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十章:書單與界線 ...
-
沈知晴的試探無功而返,但她並未氣餒。那股想要穿透陳暮遠周身迷霧的渴望,反而愈發強烈。她意識到,直接詢問關於他個人的問題,只會觸發他完美的防禦機制。她需要一個更聰明、更迂迴的策略。
機會來自一堂選修課。教授布置了一篇關於「現代社會中傳統價值觀的韌性」的論文,要求角度新穎,有深度。這個題目讓許多同學抓耳撓腮,沈知晴卻心中一動。她想起陳暮遠在查經時,偶爾會引用一些社會學、歷史學的觀點來闡釋信仰,視角獨特而深刻。或許……這是一個絕佳的藉口。
週六下午團契後,她趁著陳暮遠身邊沒人,再次走上前,這次她手裡拿著筆記本和課程大綱,擺出一副虛心求教的學生模樣。
「陳執事,不好意思打擾您一下。」她盡量讓語氣顯得苦惱而真誠,「我們課上布置了一篇很難的論文,關於傳統價值觀在現代社會的韌性。我想到您之前查經時提到的一些觀點特別有啟發,所以想冒昧請問一下,您能不能……給我推薦幾本相關的、比較有深度的參考書?我實在有點找不到方向。」
這個請求堪稱完美:
理由充分:學業求助,合情合理,且與他展現過的學識相關。
界限清晰:只求書單,不涉及私人情感或過往幫助。
給予尊重:認可他的見解,姿態謙遜。
陳暮遠看著她,那雙逗號眼裡依舊是溫和的笑意,但似乎比上次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探究?他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略作思考,手指無意識地在身旁的桌面上輕輕點了兩下。
「這個題目確實需要一些跨学科的視野。」他開口,語氣平和,像一位耐心的學長,「光看理論可能會比較枯燥。我建議你可以從一些兼具學術性和可讀性的著作入手。」
他沒有推辭,而是真的開始認真思考。他報出了幾個書名和作者,並簡要地說明了每本書的側重點和可能帶來的啟發。他的推薦並非隨口一提,而是成體系、有層次的,顯然對這些領域頗為熟悉。
沈知晴趕緊低頭記錄,心中既驚訝於他的爽快與博學,又為計劃初步成功而暗喜。
然而,就在她以為順利過關時,陳暮遠接下來的話,卻像一道溫和卻堅定的界線,輕輕劃下。
「這些書圖書館應該都能找到。」他說著,語氣自然而然地帶上了一絲長輩式的關懷,卻也隱隱劃清了距離,「如果找不到,也可以問問圖書館員,或者……方進年他們幾個研究生,對學校資源比較熟悉,應該能幫到你。」
他再一次,極其自然地,將「提供具體幫助」的路径,引向了方進年。
沈知晴記錄的手微微一頓。一股微妙的失落感混雜著「果然如此」的明悟湧上心頭。他願意分享知識、指點方向,但一旦涉及可能需要更進一步接觸的「具體幫助」,他便會立刻後退,並巧妙地將她推回他認為「合適」的同齡人圈子裡。
「謝謝陳執事!這些書單太有幫助了!」她抬起頭,臉上掛著感激的笑容,完美地掩飾了內心的波動。
「不客氣,希望能對你有幫助。」他微笑點頭,態度無可挑剔。然後,他像是忽然想起什麼似的,看了看手錶,「我待會還有點事,先走一步。論文加油。」
他再次用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結束了這次對話,轉身離開的步伐從容而穩定。
沈知晴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這次接觸,她有所得——證實了他的博學與樂於指點,也得到了一份珍貴的書單。但她也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一條無形的界線。那條界線,是他用溫和與理性精心構築的護城河。
她握緊了手中的書單,那上面不僅僅是幾本書的名字,更像是一張探索他精神世界一角的地圖。同時,她也更堅定了一個想法:這條界線的存在,恰恰證明了界線之後,藏著某些他不願輕易示人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或許就與她一直以來的疑惑息息相關。
她的探尋,不會因為這條界線而停止,反而因為它的存在,變得更加目標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