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夜色如同浓稠的墨汁,将老旧小区彻底包裹。万籁俱寂,只有偶尔远处街道传来车辆驶过的微弱噪音,更反衬出这方天地的宁静。沈墨出租屋的窗口,是这片沉暗背景中唯一稳定的光源,像茫茫夜海中一座孤零零的灯塔。
      台灯在书桌上投下一圈昏黄而专注的光晕,精准地笼罩着青年清瘦的侧影和面前那三块并排的显示器。屏幕上,不同颜色的数据流、图表和文档界面交替闪烁,构成一幅复杂而有序的数字画卷。空气中弥漫着廉价速食面残留的、带着人工香精的咸香气息,以及电脑主机风扇持续运转发出的、低微却不容忽视的嗡鸣声,共同构成了这间陋室里独特的“工作氛围”。
      沈墨端坐在那张二手人体工学椅上,背脊挺得笔直,如同一棵生长在岩缝中的青竹。他的指尖在机械键盘上快速而精准地敲击,发出节奏稳定的嗒嗒声,仿佛在演奏一曲无声的、属于逻辑与数据的乐章。他的眼神锐利如鹰隼,穿透屏幕的玻璃,牢牢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数字变化、每一条异常的资金流向、每一个可能预示转折的技术指标。
      距离那次在“墨痕”咖啡馆与顾晏看似偶然的相遇,已悄然过去近一周。那张设计简洁、质感厚重的黑色名片,被他随手夹在了一本常用的《证券分析》工具书里,并未主动联系。他并非不重视这次邂逅,恰恰相反,他深知顾晏及其代表的“逐辰科技”所蕴含的能量和可能带来的机遇。但他更清楚,在自身实力不足以平等对话之前,任何急切的靠近都可能被视为攀附,或者暴露自己的底牌。
      眼下,他有更重要、更紧迫的事情需要专注——巩固他刚刚起步、如同幼苗般脆弱的“事业”,以及,如同在黑暗中竖起耳朵的羚羊,警惕着可能来自沈家或楚风那个方向的、不知会从何处射来的冷箭。
      他的个人资金在稳步增长,虽然速度不算惊人,没有一夜暴富的传奇,但胜在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通过几次基于扎实研究和偶尔灵光一现的“预知”碎片所执行的短线操作,加上在金石论坛接取的几单私活报酬,“逆光资本”(目前仍是他一人支撑的空壳)的“储备金”已经突破了八万元关口。这个数字,距离真正的资本运作还遥不可及,但足以让他摆脱最初的生存危机,拥有了思考和规划未来的喘息之机。他在金石论坛的ID“墨守初心”也积累了一定的名气,偶尔发布的深度分析帖总能引发不少专业层面的讨论,甚至开始有小型投资机构通过论坛私信,希望付费获取他更详尽的、针对特定行业的分析报告。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命运的航船仿佛正驶向一片略微平静的海域。
      然而,沈墨内心深处那根名为“警惕”的弦,从未有片刻放松。他太了解沈怀明和周婉云对于“控制”和“颜面”的执着,也太清楚楚风那被惯坏了的、睚眦必报的性格。平静的海面下,往往潜藏着最汹涌的暗流,而他已经感受到了水流的异常波动。
      今晚,他原本在进行一项例行的盘后复盘,分析几只自己持仓或保持高度关注的股票当日的资金流向、筹码分布以及技术形态的微妙变化。复盘结束后,如同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他习惯性地调出了A股市场中与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芯片设计等前沿科技相关的几只龙头股和潜力股,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和动态跟踪。这既是他持续学习、保持对科技前沿敏感度的日常功课,也隐隐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刻意深究的、对“逐辰科技”所在赛道的下意识关注。
      就在他聚精会神地浏览一家名为“迅捷科技”的公司近期发布的一系列公告和新闻时,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了起来。
      “迅捷科技”,一家主营传统数据中心业务、在行业内资历颇深的老牌上市公司,近期因其高调宣布与明星独角兽“逐辰科技”达成一项关于“共建新一代边缘计算节点”的战略合作协议而备受市场关注。公告措辞华丽,描绘了一幅“传统基建与前沿科技完美融合、共创未来”的美好蓝图,股价也因此走出一波温和放量的小阳线,市场普遍将其解读为一次典型的“老树发新枝”、传统厂商借助新技术巨头实现业务转型升级的利好案例。
      表面看来,无懈可击。强强联合,前景可期。
      但沈墨却从那份看似完美、充斥着乐观词汇的合作协议公告字里行间,以及“迅捷科技”近期一系列配套的资本运作和公关宣传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极其微弱却令人不安的气息。
      那是一种基于大量阅读、深度分析和某种近乎直觉的、对商业本质洞察后产生的违和感。
      他立刻放下了手头其他工作,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迅捷科技”上。他调出了“迅捷科技”过去三年,乃至更久远的财务报告,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侦探,开始逐项、逐字地细看。
      现金流量表上,一个不起眼但关键的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多个季度呈现出与报表上“稳定增长”的营收和利润明显背离的下滑趋势。这就像一个人声称自己收入丰厚,但钱包里的现金却越来越少,其中必有蹊跷。
      再看其负债结构,“短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的规模在近两个季度出现了突兀的、与业务扩张节奏不太匹配的明显攀升。资金链似乎绷得有些紧。
      更重要的是,他在一份不起眼的、关于为其旗下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中发现,“迅捷科技”为其旗下一家名为“宏远置业”的、主要从事房地产相关业务的子公司,提供了一笔巨额连带责任担保。而“宏远置业”的主要资产,经查证,是一块位于城市远郊、估值报告存在明显水分、且流动性极差的商业用地。这块地,更像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非优质资产。
      这些分散的、看似不直接关联的碎片信息——下滑的现金流、攀升的短债、可疑的巨额担保、虚高且难变现的资产——在沈墨那擅长逻辑编织和模式识别的大脑中,开始飞速地拼接、组合、推演。
      一个模糊的、却足以让人脊背发凉的图景,逐渐浮出水面——
      “迅捷科技”的资金链,可能远比其光鲜财报所展示的要紧张得多,甚至可能已经走到了岌岌可危的边缘。它如此高调、急切地与如日中天的“逐辰科技”合作,其目的,或许并不仅仅是为了所谓的“业务转型”和“技术升级”,更可能是在巧妙地利用“逐辰科技”的技术光环、市场声誉和未来预期,为自己进行信用背书,拉抬股价,以便于后续进行股权质押融资、或是推动定向增发,从而缓解那迫在眉睫的、巨大的资金压力!
      甚至,那份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合作协议本身,都可能存在夸大其词、或者根本无法完全落地兑现的风险!这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局,一个利用“逐辰科技”作为跳板和信用增信工具的陷阱!
      这个判断,并非完全来自那些已经开始变得模糊的“预知”。他脑海中关于“原著”的信息碎片里,对“迅捷科技”这家公司的命运几乎没有任何着墨,但对“逐辰科技”在后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几次不大不小的危机,似乎隐约提到过“被合作伙伴拖累”、“遭遇信用风险”之类的字眼。此刻,现实世界中冰冷的数据分析,与那模糊的、来自命运轨迹的微弱预警,产生了令人心悸的重叠。
      沈墨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用力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试图驱散因高度集中精神而带来的疲惫感。屏幕的冷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阴影。
      要不要管?
      一个清晰而冷静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他与顾晏,只有一面之缘,一杯咖啡的交情,连朋友都算不上,顶多算是彼此留下了一点印象的陌生人。提醒对方,对他自己没有任何直接的好处,不会带来一分钱的收益,反而可能因为介入过深,引起不必要的关注,甚至可能在追查信息来源时,暴露自己这个本应“消失”的沈家养子。明哲保身,趋利避害,是眼下最符合他处境和利益的、最稳妥的选择。他没有任何义务去提醒顾晏。
      但是……
      另一个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度,在他心底深处响起。
      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咖啡馆里,顾晏那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睛,那沉稳有力的声音,以及他点评“芯辰科技”时那一针见血、直指核心的洞察力和务实态度。那是一个真正的实干家,一个依靠自身能力、智慧和对规则的尊重,在残酷的商场中一步步搏杀出来的人。他与沈家那种依靠血缘、关系和虚伪礼仪构筑的、吸食他人价值而存在的堡垒,截然不同。
      如果“迅捷科技”真的包藏祸心,那么这次合作,就是对顾晏和他一手打造的“逐辰科技”的一次赤裸裸的恶意利用和潜在伤害。沈墨内心深处,对这种基于欺骗、算计和损人利己的伎俩,有着一种本能的、深刻的厌恶。这与沈家、楚风施加在他身上的、试图将他的一切价值榨干并随意丢弃的行为,在本质上并无区别。
      更重要的是,他欣赏顾晏所代表的那种价值——依靠实力、智慧、创新和遵守规则(哪怕是利用规则)来取胜。破坏这种价值,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否定他沈墨自己选择的、这条依靠自身能力立足的道路。他无法眼睁睁看着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或者潜在的盟友),因为信息不对称而跌入一个本可避免的陷阱。
      这种基于原则和某种……或许是“惺惺相惜”的情感,压倒了对潜在风险的算计。
      他睁开眼,眼神已然恢复了清明,甚至比之前更加锐利和坚定。
      管。但不是以沈墨的身份。
      他重新坐直身体,双手放在键盘上,如同即将踏上战场的士兵握紧了武器。他需要准备一份足够有说服力、逻辑严密到让人无法忽视、但又绝不能暴露自身身份和来源的分析报告。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沈墨进入了废寝忘食的高度专注状态。他像一个经验最丰富的侦探,又像一个最苛刻的审计师,从所有可能的公开渠道,尽可能搜集所有关于“迅捷科技”和这次合作的信息碎片——过去五年的详细财报和附注、各大券商发布的(尤其是看空或中立的)研报、行业新闻的深度报道、高管接受采访时的视频和文字记录、甚至是股吧里一些被淹没的、带有质疑性质的讨论帖,以及法院系统里可能被忽略的、与“迅捷科技”或其关联方相关的债务纠纷诉讼公告。
      他将这些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去伪存真,反复比对,交叉验证,用严谨到近乎残酷的逻辑链条将它们串联起来。报告的重点,牢牢锁定在“迅捷科技”几个核心疑点上:经营性现金流与利润的长期背离所揭示的盈利质量问题和潜在的资金压力;短期债务的急剧攀升与资产结构失衡所反映的流动性风险;为“宏远置业”提供的巨额担保背后可能隐藏的、未被充分披露的或有负债和资产泡沫;以及其传统数据中心业务与“逐辰科技”边缘计算核心技术的实际关联度有限,合作可能更多停留在概念层面,难以产生实质性协同效应等核心问题。
      他没有直接下定论指责“迅捷科技”有问题,那样显得主观且缺乏依据。他只是通过摆出大量经过核实的事实、数据和合乎逻辑的推演,层层递进,引导读者自行得出一个几乎无法回避的结论——“迅捷科技”自身财务状况堪忧,此次与“逐辰科技”的合作,对“迅捷科技”而言是雪中送炭的救命稻草,但对“逐辰科技”而言,却是一次潜在风险极高、需极度审慎评估的合作。
      报告的最后,他用最冷静、最客观的语气写道:“……以上所有信息与分析,均基于市场上可公开获取的资料,并经过严格的交叉验证。本次分析仅基于现有数据做出独立的风险提示,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决策建议。望贵司在推进此项合作前,能本着对股东和公司自身负责的态度,对合作伙伴进行更深入、更独立的尽职调查,审慎评估其中潜藏的各项风险。”
      他没有署名,没有留下任何可能指向他个人或地理位置的信息。文档使用了无法追溯来源的加密格式,并设置了阅后即焚或特定时间后自动销毁的指令。
      做完这一切,窗外天际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晨曦的微光开始驱散夜的深沉。沈墨活动了一下彻底僵硬、如同生了锈的脖颈和肩膀,骨骼发出细微的咯咯声。他将这份凝聚了他一夜心血和巨大风险的报告,存入一个全新的、未注册任何个人信息的、通过层层加密和匿名网络创建的临时邮箱草稿箱。
      接下来,是如何将这封承载着警告的邮件,安全、直接地送到顾晏手中,而又不留下任何痕迹。
      直接发送到顾晏的公开邮箱?太容易被邮件系统过滤、拦截,或者被助理忽略,甚至可能直接落入竞争对手的监控中。通过“逐辰科技”官网的联系渠道或总机转接?效率低下,且根本无法保证信息能直达顾晏这样的决策层,很可能石沉大海。
      沈墨沉吟片刻,大脑如同超级计算机般飞速运转,排除了一个又一个方案。最终,他想到了一个可能更直接、但也更具风险的方式。他回忆起在“墨痕”咖啡馆时,顾晏接听电话后,曾短暂地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处理过邮件,他当时眼神锐利,无意间瞥见了顾晏使用的企业邮箱后缀格式。结合“逐辰科技”官网披露的组织架构信息和一般科技公司的邮箱命名惯例,他大致推断出了顾晏最可能使用的工作邮箱地址。
      这存在巨大的风险。如果推断错误,邮件可能石沉大海,白白浪费这次机会;或者更糟,发送到了错误的对象,引起不必要的警觉和追查。但这是他目前能想到的、最可能让顾晏本人直接看到这份警告的方式。他必须赌一把。
      他新建了一个完全匿名的、通过多重代理和虚拟节点、无法追踪的一次性邮件发送账户,将加密后的分析报告作为附件添加。在收件人一栏,他深吸一口气,键入了那个推断出的邮箱地址。邮件主题,他反复斟酌,力求在引起重视和避免过度惊悚之间找到平衡,最终输入:
      【紧急风险提示】关于贵司与迅捷科技合作项目的匿名分析报告
      邮件正文,他删减了无数次,最终只留下简短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两句话:
      “顾先生,附件为一份关于‘迅捷科技’的独立分析报告,涉及贵司与之合作项目的潜在重大风险。信息仅供参考,请谨慎查收。发件人:一个不希望看到实力被算计所伤的人。”
      反复检查了几遍,确认邮件内容和附件没有任何可能泄露身份的词汇、语法习惯或元数据信息后,沈墨看着屏幕上那个孤零零的“发送”按钮,指尖在微凉的键盘上悬停了片刻。
      这一按下去,可能改变很多事情,也可能毫无波澜。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也可能……结下一个善缘。
      他没有再犹豫,目光沉静,用力按下了鼠标左键。
      邮件进度条缓缓走完,最终显示“发送成功”。
      沈墨靠在椅背上,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长长地、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浊气。一夜未眠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汹涌袭来,眼皮沉重得几乎要粘合在一起,但精神却有一种奇异的、脱离重负后的亢奋和清明。他做了一件超出他原有计划、甚至有些违背他谨慎本性的事情,一件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事情,但内心却异常平静,仿佛卸下了一个无形的道德包袱。
      他不知道这封匿名的警告邮件,会在顾晏那边产生怎样的效果。顾晏是否会相信这份来历不明的报告?是否会因此而启动更严格的调查?还是会将其视为无稽之谈或竞争对手的离间之计,随手删除?
      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了。他能做的,基于他的认知、原则和那点微妙的欣赏,已经做完。剩下的,交给命运,也交给顾晏自己的判断力。
      他关掉电脑,站起身,走到窗边。天光渐亮,晨曦穿透稀薄的云层,给城市边缘那些高高低低的建筑镶上了一层淡淡的、充满希望的金边。新的一天,在忐忑与未知中,开始了。
      楼下早餐摊点已经开始营业,蒸笼冒着白色的、诱人的热气,食物的香味隐隐约约地飘了上来,勾动着饥肠辘辘的胃。
      沈墨摸了摸咕咕作响的肚子,决定不再去想那封邮件的命运。他转身,拿起椅背上那件洗得发白、却干净整洁的旧外套,套在身上,走出了房门。
      晨光中,他的背影依旧单薄,却挺直如松,步伐沉稳地汇入了渐渐苏醒的、充满烟火气的市井人潮。而那封飘向未知的警告邮件,如同他投入命运长河的一颗石子,能否激起预期的涟漪,只能等待时间的答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所有发布小说全文都已存稿完毕,放心阅读~如果可以点个收藏给新手小小鼓励~mua多多评论,给新人一点建议~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