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家宴 ...

  •   “少夫人,小人有一事向您禀报!”李管家急冲冲地来到前厅。
      “何事?”
      “今日家宴准备要用的海蟹都死了,这可如何是好?”
      “何不再去采买一些?”
      “少夫人有所不知,这些海蟹历来都是由王掌柜从渔人那里收来,预留一些,再差人提前送到府上,现下早已没有了。”
      “之前这些海蟹是如何保存的?”
      “往年都是将蟹篓放到乘有水的缸中,保存一日足可以!”
      “那这些海蟹又为何都死了?”
      “诶……新来的家丁在保存蟹的缸中放了许多水,又在上面盖上了竹篦子,可能是因为不透气,这些海蟹都闷死了!”
      “小的办事不周,请少夫人责罚!”
      “现如今,罚你又有何用?”
      “往年这些海蟹都是什么做法?”
      “往年都是将这些海蟹蒸了吃,老爷钟爱海蟹原本的味道!”
      “那若是换个做法……”
      “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你先带我去厨房看看那些海蟹!”
      “李管家,这些海蟹是何时送到府上的?”
      “昨日傍晚。”
      “也还不到一日,虽然这些海蟹已经死了,但没有腐坏,依旧可以食用。”
      “那该怎么做?”
      “李管家,你先吩咐人将这几十只海蟹蒸熟!”
      “还是清蒸?”
      “对。蒸熟后还得将蟹黄和蟹膏仔细拆解出来,这里可有拆蟹的工具?”
      “有锤、砧、镊和刀。”
      “好,这些便够了!”
      “少夫人,这些海蟹蒸好要半个时辰,蒸好之后再劳烦您过来!”
      “好!”
      半个时辰过后,玉环和灵儿来到厨房。
      “灵儿,你看,像这样,先把海蟹放在砧板上,用锤敲碎蟹壳,接着再用镊取出蟹黄和蟹膏。”
      灵儿在一旁仔细地看着。
      “好了,小姐,我知道了!”
      堂堂少夫人和贴身丫鬟,卷起袖子,卖力地剔着蟹膏,时不时用帕子擦去额间的汗珠,进进出出的庖丁们也惊讶地睁大眼睛驻足观看。
      玉环不慌不忙,报以莞尔一笑,“做好了请大家尝尝!”
      又过了一个时辰,蟹黄和蟹膏都已经剔除好了。
      “现在要准备一些猪油,还得切一些姜末!”
      准就就绪后,玉环急忙说道:“把锅烧热!”
      锅底最后一滴水被耗尽后,玉环慢慢将猪油倒入锅中,锅中气泡逐渐升起,灶台上氤氲着热气。
      紧接着,玉环将切好的姜末倒入锅中,不断翻炒。
      待姜末炒香后,再将蟹黄和蟹膏全部倒入锅中,继续翻炒。
      “小姐,这要到什么时候?”
      “这才刚开始,翻炒后还得慢慢熬才行!”
      “这么繁琐……”
      玉环苦笑道:“不然怎么能轻易尝到美味?”
      又翻炒了一阵儿,蟹黄的香味儿传遍了整个厨房。
      “现在盖上锅盖,用中小火慢慢熬制。”
      熬制半个时辰,打开盖子,蟹黄的香气更加浓郁。
      “小姐,这也太香了吧!”
      灵儿用力地吸气,仿佛要把香气都吸到鼻子里。
      “少夫人,这样做海蟹我还是头一次见!”
      厨房的庖丁们也在贪婪地吮吸着空气里的香气。
      只见玉环继续向锅中加入少量黄酒、骨汤和盐,继续熬制,锅里的水不断减少,红黄色的蟹油在上面浮了一层。
      接着,玉环将熬好的蟹油盛出,放在瓮中。
      “小姐,可以先尝尝吗?”灵儿眼巴巴地望着瓮中的蟹膏。
      “真是个小馋猫!”
      玉环边说着边往碗中盛出一些。
      接着又给每人一个汤匙,“都尝尝味道怎么样?”
      “嗯……”“鲜美……”“海蟹这样做别有一番滋味……”尝到口中的人都赞不绝口。
      “中秋家宴上还有哪些菜品?”
      “回少夫人,有乳酿鱼、文思豆腐、光明虾炙、七宝驼蹄羹、鹿角菜、酥炸鲫鱼、鼎湖上素……”
      “好,那主食呢?”
      “宴饮上准备的主食有水引面、碧粳米、胡饼三种!”
      “这水引面可否抻得再细些?”
      “自然可以?”
      “厨房中可有橙子?”
      “在这里!”
      “灵儿,先将橙子洗干净,再用刀对半切开。”
      “小姐,这又是要做什么?”
      “做蟹酿橙!”
      “把橙子果肉挖出一半,再把我们刚刚一起剔出来的蟹肉放进去,之后上锅蒸就成了!”
      夜幕降临,林府后花园中筵席已准备就绪,林家家眷宗亲也已就座,一道道珍馐美味由下人们依次呈上。
      “诸位亲长、贤妻、儿孙:大家安好!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今夕何夕?共此明月。值此八月中秋,桂子飘香,玉盘高悬,我等至亲骨肉,能齐聚此地,共品佳肴,同赏清辉,实乃我林府之大幸,亦是人生之乐事。”
      杨玄缴起身举杯,目光慈和地望向众人。
      “遥想当年,我林氏一族,自祖上徙居蒲州,耕读传家,诗礼继世。其间虽有风雨,然家人同心,互为倚仗,方有今日之满堂和气,兰桂齐芳。”
      “今夜家宴,无甚珍馐,唯有家常滋味;亦无丝竹管弦之盛,唯有至亲笑语之声。然此情此景,千金不换。老夫别无他求,唯愿:一愿,在座诸位身康体泰,顺遂平安;二愿,我林家门楣光耀,家风永续;三愿,我大唐国祚绵长,四海升平。”
      “诸君,请满饮此杯!”
      众人纷纷举杯同庆。
      此时,一轮明月挂在高远深邃的夜空,皎洁的月光和空中的繁星点点交相辉映。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烘托出一种朦胧温馨的意境。
      席间,亲友们品美味,话家常,沉浸在中秋佳节的欢乐中,气氛活泼热闹。
      只见李管家在林远身旁耳语几句便匆匆走开。
      “诸位亲友,林某还想请各位品尝一道菜品!”
      林远一招手,林府丫鬟们便将刚煮好的水引面和蟹酿橙端了上来。
      众人见到,顿时议论纷纷。
      林靖安看到面前的碗中有一些黄色的膏体,还漂浮着一层橙红色的油。
      “玉环,这是什么……”林静安在一旁疑惑地问道。
      “不过是把蟹黄和蟹膏加在面中……”
      “螃蟹,这种做法我从未见过……”
      “闻起来真香……”
      “这菜品出自林府新妇玉环之手,大家尽可放心品尝!”林远解释道。
      “诸位亲朋,这水引面和大家平时吃的并无二致,只不过抻得更长、更细了些。上面的浇头是用海蟹的蟹黄和蟹膏熬制成的秃黄油,味道极为鲜美。旁边的蟹酿橙则是用蟹肉和鲜橙一起蒸制,味道应是不错!”
      玉环话音一落,众人纷纷品尝起来。
      林远拿起筷子,先是搅动几下,接着挑起沾满蟹黄和蟹油的面品尝了一口,瞬间感觉蟹的鲜美和蟹黄、蟹膏的醇香在口中四溢开来。
      又用汤匙盛了一些蟹肉,鲜甜的味道又解了口中的滑腻,果真是人间美味!
      “配上这秃黄油的浇头,这水引面倒也显得不俗了!”
      “海蟹这样做当真是人间美味!”
      “玉环妹妹,不知你能不能教教我这做法,好让我在自家也能尝到这般滋味!”
      “舅母,自然是可以!”
      “没想到林家新妇不光出落得落落大方,更是精通美食,看来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当真不容小觑!”
      听了这话,林靖安嘴角扬起一抹微笑,仿佛甚是认同。
      “叔父真是过誉了,不过是玉环之前随姐姐参加宴会,从旁人那里学的做法罢了!”
      “玉环,难为你为今日的中秋家宴费了不少心思!”
      “母亲,都是一家人,这都是玉环应做的,又何必道谢!”
      转眼,宴会将尽。
      “玉环,不如你带着女眷们先去观看城中的灯会?”
      “是,母亲!”
      玉环带着女眷们先挑了一些花灯,又拿了一些可以放飞的孔明灯,便高高兴兴地去赏灯了。
      朱雀大街上,百姓们提着各色灯笼,汇成一条流动的灯河。王孙公子、深闺仕女、文人墨客,乃至胡商、僧侣今夜皆汇入人群。就连平日里难得出门的女子也盛装出游,个个脸上堆满了笑意。
      绢纱制的花灯温柔典雅,竹篾扎的兔子灯憨态可掬。女子们在月下设香案,陈设瓜果、月饼,拜月祈福。孩子们或追逐嬉戏,或指着月亮,像是在仔细观察着上面到底有没有嫦娥和玉兔。
      转过街角的空地上,杂技艺人们正在表演吐火、寻橦、角抵,引来围观之人的阵阵喝彩。说书人摊位前,围满了正在听《嫦娥奔月》传说的孩童。卖胡饼、巧果、酒酿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不断勾动着游人的食欲。
      玉环从灵儿手中接过一盏写有“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的莲花灯,小心翼翼地放入曲江的流水中,目送着那点微光随波远去。
      夜空中,人们放飞了数不清的孔明灯,或是祈福、或是思念、亦或是祝愿。照亮了整个蒲州城的上空。
      今夜,整座蒲州城都沉浸在月光与灯火交织的梦里。
      “玉环……”
      玉环蓦地转身,“靖安,你怎么来了?”
      “自然是迎你回去!”
      迎着明月,伴着清风,二人十指相扣,感受着对方掌心的温度。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第九章 家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