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7、第 107 章 ...


  •   清晨,冬天比李智宇更早离开汉南洞公寓,前往KBS电视台录制一档音乐访谈节目。她穿着打歌服,外面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坐在待机室里由化妆师进行最后的补妆。经纪人在一旁确认着节目流程和可能的问题范围。

      “今天会有几个关于新专辑概念的问题,重点是‘虚实结合’的世界观,回答时注意引导到音乐本身……”经纪人低声嘱咐。

      冬天认真听着,点了点头。她对着镜子调整了一下耳返,目光扫过镜中自己脖颈处——那里空空如也,那枚铂金戒指被她小心地收在了随身携带的首饰盒里,只在独处或回到公寓时才佩戴。这是必要的谨慎。

      录制开始,灯光骤亮,摄像机对准。冬天立刻切换到偶像Winter的模式,笑容得体,回答流畅,与主持人和其他嘉宾互动自然。当被问及创作灵感时,她提到了“观察生活细节”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巧妙地避开了任何可能引发联想的个人化表述。只有在节目间隙,低头看提词器时,她会无意识地用指尖轻轻摩挲空荡荡的锁骨位置,仿佛在确认某种无形的连接。

      -

      同一时间,三星总部FKI大厦的顶层会议室内,气氛截然不同。

      李智宇正带领团队,接待来自德国的一家顶尖工业自动化集团的CEO及核心谈判团队。会议桌上摆放着同声传译设备,双方就一项关于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深度合作及技术专利交叉授权进行着艰难的磋商。对方态度强硬,在几个关键专利的使用费率和授权范围上寸步不让。

      李智宇穿着熨帖的深灰色西装,坐在主位,神情冷峻。他听着翻译耳机里传来的、对方CEO略带日耳曼口音的英语,目光锐利地扫过手中的条款草案。当对方再次试图压低三星在某个核心算法上的授权费用时,他放下手中的铂金雪花钢笔,身体微微前倾,用流利的、带着不容置疑权威感的英语直接回应:

      “施耐德先生,我们尊重贵公司的技术实力,但三星提供的不仅仅是市场,更是共同定义下一代工业标准的平台。您所质疑的这项算法,是确保整个系统效率和可靠性的基石。我认为,它的价值体现在长远的生态构建上,而非短期的费率博弈。”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天然的压迫感。他没有提高音量,也没有情绪化的言辞,只是用精准的逻辑和强大的气场,将谈判拉回到他设定的轨道上。会议室内一时间只剩下同声传译细微的电流声和双方人员凝重的呼吸。

      谈判陷入短暂的僵持,进入中场休息。李智宇走到窗边,俯瞰着脚下的城市。他拿出手机,加密频道里,是冬天在半小时前发来的一张照片——她坐在待机室,对着镜头比着小小的“V”字,背景是忙碌的工作人员,配文:「录制开始啦!加油~」

      看着照片里她努力展现元气的样子,他紧绷的唇角几不可见地松动了一瞬。他回复了一个符号:

      「↑」

      然后收起手机,重新转身面对谈判桌,眼神已恢复绝对的冷静与锐利。短暂的放松是为了更好的进攻。

      傍晚,从日本短暂休假归来的李智皓,正和几个圈内好友在江南区一家高级烤肉店的包间里聚会。炭火滋滋作响,肉香四溢,气氛轻松。

      “还是首尔的韩牛最对味!”李智皓满足地吃了一块油花均匀的牛肋排,随口问起近况,“我离开这几天,有什么新鲜事吗?”

      一个家里经营娱乐公司的朋友喝了口烧酒,压低声音说:“新鲜事倒没有,不过……听说Starship那边最近挺紧张的。”

      “哦?”李智皓挑了挑眉,做出感兴趣的样子。

      “好像是有上面的人,对他们家某个女团成员……稍微多关注了点。”朋友用词隐晦,但在座的人都心照不宣,“弄得他们高层有点战战兢兢,生怕哪里伺候不周到。” 他说的“上面”,在这个语境里,指向不言而喻。

      另一个做投资的朋友笑道:“这有什么,正常的商业往来或者个人欣赏罢了。只要不过线,谁还能管得了大佬们喜欢看哪个明星?” 这话带着点调侃,也点明了某种现实。

      李智皓晃着酒杯,脸上是那副惯有的、玩世不恭的笑容,心里却跟明镜似的。他知道这传闻八成跟他哥那边有关,但也可能只是以讹传讹。他打了个哈哈,把话题引开:“管他呢,来来来,喝酒!听说你最近投的那个电竞战队势头不错?”

      他巧妙地转移了话题,既不深入讨论,也不显得刻意回避。在这种场合,维持表面的糊涂和边界的清晰同样重要。他知道,他哥的事情,轮不到他多嘴,他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圈子里,维持一种“一切如常”的氛围,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支持。

      聚会散场,李智皓坐进车里,揉了揉太阳穴。他拿出手机,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给李智宇发消息。有些事,点到即止,过犹不及。他相信他哥能处理好一切。

      而此时,冬天的节目录制刚刚结束。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坐进返回宿舍的保姆车,看着窗外流动的霓虹,拿出手机,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她将额头抵在冰凉的车窗上,嘴角轻轻扬起。

      城市的另一端,三星与德国公司的谈判终于在晚些时候达成了初步共识。送走客人后,李智宇独自站在空荡的会议室里,松了松领带。他拿出手机,看着冬天发来的那个“V”字手势,指尖在屏幕上停留片刻,最终没有再多回复什么。

      与好友的烤肉聚会结束后,李智皓带着一身淡淡的烟火气,驱车来到了母亲林世玲的住处。时间不算太晚,他知道母亲习惯晚睡。

      林世玲正在客厅里插花,看到小儿子进来,脸上露出笑意,但眼神里带着一丝了然。“从日本玩回来了?看你这一身,又是烤肉又是酒气的。”

      李智皓笑嘻嘻地凑过去,拿起一朵白色的蝴蝶兰想要帮忙,被林世玲轻轻拍开手:“别捣乱。”她放下剪刀,仔细端详着小儿子,“玩归玩,正事也得放在心上。你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

      “早就独当一面,在集团里呼风唤雨了嘛。”李智皓接过话头,语气带着点撒娇式的抱怨,“妈,我知道,我哪能跟我哥比。他有他的战场,我守好我的小画廊,不给家里添乱,不也挺好?”

      林世玲看着他这副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却软了下来:“你呀,就是这张嘴会说。”她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语气带着几分调侃,“不过,最近你倒是挺‘懂事’,知道替你哥分忧了?” 她的目光意有所指,显然指的是他几次充当“信使”和“司机”的事情。

      李智皓心里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依旧挂着玩世不恭的笑:“妈,您说什么呢?我就是偶尔给我哥跑跑腿,尽点当弟弟的本分。他那么忙,身边总得有个信得过的人帮忙处理点……琐事,对吧?” 他巧妙地将行为定义在“兄弟情谊”和“处理琐事”上,避开了敏感的核心。

      林世玲何等精明,岂会听不出他的弦外之音。她没再追问,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一丝复杂的欣慰:“你们兄弟俩,能互相照应,是好事。你哥他……不容易。” 她点到即止,重新拿起剪刀修剪花枝,“行了,时间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少喝点酒。”

      李智皓知道母亲这是放他一马,心里松了口气,又陪着说了几句闲话,便起身离开了。走出母亲家门,他脸上的笑容淡去,眼神里多了几分思索。母亲的态度,比他想象的更为宽容和理解,这让他对兄长那边的情况,更多了一份安心。

      另一边,三星总部附近一家只对特定会员开放的韩定食餐厅包厢内,李在镕和李智宇的晚餐正在进行。气氛不像早餐会那般带着明确的议题,但也绝非轻松的父子闲聊。

      菜品精致,但李在镕吃得不多,更多时候是在说话。他先是就下午与德国公司的谈判结果给予了肯定,但随即话锋一转,开始“碎碎念”起来。

      “半导体这边算是暂时稳住了,但电池材料的专利布局,还是慢了一步。LG和SKI那边,动作比我们快。”李在镕用勺子搅动着碗里的参鸡汤,眉头微蹙,“还有,三星物产在越南的那个基建项目,听说又遇到了当地政策的阻力?下面的人办事效率,需要再提升。”

      他没有用严厉的斥责,更像是一种基于全局掌控下的、持续施加的压力和提醒。他不需要儿子事无巨细地汇报,但他需要确认儿子对集团各个层面的问题和风险都保持着高度的敏锐和掌控力。

      李智宇安静地听着,偶尔回应几句,语气沉稳:“电池材料方面,我们收购的那家美国初创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已经整合完毕,下个月会有新的样品出来。越南项目,尹室长下周会亲自飞过去协调,问题应该不大。”

      李在镕“嗯”了一声,夹起一块烤鳗鱼,却又放下,像是忽然想到什么,语气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探究:“最近……和政宰还有世玲,见面多吗?”

      这看似随意的家常问话,让李智宇握着筷子的手指几不可查地收紧了一下。他抬眼,目光平静地与父亲对视:“偶尔。母亲叫我去吃过一次饭,政宰叔也在。”

      李在镕点了点头,没再追问,只是拿起餐巾擦了擦手,仿佛刚才真的只是随口一问。但他那双阅尽千帆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了然。他知道林世玲的态度,也清楚李政宰的知情和界限。只要不影响集团的稳定和继承序列的清晰,这些私人的交往,他可以默许,甚至某种程度上,乐见其成——这至少说明,他这个日渐威严、手段酷肖其祖父的长子,内心并非全然冰冷,仍有可被温情触动的角落,而这,或许能让他未来在执掌这个庞大帝国时,多一分人性的权衡。

      “元珠前几天打电话,说想家了。”李在镕再次转换了话题,语气里难得地带上一丝属于父亲的柔和,“你有空也多关心关心她。”

      “我知道,父亲。”李智宇应道。

      晚餐在这种时而涉及集团要务、时而夹杂家庭琐碎、时而暗藏机锋的氛围中结束。离开餐厅,坐进车里,李智宇才微微松了口气。与父亲的每一次单独相处,都是一次全方位的评估。他知道,父亲对他的能力和掌控力是认可的,但那份源于权力顶峰的审视和隐隐的忌惮,从未真正消失。

      他拿出手机,加密频道里,冬天在睡前发来了一条消息,是一张夜空的照片,配文:「首尔的星星,今天好像特别亮。」

      他看着那张照片和那个星星符号,紧绷的神经缓缓松弛下来。他没有回复,只是将手机锁屏,靠向椅背。

      第二天清晨,李智皓更新了他的INS动态。没有配文,只有一张照片——拍摄于他在汉南洞公寓的落地窗前,视角恰好能望见隔壁那栋更高档的HIGH-IVY大楼顶层的一角,晨光为冰冷的玻璃幕墙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这张照片在普通人看来只是财阀少爷的日常分享,但在某些有心人眼里,或许能品出点不一样的意味——他似乎在无声地标示着与兄长的物理距离,以及某种心照不宣的亲近。

      ---

      汉南洞HIGH-IVY顶层公寓内,上午的阳光正好。难得两人上午都没有紧急行程。冬天穿着宽松的卫衣,盘腿坐在客厅地毯上,面前摊开着那本木质雪花笔记本,旁边放着那支铂金自动铅笔,她正专注地修改着一段旋律。李智宇则坐在一旁的单人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份三星生命保险的季度报告,目光沉静。

      他没有打扰她,只是偶尔从报告上抬起眼,目光落在她微蹙的眉心和时而轻咬笔头的小动作上。空气中流淌着一种舒适的静谧,只有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他偶尔翻动报告的轻微声响。

      冬天写完一段,抬起头,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恰好对上他看过来的目光。他的眼神很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专注,仿佛在研究一份最重要的文件。冬天脸颊微热,轻声问:“我……打扰到你看报告了吗?”

      李智宇合上手中的文件,放在一旁:“没有。”他起身,走到中岛台,从冰箱里拿出两瓶水,递给她一瓶,“进度如何?”

      冬天接过水,拧开喝了一口:“还好,就是副歌部分的衔接总觉得还可以更好。”她习惯性地在他面前袒露创作上的瓶颈,并非寻求解决方案,更像是一种情绪的分享。

      他在她身边的地毯上坐下,就着她的笔记本看了一眼那密密麻麻的音符。他不懂音乐,但看得懂她的认真。“不急。”他只说了两个字,声音低沉。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将两人笼罩在温暖的光晕里。他没有再多问工作,她也没有再纠结旋律。冬天甚至大胆地将头轻轻靠在他屈起的膝盖上,闭上眼睛,感受着阳光的温度和他身上令人安心的雪松香气。李智宇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僵直了一瞬,随即放松下来,一只手无意识地、极其轻柔地拂过她散落在额前的发丝。

      这偷来的半日闲暇,如同冰原上罕见的一片绿洲,珍贵而宁静。

      下午,李智宇准时出现在城北洞祖母洪罗喜的宅邸。依旧是那间充满传统韵味的茶室,檀香袅袅。

      洪罗喜穿着素雅的韩服,精神矍铄。她亲自为孙子斟茶,动作优雅缓慢。“听说,前几天陪着你父亲去了平泽?”她开口,语气平和。

      “是,祖母。园区运行平稳。”李智宇恭敬地回答,双手接过茶杯。

      “嗯,那就好。”洪罗喜点点头,目光慈祥却锐利地落在他脸上,“你父亲那个人,有时候念叨是多了点,但心里是看重你的。担子重,压力大,你要自己会排解。”

      这话听起来是家常的关心,但李智宇听出了更深的意思。祖母是在提醒他,既要承受来自父亲的期望和压力,也要懂得在家族内部维系平衡,更要保重自身。她将湖岩美术馆及部分股份转让给他,不仅仅是资产的传递,更是一种无声的信任和加持。

      “让祖母费心了,我会注意。”李智宇沉稳应道。

      洪罗喜抿了一口茶,像是随口提起:“智皓那孩子,最近好像安分了不少,也知道往你那边跑得勤了。” 她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兄弟和睦,是家族稳定的重要基石。

      “智皓长大了,有自己的分寸。”李智宇为弟弟说了一句公道话。

      洪罗喜笑了笑,不再谈论孙辈,转而问起湖岩美术馆近期筹备的特展细节,以及他对美术馆未来运营的一些想法。她的问题细致而深入,显示出她对这份交给孙子的文化资产的真正关心,也是一种对他管理能力的侧面考察。

      李智宇一一作答,思路清晰,考虑周全。茶室里的气氛融洽而带着一丝庄重。洪罗喜看着眼前这个越来越有乃祖之风的孙子,眼神复杂。她欣赏他的能力与决断,也隐隐担忧他身上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沉重与冷硬。她希望,除了这个庞大的帝国,他生命中还能有些许温暖的、属于“人”的牵绊,让他不至于完全被权力异化。

      离开祖母宅邸时,洪罗喜让佣人拿来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递给李智宇:“这是朋友送的上好的人参,你拿去,平时泡水喝一点,提神补气。”

      “谢谢祖母。”李智宇接过,心中微暖。这是祖母表达关心的方式,直接而务实。

      坐进车里,他看了一眼时间。冬天下午应该去公司练习了。他拿出手机,加密频道里没有新消息。他点开INS,看到了李智皓早上发的那张照片,目光在HIGH-IVY顶层那个熟悉的窗户角度上停留片刻,眼神深邃难辨。

      他吩咐尹室长:“回公司。”

      离开祖母洪罗喜静谧的宅邸,李智宇座驾的方向并未指向公司,而是驶向了位于首尔中区的一家顶级会员制俱乐部。这里今晚将举行一场非正式的商务晚宴,与会者包括几位国会议员、金融监管机构的高级官员,以及像未来资产朴炫柱这样重量级的资本掌舵人。这种场合,往往比正式会议更能触及一些核心议题的边缘。

      晚宴设在俱乐部内一个私密性极佳的宴会厅,气氛看似轻松,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但每一句寒暄背后都可能藏着试探与合作的可能。李智宇依旧是全场焦点之一,他游刃有余地周旋其间,与朴炫柱低声交谈着近期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又与一位负责产业政策的议员就“创新与监管的平衡”交换了看法。他言辞精准,姿态从容,既展现了三星继承人的格局,又不失对在场各位的尊重。

      席间,有人半开玩笑地提起最近娱乐圈的某个并购案,感叹资本的力量。李智宇端着香槟杯,神色未变,只是淡淡接了一句:“每个行业都有其运行规则,资本只是催化剂之一。” 他将话题轻巧地引向了更宏观的文化产业投资趋势,避开了任何可能指向个人的联想。他的表现无懈可击,仿佛那个光怪陆离的偶像世界,与他所在的这个掌控经济命脉的圈子,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晚宴接近尾声时,李智宇示意了一下尹室长。尹室长悄然离开,片刻后带回一个不大但包装极其精美的长方形礼盒。

      “副会长,您吩咐准备的,已经放在车上了。”尹室长低声汇报。

      李智宇微微颔首。里面是一幅林世玲颇为欣赏的、一位新兴韩国画家的水墨小品。画作价值不菲,但更重要的是那份心意。他知道母亲身为大象集团名誉会长,什么都不缺,但他作为儿子,记得她的喜好,并愿意花心思去满足,这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意表达。这种表达,在他习惯于用数据和决策构建的世界里,显得尤为珍贵和…生疏,但他正在学习。

      与此同时,SM公司的练习室内,灯光雪亮。aespa成员们刚刚结束一轮高强度的新编舞练习,个个汗流浃背,坐在地板上休息。

      宁艺卓拿起水瓶猛灌了几口,喘着气对冬天说:“欧尼,感觉你最近……状态好像更稳了。” 她的话带着单纯的观察,没有深意。

      冬天正用毛巾擦着汗,闻言动作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她抬眼,对上宁艺卓清澈的目光,心里微微一动。是因为他吗?那个在汉南洞公寓里,会默默给她温牛奶,会允许她靠在他膝头小憩,会用最简洁符号回应她每一份分享的人?那种被稳稳接住、妥善安放的安全感,确实让她在面对高压行程和复杂舆论时,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底气和平静。

      “可能是因为新专辑概念越来越清晰了吧。”冬天笑了笑,将话题引向工作,掩饰住内心的波澜,“更有动力了。”

      内永绘里也点头附和,用日语说:“没错,这次的概念真的很有趣。”

      队友们叽叽喳喳地讨论起刚才练习的细节,冬天听着,嘴角带着浅淡的笑意。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脖颈,那里依旧空荡,戒指被她小心收着。她想起晚宴上的他,此刻或许正身处另一个她无法想象的名利场,与那些掌控韩国经济脉搏的人谈笑风生。两个世界依旧遥远,但那份连接,却让她在属于自己的战场上,步伐愈发坚定。

      她知道,他赠与母亲的礼物,代表着他内心珍视的、为数不多的柔软角落。而她,能被他纳入这片柔软之中,已是幸运。她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只需要努力成为更好的金旼炡,更好的Winter,这便是对他那份沉默而厚重的心意,最好的回应。

      练习室的音乐再次响起,冬天站起身,重新投入到汗水和节奏中。城市的另一端,商务晚宴散场,李智宇坐进车里,目光掠过那个装着画作的礼盒。

      几天后,一个两人都相对空闲的下午,李智宇带着那幅精心包装的画作,来到了母亲林世玲的住处。他没有提前过多寒暄,只是如同完成一件既定日程般,在午后温暖的阳光洒满客厅时,将礼盒放在了母亲面前的茶几上。

      “母亲,前几天看到,觉得您可能会喜欢。”他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只是陈述事实。

      林世玲有些意外,放下手中正在翻阅的大象集团财报,目光落在那个雅致的礼盒上。她拆开包装,看到里面那幅水墨小品时,眼底闪过一丝清晰的讶异和随即漾开的暖意。画作描绘的是山间清晨的雾气,墨色晕染得极有层次,意境空灵,正是她近来颇为偏爱的风格。

      “你这孩子……”林世玲抬头看向儿子,语气带着嗔怪,更多的却是掩饰不住的欣慰,“怎么突然想起送这个?我什么都不缺的。”

      她知道儿子忙于集团事务,心思大多用在那些动辄千亿的决策上,能记得她的喜好,并特意寻来,这份心意远比画作本身的价值更重。这是一种属于李智宇式的关心,内敛、务实,却精准地落在人心最柔软处。

      “刚好遇到。”李智宇简单回答,在母亲对面的沙发上坐下,姿态比起在父亲或祖母面前,少了几分紧绷。他拿起佣人奉上的茶,喝了一口,目光扫过客厅里摆放着的几张家庭照片,其中有他和智皓、元珠年幼时的合影。

      林世玲小心地将画作收起,没有多问画作的来源或价格,只是温和地说:“下次来吃饭就好,不用带东西。” 她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语气更柔和了些,“最近……一切都还顺利吗?”

      这话问得宽泛,可以指集团事务,也可以指他的个人生活。

      “嗯,都还好。”李智宇应道,没有展开。母子二人心照不宣地维持着某种边界,有些话题,点到即止已是足够的关心与理解。

      短暂的下午茶时间在平淡的闲聊中度过,大多是林世玲在说,李智宇在听。内容涉及元珠在国外的趣事,智皓画廊的近况,以及一些无关紧要的家常。这种纯粹的、不掺杂利益算计的相处时光,对李智宇而言,是另一种形式的休息。

      ---

      几乎在同一时间,SM娱乐公司的官方SNS账号及aespa各成员的个人账号,同步释出了新一轮回归的首次预告。不是具体的音源或影像,而是一组充满神秘感和未来主义风格的概念照。

      照片中,成员们置身于虚幻与真实交织的背景里,光线迷离,造型前卫。冬天的一张单人预告照尤为引人注目——她半张脸隐在蓝色的数据流之后,眼神却穿透虚幻,带着一种清冷的坚定,右耳上的铂金雪花耳钉在特效光影中若隐若现,仿佛一个连接两个世界的锚点。

      「#aespa #ComingSoon #Girls」
      「Winter这个眼神!故事感绝了!」
      「新概念好酷!期待完整版!」

      预告一经发布,立刻在粉丝和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迅速登上趋势榜单。属于aespa和Winter的战场,正式拉开了序幕。

      冬天在公司的练习室里,和成员们一起看着预告发布后的反响。屏幕上飞速滚动的赞美和期待让她心跳加速,既有压力,也有兴奋。她悄悄点开加密频道,将官方发布的那张自己的概念照转发了过去,没有添加任何文字。

      她知道他一定会看到。这不是炫耀,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宣告——看,我在我的世界里,也在努力发光。

      几分钟后,已离开母亲住处、正前往下一个会议地点的李智宇,在车内看到了这条转发。他点开大图,目光在她那双穿透数据流的眼睛和那枚熟悉的雪花耳钉上停留了片刻。然后,他退出图片,点开INS小号,将背景图从之前那张带着暖白色光晕的抽象画,换成了一片深邃的、闪烁着无数微小星芒的暗蓝色星空。

      这片星空,无声地回应着她的“Coming Soon”,也仿佛在说:我看到了,在你闪耀的宇宙里。

      礼物送达了心意,预告点燃了期待。他们在各自的轨道上,用只有彼此能懂的方式,传递着支持与关注。

      从母亲林世玲处离开后,李智宇并未直接返回汉南洞。他先回了一趟FKI大厦,处理了几份需要他即时签署的紧急文件,并听取尹室长简要汇报了傍晚与欧洲某投资基金代表视频会议的要点。当他最终坐上车,吩咐返回汉南洞时,窗外的天色已彻底暗下,城市的霓虹如同流淌的星河。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铂金雪花袖扣。母亲收到画作时眼中那一闪而过的暖意,让他冷硬的心房也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熨帖了一下。这种纯粹源于亲情的反馈,在他充斥着算计与博弈的世界里,显得格外珍贵。

      车子驶入HIGH-IVY地下停车场,电梯直达顶层。推开入户门,公寓里一片寂静,但空气中残留着一丝极淡的、不属于他的甜香——是冬天常用的那款柚子味护发素的气息。他目光扫过客厅,发现沙发角落多了一条她惯用的浅灰色羊绒毯,叠放得不算十分整齐,带着被人使用过的随意。中岛台上,她的那个画着雪花的陶土杯被清洗过,倒扣在沥水架上。

      这些细微的痕迹,无声地宣告着她白日的存在。李智宇走到中岛台前,拿起那个陶土杯,指腹划过杯壁上略显稚拙的雪花图案,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和。他放下杯子,解开西装扣子,走向书房,准备在睡前再处理一些邮件。

      与此同时,江南区一家隐私性极佳的日式居酒屋包厢内,气氛正酣。

      冬天和几位圈内好友难得小聚。在座的有Red Velvet的姜涩琪,她们因为同期活动而熟络起来;还有NCT的郑在玹,因为合作过舞台而相识;以及一位与冬天关系不错的95年生的女演员朴珪瑛。几人私下关系不错,聚会氛围轻松。

      “哇,Winter这次的预告照真的太棒了!” 郑在玹性格活泼,一边夹着烤鲭鱼,一边由衷赞叹,“那个眼神,绝了!”

      姜涩琪也点头附和,用她特有的憨厚语气说:“真的,概念消化力越来越强了。新歌一定很好听。”

      冬天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谦虚道:“还在努力准备中,希望不会让大家失望。” 她今天穿着简单的卫衣和牛仔裤,素颜,戴着框架眼镜,与舞台上光芒四射的Winter判若两人,更像是邻家妹妹。

      朴珪瑛细心地为大家分着刺身,笑着问:“最近这么忙,还有时间休息吗?”

      “还好,就是练习和拍摄连轴转。”冬天笑了笑,语气平常,“偶尔偷得半日闲,就像今天这样,和大家聚聚就很好了。” 她没有提及汉南洞,也没有提及那个占据了她内心最重要位置的人。在这个圈子里,真正的秘密需要守口如瓶,尤其是当它牵扯到那个遥不可及的层面时。大家都懂得“看破不说破”的规则,维持着表面的轻松与寻常。

      话题很快转向了最近的影视剧、音乐节目,以及一些无关痛痒的圈内趣闻。郑在玹模仿着某个前辈在待机室的搞笑举动,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冬天沉浸在这种朋友间纯粹的快乐中,暂时忘却了回归的压力和那份隐秘恋情带来的复杂心绪。

      聚会结束时,已近午夜。几人默契地在店门口分开,各自乘坐经纪人安排的车离开。冬天坐进车里,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脸上却带着放松后的浅浅笑意。她拿出手机,加密频道里,他依旧没有新消息,INS小号的背景图是那片深邃的星空。她看着那片星空,仿佛能感受到他此刻或许也正结束一天的工作,在汉南洞那片静谧中,与她望着同一片夜空。

      她收起手机,对经纪人轻声说:“欧尼,回宿舍吧。”

      汉南洞公寓内,李智宇处理完邮件,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他起身走到客厅,目光再次掠过沙发上的羊绒毯和吧台上的陶土杯。他走过去,将那条毯子拿起来,上面似乎还残留着一点她身上的气息。他没有将其恢复原样,只是随意地搭在了沙发扶手上。

      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璀璨的城市。脑海中闪过母亲欣慰的眼神,冬天预告照里坚定的目光,以及尹室长汇报中提及的、李叙显姑父在爱宝乐园看似微小却持续的人事调整……各种信息交织,构成他复杂世界的全景。

      但此刻,在这片属于他的绝对私密空间里,那些外界的纷扰似乎暂时被隔绝了。占据他思绪更多的,是那些微不足道的痕迹——一条毯子,一个杯子,一丝若有若无的甜香。这些痕迹,如同星光在他冰冷秩序世界里的投影,微小,却固执地存在着,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名为“归属”的暖意。

      他不需要她在身边时刻相伴,只需要知道,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人,会在他归来前,在这里留下属于她的印记,便已足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