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 19 章 完结 ...

  •   《职人觉醒》第一期“育儿代价:谁的天平在倾斜?”如期播出。节目以其真实的案例、尖锐的议题和建设性的视角,引发了远超预期的社会反响。

      #育儿是共同的责任#、#男性育儿假不是施舍#、#看见职场母亲#等话题持续占据热搜榜。李悦的困境让无数职业女性感同身受,王先生家的晨间VCR成为热议的“照妖镜”,而“奶爸”张伟的分享,则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了改变观念的涟漪。许多年轻男性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表示希望也能像张伟一样,更多参与孩子的成长,并开始关注和讨论男性育儿假的落实问题。

      与此同时,林薇主导修订的《生育保障条例实施细则(草案)》结束了征求意见阶段,即将进入最后的审议。草案中明确的“男性强制育儿假”条款,在苏晴节目引发的广泛讨论基础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公众关注和支持。舆论的压力,无形中为林薇在体制内的博弈增添了重要的砝码。

      一家颇具影响力的财经媒体邀请林薇和苏晴进行一场联合专访,主题是“政策与舆论:如何共同塑造性别友好的职场环境”。

      访谈中,林薇身着简洁的西装,理性清晰地阐述政策设计的初衷与预期效果:“我们推动强制性育儿假,目标不是增加企业负担,而是通过制度引导,重新定义家庭责任,优化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短期的适应成本,换来的是更稳定的员工队伍、更和谐的劳资关系,以及更可持续的人口发展。”
      苏晴则穿着干练的衬衫长裤,从情感和传播角度补充:“我们需要打破‘坚强父亲’和‘全能母亲’的刻板印象。通过呈现真实的故事,我们想让公众看到,分担育儿责任不是‘帮忙’,而是为人父母的本分。这不仅能解放女性,也能让男性体验到更完整的情感生活,构建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她们一个从宏观政策入手,一个从微观个体叙事切入,配合默契,相得益彰。访谈视频播出后,被广泛转发,评论中不乏“终于看到政策制定者和公众人物联手推动实质改变了”、“说得太对了,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方向”这样的声音。

      专访结束后,两人回到苏晴的公寓。卸下妆容和面对公众的姿态,她们都感到一阵轻松的疲惫。
      “今天表现不错,林司长。”苏晴递给林薇一杯温水,笑着调侃,“面对那个刁钻的问题,反应还是那么快。”
      “你也是,苏主持人。”林薇接过水杯,唇角微弯,“情绪引导和总结都恰到好处。”
      简单的对话,充满了相互的欣赏和无需言说的默契。

      她们没有开灯,任由城市的光晕透过落地窗,在客厅里投下朦胧的光影。两人并肩坐在沙发上,一时无话,却丝毫不觉尴尬。一种宁静而满足的氛围在空气中流淌。
      “感觉……潮水的方向,好像真的开始变了。”苏晴望着窗外的灯火,轻声说。
      “嗯。”林薇应道,“虽然只是开始,但能感觉到那股推动的力量。”
      她们回想起从国家大剧院初识的彼此防备,到露台火锅的坦诚相交,再到清源县的土地与星空,直至如今在推动社会观念变革的舞台上并肩而立。这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但每一步,都让她们的联结更加紧密。

      苏晴悄悄伸出手,覆在林薇放在沙发的手背上。这一次,林薇没有一丝迟疑,轻轻翻转手掌,与她的手交握在一起。指尖传来的温度,比任何语言都更能传递此刻心中的安定与澎湃。
      “接下来,还有什么计划?”苏晴问,手指微微收紧。
      “细则通过后,重点是推动落实和监管。”林薇回答,同样收紧了交握的手,“还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做。”
      “我的下一期节目,想探讨同工同酬和职业晋升中的玻璃天花板。”苏晴说,“我们……继续?”
      “当然。”林薇转过头,在微弱的光线中,清晰地看到苏晴眼中映着的城市灯火,以及那份与自己同样的、永不熄灭的光,“一起。”

      三个月后,经过多轮审议和修改,《生育保障条例实施细则》正式颁布。林薇坚持的核心条款,包括“男性不少于30天强制育儿假”及加强对就业性别歧视的监管措施,均得以保留。这被视为在制度层面推动职场性别平等的一次重要突破。

      与此同时,苏晴制作的《职人觉醒》系列节目,因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积极的建设性视角,获得了极高的口碑和影响力,成功引导了公众对职场性别、代际关系、工作意义等议题的理性讨论。

      她们共同参与推动的“职业尊严影像计划”和“家庭新画像”项目,也持续产出着温暖而有力的内容,不断丰富着公共话语的多样性。

      细则颁布当晚,林薇和苏晴没有参加任何官方或媒体举办的庆祝活动。她们再次来到了那个承载了无数重要时刻的露台。

      露台被苏晴精心布置过,柔和的串灯缠绕在栏杆上,小桌上放着简单的餐点和一瓶红酒。夜风习习,俯瞰着脚下流光溢彩的城市。
      “恭喜你,林薇。”苏晴举起酒杯,眼中闪烁着比星光还亮的光芒,“你做到了。”
      “是我们做到了。”林薇郑重地与她碰杯,清脆的响声在夜色中格外动听,“没有你的声音,没有那些被呈现的故事,政策的推动不会这么顺利。”
      她们相视而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所有的艰辛、压力、彷徨与坚持,仿佛都融入了这醇厚的酒液,化为了此刻成功的甘甜和继续前行的力量。

      酒至微醺,氛围愈发松弛而亲密。
      “林薇,”苏晴放下酒杯,目光柔和而认真地看向身边人,“有时候我觉得,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之一。”
      林薇的心微微一动,对上她的视线。城市的光影在她深邃的眼中流转,平日的冷静自持融化了许多。她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斟酌词语,最终,用一种极其舒缓而真诚的语调说:
      “我也是。苏晴,是你让我看到,理性之外,真实与情感拥有多么强大的力量。是你让我知道,并肩作战,可以如此……安心。”
      这不是什么热烈的情话,却比任何承诺都更打动苏晴的心。她们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友谊或爱情,那是一种灵魂的共鸣,是志业与情感的完全融合。

      苏晴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林薇的眉骨,沿着她清晰的下颌线滑落,动作带着珍视和毋庸置疑的爱恋。林薇没有躲闪,反而微微侧头,将脸颊更贴近那份温暖的触感,缓缓闭上眼,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满足的叹息。
      “以后的路,可能还会有很多挑战。”苏晴轻声说。
      “嗯。”林薇睁开眼,握住她停留在自己脸颊的手,紧紧包裹在掌心,“我知道。”
      “你会一直在我身边吗?”
      “会。”林薇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如磐石,“就像你会一直在我身边一样。”

      她们不再需要更多言语。未来的画卷已然展开,无论是职场中尚未破除的坚冰,还是社会深处依然存在的偏见,抑或是她们个人生命中未知的风雨,她们都将如此刻——携手同行,互为铠甲,也互为软肋。

      星空之下,城市之上,她们的身影依偎在一起,仿佛本身就是一道温暖而坚定的光,照亮彼此,也愿能照亮她们所关切的、这个世界的更多角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