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数据与真实 ...

  •   柯明视频带来的冲击波,在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内持续发酵。
      林薇的邮箱里开始收到措辞谨慎的质询函,来自其他关联部门,询问项目的“社会风险评估”。秘书小张汇报,之前几个有意向与“职业尊严”计划合作的民间基金会,态度也变得暧昧起来。一种无形的压力,正沿着官僚体系的毛细血管悄然蔓延。
      苏晴这边的情况更为直接。工作室的官方账号和她个人的社交媒体评论区,涌入大量复制着柯明“金句”的评论,整齐划一地抨击她“背叛女性立场”、“为父权涂脂抹粉”。更让她心烦的是,经纪人李姐告诉她,有两个原本在接洽的高端代言,对方以“近期舆论环境复杂,需重新评估”为由,暂停了谈判。
      “看见了吗?这就是他的能量。”苏晴在和林薇的视频通话中,揉着太阳穴,“他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资源和生存空间。”
      林薇的表情在屏幕那头显得异常冷静:“恐慌和愤怒正落入他的预期。他现在扮演的是‘戳破皇帝新衣’的勇士,任何情绪化的反驳,都会被他扭曲成‘被说中痛处的恼羞成怒’。”
      “那我们难道就什么都不做?”
      “不。我们要做,但要用他无法轻易扭曲的方式。”林薇切换屏幕,共享了一份文档,“这是我让小张紧急整理的,《筑城者——李工》纪录片发布后二十四小时内的核心数据。包括完整播放率、正面/中性/负面评论语义分析、以及自发进行二次传播的KOL属性分析。”
      数据清晰地显示,尽管柯明的视频获得了惊人的瞬时流量,但纪录片的完整播放率极高,说明真正看完的人大多被内容本身打动。而在去除水军和复制粘贴的评论后,真实用户的正面反馈占比超过65%,且多数集中在“感动”、“尊重”、“想起了父辈”等情感共鸣点。
      “你看,”林薇指着数据,“他的声音很大,但并未真正动摇我们打动的那些人心。我们的策略不应该是去他的战场上与他缠斗,而是巩固我们自己的阵地。”
      苏晴看着数据,眼神渐渐亮了起来:“我明白了。我们要用更多的‘真实’,去淹没他的‘虚构’。”
      “没错。”林薇点头,“我建议,我们立刻启动两项工作:第一,由你工作室出面,发布一份‘观众真实故事征集’,邀请看了纪录片后有感而发的观众,分享他们身边‘李工’的故事,或者他们自己对职业尊严的看法。我们要把话筒递给普通人。第二,我会协调部里官媒,不直接反驳柯明,而是围绕‘劳动的价值’、‘工匠精神’等主题,推出一系列扎实的人物报道和评论员文章,用更庞大的正面声量,对冲掉他的噪音。”
      “好!我马上让团队去办!”苏晴重重点头,但随即又闪过一丝忧虑,“那……上面给的压力怎么办?”
      林薇沉吟片刻:“我会准备一份详细的报告,呈交领导。重点不是辩解,而是展示数据、我们已产生的正面社会影响,以及接下来的稳妥预案。我们必须展现出足够的掌控力和建设性。”
      与此同时,新生代的力量也在悄然行动。
      顾皓转发了纪录片的链接,并附上了一段长长的文字。他没有直接提及柯明,而是真诚地分享了自己作为演员,对“塑造真实人物”的追求。
      「……李工让我看到,真正的‘角色魅力’不在戏剧化的冲突里,而在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对专业的敬畏中。我们习惯于在屏幕上寻找英雄,却常常忽略,英雄就在我们身边,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尊重每一份正当的劳动,是这个社会最基本的善意和底线。」
      他的发言,为他引来了一小波柯明拥趸的攻击,嘲讽他是“讨好女性”的“暖男人设”。但更多他的粉丝和路人,则因为他的发声,去观看了纪录片,并加入了支持者的行列。
      更让苏晴意外的是,之前围读会上那位持保留意见的老艺术指导,竟然也私下给她发来了信息:「小苏,片子我仔细看了,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我也看了。别理会那些胡说八道!搞艺术创作,根子要正。李工这样的人,才是咱们国家的脊梁。你们做得对,我支持。」
      这份来自“老一辈”的、跨越了最初观念分歧的支持,让苏晴倍感温暖。
      三天后,由苏晴工作室发起的“我身边的守护者”故事征集活动,收到了海量的投稿。无数普通人的故事汇聚成温暖的海洋:有关心社区孤寡的退休教师,有坚守雪域高原的邮递员,有精益求精的环卫班长,也有像顾皓所期待的那种、积极参与育儿的新手爸爸……
      这些真实、具体、无法被“诡辩”轻易解构的故事,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沉默的洪流。部里的官媒系列报道也适时推出,沉稳有力的主流声音开始占据更多版面。
      林薇的报告起到了关键作用。领导在听取了她的全面汇报后,态度从“谨慎”转为“继续观察,稳步推进”,无形的政治压力暂时得到了缓解。
      晚上,苏晴和林薇再次通话。
      “我们……这算是顶住了?”苏晴问,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
      “是第一轮。”林薇纠正道,但语气缓和,“柯明不会就此罢休。他尝到了甜头,会寻找我们下一个弱点。但我们证明了,他和我们,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
      “哪个世界?”
      “他活在数据和流量的抽象世界里,而我们,”林薇看向窗外,城市灯火如星河流淌,“我们活在具体的人和人构成的世界里。只要还有具体的人需要被看见、被理解,我们的路,就断不了。”
      这一次,她们没有完全赢得舆论战,但她们守住了阵地,看清了敌我,并找到了最属于她们自己的、也是最有力的武器——**具体的人的真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