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冤种陈王 ...

  •   这边周冕等人对于明帝的所作所为实在无话可说,那边的臣子也是各怀心思,目光隐晦落在周冕与周歧身上,皆是欲言又止。
      无它,从天幕讲述至今,明帝卫王加上陈王的配置,与当朝太女三人对比起来,简直太强烈了,宛若天幕中人就在身旁。
      奈何这话无一人敢说出口。

      周莲沉着脸,心想明帝继位时大齐定然也是清平之世,观明帝登基后,还能弄出如此的局面,简直愚不可及。
      他是不知明帝……
      只是为避免自己名声不保,周莲认为太女还得好生教导,连周歧与周郢的思想教育也不能落下。
      周莲叹气,不知为何心有戚戚然。

      【周家人嘛,本来就是随便一抽都是SSR卡,然而能整出个像明帝这样要运气没运气、还尽干坏事的人也不容易。
      新君是个刻薄恶趣味不太能忍人的,可以说很要命了。但根据史料,陈王直接跟着卫王造反也有其他的因素。

      母辈恩怨是一个,且文帝驾崩之前,他已然备受打压多年,到后来就成了“文帝甚恶之”“王失宠于高祖”。
      可以说陈王承受的压力还挺大的。
      且众人皆知陈王和卫王关系好,他为了谋求出路,也会孤注一掷。
      可能还有一个他们家祖传的反骨基因吧:
      但凡是个有本事的,都不愿居于人下,会选择造反上位。】

      周冕腹诽着:这也不是甚好事。
      虽没人提及,但周冕心知因元帝窃篡大位,她阿父周莲至今耿耿于怀,看似盛宠周郢实则处处防备,以免重蹈覆辙周郢也行大逆之事。
      而周郢之所以会与周歧同学同行,能够自小出入殷夏王府,还是周莲为了当年旧事迁怒怨憎于周歧,直接将周歧送入殷夏王府,来个眼不见为净。

      周郢也只年长她们一两岁,前两年还颇为喜文墨,近来忽然性情大变,在东雀里设摊经营商货,问甚事他也是一问三不知。
      为此也有人上书言殷夏王轻薄。
      周郢不理,依旧我行我素。
      至于她阿父没责骂也没嘉奖,而是乐见其成。

      【没办法,大齐宗室的家国一体思想还是比较强烈的,不少都想着我行我上,遂争争争争。
      大概也是因为生得不多,就是历经了n代,废了死了残了加上无后的那一堆,导致宗室也比别的朝代少很多。而且作为皇女皇子,皇帝亲娘亲爹们能宠则宠,要什么给什么,拿着上好的资源过得非常滋润。

      不过他们家的皇帝有点抠门还比较独特。
      给女儿、儿子封王时,不管宠不宠,名义上一律都是封郡王,然后睁眼瞎给封地和食邑。
      比如景帝周虞在当太女前,封广宁王,给的食邑封地不仅广宁郡,还有整个虞地,也是在卫州刺史任期三年满后,她回京经营多年才封梁王,但彼时梁王周虞也与副主无疑。

      反正他们家挺开放的,连皇帝也没见得有多守那些腐朽陈规,唯一不好的,就是在立储上一个嫡嫡道道,结果让那些非嫡非长的宗室直接给掀了桌。就连卫王和陈王这两人也算吧,卫王还是著名庶女掀桌代言人,陈王名字经常挂在卫王后面,真正实现了兄妹福祸相依。
      一起长大一起造反一起去死。
      嗯听着挺地狱。】

      周冕听闻此话,抬起眼看向天幕,片刻后,才不以为意轻笑出声。
      只有没用的人才守不住自己位置。
      她自认为自己也算颇有才德,并不比那些知名储君差多少。
      所以倒是无须担忧。

      邓岚一垂眸,便望见周冕冷眉冷眼,紧紧握着大觞,手上青筋暴起。
      还是被影响到了。
      邓岚顾忌着是在宫中,不敢多言,便给周冕斟了酒:“殿下。”
      周冕一笑:“劳烦山容了。”

      【不过扯远了,话说回来,陈王其人——
      身份也算比较特殊,年少时得帝王宠,青年失势,到新帝登基时虽正值盛年,但性情一早就被磨平了,活像个在大公司里艰难活命的高级社畜。
      而且陈王人长得漂亮,看史书描述里他的脾气也好,毕竟都“眉目如画,温顺雅重”了,连造反后朝廷里还有人给他求情。
      可见陈王在京城混了那么多年,他的人缘还是不错的。】

      周歧忍不住侧脸看周郢,不合时宜想到:他们几人里,周郢的确是模样最好的那个,容貌秀美,穿着粗布麻衣也掩不住颜色。
      周郢注意到周歧目光,疑惑问道:“阿菩,你看我做甚?”
      周歧压低了声音:“我以为阿兄甚美。”
      “啊?”周郢磕巴说,“其实一般。”
      然而周郢一侧头,发现周冕也在盯他,于是周冕也笑了,开口:“我也以为阿兄甚美。”
      周郢:“……”
      求别说了!现在可是在白玉京,那么多人看着,就别说这话害我了。

      【陈王出蕃离京的代价很大——没了女儿。虽然夫妇两人因为女儿恨上明帝,但人家还没蠢到落下口实,也都离京了,更不可能跑去刺杀皇帝。
      而且他们离京后,没意外的话也可以过上好几年清静日子。
      但偏偏意外就发生了。
      陈王离京前得罪过狩和寺的沙门法隐。某日“法隐外兄冯敏自悬州入京师,时世宗入狩和寺,敏诬构陈王蓄异志,阴养死士,悬州民皆知其事”。

      然后明帝那边震惊了,但震惊的角度有点不一样,她是认为“陈王既无兵柄,复乏资财,且素著忠忱,何由反耶”,并且骂冯敏狂悖至此污蔑陈王,还把她当傻子,让人将冯敏和法隐都砍了。
      接着明帝又派散骑侍郎朱方带赏赐去悬州,抚慰不知情的陈王。明帝还是太女时朱方已经投靠东宫,与陈王关系一般鲜有接触。
      但很碰巧,作死的沙门法隐是朱方情人。

      皇帝近臣养着个和尚当情人。
      其实也正常,毕竟朱方是捅残了她那“有精神疾病才打老婆”的废物老公后,才改名逃来京城,且运气很好被先帝看中当了金吾卫,后来又果断投靠明帝。得势后玩情人和养美男子那是一个勤快,前夫家人找上来,朱方还不认账直接把人打出了京城。

      朱方死了个很喜欢的情人,她不敢恨明帝,于是就恨上了倒大霉的陈王。恭喜陈王在悬州没到半年,就祸从天降,被迫承受了太多仇恨。
      怎么说呢,人怎么能倒霉成这样。
      陈王和明帝的皇夫相比,也挺可怜的。】

      周郢抹去额上汗水,心想陈王运气没得说。
      痛失爱女才有机会离开京城,什么都没干,就招惹了个睚眦必报的仇人。
      而明帝真不是故意而为的?

      还有太女……太女也是精明能干心很黑。
      周郢余光望见至尊审视的眼神,不敢回视,甚是觉得自己前途未卜,生死未知,一时间成了陈王那种大冤种。
      实在是惨。

      【而明帝听过太女少师讲朱方养情人一事。
      有趣了,明帝一边知道陈王没谋反的资本,另一边又派与陈王有仇的人去悬州慰问。
      到底为什么这么做呢,真的有点难猜啊。

      明帝是当皇帝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想教训人甚至不用自己出手。
      但明帝这些刻薄的手段还是和亲爹学的。
      她爹以前怎么对她,她就怎么对别人,也是很无语的一款学以致用了。
      只能说皇帝都没有傻白甜。无论后人再如何美化皇帝,但翻一下史书,就会发现在权势之下,他们的心都很脏。】

      周莲推开大觞,望着天幕思绪平静。
      历来帝王都是这样的,要思虑的事很多,自然顾忌也多。
      可他自登基以来,勤务政事,为百姓谋福,并无懈怠之意,做得纵是不如前人,也不至于如明帝那般落得骂名,但明帝作为大齐皇帝……
      被后世百姓骂,还被陆固那等乱臣之君骂。
      简直丢尽了祖宗的脸面。

      【远在悬州的陈王,自然不知发生何事。
      他也不知一个从悬州出去的人与一个和尚在狩和寺里被明帝杀了,也不知朱方“以法隐死,衔恨于王”。
      朱方入悬州之后,陈王不知道明帝打算,也不知朱方心思,他因为还记恨着次女的事,对朱方多有怠慢,连设宴时都懒得敷衍。
      她这一看,还挺生气的,没过多久就写信给皇帝上眼药水,说陈王在悬州一切如常。唯有一事多有蹊跷,陈王入夜后时常不知去往何处。
      上眼药水也不能上太多,点到即止刚好。
      信传回天都,那边明帝置之不理。偏偏朱方回京,还没出悬州就中了埋伏,身受重伤。她死了还好,但命硬,没死成,于是就成了不管是谁想杀她,罪魁祸首都一定是陈王,回京后当即添油加醋说“陈王有谋逆之意”。
      而明帝暂时不理会陈王。
      因为卫王那儿的事让她腾不出手,对比起来,显然卫王更让她头疼。
      不过陈王那事,还有个阴谋论——传言要杀朱方的人来自卫王府,卫王故意欲离间君臣的关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冤种陈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