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好友的“巧合” ...
-
林知夏回到宿舍时,夕阳已经把书桌一角染成了暖橙色。她把沾着试剂痕迹的卡其裤换下来,泡进盆里,又从书包里掏出今天的活动流程表,还有几张没整理完,得明天交给学工处的老师。刚把表格叠好放进文件夹,手机“叮咚”响了一声,弹出一条微信好友申请。
申请人备注是“江叙白-研会”,头像用的是一张极简的线条画,画的是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里飘着几行代码,和他计算机系的身份莫名契合。林知夏愣了愣,想起下午在礼堂门口分开时,他说“后续要同步活动反馈表”,应该是为了工作。她点了“通过”,还没来得及发消息,对方的消息就先跳了进来。
【江叙白-研会】:林知夏同学你好,我是江叙白。今天破冰活动的反馈表需要汇总学工处的意见,麻烦你后续帮忙同步一下,辛苦啦!
后面还跟了个浅灰色的“咖啡”表情,不显得刻意客套,倒多了点亲切感。林知夏手指在屏幕上敲了敲,回复:【好的,明天我把学工处的反馈整理好发给你。有什么格式要求吗?】
她放下手机,转身去阳台晾裤子,风从纱窗钻进来,带着楼下香樟树的味道。等她回到书桌前,发现江叙白又发了两条消息,一条是反馈表的模板,另一条是:【对了,今天忘了问,你平时看朋友圈吗?研会之后会发活动照片,你要是不介意,我把你帮忙拿设备的照片也放进去。】
林知夏点开江叙白的朋友圈,想看看他平时发什么内容,毕竟是要一起工作,多了解点总没错。他的朋友圈不算频繁,大多是研会活动的通知、计算机领域的行业资讯,偶尔会发张校园里的风景照,配文都很短,比如“傍晚的图书馆前,玉兰开了”“实验室加班,楼下的便利店居然有热乎的关东煮”。
翻到上周的一条朋友圈时,林知夏的手指忽然顿住了。那是张研会干部聚餐的照片,江叙白坐在中间,手里举着杯果汁,旁边坐着个她再熟悉不过的人,周屿。照片下面,周屿的评论很显眼:【□□,下次聚餐能不能别总点辣锅!照顾下不能吃辣的人啊!】江叙白回复:【下次让你选,行了吧?】
林知夏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点开周屿的微信,翻他的朋友圈。果然,上周周屿也发了同一场聚餐的照片,配文是“和研会的朋友们恰饭,计算机系的大佬居然怕辣,笑死”。当时她还评论了句“你又去蹭饭?”,周屿回了个“嘿嘿”的表情,没提聚餐里有谁。
世界也太小了吧?林知夏忍不住笑了,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敲字,给江叙白发消息:【江叙白,你认识周屿?材料工程系的那个?】
没过两秒,江叙白的消息就回过来了,还带了个“惊讶”的表情:【你也认识周屿?他是我本科同校的学长,现在跟我住一个宿舍楼,平时常一起打球。】
【太巧了!】林知夏发了个“捂脸”的表情,【周屿是我本科同系的朋友,我们以前一起做过实验项目。】
对话框里安静了几秒,林知夏猜他大概也在觉得巧合,正想再说点什么,江叙白的消息又跳了进来:【难怪周屿之前跟我提过,他有个化学分析系的朋友,实验做得特别认真,笔记记得跟“标准答案”似的,原来就是你啊!】
林知夏的脸颊微微发烫。她想起周屿确实跟她聊过,说有个计算机系的学弟,组织能力超强,还帮他修过电脑,当时她没太在意,没想到居然就是江叙白。
这种“朋友的朋友”的联结,让下午还带着点“工作距离”的关系,瞬间拉近了不少。她回复:【他倒是会夸张,我就是习惯把数据记细点,怕后面分析的时候漏了。】
【细致才好,做实验最忌粗心。】江叙白很快回复,【我之前帮周屿处理过他的实验数据,他的记录总有点潦草,我还跟他说“你该学学你那个朋友”,没想到今天就见到本人了。】
两人就着“周屿的粗心”聊了几句,从实验记录聊到本科的趣事。
周屿当年做材料合成实验,把温度设错了,结果烧杯里冒了半天黑烟,最后还是林知夏帮他重新算的参数。
江叙白则说,周屿电脑里存了一堆“乱七八糟的软件”,上次中毒了,还是他花了两小时才抢救回来。
聊着聊着,林知夏看了眼时间,已经快七点了。她想起明天还要早起去实验室整理试剂,便发消息:【时间不早了,我明天还要去实验室,先不聊啦。反馈表我明天上午发给你,有问题随时找我。】
【好的,你早点休息,别太累。】江叙白回复,后面还加了句,【对了,研会的活动照片,要是不想露脸,我就不放你的了,没关系的。】
林知夏愣了下,没想到他还记着这事。她其实不介意露脸,只是觉得没必要特意标注“特别感谢”,便回复:【不用特意标,放进去就行,毕竟是大家一起弄的活动。】
【收到】江叙白发了个“OK”的表情,【晚安,林知夏同学。】
【晚安,□□。】
江叙白坐在研会办公室的电脑前,看着对话框里“□□”三个字,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他其实早就想加林知夏的微信了,下午在礼堂帮她拿投影仪时,就注意到她手腕上的银色手表,和周屿描述的“我那个朋友总戴块旧手表,说是导师送的”完全对得上。他故意以“同步反馈表”为借口加好友,又借着朋友圈的照片引出周屿,就是想让这份“认识”显得自然些,不至于太突兀。
电脑屏幕上还开着研会的活动文件,可江叙白的注意力却落在了微信界面上,他点开林知夏的朋友圈,内容不多,大多是实验相关的动态:“今天的重金属检测数据终于正常了,开心!”“学工处加班整理奖助学金名单,喝杯咖啡续命”,配的图要么是实验台的特写,要么是桌上的咖啡杯,透着股认真又鲜活的劲儿。
他翻到一条上个月的朋友圈,林知夏发了张夕阳下的实验楼照片,配文:“本科毕业时说‘再也不想碰烧杯了’,结果读研还是选了化学分析,大概是喜欢看到数据和预期一致的瞬间吧。”江叙白看着这句话,想起下午她抱着投影仪快步走的样子,脚步轻快却笃定,忽然觉得,这个女生身上的“认真”,比他想象中更有吸引力。
手机“叮咚”响了一声,是周屿发来的消息:【叙白,刚看到你朋友圈点赞了林知夏,你们认识了?】
江叙白回复:【今天破冰活动,她是学工处的助理,帮了不少忙。世界真小,没想到她就是你说的那个“实验认真”的朋友。】
周屿很快回复:【哈哈!我就说你们俩能聊得来!林知夏人超靠谱,以后研会跟学工处对接,你找她准没错!】
江叙白看着屏幕,指尖敲下:【嗯,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