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3、踏雪记 ...

  •   家宴结束后,众阿哥告退,康熙回到西暖阁休息,乾清宫的管事太监便指挥着大大小小的太监们收拾清扫。李德全和玉衡都在西暖阁里面伺候着,璇玑则被派到茶水间为皇帝准备解酒的蜂蜜绿茶。不一会儿,玉衡一掀帘子走了进来。她径直走到小茶炉边坐下,笑着对璇玑说:“把奶茶准备上吧,皇上待会儿醒来肯定要进一碗加盐巴的奶茶。今儿是元日,要用皇上最喜欢的那只镂金龙凤呈祥青瓷碗。记得在盛奶茶之前一定要先用热水温一下。”

      璇玑应了一声,立刻起身从东墙旁的黑漆百宝嵌兰竹图立柜里拿出了那只碗,放到小茶炉旁边的案几上备用。她还没来得及再坐下,茶水间的帘子“唰”地一声又被掀开了。一脸嘻笑的隋景一只脚刚跨进门槛,就向玉衡问道:“今儿又是谁被‘捉鳖’了?”说着,一下就蹿了过去凑到玉衡身边蹲下,拉着她的袖子央求道:“玉衡姐,今儿我不在,谁被‘捉鳖’了?”

      玉衡极力忍住笑,可还是“噗哧”笑了出来。她一指头点到隋景的脑门上嗔骂道:“什么‘捉鳖’不‘捉鳖’的!这话要是被皇上听到,还不扒了你的皮!”

      隋景吐了吐舌头,笑道:“我才不会在皇上面前说呢。可皇上发明的这游戏着实好玩,跟我小时候玩的‘捉鳖’游戏一样的啊……好姐姐,先不要计较这个吧。今儿究竟是谁?”

      “是八阿哥。”玉衡抿嘴一笑,轻轻说道。

      “怎么会是他?八阿哥不是个人见人赞的阿哥么?我跟自己打赌来着,觉着这回不是大阿哥就是九阿哥,怎么会轮到八阿哥啊?”隋景的眼睛一亮,却闪出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神色来。

      “触到了皇上的霉头呗。”玉衡轻摇着头,回答道。

      “是跟太子有关么?”隋景问道。看到那边玉衡点了点头,他又问道:“这回是怎么捉的?”

      “白醋水晶梨。”

      “正宗山西白醋?”

      “嗯呐。”

      “怎么做的?”

      “在密封的陶罐里浸了一个时辰。”

      “哇,够酸的。”隋景听了,一边倒吸了一口冷气,一边摇头笑得前仰后合。

      一旁的璇玑完全糊涂了。她疑惑地看向玉衡,玉衡却一手指向隋景,笑道:“让他跟你讲。”

      隋景尽量收起了笑,对璇玑说道:“有年家宴的时候九阿哥跟十三阿哥吵架,皇上生气了,又不想在大过年的时候发火,就秘密吩咐我去做了一碟特殊的盐巴馅‘桂糖饽饽’送到了九阿哥桌上。御座上皇上一直夸‘桂糖饽饽’好吃,其他阿哥也都点头称是,只有九阿哥吃得一肚子火却不敢撒。从那以后,咱乾清宫每逢元旦家宴,就有了个项目:谁不让皇上开心,咱就让他有苦说不出。你说是吧,玉衡姐?”

      玉衡笑着点了点头。

      璇玑听了惊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去了。在这全大清最尊贵的宫殿里,竟然存在着这样幼稚的把戏!她不大敢相信,便问了一句:“这是皇上默许的?”

      “可不是么?要不给我们一万个胆儿我们也不敢戏弄皇上的儿子们啊。”隋景笑着跟璇玑解释道。

      “可是……都有谁被‘捉’过?”璇玑忍不住好奇。不知道胤禛有没有得到过这样特殊的对待呢。

      “嗯……九阿哥最多,大阿哥、三阿哥、七阿哥、十阿哥。”

      璇玑想象着那一个个吃了黄连却得把苦咽下去的阿哥们,也忍不住笑了出来,说道:“你们怎么知道每一回要‘捉’哪位阿哥呀?玉衡姑姑,今儿皇上可什么都没说啊。”

      玉衡微笑着对璇玑解释道:“在皇上身边时间长了,他的一个眼神你就得能看懂。而且很多事情你也会慢慢明白。今儿给八阿哥上梨子的那个小太监叫‘平顺’,平日里跟隋景最好,也是皇上身边信得过的一个人儿。家宴的时候,他一直站在角落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呢。”

      “那,万一要是‘捉’错了,可怎么好啊?”璇玑还是担心地又问了一句。

      “错了,要挨罚的……”隋景话只说了一半,停下来看了看玉衡,又转头来继续解释道:“要是会错了皇上的意,把东西送到了不该受罚的阿哥那里,就得回来吃双倍相同的东西。”

      “所以,我们得相互照应着。比如平顺发现今儿家宴上皇上对八阿哥的话不高兴,在行动前他会先用眼神询问一下我。如果我也觉得是八阿哥,他便放心可以去行动了。若我觉得不是,他就惨了。那时就要看他的运气了。”

      “李谙达也参与其中么?”璇玑指的是李德全。

      “李谙达从来不参与的。可若是弄错了,回来便是受他的罚了,呵呵。”玉衡轻笑了一下。

      璇玑有点哭笑不得:原来,这样一个恶作剧还是经过详细分工、暗中协作才完成的啊?!
      ****************************************************************************************

      三个人正说笑着,从外面又跑来一个小太监,只掀了帘子把头伸进来,小声对他们说了句:“皇上醒了,李谙达让你们准备一下赶紧去候着。”三个人立刻行动起来。玉衡和隋景往西暖阁去了,璇玑把奶茶盛入那只镂金龙凤呈祥青瓷碗中,用一只黑漆盘子端到了西暖阁。

      此时康熙刚小憩醒来,正倚在明黄色的绣龙山枕上,凝神地望着面前小桌几上整整齐齐的一摞折子。璇玑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把奶茶放到小桌几上,正准备退下,康熙却问了一句:“外面可是下雪了?”

      璇玑一直呆在茶水间里并不知道外面的天气如何。她正不知该如何回答,身后的隋景开口接话道:“皇上,奴才这就出去看看。”说着,就退出了西暖阁。不一会儿他回来禀道:“回皇上,外面的地已经白了,还正落着雪花呢。”

      “是么?方才朕就梦到了白茫茫的一片,好寂寥空旷的地方只有朕一人……那落雪的声音入到耳中却又像是有人在跟朕低语着什么似的……李德全,朕要出去走走。”

      “皇上,”李德全躬着身子上前了一步,劝道:“天已晚了,又落了雪,恐天黑地滑会伤了龙体啊。”

      康熙笑道:“元日里宫中张灯结彩的,哪儿来的黑啊?去,把朕的鹿皮靴子和那件锦狐皮大氅找出来,朕要出去踏雪。”

      那边李德全对玉衡使了个眼色,玉衡连忙走了出去。璇玑也正准备一齐退下,却又被康熙叫住了:“丫头啊,来朕这儿多久了?”

      “回皇上,来了差不多已经七个月了。”璇玑低着头小声回答。

      “习惯了么?”

      “回皇上,奴婢觉得一切都很好。”

      “嗯,那就好。玉衡丫头和隋景都是极能干的,都是你的师傅,你要好好向他们学学。”

      “是,奴婢谨遵皇上训导。”

      “最近德主子可好?”康熙貌似不经意地问了这么一句。

      璇玑内心大大地吃了一惊。老爷子果然是对身边人的动向把握得一清二楚。从他这个问题来看,估计她年前去给德妃请安的事情已经被他知道了。

      “回皇上,德妃娘娘一切安好。奴婢昨儿去永和宫给德妃娘娘提前道新禧时,德妃娘娘还嘱咐奴婢一定要向乾清宫里的各位谙达和姑姑们好好学习,要比当初在永和宫时更尽心尽力。德妃娘娘只是担心天冷了,皇上的腿疾是不是又要复发,趋寒的貂皮筒子是否已经用上了,御医是否开过一些祛风湿的调养汤药了……”

      “德妃一片苦心朕能了解。”康熙听着,略点着头,“想朕第一次见到德妃的时候,她才刚进宫,还只是个常在。”说着,他用手指着璇玑转向李德全说道:“她那时也就这丫头这般大小吧?”

      李德全微笑着点了点头。

      康熙看向璇玑的眼神有点飘忽,那眼神又似乎是跳过了她的肩膀,在注视着她身后的那盏黄绫宫灯,似乎是要透过那并不十分明亮的灯光看回过去,看回那些已经逝去的年轻岁月。

      很难想象他这样一位历经沧桑的半百老人也曾年轻过。

      一屋子的人看着皇上陷入了回忆,也都不敢乱动,甚至大气不敢出一声,直到去拿靴子和大氅的玉衡回来,西暖阁的气氛才一下子又活了起来。康熙起身,侍女太监们替康熙穿好了衣服,康熙拔腿就往外走。

      四个提灯的小太监走在最前面,其他的掌灯太监把康熙他们一行人夹在其中。所有人都走在晃晃悠悠的光影之中。李德全跟在康熙左后侧,后面紧跟着玉衡和璇玑。因为乾清宫里有暖墙,所以即使是在最冷的天儿,里面都是暖烘烘的,并不会觉着冷。璇玑跟着一走到外面,一股冷气扑面而来,虽然已经加了件棉坎肩,可当那股带着冰雪气味的冷气直冲鼻腔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这个喷嚏可非同小可,走在前面的康熙一下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看璇玑。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璇玑的脸上……璇玑强忍着要从鼻腔里流出的鼻涕,脑子却也在那一瞬完全空白了……直到玉衡使劲地拽了一下她的衣袖,璇玑才吓得神魂不定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大胆奴……”

      李德全还没低吼出那句常用的责骂,就被康熙制止住了。他看了看跪着的璇玑,又看了看脸颊被冻红的玉衡,说道:“是朕大意了。这么冷的天儿,这两个丫头又穿得单薄……李德全,去叫人取两件披风来,要暖和的,给她们披上。”

      “皇上,我去吧。”跟在最后的隋景应了一声,又快步回了乾清宫。再回来的时候,手上已多了三件披风,分别是给李德全、玉衡和璇玑的。康熙问他怎么不给自己也添一件,隋景只是笑着说自己不冷。

      一行人慢慢地走在已经被新雪铺白了的青砖地上,踏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周围的落雪在这漆黑宁静的天地间,竟然发出一种让人错觉是听到了来自上天的低语的“簌簌”声。康熙背着手走在前面,偶尔还走近白玉栏杆,用手捏了几把积雪,又扔下。直走到保和殿前,康熙才停了下来。他默不作声地看着殿前的空旷地,仍是背着手,一动不动。温度越降越低,李德全本想劝皇上回宫,却没料到皇上不仅摆了摆手,而且还让他们都先退下,只留下了隋景、玉衡和璇玑在身边。

      “玉丫头,今儿你们捉弄了谁啊?”康熙突然转过来,笑着问玉衡。

      “回皇上,是八阿哥。”玉衡微微一笑,回道。

      康熙点了点头,似乎是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在对隋景他们抱怨:“儿子们都长大了,各个有能耐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恕奴才多嘴,皇上应该为此高兴才是啊,为何看不到皇上高兴呢?”隋景问道。

      “高兴,朕高兴啊。可是朕还是不满意,他们都还没有达到朕的要求,朕还不能放心放手让他们替朕办大事。”康熙不满地轻摇着脑袋,“隋景啊,你呆在朕身边很久了,也跟朕的那些儿子们打过交道。朕想听听,你觉得朕的这些成年的阿哥都如何?”

      隋景连忙低头,对康熙说:“皇上,隋景不过是一个奴才,不敢对皇子王孙妄加评论。”

      “你但说无妨,朕不会加罪于你。”康熙笑了笑,宽慰他道。

      “那,奴才就斗胆了。”隋景抬头看向康熙,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在奴才看来,大阿哥是带兵之人,虽勇谋具备,却勇大于谋,虽能用狠,却常常不知适可而止、手下留情的好处;三阿哥重学识,人品也是一等一的,可又书卷气太重,影响了他对事情的决断力;五阿哥自幼养在皇太后处,自是尊长携幼的典范,可汉学不精,是他的缺憾;七阿哥中规中矩,这是他最大的特点;八阿哥学识高,修养高,人气高,所以志向必定也高;九阿哥、十阿哥可谓是八阿哥的幕僚,可惜九阿哥智不足而勇有余,十阿哥也只是个会附和之人,并不如八阿哥本人优秀;十二阿哥自小受苏麻额涅妈妈的亲自教导,颇有才干和智慧,也懂得谦虚隐忍,是最好不过的;十三阿哥很正直,聪慧、认真又多才多艺,却有种潜在的倔强,不大容易通融。奴才记得皇上说过他是一旦决定了什么事情,是十匹马都拉不回头的。如今十三阿哥又被送入了军营历练,皇上该是出于培养他圆滑处事能力的考虑吧;十四阿哥心性耿直,又聪明,还略有孩童气的可爱,这大概也是为何皇上对他偏爱有加的原因吧?”

      隋景一口气说了那么多,真让璇玑大开眼界。她一直都在猜想隋景在乾清宫中的地位,如今依他刚才的那段言论来看,他肯定是康熙心腹中的心腹:一方面,如此开诚布公地谈论那些王子阿哥们,压根不是奴才们能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康熙在听的过程中,还在不断点头表示同意隋景的说法,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康熙是有意让隋景去注意阿哥们的一举一动的。若他不是心腹中的心腹,这差使又怎会落到他的头上?

      “皇上,奴才不过是妄评罢了,有不凿之处,还请皇上明察。”

      “嗯,你总结得全面。不过,为何不听你说及太子和四阿哥?”

      “太子从小受皇上亲自教导,无论在学识、谋略还是才干上都超出其他阿哥很多。只不过这几年来受到自下而上的歪风的浸淫,再加上众阿哥、官员的吹捧,添了不少飘飘然的浮躁心态,着实对他不利;至于四阿哥,皇上曾经对他下过评断,奴才不敢僭越再妄加评判。不过,四阿哥确实较已往有了很大的改变,相信皇上也清楚地察觉到了。”

      康熙一再点头。隋景说完,他又转向玉衡问道:“玉丫头,你觉得朕的哪个儿子最好?”

      玉衡微笑了一下,答道:“自然是太子最好。太子是皇上选定继承大统的人,又是皇上倍加培养的人,自然是其他阿哥所比不了的。”

      “可是,人心真是个很难把握的东西啊。”康熙叹了一声,声音里竟然掺杂了不少无奈。

      “皇上是在担心太子吧?其实皇上大可不必过于忧虑太子的事情。现在太子下受朝臣推捧,周侧要防着成为其他众皇子的众矢之的,已经是重压重重了。若是您在上方再不给他留一个喘息的缝隙,怕太子会不堪重压做出什么反常的事情啊。”隋景又说道。

      “对于太子做的那些荒唐事,朕也有所耳闻,也深感愤怒。不过当初既然是朕立了他,如今就要在他迷途的时候给他指个正确的道儿。”

      “皇上英明。”隋景跪下去,给康熙行了个叩礼。

      康熙的脸色此时已经缓和多了,他向玉衡问道:“玉丫头啊,若是朕要把你赐给朕的某个阿哥,你自己喜欢哪个啊?”

      玉衡羞赧地一笑,说道:“等奴婢能出宫的时候,已经是老得没人敢要了。那时皇上若是对哪位阿哥有气,就把奴婢赐给他放在府中碍眼去吧。若是皇上不嫌奴婢老,就让奴婢多在皇上身边伺候几年吧。”

      “嗯,你这丫头,还跟朕比起老来了?”说着,康熙又笑呵呵地看向璇玑。

      璇玑又紧张又期待康熙问她同玉衡一样的问题。因为这样一来,她可以光明正大地说她只在永和宫见过四、十三和十四阿哥,相比之下觉着四阿哥更成熟些……说不定就能帮自己找到一个回到胤禛身边的好机会。

      可是她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康熙看了看她,只低声笑了一句“这丫头还小呢”,便命隋景叫李德全安排了步撵回乾清宫去。

      璇玑内心有苦,仍然只能埋在心里。看老爷子的态度,似乎她还要在这乾清宫呆上不短的一段时间。亦或是,她再也回不去了……

      她的思绪一下飞到了四十七年以后:胤禛封王、年氏入府、弘历出生……

      无论如何,她无法从已知的历史中找到她自己的合适位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