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第 70 章 ...
-
2021年9月中旬,一个罕见的休息日下午
行程表上难得的空白,被李智宇用一个加密通讯发来的坐标填满。不是汉南洞的公寓,也不是任何高级场所,而是汉江边一处相对僻静的公园区域。
冬天收到信息时,刚结束上午的声乐课。心跳快了几拍,她回复了一个简单的“好”字,然后开始谨慎地搭配衣物——普通的牛仔裤,宽松的连帽卫衣,帽子足以遮住大半张脸,口罩是必备品。她对着镜子检查了很久,确保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最寻常的、出门散步的年轻女孩。
尹室长安排的黑色轿车低调地停在约定地点,不是李智宇常坐的座驾。冬天拉开车门,后座里,李智宇同样穿着深色的休闲裤和一件看似普通的黑色针织衫,没有系领带,少了几分平日的凌厉,多了些许难得的松弛。他膝上摊开着一份财经报纸,听到动静,只是抬眸看了她一眼,微微颔首。
车内很安静,只有引擎低沉的运行声和他偶尔翻动报纸的轻响。冬天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窗外流逝的街景,手指无意识地缠绕着卫衣的抽绳。他们之间常常是这样的沉默,但今天的沉默,似乎不那么沉重,反而有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车子最终停在远离主游客区的江边。尹室长和另一名安保人员先行下车,隐入周围环境,保持着不打扰的距离,却掌控着全局。
初秋的黄昏,江风带着凉意,吹皱了暗金色的江水。两人沿着步道慢慢走着,中间隔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像两个只是恰好同路的陌生人。
“冷吗?”他忽然开口,声音比在会议室里低沉柔和些许。
冬天摇摇头,把卫衣帽子又往下拉了拉,“不冷。” 她其实有点凉,但不想破坏这难得的片刻。
他没再说什么,但脚步稍稍放慢,有意无意地走在了能帮她挡住些许江风的方向。
他们走到一棵大树下的长椅旁,他停下脚步,用眼神示意。冬天坐下,他也随之坐在另一端,依旧保持着距离。他从随身携带的一个简约公文包里,不是拿出文件,而是拿出了两个保温杯——一个是他常用的黑色钛金属杯,另一个,则是她留在汉南洞公寓的那个,画着雪花和“W”的手工陶土杯,外面细心地套了一个保温套。
冬天愣了一下,看着他拧开陶土杯的盖子,里面冒出温热的白气,是她喜欢的草莓牛奶的甜香。
“喝点热的。”他将杯子递给她,动作自然,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她接过杯子,温热的触感从掌心一直蔓延到心里。“谢谢。”她小声说,低下头,小口啜饮着。甜暖的液体滑过喉咙,驱散了秋日的凉意,也让她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
李智宇也喝着自己杯里的东西,大概是黑咖啡。他的目光投向波光粼粼的江面,看着对岸渐渐亮起的灯火,侧脸在暮色中显得轮廓分明,却少了几分平时的冷硬。
“最近……很忙吧?”冬天轻声问,找不到更好的话题。她知道他代父亲出席会议,知道他与姑姑们的博弈,这些她从财经新闻和队友偶尔的议论中能拼凑出一些碎片。
“嗯。”他应了一声,没有多说。沉默片刻,他忽然极轻地笑了一下,那笑意浅淡得几乎看不见,“比处理某些元老们的固执想法,要轻松一点。”
这是一句近乎抱怨的话,从他口中说出来,却成了某种程度的分享。冬天的心微微一动。她知道的,他肩上的压力,他身处环境的复杂,远非她所能想象。他能抽出这片刻的闲暇,已是不易。
她没有追问,只是捧着温暖的杯子,轻声说:“那……就好好休息一下。”
没有多余的安慰,没有好奇的打探,只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李智宇转过头,看了她一眼。暮色中,她的眼睛很亮,像浸在江水里的星星,干净,纯粹。他忽然觉得,连日来积压在胸口的那些纷繁事务,似乎被这江风吹散了些许。
“嗯。”他又应了一声,这次,尾音似乎柔和了些许。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看着天色一点点暗下来,对岸的灯火越来越璀璨。不远处有骑行的人经过,有散步的家庭,但没有人注意到长椅上这对看似寻常的“情侣”。
冬天偷偷用余光看他。他放松地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似乎在小憩。这一刻,他卸下了所有头衔和光环,只是一个疲惫的、需要片刻安宁的年轻人。她心中涌起一股混合着心疼和某种坚定归属感的暖流。她知道自己无法替他分担那些重压,但能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这样一小片宁静的港湾,似乎也很有意义。
当最后一抹天光消失在地平线,李智宇睁开眼,眸中已恢复平日的清明与冷静。“该回去了。”他站起身。
冬天也站起来,将空了的杯子递还给他。
他接过,手指无意间触碰到她的指尖,冰凉。他动作顿了一下,随即极其自然地将自己那只黑色钛金属保温杯塞到她手里,“拿着,暖手。”
然后,不等她反应,他已转身朝着停车的地方走去,步伐依旧沉稳利落。
冬天捧着那只还残留着他体温和咖啡余温的杯子,愣在原地,随即嘴角无法控制地弯起。杯身冰冷的金属触感,此刻却觉得无比温暖。
回程的车里,依旧沉默。但冬天觉得,这沉默里,充满了无声的交流。她低头,看着紧握在手中的杯子,仿佛握住了冰山之下,那汩汩涌动的暖流本身。
而李智宇,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夜景,第一次觉得,这片他俯瞰、掌控的城市,某个角落,也因为身边这个安静的女孩,而有了具体的、温暖的指向。他放在膝上的手,无意识地捻了捻指尖,那里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她指尖冰凉的、柔软的触感。
2021年9月下旬,首尔某国际AI科技论坛会场
李智宇身着剪裁完美的深色西装,站在聚光灯下,作为三星电子的代表发表主题演讲。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语调平稳,逻辑缜密,阐述着三星在人工智能与半导体融合领域的未来布局。台下是政商名流、业界精英和闪烁的媒体镜头。
他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停顿都恰到好处,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权威。然而,在他看似扫视全场的目光偶尔掠过台下某个角落时,敏锐的观察者或许能捕捉到一丝极淡的、不同于应对公众的疏离感。那里坐着尹室长安排的人,确保万无一失,但更深处,或许连他自己都未察觉,这是一种身处复杂环境时,对某个特定“安全坐标”的无意识确认。
演讲结束,礼貌性的掌声雷动。他微微鞠躬,在助理和安保的簇拥下走下舞台,面对围上来的记者,他只回答了三个预先商定好的问题,措辞严谨,滴水不漏。整个过程,他就像一台精密运行的仪器,完美,但缺乏温度。
同日傍晚,林世玲位于城北洞的私宅
这里的气氛与论坛会场截然不同。温暖的灯光,雅致的装饰,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茶香。李智宇脱下了西装外套,只穿着衬衫,坐在母亲对面的沙发上,姿态略微放松,但脊背依旧挺直。
林世玲敏锐的目光扫过儿子,将他眉宇间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尽收眼底。她将一碟精致的茶点推到他面前,“听说你今天论坛的演讲很成功。”
“只是常规工作。”李智宇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是上好的大麦茶,温润妥帖。
“你父亲那边,”林世玲语气平和,像在聊家常,“最近似乎因为一些元老的反弹,心情不太舒畅。你多注意。”她的话点到即止,但李智宇明白,母亲在提醒他李在镕可能因压力而变得更加难以捉摸。
“我知道。”他简短回应。
这时,李政宰从书房走出来,他穿着舒适的家居服,气质温和,与银幕上的形象不同。他笑着跟李智宇打了个招呼,自然地坐在林世玲身旁。因为《鱿鱼游戏》的巨大成功,他近期在全球范围内声名大噪,但在家里,他依旧是那个沉稳的伴侣。
“智皓呢?最近没惹麻烦吧?”李政宰随口问道,语气带着长辈对晚辈的熟稔关心。
提到弟弟,李智宇放下茶杯,语气没什么起伏:“他?交了新女朋友,是个模特,估计正忙着。”
林世玲轻轻摇头,带着点无奈的笑意,“这孩子,总是这样。希望这次能稍微稳定点。” 她顿了顿,状似无意地看向李智宇,语气更加温和,“说起来,旼炡那孩子最近还好吗?aespa的势头很不错。”
李智宇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母亲直接提起冬天(金旼炡),并用如此亲近的称呼,是一种明确的接纳信号。他不动声色地回答:“嗯,她很好。行程很多,很努力。”
李政宰在一旁笑了笑,插话道:“年轻人有自己热爱的事业是好事。能在那个圈子里保持清醒,不容易。” 他的话带着圈内人的理解,没有探究,只有一种平和的认可。
这场闲聊,没有触及任何核心的家族博弈,却像温润的水流,悄然抚平着李智宇在外界承受的张力。母亲和母亲男友的态度,为他那段必须隐秘的感情,提供了一个罕有的、可以短暂卸下部分心防的港湾。他知道,这份接纳源于母亲对他本身的关怀,与三星继承人的身份无关。
与此同时,aespa宿舍
冬天刚结束一天的行程,瘫在沙发上刷着手机。新闻推送里恰好弹出李智宇在科技论坛上演说的照片。照片上的他光芒万丈,却又遥远得如同另一个星系的人。她静静地看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颈间的项链,那枚刻着“J.Y.L”的戒指紧贴着她的皮肤。
队友们在一旁聊天,不知谁提了一句,说好像在某个社交场合看到李智皓带着一个新面孔的女伴,据说是位势头很猛的模特。
宁艺卓哇了一声,小声说:“财阀的恋爱,更新换代真快。”
柳智敏看了冬天一眼,轻轻碰了宁艺卓一下,示意她别乱说。
冬天低下头,假装整理衣角,心里却泛起一丝微澜。她不是担心李智宇,他们之间的关系,有着更深的基础和更隐秘的确认(那枚对戒,汉南洞的密码)。而是这种“更新换代”的常态,再次提醒她两个世界之间那堵无形的墙。李智皓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女伴,无人会真正置喙,但她和李智宇的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
她点开INS小号,看到 @j.y._zero 依旧没有任何动态。但她注意到,自己之前发布的那张城市夜景照片,显示已读。
这种无声的“已读”,对她而言,就是一种回应。像黑暗中确认彼此存在的微弱信号。她关掉手机,将脸埋进柔软的抱枕里。外面世界的喧嚣、阶级的鸿沟、娱乐圈的浮沉……这一切带来的不安,似乎在感受到那丝微弱的信号后,慢慢沉淀下来。
她和他,一个在聚光灯下扮演活力四射的偶像,一个在权力巅峰运筹帷幄的继承者。看似两条平行线,却在无人知晓的深处,通过一枚戒指、一个密码、一个已读标记,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她知道前路漫长且布满荆棘,但此刻,他给予的那份隐秘的坚定,以及他身边少数人(如母亲、弟妹)默许的态度,让她心中那份“懂事式独立”的下面,生出了更多勇气的根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