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翌日清晨,李观棋遵循着多年的生物钟,在天光微亮时便悄然起身。她没有惊动隔壁房间可能还在熟睡的人,换上简洁的运动服,出门沿着酒店附近绿树成荫的小径慢跑。
晨间的空气带着露水的清新,让她一夜安眠后的头脑愈发清醒,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浴室里那场只有她自己知晓的、兵荒马乱的隐秘情潮。
跑完步回来,身上出了一层薄汗。她放轻动作开门,客厅里依旧安静,林倾歌的房门紧闭。看来昨晚她睡得很好。李观棋径直先去浴室快速冲了个澡,洗去一身薄汗。
接着,她便钻进厨房,熟练地准备起早餐。
做完这一切,林倾歌似乎还没有起床的迹象。李观棋在餐桌旁坐下,犹豫了一下,拿出了手机。她做贼似的瞥了一眼那扇依旧紧闭的房门,指尖飞快地操作,切换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号。
她轻车熟路地点进林倾歌的个人超话,里面已经有粉丝贴出了昨天在片场外围拍到的路透图。照片里的林倾歌,穿着校服,或是低头看剧本,或是与人对戏,侧脸在阳光下显得安静又专注。
李观棋的手指轻轻滑动,将几张拍得格外清晰、角度也好的照片一一保存下来。她看得认真,连唇角什么时候微微扬起都不自知。
正当她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时,一个带着刚睡醒的慵懒和些许诧异的声音,毫无预兆地从她身后响起:
“这么早就准备好早餐了?”
李观棋吓得浑身一僵,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啪”地一下将手机屏幕倒扣,猛地转过头。
只见林倾歌不知何时已经起来了,就站在她身后几步远的地方,身上还穿着睡袍,头发有些凌乱,正带着点刚醒的朦胧看着她。
李观棋的心脏还在砰砰直跳,脸上却极力维持着镇定。
林倾歌将她的反应看在眼里,挑了挑眉,语气平淡地解释:“我没偷看别人手机的习惯。”她说着,目光自然地转向餐桌,“只是闻到香味了。”
李观棋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但耳根却不受控制地泛起一丝热意。她迅速在脑子里编了个理由,拿起手机打字。
「在转发剧组的宣传微博。」她打字解释道,然后将屏幕转向林倾歌,顿了顿,又反问,「你转了吗?」
林倾歌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恍然,“哦,忘了。”她边说边拿出自己的手机,解锁,点开微博,动作带着点漫不经心的敷衍。她甚至没仔细看文案,就在《心声》官博最新发布的那条定妆照微博上,随手点了个转发。
“转了。”她将屏幕朝李观棋晃了一下,证明自己完成了“任务”,然后便拉开椅子坐下,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了香气诱人的早餐上,“看着不错。”
李观棋看着林倾歌坐下,拿起一片吐司小口吃着,便也拿起手机,指尖在屏幕上轻点:
「今天没有拍摄安排。」
林倾歌看到这行字,有些意外地抬起头:“嗯?为什么?”
李观棋的指尖微顿,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继续打字,语气模仿着导演的口吻,甚至刻意加重了“批评”的意味:
「导演说,我们之间的感情戏不够自然,缺乏真情实感。让我们今天好好培养一下感情,说现在的状态……简直差到极致。」
她刻意隐瞒了导演其实是临时有事出差,特意给她们放了一天假,只是随口提了句“你们俩可以多聊聊,熟悉彼此”的事实。这个小小的谎言,带着她隐秘的私心。
林倾歌看着屏幕上那几行字,尤其是“简直差到极致”那几个字,拿着吐司的手顿住了。她脸上的慵懒和随意瞬间褪去,眉头微微蹙起,眼神也黯淡了几分。
“我……拍得真的那么烂吗?”她的声音低了下去,尽管网上恶评如潮,但被导演这样直接地否定,还是让她心里堵得难受。她以为自己这次有进步了。
李观棋看着她瞬间黯淡下去的眼神,连忙在手机上打字: 「你的演技其实很好,细节和台词都到位。」她顿了顿,观察着林倾歌的反应,继续写道: 「只是……她说缺少了一点‘心’,就是最核心的感情共鸣。不过没关系,我可以帮你。」
林倾歌看着屏幕上的字,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自嘲的笑,: “谁要你帮了。”她放下手中的吐司,目光转向窗外,声音平淡“我拍戏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不是为了创造什么流芳百世的艺术作品。”
李观棋蹙眉,快速打字: 「你不能这么想,这个想法太消极了。表演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作,投入感情才能打动观众,这也是对工作的尊重。」
“尊重?”林倾歌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话,转回头看她,眼神里带着一丝李观棋无法理解的疲惫“李观棋,你有钱,有家世,你拍戏可以是为了理想,为了体验生活。你当然可以高高在上地谈论艺术和尊重。”
她深吸一口气,那句“你这个大小姐懂什么”几乎要冲口而出,但脑海中瞬间闪过了李观棋帮她挡酒、送她回家、细心准备早餐的画面,到了嘴边的话又被她生生咽了回去。
她烦躁地揉了揉额角,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种认命般的疏离: “……算了。反正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李观棋看着林倾歌转身时那截脆弱的脖颈,和她那句带着自嘲疏离的“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悬停。
一句几乎未经思考的话被打了出来: 「那就成为一个世界的人。」
但这句话太直白,太急切,在按下发送前的那一秒,李观棋猛地清醒,指尖迅速回撤,将那一行字一个个删掉。最终,屏幕上只留下了一句克制而平常的: 「先吃早餐吧,要凉了。」
林倾歌没再说什么,沉默地吃完了早餐。阳光落在餐桌上,却驱不散两人之间那层无形的薄冰。
收拾好餐具,李观棋看着准备窝回客厅沙发的林倾歌,再次拿起手机提议: 「今天天气很好,要出去逛逛吗?」
林倾歌兴致缺缺,甚至夸张地打了个哈欠:“好累,想睡觉。” 李观棋疑惑地看她:「你不是刚睡醒?」林倾歌眼皮都懒得抬,语气懒洋洋地带着敷衍:“没睡够。我一天得睡二十个小时才行。”
李观棋信以为真,或者说,她选择接住林倾歌这明显的借口,并试图用她自己的方式“纠正”。她认真地打字,像个严谨的医生: 「睡眠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脑皮层抑制时间过久,可能影响记忆力和反应速度,简单说,可能会变蠢。」
林倾歌闻言,终于抬眸瞥了她一眼,:“哦,反正我也不聪明。” 说完,她真的站起身,打算回自己房间继续补觉,用行动隔绝外界。
手腕处传来的微凉触感让林倾歌脚步一顿。
李观棋立刻松开手,仿佛被烫到,然后快速拿出手机打字,找了个非常正当的理由: 「你的车修好了,助理刚才发信息来。不去取吗?」
林倾歌愣了一下,这才想起这回事,语气没什么波澜:“哦,忘记了。” 她说着就拿出手机,“我打车去修车厂。”
李观棋见状,几乎是立刻上前一步,拦在了她和门之间,眉头微蹙,打字的速度都快了些: 「你一个明星,自己去打车?」
林倾歌看着她这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扯了扯嘴角,那笑容里带着点自嘲,: “没关系,反正我太糊了,没人认识。”
她的目光掠过李观棋那张过分好看的脸,和她周身那即使穿着简单也难掩的矜贵气度,补充道,“而且,能跟你一起拍戏,本来就是我高攀了。
李观棋只是沉默地看着她,那双沉静的眸子像是能看穿她所有故作坚硬的伪装。她低头,指尖在屏幕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斟酌词句,然后才缓缓打出一行字,举到林倾歌眼前:
「你是前辈,应该是我向你学习】
李观棋只是沉默地看着她,那双沉静的眸子像是能看穿她所有故作坚硬的伪装。她低头,指尖在屏幕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斟酌词句,然后才缓缓打出一行字,举到林倾歌眼前:
「你是前辈,应该是我向你学习。」
这句话很简单,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倾歌心里漾开了圈圈涟漪。
前辈?
这个词已经很久没有人对她提起了。那仿佛是属于上辈子、属于另一个林倾歌的称呼。
在大众视野里消失了整整三年之前,她也曾站在舞台上光芒万丈,那段辉煌短暂得像一场幻梦,梦醒后只剩下现实的冰冷和为了生存的挣扎。再次出现,就是接了这部小众文艺片。
林倾歌怔住了,所有准备好的、带着尖刺的话语都卡在了喉咙里。她看着李观棋,对方的目光坦然沉静,没有丝毫的虚伪或施舍。
她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有些不自然地移开了视线。
李观棋将她的反应尽收眼底,知道这句话起了作用。她没有再乘胜追击,只是再次打字: 「我去换衣服,然后开车送你去修车厂。稍等。」
她低低地“嗯”了一声,算是默许了李观棋的安排。
李观棋转身回房换衣服。再出来时,她穿了一件看似简的巴黎世家黑色T恤,搭配同品牌的休闲长裤,整个人看起来清清爽爽。
林倾歌的目光在她身上那件估计能抵自己半个月工资的T恤上停留了一瞬,又飞快地掠过自己身上这件洗得有些发旧的普通纯棉短袖。一种无形的、关于金钱与阶层的距离感,再次清晰地横亘在眼前。
果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她在心里无声地重复了一遍早餐时的话,这次带着更具体的实感。
李观棋敏锐地捕捉到了她那一瞬间的视线落点和随之黯淡的眼神,她什么都没说,只是拿起车钥匙,对林倾歌示意了一下门口。
去修车厂的路上一路无话。李观棋专注开车,林倾歌则一直看着窗外,仿佛外面的街景有多么吸引人。
顺利取到修好的车,林倾歌检查了一下,尾灯和保险杠都已恢复如初。她转向李观棋,语气恢复了平常的疏离,:“谢谢你了,我自己开回去就好。不耽误你时间了。”
李观棋拿出手机:「不耽误,我没有别的事情要忙。」
林倾歌缓缓开口说道:“我回去睡觉。”说完,也不等李观棋再“打字”回应,便拉开车门,坐进了自己那辆普通的小车里。
引擎发动,她甚至没有再多看李观棋一眼,便熟练地倒车,驶出了修车厂,汇入车流,很快消失在街角。
李观棋站在原地,看着那辆车决绝离开的方向,初夏的风带着温热拂过她的面颊。她抬手,指尖无意识地碰了碰自己的下巴,那双沉静的眸子里掠过一丝极淡的、类似无奈又觉得有趣的情绪。
「学姐,还真是……高冷呢。」
随即,她也转身上了自己的车,并没有立刻发动,而是先拨通了一个电话。电话很快被接起,她对着那头低声交代了几句,然后才启动引擎,平稳地驶向酒店。
回到酒店套房,客厅里依旧安静,林倾歌的房门紧闭,看来是真的回来“睡觉”了。李观棋没有打扰,径直走到客厅的落地窗前,阳光正好。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她的手机屏幕亮起,是助理发来的信息,附带了几张图片。点开图片,是一家高端品牌店的内部陈列,衣架上挂满了当季新款的女装。
「观棋姐,按您说的,我到了。」助理的信息紧随其后。李观棋回复:「好,拍给我看。」
她一张张仔细地看着助理发来的照片,目光沉静而专注,像是在审视什么重要的艺术品。偶尔,她会将某张图片放大,指尖在屏幕上轻点,似乎在衡量细节。
很快,她圈出了十几件衣服,有剪裁利落的衬衫,柔软舒适的羊绒针织,设计简约却不失精致的连衣裙等等,她将标注好的图片发回给助理,只附了三个字: 「都要了。」
屏幕那头的助理似乎早已习惯这种风格,立刻回复:「明白。」
助理提着十几个沉甸甸的、印着奢侈品Logo的购物袋,通过酒店不对外开放的秘密通道,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李观棋的套房门口。李观棋亲自开门,接过那些袋子。
「辛苦了。」她对助理打着手语,眼神温和。助理连忙摆手表示不辛苦。
李观棋又从包里拿出手机,操作了几下。助理的手机立刻收到了一笔远超跑腿费用的转账,备注是“辛苦费”。
助理看着那笔不小的金额,脸上露出感激和略显夸张的忠诚表情,用手语激动地比划:「观棋姐!我这辈子跟定你了!」
李观棋被她逗得微微一笑,轻轻摇头,用手语回应:「好了,没事了,你去休息吧,今天自由活动。」
送走助理,李观棋关上门,将那些购物袋提到自己的卧室。她轻轻掩上房门,仿佛在进行一项秘密的仪式。
她蹲下身,再次将那些衣服一件件拿出来。指尖抚过柔软的真丝、细腻的羊绒、挺括的棉料……这一次,她的想象不再止于林倾歌穿着它们时静态的美好。
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更私密、更具侵占性的画面——想象着林倾歌穿着她挑选的这件真丝衬衫,领口微敞,被自己抵在墙上,那双清冷的眸子氤氲着水汽,眼尾泛红,因为承受不住某些激烈的触碰而无声落泪……
衣服被轻轻推高露出纤细腰肢,在自己的掌控下微微颤抖……
李观棋下意识地咽了一下口水,喉咙有些发干。她感觉自己的耳根迅速烧了起来,连带着脖颈都漫上一层薄红。
她猛地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从那些旖旎甚至带着点恶劣的幻想中抽离出来。
真是……疯了。
她甩甩头,像是要甩掉那些不合时宜的念头,然后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地,将摊开的衣服一件件重新叠好。
将整理好的衣物仔细放进衣帽间后,李观棋回到房间,心绪却似乎还未能完全平复。她拿起手机,习惯性地点开了微博,切换回那个关注了林倾歌的小号。
她点进林倾歌的主页,刷新。最新的一条,果然还是昨天转发剧组宣传的那条,孤零零地挂在那里,下面的评论区像一个小型的战场,泾渭分明地分割成两个阵营。
一边是苦苦等待多年、激动万分的老粉: 「姐姐!你终于回来了!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 「泪目了!是我的倾歌啊!三年了!」 「欢迎回归!我们一直都在!」
而另一边,则是刺耳的攻击和嘲讽: 「糊成这样就别出来蹦跶了,还以为自己是当年那个顶流呢?」 「过气歌手又跑来演戏,真是笑掉大牙,能演好吗?」 「一看就是来蹭热度的,yue了。」
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李观棋粉丝不满的言论: 「无语,怎么跟我家观棋搭戏的是她啊?完全不配好吗?」 「求独美,拒绝捆绑!林倾歌离我们观棋远一点!」
李观棋的目光沉静地扫过那些攻击林倾歌、质疑她们合作的评论,眼神里没什么波澜,但指尖却微微停顿。她默默记住了那几个跳得最凶、言语最刻薄的ID。
然后,她退出林倾歌的主页,点进了她自己一手创建的粉丝超话。
她开始编辑一条长文。
指尖在屏幕上飞快地跳动,文字如溪流般倾泻而出。她没有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只是白描却充满真挚情感的笔触,回忆着“作为粉丝”第一次听到林倾歌歌声时的震撼与感动,描述着那短暂辉煌后长久的沉寂带给“老粉”的失落与牵挂。
她写道,等待并非徒劳,所有的沉淀都是为了更好的回归。她谈到《心声》这个剧本的特别,她说,能看到她重新站在镜头前,无论以何种身份,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幸和祝福的事情。
文笔细腻,情感丰沛,任谁看了都会知道这是一个陪伴林倾歌走过漫长岁月、爱得深沉的忠实粉丝的内心独白。
在长文的最后,她敲下了这样一行字: 「穿过漫长的时光与寂静,又看见你站在光里了。真好。」
这条以站姐身份发布的、情感真挚的长文,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小森林”超话里漾开圈圈涟漪后,其影响力迅速扩散。
「穿过漫长的时光与寂静,又看见你站在光里了。真好。」
这行温柔而有力的话语,配上那细腻回顾与坚定支持的全文,精准地戳中了无数曾为林倾歌辉煌过往着迷、又为她骤然沉寂而惋惜的老粉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它像一束光,照进了因漫长等待而几乎凝固的记忆深处。
很快,这条微博被大量转发,许多已经“退坑”、甚至许久不登录微博的老粉,被朋友召唤或被首页刷屏吸引而来,读罢这条长文,瞬间破防,热泪盈眶。
“是啊,我们还在等她啊!” “她的歌声陪伴了我整个青春,看到她回来,真的太好了!” “不管别人怎么说,这次我陪她走下去!”
类似的呼声在社交媒体上汇聚。到了晚上,这条由李观棋发布的微博,转发量竟然奇迹般地突破了百万大关,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林倾歌回归”、“穿过时光看见你”等词条也悄然攀上热搜榜末尾,许多媒体号也开始跟进,回顾她曾经的舞台高光,分析她此次转型演员的挑战与机遇,舆论风向在悄然转变。
套房内,林倾歌并没有真的睡多久。她醒来后,习惯性地拿起手机,不可避免地看到了那些信息。热搜词条、暴涨的粉丝数、以及那条被转发了百万次、源头指向那个她无比熟悉的ID——“默”的微博。
是“默”。
这个ID,她太熟悉了。从她出道的第一首歌,第一个稚嫩的舞台开始,“默”就像一道沉默而坚定的影子,始终在她身后。
出图永远是最快最清晰的,评论永远是理性而支持核心的,在她最辉煌的时候不曾狂热追捧,在她跌入谷底时也未曾离开,只是偶尔会看到她点赞一些关于她过往作品的博文,像是一种无声的守望。
林倾歌一条条地翻看着那些熟悉的ID带着激动与哽咽的话语,看着那些曾经黯淡下去的头像再次亮起,诉说着不曾遗忘的挂念。
那些攻击和质疑的言论依然刺眼,但此刻,却被这片由“默”引领的、汹涌而来的温暖声浪死死地压了下去。
她沉默了很久,胸腔里充斥着一种酸涩的情绪。她点开了“默”的主页,依旧是一片干净,没有自拍,没有多余的信息,只有关于她的、持之以恒的记录和支持。
林倾歌回到那条长文下,郑重地点了“赞”。
她点开评论区,手指在键盘上悬停许久,千言万语哽在喉头,最终,删删改改,只留下了一句简短的、试图回应那份“:「穿过漫长的时光与寂静,又看见你站在光里了”的温柔话语。
林倾歌:「是你们,让寂静有了回响。」
这条评论瞬间被顶到了最前面,引发了更热烈的回应。粉丝们在她评论区里哭成一片,纷纷留下“我们永远在”、“欢迎回来”的暖心话语。
看着这些滚烫的留言,一种久违的情绪在林倾歌心头涌动。她鬼使神差地,开始向上滑动屏幕,一条条翻看那些早已被自己遗忘的微博。
那些动态,记录着她曾经的青涩、张扬、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如今看来恍如隔世。而几乎在每一条微博下面,无论内容是喜悦、抱怨还是简单的日常分享,那个名叫“默”的ID,都如同一个沉默的守护者,留下了她的足迹。
评论通常不长,有时只是一个简单的“加油”,有时是一句“新歌很好听”,有时甚至只是一个表情符号。
当她终于滑动到最底部,看到了自己出道夜发布的那条微博时,手指猛地顿住了。
那条微博的配图是出道团的合影,她站在最边缘的位置,笑容勉强,眼里带着未能如愿的失落,却又强撑着不肯露怯。评论区更是鱼龙混杂,有鼓励,有嘲讽,有惋惜。
而在那片混乱之中,“默”写道:
【喧嚣终会退潮,而微光自有归处。站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然站在了通往长夜破晓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