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二十七章?杏林春暖 ...

  •   景安女子医学院的成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明珠,光华璀璨,却也引来了暗流的涌动。尽管有帝后共同支持,但千百年来的观念壁垒,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打破。学院开办初期,前来报名的女子寥寥无几,多是家境极为贫寒、走投无路之人,或是少数被沈清晚个人魅力感召、心怀理想的官家小姐。更多的,是来自朝野上下、乃至市井民间的质疑与嘲讽。

      “女子无才便是德,学什么医?”

      “抛头露面,与男子一同学习,成何体统?”

      “皇后娘娘母仪天下,怎可如此……不守妇道?”

      这些声音,如同绵绵阴雨,虽不猛烈,却无孔不入,试图浸湿这株新生幼苗的根基。医学院的第一批女学生,走在街上,时常会接收到异样的目光和指指点点的议论,压力巨大。

      沈清晚深知其中艰难。她并未用皇后的权势去强行压制这些言论,而是选择用事实说话。她亲自为医学院制定了严格的课程体系,将现代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知识与她所掌握的中医精髓相结合,编写成深入浅出的教材。她定期亲自授课,不仅传授医术,更教导她们何为医德,何为独立的人格。

      “记住,你们学习医术,并非只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掌握一门能够帮助他人、也能让你们自己立于天地的本事。他人的眼光言语,如同风过耳,无需在意。你们要做的,是成为比他们更优秀、更有用的人。”沈清晚站在讲堂上,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或迷茫、或坚定、或怯懦的年轻面孔,声音清越而充满力量。

      她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好的榜样。从侯府庶女到一国之后,她凭借的,从来不是依附和顺从,而是自己的智慧与能力。

      同时,她也让惠民医局与女子医学院紧密联动。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进入医局实习,在实践中巩固所学,也用实实在在的疗效,去回应那些质疑。当第一位由女医学院学生独立诊治、成功接生的产妇家属敲锣打鼓送来“妙手仁心”的匾额时,当女学生们在一次小范围的时疫防治中表现出色,得到百姓交口称赞时,那些质疑的声音,终于渐渐微弱下去。

      萧璟在朝堂之上,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支持着她。他擢升了几位在医局和学院建设中表现出色的寒门官员,其中不乏支持女子学医的开明之士。在制定相关政令时,也特意强调“唯才是举”,为女子争取更多空间。

      这一日,沈清晚在医学院忙到黄昏,回到宫中时,见萧璟正站在一株新移栽的西府海棠下等她。夕阳将他明黄色的常服染上一层暖光,少了些许帝王的威严,多了几分居家的温和。

      “回来了?”他自然地牵过她的手,指尖拂过她眉宇间的一丝疲惫,“看来,我们沈院长今日又是劳心劳力。”

      沈清晚靠在他肩头,难得地流露出一丝依赖:“是啊,教书育人,比治病救人似乎更费心神。不过,看到那些孩子的眼神一天比一天明亮坚定,便觉得一切都值得。”

      萧璟揽住她的肩,低笑道:“朕的皇后,可是在为大周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才,自然辛苦。不过,再忙也需记得,你不仅是皇后,是院长,更是朕的妻子。”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幽怨,“朕已让人备好了你爱吃的菜,今晚,皇后总该陪朕好好用顿晚膳了吧?”

      沈清晚失笑,心中暖意融融。无论她在外面如何叱咤风云,回到他身边,总能找到最安宁的港湾。她点头:“好,都听陛下的。”

      帝后相携步入殿内,身影在夕阳下拉长,和谐而温馨。宫人们皆垂首敛目,心中无不感叹帝后情深。他们明白,这位皇后的与众不同,正是陛下如此珍视她的原因。而这大周天下,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对并肩而立的帝后,才愈发显露出蓬勃的生机与希望。杏林春暖,不仅仅是在医学院,更是在这宫墙之内,在这万里江山之间,悄然蔓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