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第二章一袋面粉
周六的早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房间,小安又一次起晚了。
她揉着惺忪的睡眼,被厨房飘来的香气吸引——妈妈正在包饺子。
看到小安探头进来,妈妈笑着问:“愿不愿意帮妈妈的忙?”
小安乖巧地点点头。
妈妈让她用量杯量出400克面粉,随后抛出一个问题:“妈妈买了一袋5斤的面粉,上周用了500克,今天用了400克,还剩多少斤?”
小安顿时懵了,小声嘟囔:“好难啊……”眼看妈妈的眉头微微蹙起,她不知所措地低下了头。
妈妈轻叹一声,语气却格外温柔:“妈妈最近工作太忙,错过了好多你的成长时刻。这学期我会多花时间陪你,我们一起把数学提上去,好不好?”
她顿了顿,问道:“是不是卡在单位换算上了?”
小安哽着脖子不肯认输:“谁说我不会的!”
妈妈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行了,别嘴硬了。来,妈妈教你——首先要知道500克等于1斤。”
她在纸上写下:
1斤 = 500克 ?
400克 = 0.8斤 ?
接着列出算式:5 - 1 - 0.8 = ?
“看,用总重量减去用掉的部分,就是剩下的。”妈妈用昨晚教的图形法耐心讲解。
小安看着纸上的五角星和圆圈,突然觉得豁然开朗。
她重新计算了一遍,妈妈惊喜地亲了亲她的脸颊:“真聪明!这就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呀。”
小安心里甜滋滋的——原来数学能让妈妈这么开心。
随后,妈妈又抛出第二个问题:“咱们家4个人,每人吃10个饺子,但小弟只吃4个。妈妈已经包了67个,还剩多少个?”
小安兴奋地在纸上画图:“爸爸和妈妈是五角星,弟弟是小圆圈——67-20-5=42个!”
妈妈突然追加条件:“如果爷爷奶奶也来吃,爸爸要比妈妈多吃4个呢?”小安顿时皱起眉头,正要摸不着头脑时,妈妈拿来一盒牙签,帮她分成不同代表堆慢慢计算。
这个突如其来的反转让小安意识到:数学问题原来也会随时变化,必须灵活应对。
饺子下锅时,妈妈指着钟表说:“要煮10分钟,现在一点二十分,什么时候能好?”
她指导着小安:“分针走一格是5分钟,走两格是10分钟。”
小安紧紧盯着钟表,当分针指向6时,她兴奋地喊道:“妈妈!时间到了!”
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一个个白胖胖的香气扑鼻。小安吃着饺子,心里充满成就感——这其中可有她的“数学功劳”呢。
下午,小安主动在日记本上写道:9月2日晴
今天帮妈妈包饺子,竟然用到了数学!量面粉时学了单位换算,数饺子时用了减法和乘法,看时间时学会了钟表。数学好像没那么难了。
妈妈说我是个小数学家,真开心!写完后,她第一次主动预习了明天的数学课。她发现书中的应用题里的小明和小红,仿佛就是她和小胖的影子。
原来数学一直都在生活里。睡前,小安把日记本收进书包,满怀期待地想着明天的数学课。
她要把厨房里这节有趣的数学课分享给李老师——数学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数字,而是让妈妈开心的魔法,是让饺子更香的秘密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