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二十九章?烽火仁心
...
-
北境的风,裹挟着黄沙与血腥气,吹拂着雁门关外临时搭建的连绵营帐。这里是随军医官团的驻地,距离前线不足二十里,时常能听到隐约的厮杀声和战鼓声。
条件远比沈清晚想象的更为艰苦。伤兵源源不断地从前方抬下来,断肢残臂,创口狰狞,痛苦的呻吟声不绝于耳。许多军医习惯了粗放的处理方式,止血、上药、包扎,生死由命。但沈清晚带来的,是一套全新的、系统化的战地救护体系。
她将伤兵营划分为清洁区、处置区、重伤观察区和隔离区。所有医官、学徒乃至帮忙的兵士,都必须用烈酒洗手,器械严格沸水消毒,绷带煮沸暴晒。她亲自示范如何快速清创、缝合血管、固定骨折,如何辨别和处理坏疽,如何用提前制备的蒜素(简易抗生素)溶液冲洗感染伤口。
起初,一些老军医对她的方法不以为然,觉得繁琐,耽误时间。但当他们看到,经过沈清晚和她亲自培训的医官处理过的伤员,伤口红肿热痛的情况大大减少,存活率显著提高时,所有的质疑都化为了敬佩和效仿。
沈清晚几乎是连轴转,常常一天只睡一两个时辰。她穿着简单的布衣,系着围裙,上面沾满了血污和药渍,穿梭在一个个痛苦的生命之间。她不仅要处理最复杂的伤势,指导医官们,还要调配药物,应对可能出现的疫病。她的冷静、专业和那双仿佛能起死回生的手,成了伤兵营里最大的定心丸。士兵们私下都称她为“菩萨娘娘”,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就觉得有了生的希望。
一日,前线战事激烈,一批重伤员被紧急送来,其中有一位年轻的校尉,腹部被长矛刺穿,肠子都流了出来,气息奄奄。随行的老军医看了一眼,便无奈地摇了摇头,示意准备后事。
沈清晚却快步上前,检查后沉声道:“还有救!准备麻沸散,热水,羊肠线!”
在众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中,她进行了这个时代堪称奇迹的腹腔缝合手术。她小心翼翼地将肠管复位,用煮沸过的羊肠线一层层缝合腹膜和肌肉,动作精准而稳定,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也顾不得擦。整个手术持续了近一个时辰,当最后一步完成,那校尉的呼吸虽然微弱,却平稳了下来。
“接下来三天是关键,注意观察,按时换药,喂流食。”沈清晚疲惫地交代着,脱下手套,几乎站立不稳。
周围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的欢呼和赞叹。那位老军医激动得老泪纵横,对着沈清晚深深一揖:“皇后娘娘真乃神人也!老夫行医数十年,从未见过如此医术!您这是……这是从阎王爷手里抢人啊!”
沈清晚虚扶了他一下,声音沙哑却坚定:“医者职责,尽力而已。”
她走出手术帐篷,望着灰蒙蒙的天空,深深吸了口气。在这里,她忘记了皇后的身份,只记得自己是一名医者。每一次成功的救治,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远在京城、那个为她支撑起这片天地的男人的最好回应。
夜深人静时,她会借着微弱的烛光,给萧璟写信,讲述前线的见闻,伤兵营的进展,还有……对他的思念。她知道,他定然也在京城为她忧心,为她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