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红薯粥 ...
-
晨雾还没散尽时,满添星的旧笔记就被塞进了背包最里层,贴着昨晚刚晾干的野菊照片——季之秋特意洗了两张,一张夹在笔记里,另一张被他贴在了相机包内侧。裤兜里的橘子汽水瓶换了新的,是王素珍今早灌的,瓶身上还沾着厨房的温水气,他攥着瓶身走在后山小路上,草木香混着水汽往鼻尖钻,比上次的凉汽水多了点软乎乎的暖意。
“添星!这边!”宋思雅的声音从芦苇荡方向飘过来,她背着军绿色帆布包,拉链上的小鸭子玩偶晃来晃去,手里还举着根芦苇杆,“池以辰说前面有片酸枣树,我们去摘点酸枣,夏樱桃说能腌成蜜饯!”
满添星加快脚步跑过去,就看见池以辰蹲在路边翻小本子,夏樱桃凑在旁边看,季之秋则举着相机对着芦苇丛拍——晨光刚好落在芦花上,把白色的绒毛染成了淡金色,镜头里的芦苇荡像裹了层糖霜。“你们来得正好,”池以辰抬头,把本子递过来,“我查了,酸枣要选红透的,青的太涩,而且树皮能入药,不过得晒干了煮水,能安神。”
夏樱桃接过话头,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玻璃罐:“我妈昨天教我腌蜜饯的法子,要放冰糖和甘草,腌上半个月,酸甜的还能润嗓子。一会儿摘了酸枣,我们去我家腌,刚好我家有大坛子。”
季之秋放下相机,拍了拍满添星的肩膀:“走,先去摘酸枣,我刚看见那边的酸枣树结得满枝都是,红通通的肯定甜。”说着就拎起相机,往小路深处走,宋思雅赶紧跟上,还不忘回头喊:“你们快点!别让酸枣被鸟啄光了!”
四个人沿着小路走了大概十分钟,就看见一片酸枣树——树干不粗,枝条上挂着密密麻麻的酸枣,红的像小灯笼,青的像绿珠子,风一吹,枝条晃悠悠的,酸枣也跟着晃,偶尔有熟透的果子掉下来,砸在草叶上“啪”一声轻响。夏樱桃第一个跑过去,踮着脚够树枝上的红酸枣,还不忘叮嘱:“小心点,树枝上有小刺,别扎到手。”
满添星也凑过去,伸手摘了颗最红的,放进嘴里咬了一口——酸得他眯起眼睛,细细嚼了嚼,又品出一丝甜味,比上次的野葡萄多了点清爽。“好吃!”他含糊不清地说,又摘了几颗放进宋思雅递来的布袋子里,“我们多摘点,除了腌蜜饯,还能给我妈留着,她上次说想泡水喝。”
池以辰则从背包里拿出剪刀,小心翼翼地剪着挂满酸枣的枝条:“别用手直接拽,容易把树枝拽断,用剪刀剪带果子的小枝,回家再摘下来,还能保存得久点。”说着就把剪下来的枝条递给夏樱桃,夏樱桃赶紧接过来,放进随身的布袋子里,生怕果子掉了。
季之秋举着相机,一会儿拍满添星摘酸枣时皱着眉的样子,一会儿拍宋思雅踮脚够果子的背影,一会儿又对着满枝的红酸枣拍特写——镜头里的酸枣裹着晨光,连上面的绒毛都看得清清楚楚,像撒了层细糖。“等会儿洗几张照片,”他一边拍一边说,“夹在添星的笔记里,以后翻起来就知道今天摘了多少酸枣。”
宋思雅突然喊了一声:“你们看!那棵树上有个鸟窝!”大家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最粗的那棵酸枣树上,有个用干草和树枝搭的鸟窝,窝里还露出两只嫩黄色的小鸟嘴,正叽叽喳喳地叫着。“别靠太近,”池以辰赶紧拉住想往前走的宋思雅,“鸟妈妈可能在附近,我们别吓着小鸟。”
夏樱桃从布袋子里拿出颗酸枣,轻轻放在树底下:“给鸟妈妈留的,说不定它回来会吃。”满添星也学着她的样子,放了颗酸枣在旁边,还掏出旧笔记,飞快地写下“酸枣树,有鸟窝,小鸟很可爱,留了酸枣给鸟妈妈”,笔尖划过纸页,留下淡淡的墨痕,旁边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鸟窝。
摘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布袋子就装满了酸枣,红通通的果子堆在袋子里,像装了一袋子小灯笼。宋思雅拎着袋子晃了晃:“够了够了,再摘就装不下了,我们去夏樱桃家腌蜜饯吧,我都等不及想尝尝了!”
几个人收拾好东西往回走,路过芦苇荡时,夏樱桃突然停下脚步:“你们等一下,我去摘几根芦苇,编个小篮子,装蜜饯的时候能用。”说着就跑进芦苇丛,选了几根又长又直的芦苇杆,小心翼翼地摘下来,生怕弄断芦花。
池以辰也跟着过去帮忙,教大家怎么选芦苇杆:“要选那种颜色深点的,比较结实,编出来的篮子不容易散。”满添星和宋思雅跟着学,一边选芦苇杆一边聊天,宋思雅看着满添星手里的芦苇杆笑:“你上次编的草戒指都散了,这次编篮子可得好好学,不然装不了几颗酸枣就坏了。”
满添星脸一红:“这次肯定不会,池以辰教得仔细,我肯定能编好。”说着就认真地跟着池以辰学编篮子,先把芦苇杆摆成十字形,再一根一根地往上编,偶尔编错了,池以辰就耐心地帮他纠正,季之秋则举着相机,拍下他们编篮子的样子,镜头里的四个人围在一起,芦苇杆在手里翻飞,阳光落在他们脸上,暖融融的。
编好小篮子时,已经快到中午了,夏樱桃拎着自己编的小篮子晃了晃:“走,去我家,我妈肯定已经把冰糖和甘草准备好了。”说着就带头往村里走,大家跟在后面,满添星拎着装满酸枣的布袋子,裤兜里的汽水瓶时不时“叮当”响一下,像在跟着他们的脚步打节拍。
到了夏樱桃家,夏妈妈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桌子,上面放着冰糖、甘草、玻璃罐,还有一盆清水。“你们来啦,”夏妈妈笑着迎上来,接过满添星手里的布袋子,“酸枣摘得真不少,够腌两罐蜜饯了。”说着就把酸枣倒进清水里,“先把酸枣洗干净,再把核去掉,然后用冰糖和甘草腌,腌上半个月就能吃了。”
夏樱桃赶紧挽起袖子,帮妈妈洗酸枣:“我来洗,我洗得干净。”宋思雅和满添星也跟着帮忙,池以辰则拿出小本子,记下腌蜜饯的步骤:“先洗酸枣,去核对半,然后一层酸枣一层冰糖,再放甘草,最后密封起来,放在阴凉处。”他一边记一边念,满添星也掏出旧笔记,跟着记下来,还画了个小小的玻璃罐,旁边标着“冰糖、甘草”。
季之秋则举着相机,拍下洗酸枣的样子,拍下夏妈妈教大家去酸枣核的样子,拍下满添星记笔记时认真的样子——镜头里的院子里,阳光正好,大家围在桌子旁,说说笑笑,偶尔有风吹过,带来院子里桂花树的香味,好闻极了。
洗好酸枣,去完核,夏妈妈就教大家怎么腌蜜饯:“先在玻璃罐底部铺一层冰糖,再铺一层酸枣,然后放几片甘草,再铺一层冰糖,一层酸枣,这样反复铺,直到把罐子装满,最后再撒一层冰糖,密封起来就行。”
大家跟着学,夏樱桃负责铺冰糖,宋思雅负责放酸枣,满添星负责放甘草,池以辰则在旁边帮忙扶着玻璃罐,季之秋则时不时停下来,给他们拍几张照片,偶尔还会帮着放几片甘草。不一会儿,两罐蜜饯就腌好了,夏妈妈把罐子盖紧,贴上标签,上面写着“酸枣蜜饯,腌制日期:X月X日”。
“等腌好了,你们每人带一罐回家,”夏妈妈笑着说,“冬天的时候拿出来吃,酸甜的还能润嗓子,比买的蜜饯健康多了。”
大家都点点头,满添星看着玻璃罐里的酸枣和冰糖,心里暖暖的——这是他和朋友们一起腌的蜜饯,等熟了的时候,肯定特别好吃。他掏出旧笔记,在今天的日期下面写道:“今天和朋友们一起摘了酸枣,去夏樱桃家腌了蜜饯,夏妈妈教我们怎么腌,池以辰记了步骤,季之秋拍了照片,宋思雅帮着洗酸枣。妈妈说酸枣泡水能润嗓子,我留了点给她,还编了个小篮子,以后装蜜饯用。”
写完后,他抬头看了看院子里的朋友们,夏樱桃正和宋思雅玩着院子里的秋千,池以辰在旁边翻着小本子,季之秋则在整理刚才拍的照片,夏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饭,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满添星从背包里掏出橘子汽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温热的汽水带着橘子的甜意滑过喉咙,驱散了刚才洗酸枣的凉意。
“吃饭啦!”夏妈妈从厨房里出来,端着菜放在桌子上,“有番茄炒蛋、凉拌黄瓜、炒青菜,还有你们摘的酸枣,我做了个酸枣汤,酸甜的,你们尝尝。”
大家赶紧围坐在桌子旁,夏妈妈给每个人盛了一碗酸枣汤,满添星喝了一口,酸中带甜,清爽可口,比橘子汽水多了点果香。“好喝!”他忍不住说,“比我妈做的山楂汤还好喝。”
夏妈妈笑了:“喜欢就多喝点,锅里还有呢。”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季之秋说下次要去后山的小溪边拍照片,听说那里有小鱼,还能捉螃蟹;宋思雅说要带大家去她外婆家,外婆家有棵老梨树,秋天的时候能摘梨;池以辰说要查小溪边的植物,看看有没有能入药的;夏樱桃则说要教大家做梨膏,用外婆家的梨做,甜丝丝的还能止咳。
满添星听着大家的话,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以后还会有很多这样的日子,和朋友们一起去摘果子、拍照片、做美食,而这本旧笔记,会把这些美好的日子都记下来,变成最珍贵的回忆。
吃完饭,大家帮夏妈妈收拾好桌子,夏樱桃把腌好的蜜饯放进满添星的背包里:“等熟了我再通知你们,到时候我们一起打开罐子尝尝。”满添星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蜜饯罐放在背包最里层,生怕碰坏了。
“我们去后山的小溪边玩吧,”季之秋突然提议,“现在天气不热,刚好能去溪边凉快凉快,还能拍点照片。”大家都同意,夏妈妈给每个人装了瓶温水,叮嘱道:“溪边的石头滑,你们小心点,别掉进水里了。”
四个人谢过夏妈妈,就往后山的小溪边走去。小溪离夏樱桃家不远,大概走了十几分钟就到了——溪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水底的小石头和游动的小鱼,溪边的草地上长满了不知名的小花,黄的、紫的、白的,像撒了一地的星星。
季之秋赶紧架起相机,对着溪水拍起来——镜头里的溪水泛着波光,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偶尔有几片树叶落在水面上,顺着水流漂走,好看极了。“你们快过来,”季之秋喊,“这里的光正好,拍出来肯定好看。”
满添星和宋思雅走过去,蹲在溪边,夏樱桃则摘了朵小黄花,插在宋思雅的头发上,池以辰则在旁边翻着小本子,查溪边的植物:“这个是蒲公英,花谢了以后会变成小伞,吹一吹就能飞很远,根能入药,能清热解毒。”说着就指给大家看,满添星赶紧掏出旧笔记,记下“蒲公英,花能吹,根能入药”,还画了个小小的蒲公英。
宋思雅突然喊起来:“你们看!有小鱼!”大家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几条小鱼在溪边的浅水里游来游去,小小的身子,银闪闪的,特别可爱。“我们来捉小鱼吧,”宋思雅提议,“用芦苇杆编个小网,肯定能捉到。”
池以辰点点头:“我会编小网,我们找几根细点的芦苇杆,就能编了。”说着就和夏樱桃一起去摘芦苇杆,满添星和宋思雅则在溪边找石头,搭了个小水洼,准备把捉到的小鱼放在里面。
季之秋则举着相机,拍下他们编小网的样子,拍下满添星和宋思雅搭水洼的样子,镜头里的小溪边,欢声笑语不断,阳光落在水面上,泛着金色的光,像撒了一地的碎金子。
编好小网后,宋思雅第一个拿着小网去捉小鱼,她小心翼翼地把小网放进水里,等小鱼游过来,突然往上一提——网里真的有一条小鱼,小小的,银闪闪的,在网里蹦蹦跳跳。“我捉到了!”宋思雅兴奋地喊,赶紧把小鱼放进搭好的小水洼里。
满添星也学着她的样子,拿着小网去捉小鱼,第一次没捉到,第二次终于捉到了一条,他高兴得手舞足蹈,赶紧放进小水洼里。池以辰和夏樱桃也跟着捉,不一会儿,小水洼里就有了好几条小鱼,还有几只小虾米,在水里游来游去,特别可爱。
季之秋蹲在旁边,对着小水洼里的小鱼拍特写,镜头里的小鱼睁着大大的眼睛,尾巴一摆一摆的,像在跟镜头打招呼。“等会儿洗出来,夹在添星的笔记里,”季之秋笑着说,“以后翻起来就知道今天捉了多少小鱼。”
玩了大概一个小时,太阳渐渐西斜,池以辰看了看时间:“该回去了,不然天黑了,路上不好走。”大家都点点头,宋思雅舍不得小水洼里的小鱼,蹲在旁边说:“我们把小鱼放了吧,它们在小水洼里待久了会不舒服的。”
大家都同意,一起把小水洼里的小鱼和小虾米放回溪水里,看着它们游回深水区,宋思雅才放心地站起来:“下次我们再来捉,不过还要把它们放回来,不能带走。”
往回走的路上,满添星拎着夏樱桃给的小篮子,里面装着几颗没腌的酸枣,裤兜里的汽水瓶还在“叮当”响,旧笔记在背包里贴着腌蜜饯的玻璃罐,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他知道,这本旧笔记里,又多了一段美好的回忆——有酸枣的酸甜,有蜜饯的香甜,有小鱼的可爱,还有朋友们的欢声笑语。
回到家时,王素珍正在门口等他,看见他回来,赶紧迎上来:“玩得开心吗?手里拎的是什么?”满添星赶紧把小篮子递过去:“是酸枣,我和朋友们一起摘的,还去夏樱桃家腌了蜜饯,等熟了给您尝尝。”
王素珍笑着接过小篮子,摸了摸他的头:“好,妈妈等着尝。快进屋,我给你做了你爱吃的红薯粥,还热着。”满添星点点头,跟着妈妈进屋,把背包里的旧笔记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翻开来看——里面有野菊的照片、梧桐叶、银边草的资料、小鸭子玩偶,还有今天记的酸枣和蒲公英的笔记,旁边还画着鸟窝和玻璃罐。
他摸了摸笔记里的东西,又喝了一口妈妈递来的红薯粥,温热的粥滑过喉咙,暖乎乎的。窗外的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旧笔记上,泛着温暖的光。满添星知道,以后还会有很多这样的日子,他会和朋友们一起去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一起做更多有趣的事,而这本旧笔记,会一直陪伴着他,记录下每一个珍贵的瞬间,每一份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