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11月里的小确幸 ...

  •   雾中灯火

      第十一章岁月里的小确幸

      向日葵花海的惊喜过后,林砚和沈知遇的生活依旧充满细碎的温暖。入秋后,书店的窗边多了两盆蟹爪兰,是张爷爷特意送来的,说“秋冬开花热闹,给书店添点颜色”。林砚特意找了个浅白色的瓷盆,和沈知遇一起把花摆在靠窗的书架旁,每天下班都会仔细浇点水,盼着花苞早点绽放。

      这天晚上,林砚加班到很晚,走出公司时,天已经黑透了,还飘着零星的小雨。他正准备掏手机叫车,就看到不远处的路灯下,沈知遇撑着那把熟悉的黑色长柄伞,站在车旁等他。

      “怎么来了?这么冷的天。”林砚快步走过去,把手塞进沈知遇的口袋里,指尖瞬间触到温暖。

      沈知遇把伞往他那边倾了倾,笑着说:“看天气预报说下雨,怕你没带伞。车上温了粥,你肯定饿了。”

      上车后,保温桶里的南瓜小米粥还冒着热气,林砚喝了一口,甜糯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一身的疲惫。“今天书店忙吗?蟹爪兰有没有动静?”

      “不算忙,下午乐乐来了,还问起你呢,说想让你给她讲绘本。”沈知遇一边开车,一边跟他聊起店里的事,“蟹爪兰冒了两个小花苞,你明天早上肯定能看到。”

      果然,第二天一早,林砚刚走进书店,就看到窗边的蟹爪兰缀着两个小小的粉色花苞,像攥紧的小拳头,可爱得很。他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了张照,发给沈知遇,配了句“花苞醒了”。没过几秒,沈知遇的消息就回过来:“等开花了,我们拍张合照,贴在柜台后面的照片墙上。”

      柜台后的照片墙是他们去年弄的,贴满了各种小照片:有他们在古镇拍的牵手照,有小猫第一次跳到书架上的傻样,有张爷爷送绿萝时的笑脸,还有乐乐抱着绘本的合影。林砚看着墙上的照片,又看了看窗边的蟹爪兰,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入冬后,天气越来越冷,书店的咖啡区多了热可可和姜饼。周末的时候,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孩子们围着小桌子吃姜饼,家长们则捧着热可可看书,整个书店都飘着甜香。有次林砚休班,特意在家烤了些曲奇,带到书店当小点心。乐乐吃了一块,眼睛亮晶晶地说:“林砚叔叔,你做的曲奇比我妈妈做的还好吃!”

      林砚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沈知遇却在一旁笑着补充:“那当然,你林砚叔叔为了烤这个,昨天在厨房试了三次呢。”

      乐乐的妈妈也笑着说:“你们俩真是太贴心了,每次来都像回家一样暖和。”

      林砚看了眼沈知遇,对方正好也在看他,眼神里的温柔像暖炉一样,让他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份“像回家一样的暖和”,不是靠热可可和曲奇,而是靠他们一起守住的这份安稳和真诚。

      十二月初,蟹爪兰终于开花了,粉色的花瓣层层叠叠,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鲜活。沈知遇特意找了个下午,关了书店的门,拉着林砚在花旁拍了张合照。照片里,林砚抱着小猫,沈知遇站在他身边,两人都笑着,身后的蟹爪兰开得正好。

      贴照片的时候,林砚突然说:“明年春天,我们把爸妈也接来看看吧?我妈总说想来城市逛逛,还想看看我们的书店。”

      沈知遇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好啊,正好春天樱花开,我们带他们去公园拍照,再尝尝附近的老字号点心。”

      晚上回家,林砚给妈妈打了电话,说想接她和外公来住段时间。妈妈在电话里笑得很开心,连连说“好啊好啊,早就想看看你们的新家了”。挂了电话,林砚靠在沈知遇怀里,看着窗外的夜景,轻声说:“你说,我们这样算不算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样子了?”

      沈知遇握着他的手,指腹轻轻摩挲着他的指尖,语气认真:“算啊,有你,有书店,有家人,还有小猫,就是最好的样子。”

      第十二章春樱与团圆

      开春后,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林砚提前半个月就开始收拾客房,换了新的床单被罩,还在窗边摆了妈妈喜欢的吊兰。沈知遇则忙着查攻略,把附近的景点、老字号餐馆都记在小本子上,想着带爸妈好好逛逛。

      接站那天,林砚老远就看到妈妈和外公站在出口处,妈妈手里还提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家里的土产。“妈,外公!”林砚快步跑过去,接过妈妈手里的袋子,沈知遇也跟着上前打招呼:“阿姨,外公,路上累了吧?”

      妈妈拉着沈知遇的手,笑得合不拢嘴:“不累不累,坐车很舒服。这就是你们住的地方?比电话里说的还好看。”

      回家的路上,妈妈一路都在问东问西,一会儿问书店忙不忙,一会儿问小猫乖不乖,外公则坐在旁边,偶尔搭句话,眼神里满是欣慰。到了家,小猫怯生生地凑过来,闻了闻妈妈的衣角,被妈妈轻轻摸了摸头,竟也不怕生了,乖乖地趴在她脚边。

      第二天一早,沈知遇特意关了书店的门,带妈妈和外公去逛公园。彼时樱花开得正盛,粉白色的花瓣飘落在石板路上,像铺了一层花毯。妈妈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还拉着林砚和沈知遇一起拍合影,嘴里念叨着:“这么好看的花,得多拍点,回去给邻居看看。”

      外公则喜欢安静,坐在长椅上看着他们,偶尔跟路过的老人聊几句。沈知遇怕外公累,特意带了折叠凳,还买了热乎的豆浆油条,递到外公手里:“外公,您慢点吃,不够再买。”

      中午,他们去了一家老字号的苏式菜馆,点了妈妈爱吃的松鼠鳜鱼,还有外公喜欢的酱鸭。妈妈尝了一口松鼠鳜鱼,笑着说:“比家里做的精致,不过还是你沈叔叔做的菜合我胃口。”

      沈知遇笑着说:“阿姨要是喜欢,晚上我回家做,给您露一手。”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带妈妈和外公去了书店,妈妈看到满架子的书,还有咖啡区里的顾客,忍不住说:“这书店真不错,又干净又暖和,难怪你们俩这么喜欢。”乐乐正好来书店,看到林砚的妈妈,礼貌地喊了声“奶奶好”,还把自己画的画送给她,惹得妈妈开心了好久。

      周末的时候,他们还去了郊外的草莓园,妈妈和外公摘草莓摘得不亦乐乎,林砚和沈知遇则跟在后面,帮他们拎着篮子,偶尔也摘几颗甜草莓递到对方嘴里。阳光洒在身上,草莓的甜香萦绕在鼻尖,一家人说说笑笑,格外热闹。

      妈妈和外公住了半个月,要回去的时候,妈妈拉着林砚的手,眼眶有些红:“你们俩在这边好好的,别太累了,有空常回家看看。”又转头对沈知遇说:“小沈,以后多照顾小砚,他有时候性子倔,你多让着点他。”

      沈知遇笑着点头:“阿姨您放心,我会的。我们有空就回去看您和外公。”

      送他们去车站的时候,外公把林砚拉到一边,悄悄塞给他一个红包:“这是外公的一点心意,你们俩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林砚眼眶一热,接过红包,轻声说:“外公,您放心,我们会的。”

      车子开动的时候,妈妈和外公隔着车窗挥手,林砚和沈知遇也站在站台上,一直挥手到车子看不见。沈知遇握住林砚的手,轻声说:“以后我们常回来,或者多接他们来住。”

      林砚点了点头,靠在沈知遇肩上,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所谓的幸福,从来不是轰轰烈烈,而是这样的寻常日子里,有爱人在侧,有家人牵挂,有一间装满书和温暖的小店,还有岁岁年年都能一起度过的时光。

      第十三章时光里的约定

      日子像流水一样,悄无声息地滑过,林砚和沈知遇在一起的第五个年头,书店也迎来了它的“五岁生日”。

      生日前几天,他们就开始忙起来:林砚在网上订了小蛋糕和气球,沈知遇则给老顾客们发了消息,邀请大家来店里小聚。开业那天,张爷爷带着自己种的多肉来了,乐乐和妈妈拎着一大袋手工饼干,还有很多老顾客都带了小礼物,有手写的贺卡,有自己画的画,小小的书店里挤满了人,热闹得像过年。

      沈知遇站在柜台后,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感慨。他拿起话筒,轻声说:“谢谢大家来参加书店的五岁生日,其实这家书店能走到今天,不只是我和林砚的努力,更要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五年前,我开这家书店的时候,只是想有个地方装下喜欢的书,没想到后来遇到了林砚,还有这么多温暖的朋友,现在的书店,已经不只是卖书的地方,更像我们大家的第二个家。”

      话音刚落,店里就响起了掌声。林砚走到沈知遇身边,握住他的手,笑着补充:“以后我们会继续把书店经营好,也欢迎大家常来,跟我们分享故事,分享生活。”

      切蛋糕的时候,大家围着桌子,一起唱生日歌,乐乐还踮着脚,把第一块蛋糕递给了沈知遇和林砚:“叔叔,祝书店生日快乐,也祝你们永远幸福!”

      那天晚上,送走最后一位顾客,林砚和沈知遇坐在空荡的书店里,看着墙上贴满的照片,还有大家送的礼物,心里满是温暖。沈知遇突然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林砚:“打开看看。”

      林砚疑惑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银质的戒指,戒指上刻着小小的“遇”和“砚”字。“这是……”

      “我们在一起五年了,”沈知遇握住他的手,眼神认真,“虽然我们不能像别人一样领结婚证,但我想跟你有个约定,以后的每一个五年,每一个十年,我都想跟你一起过,一起守着这家书店,一起把日子过好。你愿意吗?”

      林砚的眼眶瞬间红了,他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哽咽:“我愿意,沈知遇,我当然愿意。”

      沈知遇拿起戒指,小心翼翼地戴在林砚的无名指上,然后把另一枚戒指递给林砚,让他帮自己戴上。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两枚戒指上,折射出温柔的光。

      “对了,”沈知遇突然想起什么,笑着说,“我还跟妈妈说了,明年春天,我们一起回老家,办个小仪式,请家里的亲戚吃顿饭,告诉他们我们的约定。”

      林砚惊讶地看着他:“你跟我妈说了?她同意了?”

      “嗯,”沈知遇点头,“上次视频的时候跟她说的,她还说要帮我们准备,让我们放心。”

      林砚靠在沈知遇怀里,心里满是幸福。他想起五年前的那个雨天,自己在书店里遇到沈知遇,那时候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温柔的书店店主,会成为自己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会和自己一起走过这么多日子,还有了这么多温暖的回忆。

      窗外的夜很静,书店里还残留着蛋糕的甜香和咖啡的香气。林砚握着沈知遇的手,感受着戒指的微凉和对方掌心的温暖,轻声说:“沈知遇,谢谢你,让我知道原来幸福可以这么简单。”

      沈知遇低头,在他的发顶轻轻吻了一下,语气温柔:“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一起,把日子过成了想要的样子。以后的路还长,我们慢慢来。”

      是啊,以后的路还长,还有很多个五年要一起走,还有很多温暖的故事要一起写。林砚看着沈知遇的眼睛,里面映着自己的身影,还有满溢的温柔。他知道,只要身边有这个人,有这家装满书和爱的小店,未来的每一天,都会像现在这样,温暖而明亮。雾中灯火

      第十四章春日的仪式

      年后的春天来得格外早,三月初就有暖风吹拂,老巷里的梧桐树抽出新绿,书店门口的盆栽也冒出了嫩芽。林砚和沈知遇提前一周就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老家办那场小小的仪式。出发前一晚,林砚把两枚戒指小心翼翼地放进丝绒盒子里,反复确认了好几遍,生怕路上弄丢。

      “别紧张,有我呢。”沈知遇从背后抱住他,下巴抵在他的肩窝,“我妈早就把东西准备好了,亲戚们也都知道,大家都会为我们开心的。”

      林砚点了点头,心里的忐忑渐渐被期待取代。他想起小时候,总盼着过年能和外婆一起贴春联、包饺子,如今虽然外婆不在了,但身边有了沈知遇,还有妈妈和外公的支持,这份温暖依旧完整。

      回到老家那天,妈妈早就站在门口等他们,手里还拿着刚蒸好的糖糕:“快尝尝,还是你小时候爱吃的味道。”林砚咬了一口,甜糯的口感瞬间勾起童年的回忆,眼眶微微发热。外公则在院子里摆弄花草,看到他们回来,笑着说:“回来了就好,快进屋歇着,晚饭我已经让你妈准备了。”

      接下来的几天,妈妈带着他们去拜访亲戚,大家看到沈知遇,都热情地打招呼,有人还打趣说:“早就听阿姨说小沈人好,今天一看,果然跟我们家小砚般配。”林砚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沈知遇却紧紧握着他的手,笑着回应:“以后还要麻烦大家多照顾我们。”

      仪式定在周六中午,就在家里的小院里。妈妈提前挂了红灯笼,铺了红色的桌布,还请了村里的厨师来帮忙。亲戚们陆续赶来,有人送了手工绣的抱枕,有人带了自己酿的果酒,小院里热闹非凡。林砚和沈知遇穿着同款的浅灰色衬衫,站在院子中央,妈妈把一枚平安扣递给他们,轻声说:“这是我跟你外婆以前一起绣的,现在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平平安安,永远幸福。”

      外公也走上前,拍了拍他们的肩膀:“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要互相包容,互相照顾,好好过日子。”

      沈知遇握着林砚的手,从口袋里拿出丝绒盒子,打开后,两枚戒指在阳光下闪着温柔的光。他看着林砚的眼睛,认真地说:“林砚,以前我总觉得,守着书店过一辈子就够了,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有爱人在身边,日子才更有意义。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我都会陪着你,永远不分开。”

      林砚的声音带着哽咽,却无比坚定:“沈知遇,谢谢你走进我的生活,给我温暖,给我家。以后我会跟你一起,守着书店,守着我们的家,一起慢慢变老。”

      两人交换戒指时,院子里响起了掌声,有人还笑着说:“真是般配,以后可要好好的。”妈妈站在一旁,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午饭时,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有人问起书店的事,沈知遇耐心地回答,还邀请大家有空去城市里玩,住到他们家。林砚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这场小小的仪式,不仅是对他们爱情的认可,更是家人之间最温暖的牵挂。

      第十五章书店的新故事

      回到城市后,林砚和沈知遇把老家的照片贴在了书店的照片墙上,旁边还放了妈妈送的平安扣。有顾客看到,好奇地问起照片的故事,林砚笑着讲述他们回老家办仪式的经历,有人听完后,忍不住说:“真好,能得到家人的支持,还有这么温暖的小店,你们一定很幸福。”

      没过多久,书店里来了一位特殊的顾客——一个穿着校服的男生,手里拿着一本《小王子》,站在书架前看了很久。沈知遇注意到他,递了一杯温水过去:“慢慢看,不着急。”男生抬起头,眼里满是犹豫,轻声问:“叔叔,你们……是不是像我一样,喜欢男生啊?”

      沈知遇愣了一下,随即温柔地笑了笑:“是啊,喜欢一个人,跟性别没关系,重要的是彼此的心意。”男生听到这话,眼眶瞬间红了,他说自己一直不敢跟家人说,怕被反对,看到书店里的照片,才鼓起勇气问出口。

      林砚走过来,坐在男生身边,轻声说:“我以前也很怕,怕妈妈不理解,怕别人的眼光,但后来我发现,真正爱你的人,总会慢慢接受你。如果你现在还没准备好,没关系,慢慢来,先好好爱自己,等时机成熟了,再跟家人说。”

      男生点了点头,眼里有了光亮:“谢谢你们,我好像没那么害怕了。”从那以后,男生经常来书店看书,偶尔会跟他们分享自己的心事,林砚和沈知遇也总是耐心地开导他,像对待弟弟一样照顾他。

      秋天的时候,书店迎来了一个新“成员”——一只流浪的橘猫。那天林砚下班回书店,看到橘猫缩在门口,瑟瑟发抖,他立刻把猫抱进店里,沈知遇找了旧衣服给它做窝,还买了猫粮。橘猫很亲人,没过几天就跟他们熟了,每天在书店里跑来跑去,有时候还会趴在顾客的脚边撒娇,成了书店里的“小明星”,很多顾客来书店,都是为了看它一眼。

      有次乐乐来书店,看到橘猫,开心地说:“以后我可以带猫粮来喂它吗?”林砚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以后它就是我们大家的猫了。”

      冬天来临的时候,书店里的蟹爪兰又开花了,这次开了满满一盆,粉色的花瓣在暖黄的灯光下格外好看。沈知遇拍了张照片,发在了书店的社交账号上,配文:“又是一年蟹爪兰开花,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日子温暖又明亮。”评论区里,老顾客们纷纷留言,有人说“等周末就去书店看猫看花”,有人说“你们的故事,让我相信爱情真的可以很美好”。

      林砚看着评论,靠在沈知遇的肩上,轻声说:“你看,我们的书店,真的成了很多人的小港湾。”沈知遇握住他的手,笑着说:“是啊,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故事,更多的温暖,我们一起慢慢写。”

      窗外的雪轻轻落下,书店里却温暖如春,橘猫蜷缩在沙发上睡觉,蟹爪兰开得正好,咖啡的香气萦绕在空气中。林砚和沈知遇坐在柜台后,一起看着书,偶尔抬头对视一眼,眼里满是爱意。他们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春夏秋冬,更多的温暖与陪伴,而他们会一直携手同行,把这家小小的书店,把他们的家,经营得越来越好,让这份爱,在岁月里永远温暖如初。

      雾中灯火

      第十六章夏夜里的约定

      转眼到了夏天,城市被热浪包裹,老巷里的梧桐树却撑起浓密的绿荫,成了天然的遮阳伞。书店里加装了新的吊扇,转起来“嗡嗡”轻响,配上冰爽的柠檬水,成了附近居民避暑的好去处。

      傍晚关店后,林砚和沈知遇喜欢带着两只猫在巷子里散步。橘猫总爱追着萤火虫跑,家猫则乖巧地跟在脚边,尾巴轻轻扫过路面。有次走到巷口的老槐树旁,沈知遇突然停下脚步,指着树洞里的小窝说:“你看,去年的燕子好像又回来了。”

      林砚凑过去看,果然看到几只雏燕探着头,张着黄色的小嘴叫着。“真的耶,它们还记得这里。”他笑着说,突然想起什么,转头看向沈知遇,“我们明年要不要去拍一组婚纱照啊?就穿简单的白衬衫,在书店里,在这棵槐树下,还有向日葵花海,都拍一张。”

      沈知遇愣了一下,随即眼底泛起笑意,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好啊,我早就想跟你拍了,只是没好意思说。”他顿了顿,握住林砚的手,“等秋天不那么热了,我们就去选工作室,把所有喜欢的地方都拍遍。”

      那天晚上,他们坐在阳台的藤椅上,一起翻看婚纱摄影的攻略,橘猫蜷在林砚腿上,家猫趴在沈知遇脚边。月光洒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戒指闪着微光,空气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第十七章秋日的婚纱照

      九月初,天气终于凉爽下来。林砚和沈知遇选了一家小众的摄影工作室,摄影师是个温柔的女生,听说他们的故事后,笑着说:“我会把你们的爱意都拍进照片里。”

      拍摄当天,他们先去了书店。林砚穿着白衬衫,领口别了一朵小小的向日葵,沈知遇则在口袋里装了枚银杏叶书签——那是他们第一次一起去公园时捡的。摄影师让他们坐在书架旁看书,沈知遇悄悄把书签夹进林砚的书里,林砚抬头时,两人相视而笑,快门声恰好响起,定格下这温柔的瞬间。

      接着去了老巷的槐树下,燕子已经南飞,树洞空荡荡的,但枝叶依旧繁茂。沈知遇从背后轻轻抱住林砚,下巴抵在他的肩窝,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像撒了一层金粉。摄影师抓拍时,忍不住说:“你们这样,真的好让人羡慕。”

      最后一站是向日葵花海,虽然花期已过,但还有零星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林砚蹲在花田里,沈知遇站在他身边,弯腰帮他拂去肩上的草屑。风吹过花海,掀起金色的波浪,两人的笑声混着风声,成了最动听的背景音。

      拿到照片那天,他们把最大的一张挂在了客厅的墙上,照片里两人站在向日葵花海里,笑容灿烂。林砚看着照片,轻声说:“以后我们老了,看到这张照片,就会想起今天吧。”沈知遇从身后抱住他,轻声回应:“不止今天,还有我们一起走过的每一天。”

      第十八章冬日的温暖约定

      冬天来得很快,第一场雪落下时,书店里挤满了赏雪的顾客。林砚煮了热红酒,放在柜台前,免费给顾客品尝。热红酒的香气混着书香,温暖了整个书店。

      张爷爷冒着雪来书店,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桶:“小沈,小林,我熬了羊肉汤,你们快趁热喝,暖暖身子。”林砚接过保温桶,打开盖子,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他盛了两碗,递给沈知遇一碗,两人喝着羊肉汤,看着窗外的雪景,心里满是温暖。

      乐乐和妈妈也来了,乐乐手里拿着一幅画,画上是两个男生牵着两只猫,站在书店门口赏雪,旁边还写着“祝沈叔叔和林叔叔永远幸福”。林砚接过画,眼眶微微发热:“谢谢你,乐乐,这幅画我们会好好珍藏的。”

      雪停后,沈知遇提议去公园堆雪人。两人带着两只猫,在公园里堆了一个雪人,给它戴了沈知遇的围巾,还嵌了两颗黑纽扣当眼睛。林砚掏出手机,拍了张雪人、两只猫和沈知遇的合影,发在了社交账号上,配文:“今年的第一场雪,有你,有猫,有温暖。”

      晚上回家,他们坐在壁炉前(注:此处为电壁炉,符合城市居住安全),一起看电影。橘猫蜷在沈知遇怀里,家猫趴在林砚腿上,窗外的月光洒在雪地上,像铺了一层银霜。林砚靠在沈知遇肩上,轻声说:“明年我们要不要养一只狗啊?这样家里就更热闹了。”沈知遇笑着点头:“好啊,等春天,我们就去领养一只。”

      第十九章春日的新成员

      春天到来时,林砚和沈知遇如约去了动物救助站。他们一眼就看中了一只黄色的拉布拉多,小狗很温顺,看到他们就摇着尾巴凑过来,用头蹭他们的手。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说:“它叫小黄,很亲人,你们带它回家,它一定会很开心的。”

      把小黄带回家那天,两只猫一开始有些警惕,对着小黄哈气,但没过多久,就和小黄打成了一片。小黄很懂事,不会欺负猫,还会把玩具让给它们。林砚看着三只宠物在客厅里玩耍,笑着对沈知遇说:“现在我们家,真的像个小家庭了。”

      周末的时候,他们会带着小黄去公园散步。小黄很受欢迎,很多小朋友都喜欢跟它玩。有次遇到乐乐,乐乐抱着小黄的脖子,开心地说:“小黄好可爱,以后我可以经常来跟它玩吗?”林砚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小黄也很喜欢你。”

      书店里也多了一个“宠物角”,放了小黄的窝和玩具,还有猫粮和狗粮。顾客来书店时,常会逗一逗小黄和两只猫,书店里的笑声也越来越多。有顾客说:“你们这家书店,不仅有书,有温暖,还有这么可爱的宠物,真的像个家一样。”

      林砚和沈知遇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家书店,早已不是单纯的卖书场所,而是承载了他们的爱情、友情和无数温暖故事的港湾。

      第二十章岁月绵长,爱意不散

      不知不觉,林砚和沈知遇已经在一起十年了。书店也迎来了它的十周年店庆,比五年前更热闹,很多老顾客都来了,还有一些曾经受他们鼓励的人——比如那个穿校服的男生,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带着自己的伴侣来参加店庆,笑着说:“当年多亏了你们,我才敢勇敢面对自己的感情。”

      店庆当天,他们挂出了十年来的照片墙,从第一次相遇的雨天,到老家的仪式,再到婚纱照和三只宠物的日常,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他们的幸福。沈知遇站在照片墙前,拿起话筒,轻声说:“十年前,我开这家书店时,从没想过会有这么多温暖的故事。感谢林砚,走进我的生活,陪我走过十年;感谢每一位顾客,把这里当成家,分享你们的故事。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我们会继续守着这家书店,守着这份温暖,和大家一起,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样子。”

      林砚走到沈知遇身边,握住他的手,眼里满是爱意:“十年很短,短到好像昨天才在书店遇到你;十年也很长,长到我们一起经历了这么多。未来的日子,我想和你一起,看更多的风景,写更多的故事,让这份爱,永远不变。”

      晚上关店后,他们坐在书店里,看着窗外的夜景,三只宠物趴在脚边。沈知遇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新的丝绒盒子,里面是一对新的戒指,比十年前的那对更精致,上面刻着“十年”和“余生”。“这是给你的十年礼物,”沈知遇轻声说,“未来的余生,我还想和你一起走。”

      林砚接过戒指,眼眶泛红,轻声回应:“余生很长,有你就好。”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书店里满是书香和爱意。他们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十年,更多的温暖与陪伴,而他们会一直携手同行,让这份在雨季开始的爱情,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温暖,永远明亮。

      雾中灯火

      第二十一章老巷的新邻居

      十周年店庆过后,老巷里搬来一对年轻夫妻,开了家手工面包店,就在书店隔壁。开业那天,老板娘提着刚烤好的牛角包来拜访,笑盈盈地说:“以后就是邻居啦,常来尝鲜!”

      林砚和沈知遇笑着收下,还回赠了两本散文合集。一来二去,两家渐渐熟络起来。每天清晨,面包店飘出的黄油香总会准时钻进书店,沈知遇常打趣:“再闻下去,我们都不用做早餐了。”林砚则会趁空闲,去面包店帮老板娘看会儿店,让她能抽空歇口气。

      有次周末,面包店来了很多顾客,老板娘忙得脚不沾地。沈知遇关了书店的门,拉着林砚去帮忙打包。四个人忙到午后,才终于闲下来。老板娘端出刚烤的蔓越莓饼干,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开店孤单,现在有你们在,真好。”

      林砚咬了口饼干,看向沈知遇,眼里满是笑意。他忽然发现,幸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模样——是身边人的陪伴,是邻里间的温暖,是这些细碎的瞬间,拼凑出了生活最美好的样子。

      第二十二章外公的心愿

      入秋时,林砚接到妈妈的电话,说外公最近总念叨着想再看看他们的书店。林砚和沈知遇立刻收拾行李,开车回了老家。

      见到外公时,他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看到他们回来,眼睛瞬间亮了。“快说说,书店现在怎么样了?小黄还听话吗?”外公拉着他们的手,絮絮叨叨地问。林砚拿出手机,翻出书店的照片和小黄的视频,一张张讲给外公听。

      第二天,他们带着外公去了附近的公园,沈知遇推着轮椅,林砚在旁边给外公剥橘子。外公看着远处的落叶,轻声说:“我这辈子没去过大城市,总怕给你们添麻烦。现在看到你们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林砚眼眶一热,蹲在轮椅旁说:“外公,等明年春天,我们带您去城市,住我们家,天天去书店晒太阳,好不好?”外公笑着点头,眼里满是期待。

      返程前,外公把沈知遇叫到身边,悄悄塞给他一个布包:“这里面是我攒的钱,不多,你们拿着,给书店添点东西。”沈知遇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钱,更是外公沉甸甸的牵挂。

      第二十三章书店的读书角

      冬天来临前,林砚和沈知遇决定在书店里开辟一个“读书角”,专门为孩子们提供绘本和故事时间。他们清理出靠窗的角落,摆上柔软的地毯和小矮凳,还从网上买了很多适合小朋友的绘本。

      第一次故事时间,乐乐带着班里的几个同学来了。林砚坐在地毯上,拿着绘本,声情并茂地讲着《小熊的旅行》。孩子们听得入迷,眼睛亮晶晶的,时不时举手提问。沈知遇则在旁边煮了热牛奶,给每个孩子递了一杯。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读书角。有位妈妈说:“以前孩子总爱玩手机,现在每周都盼着来书店听故事,还学会了分享,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林砚看着孩子们围在一起看书的样子,心里满是成就感。他转头对沈知遇说:“你看,我们的书店,真的在慢慢变成我们想的样子。”沈知遇握住他的手,轻声回应:“是啊,而且会越来越好。”

      第二十四章春日的旅行

      第二年春天,林砚和沈知遇兑现承诺,接了外公和妈妈来城市。他们特意休了年假,带着家人去了周边的古镇旅行。

      古镇的春天很美,青石板路上开满了野花,小桥下的流水潺潺作响。妈妈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还拉着外公一起合影。林砚和沈知遇跟在后面,帮他们拎着行李,偶尔停下来,给他们买当地的小吃。

      晚上,他们住在古镇的民宿里。外公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轻声说:“这辈子能看到这么美的风景,还能和你们在一起,值了。”妈妈也笑着说:“以后每年春天,我们都来一次旅行,好不好?”

      林砚和沈知遇相视一笑,点头答应。月光洒在院子里,一家人说说笑笑,温暖的氛围萦绕在每个人身边。林砚知道,家人的陪伴,才是最珍贵的幸福。

      第二十五章小黄的“小麻烦”

      夏天的时候,小黄突然变得没精神,吃不下东西。林砚和沈知遇急坏了,立刻带它去了宠物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小黄是得了急性肠胃炎,需要住院治疗。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每天都去医院看小黄。小黄看到他们,总是摇着尾巴,想凑过来蹭他们的手,却因为没力气,只能轻轻呜咽。林砚心疼地摸了摸小黄的头,轻声说:“小黄,你要快点好起来,我们还等着你回家呢。”

      好在经过几天的治疗,小黄渐渐康复了。出院那天,它蹦蹦跳跳地跳进车里,还把头靠在林砚的腿上,像个撒娇的孩子。回到家,两只猫也围了过来,蹭着小黄的身子,像是在欢迎它回家。

      林砚看着三只宠物打闹的样子,笑着对沈知遇说:“以后我们可得好好照顾它们,不能再让它们生病了。”沈知遇点头,伸手揉了揉林砚的头发:“放心,有我呢。”

      第二十六章书店的周年礼物

      转眼间,书店迎来了第十二个年头。林砚和沈知遇决定做一件特别的事——把这些年顾客分享的故事,整理成一本小书,作为周年礼物送给大家。

      他们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收集故事、整理文字、设计封面。很多老顾客听说后,都主动提供素材,有人分享了自己的爱情故事,有人讲述了在书店遇到的温暖瞬间。张爷爷还特意写了一篇短文,回忆这些年在书店的时光。

      书印出来那天,他们把书放在柜台前,每个来书店的顾客都能免费领取一本。有位老顾客翻开书,看到自己的故事,眼眶瞬间红了:“没想到我的小事,也能被记下来,真的太感动了。”

      林砚看着大家拿到书时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满足。他对沈知遇说:“这本书记载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是我们和大家的缘分。”沈知遇握住他的手,轻声说:“以后每年,我们都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让书店的故事一直延续下去。”

      第二十七章冬日的暖阳

      冬天的一个周末,阳光格外好。林砚和沈知遇把书店的窗户打开,让阳光洒进来。小黄趴在门口的垫子上晒太阳,两只猫则蜷在书架上睡觉。

      张爷爷来了,手里拿着一副自己写的春联,笑着说:“快过年了,给你们送副春联,沾沾喜气。”林砚接过春联,上面写着“书香满店暖,爱意伴余年”,字里行间满是温暖。

      乐乐和妈妈也来了,乐乐手里拿着一幅画,画上是书店的样子,还有林砚、沈知遇和三只宠物。“这是我送给书店的新年礼物,祝书店越来越好!”乐乐开心地说。

      林砚和沈知遇把画挂在墙上,和之前的照片、贺卡放在一起。阳光洒在画上,显得格外温馨。他们知道,这些来自顾客的礼物,都是最珍贵的心意,也是支撑他们一直走下去的动力。

      第二十八章外公的遗憾与圆满

      开春后,外公的身体越来越差。林砚和沈知遇把他接到城市,每天轮流照顾。外公清醒的时候,总爱坐在书店的窗边,看着来往的顾客,听着翻书的声音,脸上满是安详。

      有天,外公拉着林砚的手,轻声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看到你成家。现在看到你和小沈在一起,过得这么幸福,我就没有遗憾了。”林砚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他紧紧握住外公的手:“外公,谢谢您一直支持我们。”

      没过多久,外公安详地离开了。林砚和沈知遇按照外公的遗愿,把他的骨灰带回老家,葬在了外婆的身边。妈妈看着墓碑上外公的照片,轻声说:“爸,您放心,我们会好好生活,也会常来看您和妈。”

      处理完外公的后事,林砚和沈知遇回到城市。他们坐在书店的窗边,看着窗外的梧桐树抽出新绿,心里满是感慨。虽然外公离开了,但他的爱和支持,会一直陪伴着他们,成为他们前行的力量。

      第二十九章书店的新传承

      外公离开后,林砚和沈知遇决定把书店的一部分空间改造成“记忆角”,专门展示外公的照片、手稿,还有这些年顾客留下的故事和礼物。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和爱意。

      “记忆角”开放那天,很多老顾客都来了。张爷爷看着外公的照片,感慨道:“老爷子是个好人,一直支持你们,现在看到这个角落,就像他还在我们身边一样。”

      那个曾经穿校服的男生,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他带着伴侣和孩子来书店,指着“记忆角”对孩子说:“这里记录着很多温暖的故事,以后你也要做一个温暖的人,像叔叔们一样。”

      林砚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书店已经不仅仅是他和沈知遇的家,更是一个传承温暖和爱意的地方。未来,他们会继续守着这家书店,让这份温暖一直传递下去。

      第三十章余生很长,与你相伴

      林砚和沈知遇在一起的第十五年,书店也迎来了第十五个年头。他们在书店里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庆祝活动,没有邀请太多人,只有家人和熟悉的老顾客。

      沈知遇站在柜台前,手里拿着一个丝绒盒子,里面是一对新的戒指,上面刻着“十五载”和“到白头”。他看着林砚,眼里满是爱意:“十五年前,我在雨天遇到你,从此我的生活有了光。这十五年,我们一起经历了风雨,也一起收获了幸福。未来的日子,我想和你一起,守着这家书店,看着春去秋来,直到白头。”

      林砚接过戒指,声音带着哽咽:“沈知遇,谢谢你这十五年来的陪伴和包容。余生很长,我想和你一起,把书店经营得越来越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温暖。”

      两人交换戒指时,周围响起了掌声。妈妈看着他们,眼里满是欣慰;张爷爷笑着点头,脸上满是慈祥;乐乐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她拿着相机,记录下这温馨的瞬间。

      晚上关店后,林砚和沈知遇坐在书店的窗边,看着窗外的夜景,三只宠物趴在脚边。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戒指闪着微光。他们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十五年,更多的温暖与陪伴。而他们会一直携手同行,让这份在雨季开始的爱情,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温暖,永远明亮。

      雾中灯火

      第三十一章巷子里的烟火气

      十五周年庆过后,老巷里的烟火气愈发浓郁。隔壁面包店的老板娘怀孕了,林砚和沈知遇常去帮忙看店,有时还会带些自己炖的汤过去。老板娘笑着说:“有你们这样的邻居,真是我这辈子的福气。”

      夏天的时候,巷子里的居民自发组织了一场“邻里夜市”,每家出一个摊位,分享自家的手艺。林砚和沈知遇搬了张桌子到书店门口,摆上煮好的酸梅汤和整理好的二手绘本,免费送给路过的孩子。

      张爷爷也来了,带着自己写的书法作品,现场给大家题字。乐乐的妈妈则支起了小锅,煮着香喷喷的糖水芋圆。孩子们在巷子里追跑打闹,大人们坐在树下聊天,整个巷子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林砚看着眼前的景象,靠在沈知遇肩上轻声说:“以前总觉得,幸福是两个人的事,现在才发现,身边有这么多温暖的人,才是最圆满的幸福。”沈知遇握住他的手,笑着回应:“是啊,以后每年夏天,我们都来参加夜市,让这份热闹一直延续下去。”

      第三十二章新生命的喜悦

      秋天来临的时候,隔壁面包店的老板娘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林砚和沈知遇特意准备了婴儿衣服和绘本,去医院看望。看着襁褓中皱巴巴的小婴儿,林砚的眼神里满是温柔:“真可爱,以后我们就是她的‘书店叔叔’啦。”

      老板娘笑着说:“等她长大一点,我就带她去书店看书,让她跟着你们学知识,做个温柔的人。”

      从那以后,林砚和沈知遇常去面包店帮忙照顾小宝宝。沈知遇还特意在书店里开辟了一个“婴儿角”,放了柔软的垫子和安全的玩具,方便带孩子的家长休息。有次老板娘带宝宝来书店,小家伙趴在垫子上,小手抓着绘本咿呀学语,模样格外可爱。

      林砚看着宝宝的笑脸,轻声对沈知遇说:“以后我们老了,看着这些孩子在书店里长大,应该会很幸福吧?”沈知遇点头,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会的,我们会一起看着他们长大,看着书店越来越好。”

      第三十三章冬日的暖心计划

      冬天的时候,林砚和沈知遇发起了一个“暖心计划”——收集市民捐赠的旧衣物和书籍,送给山区的孩子。他们在书店门口贴了公告,很快就收到了很多捐赠。

      附近的居民都很支持,有人搬来整箱的旧衣服,有人送来崭新的绘本,还有孩子把自己心爱的玩具也捐了出来。张爷爷更是写了几十幅书法作品,说要一起寄给山区的孩子,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打包捐赠物资那天,巷子里的居民都来帮忙。大家围坐在书店里,折叠衣服、整理书籍、贴快递单,忙得热火朝天。乐乐也来了,她把自己画的画夹在绘本里,说要让山区的小朋友感受到温暖。

      看着满满几大箱的捐赠物资,林砚心里满是感动:“原来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给别人带来这么多温暖。”沈知遇握住他的手,轻声说:“以后每年冬天,我们都做‘暖心计划’,让这份爱一直传递下去。”

      第三十四章春日的故友重逢

      第二年春天,那个曾经在书店倾诉心事的校服男生,带着他的伴侣和刚满一岁的孩子回来了。男生现在成了一名老师,他笑着说:“这些年,我一直记得你们当初对我说的话,现在我也想做一个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人。”

      林砚看着他身边的伴侣和孩子,心里满是欣慰:“看到你现在这么幸福,我们也替你开心。”沈知遇还特意找了几本适合孩子看的绘本,送给他们:“以后常带孩子来玩,书店永远欢迎你们。”

      男生抱着孩子,指着书店的照片墙说:“等孩子长大,我要告诉他,这里是爸爸曾经得到勇气的地方,也是爸爸遇到很多温暖的地方。”

      那天下午,他们聊了很久,从过去的心事聊到现在的生活,从书店的故事聊到未来的计划。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空气中满是重逢的喜悦。

      第三十五章书店的“时光胶囊”

      夏天的时候,林砚和沈知遇决定在书店里埋下一个“时光胶囊”,里面放着这些年的照片、顾客的故事集、还有他们写给十年后的彼此的信。他们还邀请了老顾客一起参与,让大家把想对未来说的话写下来,放进胶囊里。

      埋胶囊的那天,张爷爷、乐乐一家、隔壁面包店的老板娘,还有很多老顾客都来了。大家围在书店的后院里,看着沈知遇把胶囊埋进土里,还在上面立了一块小木牌,写着“十年后开启”。

      乐乐天真地问:“十年后,我们还能在这里见面吗?”林砚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当然能,十年后,我们还要一起在这里,打开胶囊,看看大家的愿望有没有实现。”

      那天晚上,林砚和沈知遇坐在后院里,看着天上的星星,轻声聊着十年后的样子。沈知遇说:“十年后,我希望书店还在,你还在,身边的这些人也还在。”林砚靠在他肩上,轻声回应:“会的,只要我们在一起,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第三十六章秋日的健康警示

      入秋后,沈知遇的身体突然出现了问题,经常咳嗽、乏力。林砚急坏了,拉着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是慢性支气管炎,需要长期调理。

      从那以后,林砚每天都会早起给沈知遇煮润肺的梨汤,还会提醒他按时吃药、注意保暖。书店的重活累活,林砚也都抢着干,不让沈知遇操心。沈知遇看着林砚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心疼:“其实我没事,不用这么紧张。”林砚却认真地说:“你的身体最重要,我一定要好好照顾你。”

      老顾客们听说沈知遇生病了,也都很关心。张爷爷送来自己泡的养生茶,说能润肺止咳;面包店的老板娘每天都会烤无糖的面包,让沈知遇当早餐;乐乐还画了一幅“健康护身符”,送给沈知遇,说能让他快点好起来。

      在林砚和大家的照顾下,沈知遇的身体渐渐好转。他看着身边的人,心里满是温暖:“有你们在,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林砚握住他的手,轻声说:“我们是一家人,照顾你是应该的。”

      第三十七章冬日的团圆饭

      冬天的时候,林砚的妈妈来了城市,还带来了很多老家的特产。她看着沈知遇的身体好了很多,心里也放心了,笑着说:“以后我常来,给你们做做饭,照顾你们的身体。”

      除夕那天,林砚和沈知遇邀请了张爷爷、乐乐一家、隔壁面包店的老板娘,还有几个熟悉的老顾客来家里吃团圆饭。林砚的妈妈做了一大桌菜,有红烧鱼、糖醋排骨、小鸡炖蘑菇,都是大家爱吃的。

      饭桌上,大家说说笑笑,聊着过去一年的趣事,盼着新一年的美好。张爷爷举起酒杯,笑着说:“祝我们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也祝小沈和小林,永远幸福。”大家纷纷举杯,碰杯声清脆响亮,满屋子都是团圆的喜悦。

      饭后,大家坐在客厅里看春晚,小黄趴在地上,两只猫蜷在沙发上,整个家里热闹又温馨。林砚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所谓的团圆,不只是和家人在一起,更是和身边这些温暖的人,一起度过每一个重要的时刻。

      第三十八章春日的书店翻新

      春天的时候,林砚和沈知遇决定给书店做一次翻新。他们重新刷了墙,换了更舒适的书架和座椅,还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花草,让书店看起来更温馨、更有生机。

      翻新期间,很多老顾客都来帮忙。有人帮忙搬书,有人帮忙刷墙,还有人帮忙设计院子里的花草布局。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聊天,就像一家人一样。面包店的老板娘还每天给大家送刚烤的面包和热牛奶,让大家补充体力。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书店终于翻新好了。重新开业那天,大家都来祝贺。看着焕然一新的书店,张爷爷笑着说:“这书店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看着它越来越好,我们心里也高兴。”

      林砚和沈知遇站在书店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顾客,心里满是成就感。他们知道,书店的翻新,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变,更是大家对未来的期待。未来,他们会继续守着这家书店,让它成为更多人温暖的港湾。

      第三十九章夏日的毕业季

      夏天的时候,书店里来了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有的在书店里复习考研,有的在写毕业论文,还有的在记录自己的青春故事。林砚和沈知遇特意在书店里放了一个“毕业留言本”,让大家写下对未来的期许。

      有个女生在留言本上写道:“在书店里待了三个月,这里的温暖和安静,给了我很多力量。谢谢书店的两位叔叔,祝我考研成功,也祝书店永远美好。”还有个男生写道:“以后我要成为一个像你们一样温柔的人,用自己的力量,给别人带来温暖。”

      林砚看着留言本上的文字,心里满是感动。他对沈知遇说:“能陪伴这些年轻人成长,看着他们为了梦想努力,真的很有意义。”沈知遇点头,笑着说:“以后每年毕业季,我们都放一个留言本,记录他们的青春,也见证他们的成长。”

      毕业季结束后,林砚把留言本放进了“记忆角”,和之前的故事集、照片放在一起。他希望这些文字,能成为年轻人青春里最珍贵的回忆,也能让更多人感受到书店的温暖。

      第四十章余生皆欢喜,岁岁常相伴

      林砚和沈知遇在一起的第二十个年头,书店也迎来了第二十个周年庆。这一天,阳光正好,老巷里的梧桐树郁郁葱葱,书店门口摆满了大家送来的鲜花和祝福。

      林砚穿着当年拍婚纱照时的白衬衫,沈知遇则系着林砚第一次给他织的围巾。他们站在书店的照片墙前,看着一张张记录着岁月的照片,眼里满是感慨。从第一次相遇的雨天,到老家的仪式,从婚纱照的甜蜜,到三只宠物的陪伴,从邻里间的温暖,到陌生人的善意,每一张照片,都是他们爱情和生活最珍贵的见证。

      沈知遇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丝绒盒子,里面是一对刻着“廿载”和“不离”的戒指。他单膝跪地,看着林砚的眼睛,声音温柔而坚定:“林砚,二十年了,谢谢你陪我走过这么多春夏秋冬,谢谢你给我一个温暖的家。未来的日子,我想和你一起,守着这家书店,看着日出日落,直到生命的尽头。你愿意,再和我约定一个二十年吗?”

      林砚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他用力点头,声音哽咽:“我愿意,沈知遇,我愿意和你约定无数个二十年,余生皆欢喜,岁岁常相伴。”

      沈知遇站起身,把戒指戴在林砚的手上,然后紧紧抱住他。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张爷爷擦着眼泪,妈妈笑着点头,乐乐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姑娘,她拿着相机,记录下这幸福的瞬间。

      晚上,大家在书店的后院里举办了一场小小的派对。灯光闪烁,音乐轻柔,大家围着桌子,吃着蛋糕,聊着过去的故事,盼着未来的美好。小黄趴在沈知遇的脚边,两只猫蜷在林砚的怀里,整个院子里满是幸福的气息。

      林砚靠在沈知遇的肩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风雨,更多的挑战,但只要身边有沈知遇,有这些温暖的人,有这家装满爱意的书店,他就有勇气去面对一切。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戒指闪着微光。他们的爱情,就像这书店里的书,历经岁月的沉淀,愈发醇厚;就像这老巷里的梧桐树,扎根土壤,枝繁叶茂,永远充满生机。

      余生很长,他们会一直携手同行,让这份在雨季开始的爱情,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温暖,永远明亮。

      雾中灯火

      第四十一章时光胶囊的约定

      距离埋下“时光胶囊”已过去五年,林砚和沈知遇时常会在整理后院时,驻足看向那块刻着“十年后开启”的小木牌。这天午后,乐乐带着刚上小学的弟弟来书店,指着木牌好奇地问:“林砚叔叔,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打开这个呀?”

      林砚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还要等五年哦,到时候我们约好,所有人都要来,一起看看当年写的愿望有没有实现。”乐乐用力点头,拉着弟弟的手说:“那我要把这件事记在日历上,到时候一定来!”

      沈知遇端着刚泡好的柠檬水走过来,递给乐乐和她弟弟:“等打开胶囊那天,我们还在书店办个小派对,吃你最喜欢的蔓越莓蛋糕。”乐乐眼睛一亮,蹦蹦跳跳地拉着弟弟去看绘本,留下一串清脆的笑声。

      林砚看着孩子们的背影,轻声对沈知遇说:“真快啊,不知不觉都过去五年了,感觉埋胶囊就像昨天的事。”沈知遇握住他的手,指尖摩挲着他无名指上的戒指:“日子虽然快,但每一天都很踏实,有你在,就什么都好。”

      第四十二章妈妈的晚年时光

      林砚的妈妈年纪越来越大,渐渐不习惯老家的冷清,便搬来和他们一起住。每天清晨,妈妈会早早起床,在阳台打理花草,然后去隔壁面包店买新鲜的面包当早餐;上午会坐在书店的窗边,看顾客翻书,偶尔还会帮林砚整理书架;傍晚则和巷子里的老邻居一起散步,日子过得悠闲又充实。

      有天晚饭时,妈妈看着林砚和沈知遇,笑着说:“以前总担心你们在外面受委屈,现在看到你们过得这么好,身边还有这么多好人,我就彻底放心了。”林砚给妈妈夹了一块排骨:“妈,以后您就安心在这住,我们照顾您。”

      沈知遇也笑着补充:“是啊阿姨,周末我们还带您去公园散步,去吃您喜欢的苏式点心。”妈妈点了点头,眼眶微微泛红,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自己的晚年能和孩子们在一起,能每天看到他们的笑脸,就是最大的幸福。

      第四十三章小黄的“退休生活”

      小黄渐渐老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活泼,大部分时间都趴在书店门口的垫子上晒太阳,偶尔会慢悠悠地跟在林砚或沈知遇身后。林砚特意给它换了更柔软的窝,放在离暖气更近的地方,还每天给它煮营养丰富的肉粥。

      有次张爷爷来书店,看到小黄慵懒的样子,笑着说:“这小家伙也到了享清福的年纪,跟我一样。”沈知遇蹲下身,摸了摸小黄的头:“它陪了我们这么多年,也该好好歇歇了。”

      小黄像是听懂了似的,轻轻蹭了蹭沈知遇的手,发出低低的呜咽声。林砚看着小黄,心里有些发酸,却也明白,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能陪小黄走过这么多年,已是幸运。他对沈知遇说:“以后我们多陪陪它,让它开开心心地度过剩下的日子。”

      第四十四章书店的“新人”

      为了减轻林砚和沈知遇的负担,也为了让书店更有活力,他们决定招一个店员。消息发出去后,很多人前来应聘,其中一个叫苏晓的女孩,让他们印象深刻。

      苏晓刚大学毕业,喜欢读书,对书店有着浓厚的兴趣。面试时,她认真地说:“我小时候就梦想有一家自己的书店,看到你们的书店,就像看到了自己的梦想。我想在这里学习,也想为书店出一份力。”

      林砚和沈知遇很欣赏苏晓的热情和真诚,决定录用她。苏晓很快就适应了书店的工作,整理书架、接待顾客、组织读书角活动,做得井井有条。她还经常给书店提一些新想法,比如在社交平台分享书店的日常,吸引了很多年轻顾客。

      看着苏晓忙碌的身影,林砚对沈知遇说:“有苏晓在,我们轻松多了,而且她给书店带来了很多新活力。”沈知遇点头:“是啊,以后我们可以多教她一些,说不定等我们老了,她能把书店继续经营下去。”

      第四十五章冬日的“旧友”重逢

      冬天的一个雪天,书店里来了一位特殊的顾客——曾经送他们绿萝的张爷爷的老朋友,李爷爷。李爷爷多年前搬去了外地,这次回来探亲,特意来书店看看。

      看到林砚和沈知遇,李爷爷笑着说:“老张总跟我提起你们的书店,说这里温暖又热闹,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虚传。”沈知遇给李爷爷泡了一杯热茶:“李爷爷,您快坐,外面雪大,暖暖身子。”

      李爷爷喝着茶,看着书店里的景象,感慨道:“现在像这样的书店不多了,能一直坚持下来,不容易啊。”林砚笑着说:“都是靠大家的支持,我们才能一直走下去。”

      那天,李爷爷在书店里待了很久,和林砚、沈知遇聊了很多过去的事,还分享了自己在外地的生活。临走时,他说:“以后我会常回来,多来书店看看。”林砚和沈知遇笑着点头,目送他离开。

      第四十六章春日的“读书节”

      春天的时候,林砚和沈知遇在苏晓的提议下,举办了一场“读书节”活动。活动期间,他们邀请了当地的作家来书店举办讲座,还组织了读书分享会、绘本故事会等活动,吸引了很多读者。

      作家讲座那天,书店里挤满了人,大家认真地听着作家分享创作心得,时不时地提问互动。读书分享会上,读者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和读书感悟,气氛格外热烈。

      乐乐也带着班里的同学来参加绘本故事会,林砚给孩子们讲了《小王子》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入迷,眼睛亮晶晶的。活动结束后,乐乐拉着林砚的手说:“林砚叔叔,下次还能举办这样的活动吗?太有意思了!”

      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林砚和沈知遇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读书节”活动不仅丰富了读者的生活,也让书店变得更加热闹。以后,他们会把“读书节”一直办下去,让更多人爱上读书,爱上这家书店。

      第四十七章夏日的“爱心义卖”

      夏天的时候,为了给山区的孩子筹集更多的书籍和学习用品,林砚和沈知遇组织了一场“爱心义卖”活动。他们把书店里的二手书籍、读者捐赠的物品拿出来义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寄给山区的孩子。

      很多读者都积极参与,有人买下好几本书,有人捐赠了崭新的文具,还有人主动来帮忙整理义卖物品。苏晓也忙前忙后,在社交平台宣传义卖活动,吸引了更多人关注。

      义卖活动持续了两天,筹集到了不少款项。林砚和沈知遇带着苏晓,一起去书店挑选图书和学习用品,然后打包寄往山区。看着满满几大箱的物资,苏晓笑着说:“能为山区的孩子做些事,真的很有意义。”

      林砚点头:“是啊,我们能做的虽然不多,但只要能给孩子们带来一点帮助,就很开心了。以后每年夏天,我们都举办‘爱心义卖’,让这份爱心一直传递下去。”

      第四十八章秋日的“时光印记”

      秋天的时候,林砚和沈知遇决定把书店里的“记忆角”重新整理一番,加入更多这些年的“时光印记”——有苏晓记录的书店日常照片,有“读书节”“爱心义卖”活动的精彩瞬间,还有读者留下的新故事和留言。

      整理的时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