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雏鹰试翼,暗流汹涌 ...

  •   星火矿场的运转日趋平稳,带来的收益让林家彻底摆脱了经济上的窘迫,甚至开始有了相当的积累。然而,林晚玉预感到的暗流,果然开始悄然涌动,并且首先来自于内部,来自于她最倚重的长子——陈志远。

      事情的起因,是顾清明从省城发来的一份关于更新矿场选矿设备的建议书。随着矿场产量提升,原有的破碎和筛选工艺已显落后,不仅效率偏低,矿石的利用率也有待提高。顾清明凭借其广阔的人脉和信息渠道,联系到了一套德国产的、效率更高的重力选矿设备,并附上了详细的性能说明和报价。这套设备价格不菲,但若能引进,将极大提升矿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顾清明在信中将利弊分析得极为透彻,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矿场未来发展的期待。他将此视为矿场升级、应对可能到来的更激烈市场竞争的关键一步。

      这份建议书先送到了坐镇矿场的陈志远手中。他仔细研读了数遍,又亲自去现场观察了现有的选矿流程,还找李技师和几位有经验的老矿工商议了许久。几天后,他带着建议书和一份自己撰写的详细分析报告回到了镇上家中。

      “娘,顾先生的提议,我仔细考量过了。”陈志远将报告递给林晚玉,神色认真,甚至带着一丝与他年龄不符的审慎,“德国设备固然精良,效率也高,但价格太高,几乎要耗去我们矿场近半年的结余利润。而且,这套设备对操作和维护的要求极高,需要专门聘请技师,后续的零件更换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都需要从德国进口,一旦损坏,维修极其不便。”

      他指着自己报告上的数据和分析:“反观我们现有的工艺,虽然效率稍低,但技术成熟,矿工们都已熟悉,维护成本极低。我认为,在目前矿场产量稳定、销路畅通的情况下,与其投入巨资更换设备,不如将这笔钱用于进一步改善矿工待遇、加固安全设施,或者……投入到绣坊商行的扩张上。绣坊本小利稳,扩张风险更低,见效也快。”

      林晚玉静静地听着,翻阅着儿子那份条理清晰、数据详实的报告。她心中是欣慰的,志远确实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再是人云亦云。他能从成本、风险、实际操作等多个角度去权衡利弊,这份沉稳和周全,远超同龄人。

      但是,她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儿子话语深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对顾清明提议的本能抗拒。他似乎急于证明,不依靠顾清明指明的“康庄大道”,他陈志远、他们林家,同样能走出一条稳妥发展的路来。这是一种成长中的独立意识,却也掺杂了少年人过于强烈的自尊和某种……因她而起的微妙敌意。

      “你的考量,很有道理。”林晚玉放下报告,目光平和地看着儿子,“控制成本,规避风险,立足当下,这都没有错。但是志远,你看问题的眼光,是否可以再放长远一些?”

      她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顾清明送的《世界矿业概览》,翻到介绍欧美先进矿场的章节,指着上面的图片和说明:“你看,国外的矿业发展,早已超越了单纯依靠人力和简单工具的阶段。机械化、标准化,是必然趋势。顾先生提议引进新设备,看的不仅仅是眼前多赚多少钱,更是矿场未来的竞争力。如今振亚矿务虎视眈眈,若他们率先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我们的矿石还能有现在的价格优势吗?”

      她顿了顿,语气深沉:“有些钱,省在当下,可能会亏在未来。管理一个家,一个工坊,或许可以求稳。但经营一个矿场,一个可能影响一方经济的事业,有时候,需要有魄力去投入,去博一个更大的未来。这其中的分寸拿捏,便是对你最大的考验。”

      陈志远抿着嘴唇,眉头微蹙,显然母亲的话触动了他,但并未完全说服他。“可是娘,风险实在太大了!万一……”

      “没有万无一失的生意。”林晚玉打断他,“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做好了承担风险的准备,以及,是否有能力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她将顾清明的建议书和儿子的报告并排放在一起,“这件事,我不独断。你将这两份东西,还有你的想法,再去与赵铁山叔、李技师,甚至矿上几个管事的老人好好商议一次,听听他们的意见。最后,我们再做决定。”

      她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将决策的过程拉长,让更多因素和人参与进来,这既是对儿子的尊重,也是一次实战的历练。

      就在陈志远为设备之事在矿场和镇上奔波商议时,外部的暗流也终于化为了实质性的冲击。

      这一日,负责绣品商行对外销售的掌柜,急匆匆地来找林晚玉,脸上带着焦虑之色。

      “夫人,不好了!咱们运往省城的那批高档屏风和定制绣品,在码头被扣下了!”

      林晚玉心头一凛:“为何被扣?”

      “说是……说是手续不全,涉嫌走私违禁品!”掌柜的擦着额头的汗,“可我们的手续都是齐全的啊!红姐那边也去打听了,说是海关新换了人,咬死了要彻查,怕是……怕是有人故意刁难!”

      几乎与此同时,孙管事也从省城匆匆赶来,带来了更坏的消息。

      “林夫人,顾先生让我立刻告知您,振亚矿务出手了!他们不知从何处筹措了大笔资金,正在市场上大肆低价倾销煤炭和铁矿石,价格压得极低,明显是亏本在卖!目的就是想挤垮我们这些中小矿场,独占市场!我们矿场的几个老客户,已经被他们抢走两个了!”

      内忧未决,外患已至!而且一来就是双重打击!绣品商行的销售渠道被卡,矿场的产品销路受阻,这分明是振亚矿务针对林家产业发起的全面围攻!

      林晚玉坐在书房里,面沉如水。窗外,天色不知何时阴沉了下来,乌云汇聚,仿佛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

      她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立刻去责怪任何人。她首先安抚了绣坊掌柜和孙管事,让他们稍安勿躁。然后,她派人立刻去矿场,叫回陈志远和赵铁山。

      在等待的间隙,她独自站在窗前,望着阴沉的天色,脑海中飞速盘算着。振亚矿务这一手,既狠且准。利用官面上的关系刁难绣坊,打击她稳定的现金流;又用资本优势进行价格战,挤压矿场的生存空间。这是典型的组合拳,意在让她首尾不能相顾。

      看来,之前的些许安稳,只是暴风雨前的假象。对手从未离开,只是在等待时机,发出这致命的一击。

      陈志远和赵铁山很快赶了回来,两人显然都已知晓了情况,脸色都十分凝重。

      “娘,肯定是振亚那帮王八蛋搞的鬼!”陈志远咬牙切齿,年轻气盛的脸上满是愤慨,“我带人去省城,找他们理论!”

      “胡闹!”林晚玉轻斥一声,“你现在去,是送上门给人拿捏吗?”她看向赵铁山,“铁山兄弟,矿场那边,工人们情绪如何?”

      赵铁山沉声道:“暂时还稳得住,但消息已经传开,大家难免人心惶惶。若是销路长期受阻,工钱发放恐怕……”

      林晚玉点了点头,目光重新回到儿子身上,语气严肃而冷静:“志远,看到了吗?这就是商场。它不仅仅是技术和管理的竞争,更是资本、人脉、甚至是阴谋诡计的较量。你之前考虑的成本风险没错,但现在,我们面临的是生存风险!”

      她走到书案前,铺开纸张:“现在,不是争执是否要更新设备的时候了。当务之急,是渡过眼前的难关。”

      “第一,绣坊这边,我亲自修书给顾先生,请他动用省城的人脉,疏通海关关系。同时,让红姐利用她的江湖门路,看看能否从其他途径将这批货运出来,或者另寻销路。损失难免,但要尽量降到最低。”

      “第二,矿场这边,”她看向陈志远和赵铁山,“立刻停止一切非必要的开支,收缩战线,稳住现有工人。孙管事,你回去禀告清明兄,矿场这边会全力配合他,他若有应对价格战的策略,我们这边无条件执行。”

      “第三,”林晚玉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们想挤垮我们,也没那么容易!志远,你之前不是说,东边那个新矿层品位极高吗?立刻组织可靠人手,进行小规模的秘密开采!我们不跟他们拼量,我们拼质!用最高品位的矿石,去争取那些对品质有特殊要求的高端客户!这条路,是他们低价策略难以覆盖的!”

      她条分缕析,瞬间做出了应对,虽然形势严峻,却不见丝毫慌乱。这份临危不乱的定力和清晰的思路,让陈志远和赵铁山心中一定。

      陈志远看着母亲在危机面前展现出的强大魄力和智慧,心中那点因设备之事产生的芥蒂,在更巨大的外部压力下,似乎变得微不足道了。他深吸一口气,重重颔首:“娘,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

      看着儿子和赵铁山领命而去的背影,林晚玉缓缓坐回椅中,轻轻按了按太阳穴。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但她的眼神却愈发坚定。

      雏鹰欲要展翅高飞,必先经历风雨洗礼。而她要做的,便是在这风雨中,为他们,也为自己,撑起最坚固的屏障,指明前行的方向。

      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