。

      就在巴黎分店步入正轨时,纽约的合作邀约也来了。美国华人商会通过盛景集团联系到苏清欢,希望她能在纽约曼哈顿开设分店,作为“中美饮食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还承诺提供华人社区的资源支持。苏清欢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纽约是国际大都市,不仅有大量华人,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是传播中国家常菜文化的绝佳平台。

      纽约分店的选址定在了曼哈顿中城,靠近中央公园,周边既有写字楼,又有高端住宅区,客流量大且消费能力强。菜品改良时,苏清欢结合纽约人的饮食特点,推出了多款“快节奏却不失温度”的家常菜:

      - 美式热狗版红烧肉:将红烧肉切成薄片,夹在全麦面包里,搭配自制的酸菜和芥末酱,既保留了红烧肉的浓郁,又符合纽约人喜欢的快餐形式,深受上班族喜爱。
      - 墨西哥卷饼版番茄鸡蛋卷:将番茄炒蛋与墨西哥豆泥混合,用薄饼卷起来,淋上酸奶油和莎莎酱,酸中带辣,方便携带,成为中央公园游客的热门选择。
      - 纽约芝士蛋糕版陈皮红豆沙:将陈皮红豆沙与芝士蛋糕层交替叠加,红豆沙的清甜中和了芝士的厚重,口感丰富,成为甜品爱好者的新宠。

      为了让纽约的华人感受到家乡的味道,苏清欢还在店内设置了“家乡味道墙”,邀请顾客写下自己记忆中的家常菜,优秀的故事不仅会被展示在墙上,还会被研发成新菜品。一位来自广东的华人阿姨写下“妈妈做的清蒸鱼”,苏清欢特意研发了“粤式清蒸鲈鱼”,加入陈皮和姜丝去腥,上市后深受华人顾客的喜爱。

      纽约分店开业当天,恰逢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苏清欢还准备了手工月饼作为伴手礼,送给每一位到店的顾客。一位在纽约工作多年的华人接过月饼,眼眶微红:“很久没吃到这么正宗的月饼了,还有这桌家常菜,让我想起了远在国内的家人。”开业首天,纽约分店的营业额就突破了1.5万美元,其中美式热狗版红烧肉和粤式清蒸鲈鱼几乎售罄。

      这天晚上,苏清欢坐在纽约分店的窗边,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提示音:
      【叮!宿主成功在巴黎和纽约开设分店,通过文化融合与情感共鸣获得市场认可,“家常菜文化出海”任务进度提升至95%!解锁“全球食材溯源系统”权限,可实时追踪食材的产地和质量;获得“世界餐饮协会”颁发的“文化传播奖”;积分+8000!】

      陆时衍从国内飞来纽约,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盛景集团悉尼分公司已经完成调研,悉尼唐人街附近有个不错的铺面,周边有很多留学生和华人移民,很适合我们的品牌定位。只要再开设悉尼分店,‘家常菜文化出海’任务就能圆满完成了!”

      苏清欢接过他递来的悉尼铺面照片,笑着说:“等纽约分店稳定下来,我们就去悉尼。对了,我还想在悉尼分店设置‘留学生美食基金’,为贫困留学生提供免费的家常菜,让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两人正规划着未来,林晓雅拿着手机跑过来:“清欢!巴黎的玛丽主厨刚才发了社交媒体,说她把我们一起研发的番茄鸡蛋挞加入了她的家庭菜单,还标注了‘来自中国的灵感’!”苏清欢点开手机,看到玛丽的配文:“美食是跨越国界的语言,最好的交流就是一起分享家的味道。”

      夜色中的纽约,灯火璀璨。苏清欢想起穿越前那个在出租屋里吃速食的自己,想起在国内酒店档口被质疑的日子,想起在东南亚、欧洲、美洲遇到的每一位温暖的人。她从来没想过,一碗普通的番茄鸡蛋面,能带着她从中国走向世界;更没想过,中国家常菜的文化,能在异国他乡收获如此多的共鸣。

      “接下来,我们还要去悉尼、东京、迪拜……”苏清欢靠在陆时衍肩上,眼中闪烁着光芒,“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不仅有八大菜系的恢弘,还有家常菜的温情。要让每一个在海外的中国人,都能吃到家乡的味道;让每一个外国人,都能通过家常菜,读懂中国的家庭文化。”

      陆时衍握紧她的手,轻声说:“我会一直陪你走下去。你的梦想,就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纽约分店的灯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曼哈顿的街道上,与远处的帝国大厦夜景交相辉映。属于“清欢的美食屋”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中国家常菜的文化薪火,正沿着这条充满温度的道路,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缓缓传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更新稳定,每日晚8点准时更2章,若有加更会提前在本章说通知;断更会提前请假,绝不坑文,大家可以放心追更。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