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往事(琉璃脆) ...
-
永昌三年春,太师府邸最深处的“静心苑”,连空气都浸着药香。
七岁的莫妄虞裹着厚重的锦缎夹袄,坐在廊下,膝上摊着一本《山海经》。
他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细软的墨发衬得小脸只有巴掌大,唯有一双眼睛,清亮得如同浸在寒潭里的墨玉,安静地望着庭院里那株刚抽出新芽的西府海棠。
他是太师莫峥的嫡长子,名妄虞,字淤。
一个“淤”字,道尽了他生命的底色——淤塞,沉积,不畅。
自出生起,他便被“先天心脉孱弱”这六个字判了刑,汤药是水,病榻是舟,偌大的太师府,于他而言,是一座精美而窒息的牢笼。
侍女端着刚煎好的药小心走近,浓黑的药汁在白玉碗里晃动,散发出的苦涩气息让他几不可察地蹙了蹙眉。
他顺从地接过,小口小口地喝着,姿态优雅,仿佛不是在饮苦汁,而是在品茗。只有那微微颤抖的、过分纤细的手指,泄露了这具身体承受的痛苦。
“大公子真乖。”侍女轻声夸赞,眼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
这府里谁不知道,这位嫡长子是个琉璃做的美人灯,风吹吹就坏了,老爷几乎从不踏足这静心苑。
莫妄虞垂下眼睫,长长的睫毛在苍白的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他习惯了这种目光,也习惯了这满室的药味和无声的寂寞。只有母亲林清荷在时,这院子才有些许暖意。
想起母亲,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袖中那枚用红绳系着的、边缘被摩挲得光滑的粗糙小骨片。这是母亲给他的“护身符”,说是能保佑他平安。
骨片触手冰凉,却奇异地能让他纷乱的心绪稍稍平静。
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一阵细碎的骚动,伴随着压低的呵斥声。
“哎哟,二公子!您可不能进去!大公子需要静养!”
“让我进去!我就看一眼!”
一个略显沙哑、带着执拗的童声响起。
莫妄虞抬起头,看向月亮门洞。只见一个约莫四五岁、穿着半新不旧蓝色锦缎小袄的男孩,正像头小牛犊似的试图往里冲,却被守门的婆子死死拦住。那男孩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头发剃得只留囟门一撮,用红绳扎着,一双眼睛黑亮有神,此刻正瞪得溜圆,满是急切和不忿。
那是他的弟弟,莫渊,字如砚。
父亲的庶子,一个……他不太熟悉,却总想靠近他的存在。
莫妄虞记得,这个弟弟似乎很喜欢往他这里跑。
有时是偷偷塞给他一块被捂得发热的饴糖,有时是一只编得歪歪扭扭的草蚂蚱,更多的时候,就是这样不管不顾地想冲进来,只为了看一眼哥哥。
“让他进来吧。”莫妄虞放下药碗,声音清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平静。
婆子愣了一下,犹豫地看向旁边的嬷嬷。嬷嬷是林清荷的心腹,见莫妄虞开口,便微微点了点头。婆子这才松开手。
莫渊像得了特赦令,立刻噔噔噔地跑了进来,带起一阵微凉的风。
他在离莫妄虞五步远的地方猛地停住,有些局促地拍了拍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黑亮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廊下那个精致得如同玉偶的兄长。
“哥、哥哥……”他小声叫道,声音比刚才低了许多,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讨好。
莫妄虞看着他,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他不太知道该如何与这个过于有生气的弟弟相处。
莫渊见他没赶自己走,胆子大了些,往前蹭了两步,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献宝似的递过来:“哥哥,给你!”
布包打开,里面是几块形态各异的、光滑温润的小石头,在阳光下泛着润泽的光。
“我在后花园的池子边捡的!洗干净了!”莫渊眼睛亮晶晶的,带着期待,“你看,像不像小兔子?这块像小鱼!”
莫妄虞的目光落在那些石头上。它们确实很漂亮,带着天然的纹路和光泽,比父亲赏赐的那些冷冰冰的玉器似乎更有温度。他伸出苍白纤细的手指,轻轻碰了碰那块所谓的“小兔子”石。
指尖传来微凉光滑的触感。
“嗯。”他轻轻应了一声。
只是一个简单的音节,却让莫渊瞬间笑开了花,露出一排洁白的小米牙。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能让这个总是没什么表情的哥哥“喜欢”。
“二公子,该回去了,莫要打扰大公子歇息。”嬷嬷适时上前,语气温和却坚定。
莫渊脸上的笑容垮了下来,不舍地看了莫妄虞一眼,又看了看那些石头,小声道:“哥哥,我明天再来看你。” 说完,才一步三回头地跟着嬷嬷离开了静心苑。
院子里重归寂静。莫妄虞低头,看着掌心那块“小兔子”石,冰凉的触感久久不散。
他拿起石头,对着阳光看了看,透明的石质里仿佛有细小的云絮在流动。
他轻轻将石头握紧。
似乎……没那么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