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云隙来风 ...


  •   九月的风裹着未散的暑气,吹得高中校门口的香樟树叶沙沙响。林晓背着半旧的书包,刚跟保安大爷道完谢,就看见同班的陈默蹲在路边,正对着画板描校门口的石狮子。

      “你怎么不进去?”林晓走过去,踢了踢她的帆布鞋。
      陈默头也没抬:“等你啊,顺便摸鱼。”她笔尖一顿,忽然抬头,“你今天身上……好像有点不一样?”
      林晓愣了愣,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白衬衫校服,没发现什么特别:“什么不一样?难不成我沾了什么东西?”
      陈默皱着眉摇头,又把注意力转回到画板上:“说不上来,就是感觉比平时暖一点,像揣了个小太阳。”

      林晓没往心里去,只当是陈默画画入了迷。她刚要转身往教学楼走,忽然瞥见不远处的公交站台旁,站着个穿浅灰色连帽衫的少年。少年手里捏着个牛皮纸信封,目光直直地落在她身上,眼神算不上锐利,却透着种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沉静。

      这眼神太直接,林晓没法假装没看见,只好朝他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可等她走进教学楼,再回头时,那少年竟还站在原地,像是专门在等她。

      第一节课是早读,林晓刚把语文书摊开,就听见窗玻璃被轻轻敲了两下。她抬头,赫然看见早上那个连帽衫少年正站在窗外,手里还拿着那个牛皮纸信封。教学楼三楼,他就那样稳稳地站在空调外机上,脚下连个借力的东西都没有,却像站在平地上一样从容。

      林晓的瞳孔猛地缩了缩,手指下意识攥住了语文书的边角,指节微微泛白。她飞快地扫了眼讲台——语文老师正低头翻教案,班里同学都埋着头背书,没人注意到窗外的异样。她咬了咬下唇,借着翻书的动作掩住慌乱,朝少年比划了个“稍等”的手势,又悄悄往后门挪了两步。

      趁老师抬手擦黑板的间隙,林晓猫着腰溜出教室,刚拐进楼梯间,就撞上了等在那里的少年。没开灯的楼梯间昏昏沉沉,少年靠在斑驳的墙壁上,连帽衫的帽子滑下来一点,露出清瘦的下颌线,眼尾微微上挑,却没什么情绪。

      “林晓,16岁,高一(3)班,家住明湖小区3栋2单元501。”少年开口,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没错吧?”
      林晓往后缩了缩肩,后背抵上冰凉的墙壁,心跳得像要撞开胸腔:“你……你是谁?怎么知道我的信息?”她的声音有点发颤,不是怕,是太突然——这人的样子、站在空调外机上的诡异,都超出了她对“正常”的认知。

      少年没直接回答,而是把手里的牛皮纸信封递过来:“我叫云昭,是天界的信使。”

      “天界?信使?”林晓盯着他递来的信封,又看了看他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忽然觉得荒谬,嘴角不自觉扯了下,“同学,cosplay要分场合吧?还是说你找错人了?我跟‘天界’可没半点关系。”
      云昭没反驳,只是伸出左手,掌心向上。林晓的目光落在他手腕上那串白色碎石手链上——那些碎石在昏暗里泛着极淡的银辉,像揉碎的月光。更奇怪的是,看着那串手链,她胸口忽然泛起一阵熟悉的暖意,顺着血管往四肢蔓延,竟让她紧绷的身体松了些。

      “不是玩笑。”云昭的语气依旧认真,“你是湄洲妈祖的转世。”

      “妈祖”两个字砸进耳朵里时,林晓的呼吸骤然停了。她僵在原地,眼睛微微睁大,刚才还带着点慌乱的神色,瞬间被惊愕盖了过去。湄洲妈祖……她太熟悉了。外婆是莆田湄洲人,小时候每到寒暑假,她都要跟着外婆回岛上住。那座红墙金瓦的妈祖庙,是她童年里最热闹的地方——外婆会牵着她的手,在神像前摆上供品,念叨着“天后娘娘保平安”;渔民们出海前,总会来烧一炷香,脸上满是虔诚。

      可转世?她是妈祖转世?

      林晓下意识摇了摇头,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脑子里乱糟糟的,像被塞进了一团缠在一起的线——她想起小时候在湄洲岛,总爱趴在外婆家后院的老井边玩。那口井的水特别清,每次她把小手伸进水里,都能感觉到一股暖暖的气裹着指尖,外婆总说“这井沾了天后娘娘的灵气”,她当时只当是老人的迷信,可现在想来,那暖意竟和此刻从云昭手链上感受到的,一模一样。

      还有去年暑假,她跟着外婆去庙里祭拜,跪在蒲团上时,忽然觉得神像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不是威严,是一种温和的、像亲人似的注视。她当时还偷偷跟外婆说“奶奶,娘娘好像在看我”,外婆笑着揉她的头:“是你心诚,娘娘疼你。”

      这些零碎的记忆突然串了起来,像一把钥匙,轻轻撬开了她心里那点模糊的疑惑。她盯着云昭的眼睛,刚才的惊愕慢慢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茫然——既觉得不可思议,又隐隐有些“原来是这样”的恍然。

      “为什么是我?”她定了定神,声音比刚才稳了些,只是指尖还在微微发麻,“妈祖……为什么要转世?”
      云昭低头,指尖摩挲着信封的边缘:“天界的香火,是神祇力量的根基。近些年凡间笃信妈祖的人虽多,可真正懂她‘护生济世’本意的,却在变少。”他抬眼看向林晓,“有人求她保生意兴隆,却转头往海里排污水;有人求她护航程平安,却在渔船上私藏违禁渔具;连岛上的祭祀,都渐渐成了打卡拍照的热闹,少了敬畏之心。”

      林晓的心轻轻颤了一下。她上周还在新闻里看到,近海某片海域因为污染,大量鱼群死亡,渔民们愁得直掉眼泪。当时她还叹了句“好可惜”,却没往更深的地方想。

      “她的力量在变弱。”云昭的声音低了些,“不是因为香火少了,是因为凡间的‘心’偏了。仙官们商议后,决定让她转世历劫——不是要她重新修行,是要她在凡间看清这世道的模样,也让她借着凡人的眼睛,看看那些被忽略的苦难。等她真正悟透这一世的‘护生’,就能重归神位,力量也会更贴合如今的人间。”

      “那你怎么确定是我?”林晓追问,目光落在他的手链上,那点暖意还在持续。
      “妈祖归位前,曾将一缕本命灵光注入南海的一枚珍珠里,那珍珠随波逐流,最后落在了你外婆家的老宅子后院——就是你小时候玩过的那口老井里。”云昭解释,“那缕灵光会跟着有林家血脉的人走,直到找到能承载她神魂的躯体。”他指了指自己的手链,“这串‘引魂石’,能感应到灵光的气息。我在凡间找了三年,上周感应到灵光在这里稳定下来,就知道是你了。”

      林晓的指尖轻轻蜷缩起来。原来那口老井的暖意不是错觉,原来庙里那道注视不是巧合。这些年藏在心里的小疑问,竟被这样一个离奇的答案解开了。她望着云昭,脸上的茫然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点恍惚的接受——就像一道模糊的影子,终于清晰地显露出了轮廓。

      “我……”她刚要说话,楼梯间的门忽然被推开,陈默探进头来:“晓晓,你在这儿干嘛?老师叫你呢!”
      陈默的目光扫过云昭,皱了皱眉:“你是谁啊?我们学校的吗?我怎么没见过你?”
      云昭的眼神动了动,手腕上的引魂石忽然暗了下去,他身上那股格格不入的沉静也淡了些,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高中生。“我是隔壁学校的,来找朋友。”他随口应了句,又转向林晓,“信封里有联系方式,有事找我。”

      说完,他侧身从陈默身边挤了出去,很快就消失在楼梯口。
      陈默疑惑地看着他的背影:“这人看着怪怪的,你认识?”
      林晓捏了捏手里的牛皮纸信封,指尖能感觉到信封里有硬邦邦的东西。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脸上慢慢恢复了平时的温和,只是眼底还残留着一点未散的怔忡:“不认识,可能是找错人了。”

      回到教室时,语文老师已经开始讲课。林晓把信封塞进书包最里层,目光落在窗外。天空很蓝,云絮慢悠悠地飘着,像极了云昭说的“天界的云”。她悄悄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那里的心跳比平时快了些,不是因为害怕,更像是一种沉睡多年的东西被轻轻唤醒,正与她的呼吸慢慢同频。

      放学路上,林晓拆开了那个信封。里面除了一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纸条,还有一枚小小的珍珠吊坠,珍珠泛着柔和的光,和她小时候在老井边看到的光晕一模一样。她把吊坠攥在手里,指尖传来熟悉的暖意,忽然想起早上陈默说的“像揣了个小太阳”——或许从那时起,从她带着那缕灵光长大的每一刻起,有些东西就早已注定不一样了。

      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林晓抬头看了眼远处的高楼,楼群之间,隐约能看见一点海的影子。她不知道,那枚被她攥在手里的珍珠,正在悄悄释放着灵光,一点点缠绕上她的手腕,也悄悄连接起凡间的烟火,与云隙之上的天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