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 初抵湖岸遇疑云 ...


  •   汽车驶离雨林小镇时,窗外的风景正一点点从浓绿变成浅黄。

      顾野靠在车窗上,看着远处渐渐模糊的雨林轮廓,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冲锋衣内袋里的干艾草,叶片虽已干枯,却像还带着祁连的风与雨林的露,让他心里莫名踏实。

      沈逾坐在旁边,正对着平板标注青海湖的监测点,浅灰色针织衫外罩着件薄款防风外套,银框眼镜反射着窗外的阳光,指尖在屏幕上滑动时,指节偶尔会轻轻蹭到顾野的手背,带着熟悉的暖意。

      “还有三个小时到西宁,之后转车去黑马河。”沈逾收起平板,从背包里拿出保温壶,倒了杯热水递给顾野,“先喝点热的,青海湖那边比这边冷十度,到了就得把抓绒内胆穿上。”

      顾野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温热的壶身,心里也暖了暖,沈逾总记得他怕冷,不管是在祁连还是雨林,总把热饮先递到他手里。

      两人在车上简单吃了点干粮,顾野啃着雨林带的火棘果干,酸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

      沈逾则拿出周婶发的青海湖最新资料,轻声念给顾野听:“小王说,最近黑马河岸边的死鱼越来越多,不仅有湟鱼,还有鸬鹚的尸体,初步判断是化学试剂导致的中毒。他还在湖边发现了几个可疑的脚印,尺码很大,不像是当地牧民的。”

      顾野停下咀嚼,眉头皱了起来:“脚印?难道那伙人还在附近活动?”

      他摸了摸腰间的锰钢砍刀,又想起背包里的工兵铲,心里暗暗盘算,到了青海湖,得先去小王说的脚印处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下午三点,汽车终于抵达西宁。刚下车,一股冷风就扑面而来,顾野赶紧把冲锋衣的拉链拉到顶,又戴上帽子。

      西宁的温度比雨林低了近二十度,空气干燥得让他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他从背包侧袋掏出一小包红景天,倒出两颗递给沈逾:“青海湖海拔3200多米,容易高反,我出发前就泡了红景天,你也吃点。等下到湖边别跑太快,先慢慢走适应下,要是头晕就赶紧说,我们找个背风的地方休息。”

      沈逾接过红景天,笑着点头:“还是你有经验,在雨林靠你辨陷阱,在高原靠你防高反,果然是‘雪山野王’。”

      两人转乘前往黑马河的班车时,遇到了个当地的老牧民,穿着藏青色的藏袍,腰间系着红色的腰带,手里牵着一头白色的牦牛,牦牛的犄角上还系着彩色的经幡。

      老牧民看到顾野手里的工兵铲,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问:“你们是去黑马河护鱼的吧?最近湖里的鱼死得太多了,我们的牛羊都不敢喝湖边的水了,连草原上的草都黄了一片。”

      顾野点点头,递了颗火棘果干给老牧民:“我们是来帮忙的,想看看能不能找到污染源头。大叔,您最近有没有看到陌生人在湖边活动?”

      老牧民接过果干,放进嘴里慢慢嚼着,又从藏袍口袋里掏出张泛黄的照片,照片边缘卷着毛边,上面是个小男孩举着刚捞起的湟鱼,背景里的湖水蓝得透亮。

      “这是俺孙子,五年前拍的,那时候湖里的湟鱼多着呢,一网能捞十几条。现在你看,”他指着车窗外远处的湖岸,声音发哑,“死鱼漂在水上,俺孙子上周还问俺‘鱼为啥不游了,是不是睡着了’,俺都没法跟他说。”

      顾野接过照片,指尖触到粗糙的相纸,心里一阵沉,他想起在雨林看到的寄生兰,在祁连看到的雪莲,都是被这些人为破坏弄得岌岌可危。

      “大叔您放心,我们一定找到污染源头,让湖里的鱼再像以前那样多起来,让您孙子还能在湖边捞鱼。”

      老牧民听完,用力点头,从怀里摸出袋风干的湟鱼干:“这个给你们带着,路上饿了吃,俺没啥能帮的,就盼着你们能护好这片湖。”

      班车行驶了两个小时,终于抵达黑马河。

      远远望去,青海湖像一块蓝色的宝石镶嵌在草原上,湖边的草色却有些发黄,不像正常年份那样翠绿。

      下车后,小王已经在车站等着了,穿着件橙色的冲锋衣,脸上带着疲惫,眼底还有淡淡的黑眼圈,显然这几天没少熬夜监测,运动鞋上还沾着湖边的泥土。

      “沈哥、顾哥,你们可算来了!”小王快步迎上来,接过沈逾手里的背包,“我这几天在湖边布了五个监测点,数据显示,下游的水质污染最严重,特别是靠近废弃工厂的那段,试剂浓度是其他地方的三倍。”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还在工厂门口发现了轮胎印,跟老牧民说的皮卡车轮胎型号一致,旁边还有几根黑色的纤维,像是从口罩上掉下来的。”

      顾野跟着小王往湖边走,脚下的草原松软,偶尔能看到几具湟鱼的尸体,银灰色的鱼鳞失去了光泽,僵硬地躺在草地上,让人心里一阵疼。

      沈逾蹲下来,用一次性手套捡起一条死鱼,仔细观察鱼鳃:“鱼鳃呈暗红色,是典型的化学中毒症状,跟祁连矿洞发现的试剂中毒症状一致。”

      他从背包里拿出水质检测盒,取了点湖水,滴入检测试剂,没过多久,检测盒里的液体就变成了浅红色。

      “试剂浓度很高,再这样下去,整个黑马河的湟鱼都会灭绝,甚至会影响到青海湖的整个生态链。”

      小王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拿出张照片:“这是我昨天在工厂门口拍的脚印,尺码是44码,鞋底有明显的防滑纹路,应该是户外靴。我对比过当地牧民的鞋子,都是软底的,没有这种纹路。”

      顾野接过照片,仔细看了看脚印:“这脚印很新,边缘还没被风吹散,应该是昨天留下的。我们现在就去工厂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线索。”

      沈逾点点头,从背包里拿出无人机,先摸了摸电池,电池上贴着暖宝宝,还带着余温:“青海湖海拔高、温度低,电池续航会缩短30%,我带了三块备用电池,都贴了保暖贴。”

      他又用防刮膜擦了擦平板屏幕,“这里紫外线强,屏幕容易晒花,贴了膜能保护屏幕,也不影响操作。”

      无人机升空后,屏幕上很快传来工厂的画面,废弃的厂房布满了灰尘,窗户玻璃大多已经破碎,院子里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一辆黑色的皮卡车停在厂房后面,车身沾着不少泥土,跟老牧民说的一致。

      沈逾操控着无人机,仔细观察厂房的每个角落,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人影,穿着黑色的外套,戴着口罩和帽子,正从厂房里搬出一个黑色的箱子,放进皮卡车的后斗,动作很匆忙。

      “有人!”顾野立刻握紧锰钢砍刀,压低声音说,“我们从侧面绕过去,沿着湖边的草丛走,别让他发现。”

      小王也拿出对讲机,对远处的护林队员说:“注意,废弃工厂有可疑人员,准备支援,尽量不要惊动对方。”

      三人沿着湖边的草丛,悄悄向工厂靠近。风从湖面吹来,带着淡淡的化学试剂味,刺鼻又呛人,让顾野忍不住皱了皱眉。

      快到工厂时,沈逾突然停下脚步,指了指地面,地上有几滴黑色的液体,像机油一样粘稠,散发着跟祁连矿洞试剂一样的刺鼻气味。

      “这是他们搬运试剂时洒出来的。”沈逾从背包里拿出密封袋,小心地收集了几滴液体,“回去后化验一下,就能确定是不是跟祁连的试剂成分完全一致,也能为后续定罪提供证据。”

      三人继续往前走,很快就到了厂房后面。皮卡车旁的男人正准备上车,顾野使了个眼色,三人同时冲了出去。

      男人听到动静,回头一看,赶紧钻进驾驶室,想开车逃跑。顾野反应迅速,冲过去用工兵铲顶住车轮:“别想跑!”

      男人见状,从车里拿出一根钢管,朝着顾野挥来。

      沈逾立刻上前,用平板挡住钢管,平板的外壳是防摔材质,刚好能挡住攻击,小王则趁机绕到车后,拔掉了皮卡车的钥匙。

      男人见逃跑无望,只好放下钢管,双手抱头蹲在地上,他戴着黑色的口罩,帽子压得很低,只露出一双慌乱的眼睛。

      顾野上前,摘掉男人的口罩和帽子,一张熟悉的脸出现在眼前,竟然是祁连矿洞那个被抓的盗挖者的同伙!

      “是你!”顾野愣住了,随即反应过来,“祁连的矿洞被端了,你们又跑到这里来排放试剂?就不怕再被抓?”

      男人低着头,声音沙哑,从口袋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照片,照片上是个老人牵着小孩,背景是青海湖。

      “俺爹昨天还打电话说,湖边的草黄了,牛羊吃不饱,娃的学费都快凑不齐了……俺要是再接着干,不仅对不起湖,还对不起俺爹和娃。”

      他抹了把眼泪,“俺愿意说,只求能从轻处理,以后还能回家陪俺爹,给娃挣学费。”

      顾野接过照片,递给他一张纸巾:“只要你真心悔改,配合警方说出老板的具体位置和团伙成员,肯定有机会。”

      男人用力点头:“俺知道!老板在离这里五公里的向阳定居点,租了个牧民的房子,里面还有更多试剂和设备,明天他们还要往湖里倒试剂呢!”

      沈逾拿出手机,对着男人拍了视频,又打开皮卡车的后斗,里面装着五个黑色的箱子,每个箱子上都贴着“危险品”的标签,打开一看,全是跟祁连矿洞一样的化学试剂,瓶身上的编号都一模一样。

      “这些试剂要是全部倒进湖里,青海湖的水质至少要五年才能恢复,湟鱼很可能会濒临灭绝。”

      小王看着箱子里的试剂,脸色变得严肃,“我们得赶紧把这些试剂运到安全的地方,再通知环保部门来处理,不能让试剂再泄露了。”

      顾野点点头,帮着小王把试剂箱搬下来,箱子很重,他的手臂上青筋都冒了出来。

      沈逾则联系周婶,汇报了情况:“周婶,我们在废弃工厂抓到了嫌疑人,还查获了五箱试剂,成分跟祁连的一致,他说他们老板就在附近的牧民定居点,看来这伙人的总部很可能就在这里。”

      周婶在电话里说:“我已经通知警察和环保部门了,他们正在赶来的路上,大概半小时就能到。你们注意安全,看好嫌疑人,别让他跑了,等他们到了,再一起审问,争取把整个团伙都揪出来,彻底断了他们的后路。”

      这时,远处传来了警笛声和环保部门的车辆声。

      环保部门的李工率先下车,穿着件深蓝色的制服,手里拿着检测仪器,快步走过来:“沈老师、顾老师,辛苦你们了!我们刚在路上测了黑马河的水质,COD(化学需氧量)数值是正常标准的8倍,幸好你们及时截住了试剂,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他接过沈逾递来的密封袋,对着阳光看了看,眼睛亮了,“这个样本太关键了!试剂里的‘特征元素’很明显,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追溯它的生产厂家,比单靠嫌疑人供词更靠谱,也能把整个产业链都挖出来。”

      沈逾点头补充:“我们还在工厂墙角发现了暗管的痕迹,应该是用来排放试剂的,等下可以一起去测绘暗管走向,看看有没有遗漏的试剂残留点,避免还有隐藏的污染源头。”

      李工笑着说:“有你们的现场数据和设备支持,这次治污能少走很多弯路,这就是‘科技+野外经验’的力量!要是光靠我们,可能还得花几天才能找到这里。”

      夕阳西下时,警察带走了嫌疑人,环保部门的人则开始搬运试剂箱,小王也忙着跟李工交接监测数据。

      顾野和沈逾站在湖边,看着青海湖的落日,金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像撒了一层碎金,虽然湖边还有待解决的污染问题,但他们相信,只要一起努力,青海湖很快就能恢复往日的清澈。

      “接下来,我们得跟着警察去向阳定居点,把剩下的试剂和设备都查扣,不能给他们留任何机会。”

      沈逾握住顾野的手,指尖带着暖意,“不过今天跑了一天,你肯定累了,等下找个地方先吃点热的,休息一晚,明天再出发。”
      顾野点点头,回握住沈逾的手,心里满是踏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