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扶新帝 ...

  •   再次回京,事情繁杂又忙乱,一直到今日,他才抽出空来比邻的坟前坐坐。

      一晃十年过去了,萧砚舟已经二十六了。但小土包里的比邻还是只有十六岁,小土包看上去干干净净的,应该是存知来过了。

      萧砚舟将带来的酒和点心放在墓前,自己也要顺势坐在一边。

      “一直在军队待着,也没时间来看你,你可别怪我。”萧砚舟一边说一边将拿来的酒打开,倒了两杯。“给你带的是桃花酿,不容易醉,你才十六,喝不了烈的酒,等你……”说到这里,他突然有些哽咽,他心里清楚,比邻永远只有十六岁了。他一边自嘲的笑着,一边喝下一杯又一杯酒,此刻他突然有些想念边疆的酒,那么辛辣,那么烈,喝上一口,所有的痛苦都能忘记,不像这酒,越喝越苦,越喝越难受。

      太阳逐渐落下帷幕,将最后一丝光亮洒向山坡,比邻的小土包变成金黄色,像是他这个人一般,沉默的,温暖的,轻柔的风划过山坡,像是比邻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般。

      萧砚舟一直埋着头,将自己笼罩在自己的阴影中,似乎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忏悔自己的罪行,没有救下比邻的罪行。其实并没有人怪他,只是一年又一年,他自己给自己加注了越来越重的担子,他不仅仅是萧砚舟,因为他还要带着比邻那份一起活下去。

      他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时间用来悲伤,也只有在比邻墓前这一小会时间,他才会放任悲伤将自己包围,像是一个从未停止的旅人,在这一刻放下了担子。

      但太阳还会重新升起,旅人要继续出发,他也要重新变成那个杀伐果断的战神,乃至以后将会饱受无数恶意和争议的摄政王。

      第二日便是登基大典,宫城内外早已被宫人挂满了明黄宫灯,朱雀大街至奉天殿的御道两侧由护林军持戟列阵守护,甲胄似乎是刚刚缝制出来一般,映的御道一片光亮。

      李岁聿换上衮冕,戴上冕冠,登殿时,编钟声悠长,余音绕梁。乐声未落,传胪官高声宣诏,宣告新帝登基,改国号为明昌。

      阶下百官叩首如仪,朝珠碰撞声与万岁声交织,李岁聿站在最高处,睥睨着他的百官,他的王朝。

      这一刻,李岁聿突然有了无法言说的感觉。文武百官跪地高呼他们的新帝万岁,而李岁聿也跃跃欲试的想大干一番事业。他期待着,期待着自己将做出的丰功伟绩,期待着自己的百姓安居乐业。

      而一旁站着的萧砚舟,则是满眼淡然,作为异姓摄政王,从先帝留下的遗诏宣布他成为摄政王以后,他就一直饱受争议,只是先帝已然驾崩,无论文武百官有什么怨言,也只能百年以后到了地下去同先帝说了。

      萧砚舟无所谓流言蜚语,或者说先帝让他成为这个摄政王,也是希望他一直处于流言蜚语中的,先帝矛盾的想让他帮新帝处理朝政,又不希望他获得名望,于是给他设置无数只眼睛盯着他,无论什么时候,永远的盯着他,在他刚刚成为摄政王的时候,便给他头顶扣上一个名为“乱臣贼子”的隐形的帽子,若他做的好了,便是收买人心,若他做的不好了便是露出了狐狸尾巴。他像是一直行走在悬崖边的人,若有一步行差踏错,便永世不得翻身。

      李岁聿登基的这天将两个人的人生分为了两块。李岁聿自此走他披荆斩棘的光明大道,萧砚舟行他望不到头的无尽深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