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赐婚 ...

  •   泰和三年,北狄频繁侵扰北疆边境,北疆军在蒋王慕容仲的率领下,历经数次激战,终于又一次成功击退敌军。然而,慕容仲在北疆的这些年,不仅收买了大部分人心,还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
      太极殿内,原本平静的气氛突然变得凝重起来,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着整个宫殿。一名大臣站在殿中,脸色苍白,额头上甚至渗出了汗珠,他感到呼吸困难,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紧紧压迫着。
      而在这压抑的氛围中,唯有仪固公张为之气定神闲,他似乎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不用多想,众人都知道龙台上那封书信肯定是蒋王慕容仲呈上的,其内容无非就是要钱要兵。
      “他慕容仲真是越来越无理了!”宣义帝慕容澈怒不可遏,他将手中的书信狠狠地扔在龙台上,“上月才给他派了五千兵马和五万两白银,北疆的戚风军难道都是饭桶吗?”
      慕容澈的怒吼在宫殿中回荡,震得殿内的大臣们纷纷跪地求饶,生怕陛下会将怒火发泄到他们身上。
      “陛下息怒啊!”大臣们齐声高呼,声音中充满了恐惧和担忧。
      慕容澈见状,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都起来吧,朕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然而,慕容澈心中却暗自叹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三年前的一念之仁,没有将慕容仲处死,如今却让他变得如此放肆。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官服的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面色沉稳,不卑不亢地说道:“陛下,微臣有一计。”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翰林院大学士薛长明。
      这薛长明乃是慕容澈亲自提拔上来的官员,其目的便是为了制衡朝中势力庞大的蒋、吕二王一党。因此,当他站出来说话时,朝堂上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慕容澈闻言,眼神微微眯起,嘴角却扬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缓声道:“哦?爱卿有何妙计,不妨说来听听。”显然,他对薛长明接下来要说的话充满了好奇。
      薛长明见状,心中稍安,接着说道:“陛下,您对北疆战士关怀备至,不仅将北疆所收之税仅上交五分之一,还允许戚风军拥有自主招兵权。据微臣所知,按北疆近年来的收税情况,这些税收足够养活整个戚风军,甚至再加上一个长翎卫都绰绰有余。不知大政卿大人以为如何?”
      说罢,薛长明将目光投向了徐堂桉。徐堂桉万没料到薛长明会突然提及自己,而且还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此刻,朝堂上众人的目光都如聚光灯一般落在了他身上,就连慕容澈也正看着他,似乎在等待他的回答。
      徐堂桉略一迟疑,随即答道:“薛大人所言不假,但蒋王殿下如此行事,想必也是有其迫不得已之处吧。”他毕竟是蒋、吕二王的人,自然要在此时替蒋王说上几句好话。
      “陛下,目前国库的银两确实不足以供养中京城的所有军队啊。”薛长明一脸诚恳地说道,“依微臣之见,倒不如就如蒋王所愿,给他所需的兵马,如此一来,也算是解决了国库银两不足的问题。”
      “至于银两方面,北疆的税收完全足够了。”薛长明接着补充道。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兵曹尚书钱兆便出言反对:“陛下,万万不可啊!”
      慕容澈见状,不禁来了兴趣,问道:“爱卿,你为何如此反对呢?”
      钱兆表面上是个一心为国的清官,但实际上,他背地里不知为二王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
      只见钱兆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蒋王在边疆手握重兵,您又应允了北疆诸多不可为之事。而蒋王的胞弟吕王殿下,虽然在朝中所任官职并非要职,但吕王殿下可是个收拢人心的高手啊!若是按照薛大学士所言,岂不是给了二王可乘之机吗?”
      他这番话说得头头是道,不明就里的人恐怕真会以为他是在为陛下着想呢。
      “钱尚书慎言!本王留在中京,只为辅佐陛下,怎么就成了拉拢人心的好手了?这等言论,本王可实在是担不起啊!还望陛下明察!”伴随着这声怒喝,吕王慕容砾从人群中迈步而出。
      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引得众人纷纷侧目。只见慕容砾一脸怒容,瞪着钱尚书,似乎对他的指责颇为不满。
      而钱尚书则站在原地,脸色有些尴尬。他显然没有料到吕王会如此直接地反驳,一时间有些语塞。
      慕容澈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的这一幕,心中暗自叹息。他对这些臣子之间的明争暗斗早已心知肚明,只是懒得去理会罢了。
      “好了,朕知道北疆的战士们辛苦。既然薛卿如此提议,那就依他所言,从京辎营和穹苍军士中各抽调两名百户,再加上一千名普通军士,一同前往北疆吧。”慕容澈挥了挥手,做出了决定。
      他的声音平静而威严,让人无法反驳。众臣见状,也都纷纷应是,不敢再多言。
      慕容澈的目光冷冷地扫过下方的众臣,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这朝堂之上,又有多少人是真心追随他的呢?恐怕大多数人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阿谀奉承吧。
      “朕累了,退朝吧。”慕容澈站起身来,转身准备离开。然而,就在他即将踏出殿门的时候,突然又停下了脚步。
      “仪国公留下,皇后昨夜说有些想你了。”慕容澈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带着一丝淡淡的戏谑。
      仪国公张为之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拂了拂手,站在原地没有动弹,静静地等待着众臣散去。
      待众人都离开后,张为之这才不紧不慢地跟着大监德庆,一同前往御书房。
      慕容澈坐在案前,眉头紧皱,右手撑着额头,满脸愁容。他的目光落在面前的几本奏折上,似乎这些奏折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就在这时,张为之一脚踏进了房间,一眼就看到了慕容澈的这副模样。他不禁出声打断道:“陛下,何事让您如此发愁啊?”
      慕容澈抬起头,看着张为之,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国公啊,朕真是有苦说不出啊!你看看这些奏折,都是关于如何压制蒋吕二王的,可朕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说着,慕容澈将手边的几本奏折递给了张为之。张为之接过奏折,快速浏览了一下,发现其中除了一些关于政治方面的问题外,还有一件弹劾政事府大政卿徐堂桉的折子。
      慕容澈接着说道:“还有这些大臣们,正事不知道做,一天到晚就盯着后宫那几个位置。见朕没有选妃的想法,他们竟然把手伸到阿亦那里去了,又开始催阿亦的婚事。”
      张为之听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将手中的奏折放回案台,说道:“陛下,璋王也到了该选妃的年纪了,为皇室开枝散叶,大臣们这么做也并没有错。”
      “那群人难道真的不知道朕已经洞悉了他们的企图吗?他们如此明目张胆地试探,竟然还敢将主意打到阿亦身上,简直是异想天开!”皇帝慕容澈龙颜大怒,拍案而起。
      一旁的张为之见状,连忙劝慰道:“陛下息怒,既然他们如此不知天高地厚,陛下何不顺水推舟,满足他们的愿望呢?”
      慕容澈闻言,眉头微皱,看向张为之,似乎在思考他话中的深意。
      张为之接着说道:“陛下不妨给璋王赐婚,如此一来,既能让那些人如愿以偿,又能让蒋吕二王陷入被动,可谓一举两得。”
      慕容澈略作思索,觉得张为之的提议确实有些道理。他看向张为之,问道:“国公此计甚妙,只是这璋王的婚事,该如何安排呢?”
      张为之微微一笑,回答道:“回陛下,臣以为骏安侯府二房之女晏绯,年方二三,正是成婚的年纪。”
      慕容澈闻言,口中低声呢喃道:“骏安侯……”他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毕竟骏安侯晏殊胜在朝中也算是有些地位。
      然而,慕容澈的心中仍有一丝疑虑,他追问道:“晏殊胜不是蒋王的人吗?”
      张为之连忙解释道:“陛下所言极是,骏安侯晏殊胜的确是蒋王的人,但他的弟弟晏殊归却并非如此。而晏绯正是晏殊归的女儿。”
      慕容澈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原本还在考虑让骏安侯之女晏真成为璋王妃,但转念一想,还是晏绯更为合适。
      “只是,为何要选择骏安侯呢?”慕容澈对这一点还是有些不解。
      “若要入璋王府,权势不能过大且又不能过低,又得是与蒋吕二王有关的人,这一下就要排除朝中官员的一大半,而骏安侯府正合适。”张为之不紧不慢地解释着,他的语气平稳而自信,仿佛对这个结论早已胸有成竹。
      “即如此,晏真也是可以的。”有人提出异议。
      张为之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晏真虽然与蒋吕二王有些关联,但骏安侯的权势过重,若让她入璋王府,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晏绯则不同,晏殊归在朝中的权势适中,既不会引起蒋吕二王的警觉,又能在必要时为璋王提供一定的支持。”
      “璋王殿下的性子该收收了,不能一直教他藏势不露下去,蒋吕二王迟早要怀疑。”张为之话锋一转,严肃地说道。
      慕容澈微微皱眉,他知道张为之说得有道理。让慕容亦装出一副纨绔不羁的样子,原本是为了制衡蒋吕二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伪装似乎越来越难以维持。
      “也好。”慕容澈思索片刻,最终还是同意了张为之的办法。“拟旨吧。”
      而此时的璋王慕容亦,正在城外的皇家马场里,与他的那些好友们尽情地赛马。他纵马驰骋,风驰电掣,对宫中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也毫不关心。
      “殿下,赛了一上午马,您也累了吧?不如和咱们一起去菱茭阁放松放松,听说今日熹儿姑娘有一场精彩的表演呢,您去不去看看呀?”说话的人正是骏安侯世子晏良嵩,他的脸上挂着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仿佛是个天真无邪的少年。然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个所谓的“纯真世子”不过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罢了。
      璋王慕容亦本来已经准备点头答应晏良嵩的提议了,毕竟他对熹儿姑娘的表演也有些好奇。然而,就在他即将开口的时候,他的贴身侍卫青阙突然走到了他的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慕容亦的脸色微微一变,他原本轻松的神情瞬间变得凝重起来。青阙在他耳边说道:“殿下,德庆带着圣旨去了王府,还有一本案卷。”说完,青阙便退后一步,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慕容亦的指示。
      慕容亦的眉头紧紧皱起,他心里暗自思忖:德庆带着圣旨和案卷前来,显然是有重要的事情要传达。而且,从青阙的语气来看,这件事情恐怕并不简单。
      他略作思考后,转头对晏良嵩和其他众人说道:“各位,真是抱歉啊,本王府中还有美人儿在等着我呢,实在是不能陪你们去菱茭阁了。”说罢,他也不管身后众人的反应如何,转身便快步离去,留下了一群面面相觑、表情各异的人。
      众人心中各有盘算,有的人好奇这位绝色美人进入王府后会如何充当细作,有的人则想瞧瞧一个全力支持兄长登上皇位的人,究竟会怎样扮演纨绔子弟,还有一些人纯粹是羡慕他那满院的美妾。然而,他们所看到的不过是表象罢了。
      这些所谓的侍妾,有的实际上是暗卫,有的则是他特意找来掩人耳目的真正妓女。不过,他对这些女子毫无兴趣,从不与她们有肌肤之亲,顶多偶尔到某个院子里喝上几口茶,然后便匆匆离去。
      只见他翻身跃上马匹,动作迅速而果断,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他与青阙、青偃二人一同疾驰而去,仿佛真的迫不及待地想要早日沉浸在那温柔乡中。
      不多时,他们便抵达了璋王府。德庆早已在正厅等候多时,见慕容亦归来,他赶忙拱手行礼,道:“殿下。”
      慕容亦稳步踏入正厅,然后伸手将德庆扶起。
      “公公可是带来了皇兄的圣旨?那就请公公宣旨吧。”慕容亦站着听旨,这是慕容澈特意赐予他的特权。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闻《关雎》咏德,风化仪始;《麟趾》呈祥,宗室其昌。鸾书下降,乃成慎固之盟;凤诺相偕,用彰敦睦之典。
      璋王慕容亦,朕之爱弟也。性至岐嶷,居王爵之位而怀恭俭之德,朕每顾之,深为欣悦。
      晏氏者,骏安侯弟之女也。虽出勋阀之族,独秉清淑之气,兰心蕙质,婉娩出于自然;诗礼女红,娴雅得于天性,闻闾巷之称,颇多赞誉。
      兹特赐婚配,以嘉其美,尔当恪遵妇道,辅佐亲王;尔宜永固初心,敬承宗祀。琴瑟在御,相敬相成,毋负朕眷顾之意,毋堕家声之清望。
      所有仪制,着政事府礼曹悉心详拟,太常率择吉以行。
      布告成知,共沐殊荣。
      钦此。”
      德庆手持圣旨,站在慕容亦面前,快速而清晰地念完了圣旨上的内容:“璋王殿下,太常寺已将吉日禀报陛下,就在一月后天元节。”
      然而,慕容亦的注意力完全没有放在德庆手中的圣旨上。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桌上的案卷,仿佛那里面隐藏着什么重要的秘密。德庆注意到慕容亦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案卷上,心里不禁一动,似乎明白了他的心思。
      “殿下……”德庆轻声唤道,试图引起慕容亦的注意。
      “啊?”慕容亦如梦初醒,猛地回过神来,连忙将目光从案卷上移开。他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赶忙整理了一下情绪,然后说道:“臣弟接旨,谢皇兄隆恩。”说罢,他伸出手去,准备接过德庆手中的圣旨。
      然而,慕容亦根本没有听清圣旨里到底说了些什么。他一进门,目光就从德庆手中的圣旨转移到了旁边的那卷案卷上,之后便完全被案卷所吸引,对圣旨的内容充耳不闻。
      德庆见状,不仅没有将圣旨递给慕容亦,反而把手往回收了收。他看着慕容亦,缓缓说道:“殿下,这可是赐婚的圣旨啊。陛下说了,您接了这道圣旨,后院的那些女子就必须得遣散了。”
      “这怎么行呢!”慕容亦一听“赐婚”二字,顿时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我绝对不能接受!”
      “为了一个人,竟然要本王放弃一群人!这怎么可能,本王绝对不会答应的,这道圣旨本王不接了,公公还是赶紧把圣旨给皇兄送回去吧。”慕容亦一脸坚决地说道,同时还摆了摆手,示意德庆一行人赶紧离开。
      德庆见状,心中暗自叫苦,但脸上却不敢有丝毫表露,他连忙从袖子里掏出一块帕子,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陪着慕容亦演戏,口中还念念有词:“殿下,这可使不得啊,这可是陛下亲自颁下的圣旨,老奴我哪有这个胆子给送回去呢。”
      然而,慕容亦根本不吃这一套,他冷哼一声,说道:“我才不管这些,你要是不送,那本王就亲自去送给皇兄,看他怎么说。”说罢,慕容亦一把抓起圣旨,转身就走。
      德庆见此情形,心中虽然有些无奈,但也不敢怠慢,他赶紧带着身后的一群人,手忙脚乱地拿起案卷,紧跟着慕容亦的脚步,匆匆忙忙地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再看骏安侯府这边,情况却完全不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