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巢宁宁的报恩 ...

  •   巢宁宁和金灿通完电话后,似乎陷入了过往的一些回忆,沉默不语。

      “搞什么啊!虽然稳住了她的情绪,但系统怎么突然会这样?今天春游两个人不是都挺开心的吗?”时言汐手抵下巴,机关枪似的自言自语。

      周雨也在两人旁边,目光定定地望着手上葛欧辰的照片,心里藏着千言万语。

      她们三人一起蹲聚在离二中不远的僻静路边,要不是穿着二中的校服、要不是这条小路也鲜有人走,以她们这架势,怎么看都像是“拗分”小太妹,让人误解。

      好几分钟后……

      “算了,先回去吧。”巢宁宁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

      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大都市的霓虹灯火将夜空染成一片泛着紫红的迷离暖色调。

      另外两人也各自起了身。

      “我得去问问技术更新什么了,明天见。”时言汐的话音刚落下,三人便一同消失在这个隐蔽的拐角处。

      巢宁宁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宿舍,一盏老式台灯亮着,昏黄的光线从陈旧的灯罩下透出,勉强照亮了书桌前的一方天地。

      这里还是凌晨,天还未亮。

      灯光将巢宁宁此刻的疲惫轮廓一寸寸勾勒出来,将她和白天那个穿着整洁校服、浑身洋溢着青春气息的高中生形象彻底剥离。

      她脸颊上那些属于少女的紧致线条,此刻像被岁月的指尖轻轻触碰,悄然浮现出细密的纹理。

      她的眼神,也从一个十六七岁少女应有的清澈或迷茫,变得深邃、沉静,甚至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苍老。

      她的肩膀微微垮了下来,似乎被成年人的责任和生活的重担,压出了一个难以舒展的弧度。

      此刻的她,才显露出真正的模样——一个略显疲态、却不过刚步入中年的女士,静静地坐在那间简朴,甚至可以说有些简陋的教师宿舍里。

      这里是她真正的家。

      墙壁是粗糙的白色涂料,部分地方受了潮,泛起了斑驳的黄渍和墙皮的卷曲。

      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一个掉漆的衣柜,就是这间小小宿舍里的全部。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旧书本和灰尘混合而成的清贫气息。

      巢宁宁的本职工作是一所偏远小镇的高中校长。

      她的人生,就像这间宿舍一样,简单、朴素,却承载着外人难以想象的重量。

      这小镇便是她的出生地,天空很蓝,云朵也总是格外洁白,只是这里教育资源的极度匮乏,贫瘠得可怜。

      镇上唯一的中学,也就是她现在呕心沥血经营的这所学校,目前连一个可以做理科实验的正经实验室都没有。

      物理实验靠老师画图讲解,化学实验只能挑选最安全、最简单的在讲台上演示,至于生物实验,学生们唯一能亲手操作的,大概就是观察自己从家里带来的洋葱表皮细胞。

      同学们依次上前,用全校唯一的一台显微镜观察。

      更令人窒息的,是精神上的桎梏。

      这里曾一度被陈腐观念深深侵蚀。

      在父母眼中,给女儿的投入是一笔注定亏本的买卖——

      “女孩子家家的,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认识几个字,会算账就行了。早晚是要嫁人的,到时候还不是在家相夫教子?”

      母亲一边择着菜,一边用那种理所当然的语气对她说。

      “把钱省下来,给你弟弟以后在城里买房娶媳妇用,才是正经事。他可是咱们家的根!”

      父亲喝着劣质的白酒,醉眼朦胧地敲着桌子,为自己的“深谋远虑”沾沾自喜。

      这样的话语,像小镇上空终年不散的尘土,充斥着巢宁宁的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无孔不入,试图将她塑造成一个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传统女性。

      可惜,她没有就此认命。

      “凭什么?”

      仅仅性别不同,就要决定一个人命运的贵贱?

      “你们给我等着!”

      她真正的青春模样,远比她在二中这个舞台上呈现的,要“活泼”、“张扬”得多。

      只是在这里,这可并不是什么好事。

      总之,很快她就知道,对她的人生而言,不存在坦途和退路。

      这一张张写满了红色对勾、印着鲜明分数的试卷,就是她逃离这座小镇、改变自己被预设好的人生命运的唯一车票。

      她没有钱去上县城里那些收费昂贵的补习班,就在别人玩耍、看电视的时候,一遍遍地演算课本上最基础的例题。

      同一道题,她会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直到把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公式都彻底吃透,烙印在脑子里。

      学校的老师大都水平有限,许多复杂的知识点常常讲得含糊不清。

      她就将自己那份少得可怜的早饭钱,一分一毛地攒下来,用一个星期饿肚子的代价,去镇上唯一的旧书店,买那些从城里淘汰下来的、满是笔记和折痕的二手教辅书来自学。

      那些散发着霉味的书页泛黄,是她青春里最明亮的光;

      清晨窗外透进来的第一缕微光,是她青春里最忠实的伙伴。

      好在她的天赋和不计代价的努力,并没有被这片贫瘠的土地完全埋没。

      并且,她也足够好运。

      学校里的老校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了她那份几乎满分的数学试卷,以及试卷背面写得密密麻麻的、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这位惜才的老人用自己本就不多的工资,开始默默地资助着她,为她买来最新的习题集,为她垫付拖欠的学杂费,劝说着自己的父母。

      正是这份来自不求回报的善意,让她得以在那个对女孩并不友好的环境里,艰难地完成了高中学业。

      她拼尽了自己全部的力气,堵上了整个青春,最终在高考的独木桥上,为自己搏出了一个出口。

      她考上了一所大学,一所末流的211大学,就坐落在金灿、葛欧辰他们所在的这座繁华都市。

      这个结果,对这些至少拥有幸福家庭、自幼沐浴在城市教育资源中的命运宠儿来说,或许是一场有些唏嘘的落幕。

      但对于一个几乎全靠自学的偏远小镇女孩来说,这已经是她当时拼尽全力,所能抓住的、最好的未来了。

      大学毕业后,她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削尖了脑袋想留在这座大城市赚钱、安家,而是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解的选择。

      她选择了回到家乡,回到了那所破旧的中学,回到了曾经资助自己的老校长身边,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教师。

      她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做起,很快成为教导主任,最终,在老校长光荣退休后,她接过了那份沉甸甸的担子,成为了这所学校的校长。

      她一路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倾尽所有,去帮助一个又一个和过去的她一样、被困在贫穷和偏见中的女孩子完成学业。

      她的理想是让更多——最好是全世界像她一样被困在小镇里的女孩,能拥有一个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能亲眼看一看小镇之外那片更广阔的天空。

      奇迹发生在某个让她心力交瘁的雨夜。

      当时,她正在为了一个成绩优异、却被父母强行要求退学嫁人的女学生四处奔走。

      当她冒着瓢泼大雨做着思想工作,再一次被那个女孩的父亲粗暴地推出门外时,前所未有的绝望包围着她。

      或许是她那份想要帮助他人的执着与善意,纯粹到了不参杂任何杂质,那一刻世界的某种底层法则被她意外触动了。

      一股无法用任何科学理论解释的强大力量忽然涌入,温暖了她的身体。

      她能感觉到,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这股力量的冲刷下,发生了奇妙的蜕变。

      她的眼前,第一次出现了那个泛着柔和蓝光的、充满科技感的、所属为“超能力管理局”的指示面板,只有她能看见。

      面板上,清晰地显示着她的个人信息,以及一行让她匪夷所思的欢迎语:“欢迎您,巢宁宁女士。因检测到您具备高度稳定的‘善意共鸣’特质,系统已激活。您已觉醒特殊能力:记忆锚定。”

      系统花了两天时间,手把手地分步骤指导巢宁宁,最终帮她解决了那个女孩的问题。

      那个女孩,现在成为这所高中的教导主任和老师。

      她的人生,就此开启了第二份、听起来有些荒谬的“工作”——成为超能管理局的一名员工。

      她的任务就是利用自己觉醒的与“记忆”相关的超能力,去处理一些由异常能量引发的、科学无法解释的特殊案件。

      她不仅可以简单的读取或在一定程度上修改记忆,而且能够将一段记忆“锚定”,使其成为影响现实的强大支点,或者,将不稳定的记忆“解锚”,使其回归为普通的、无害的信息流。

      这项超能力,在她的本职工作中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她可以巧妙地将知识点“锚定”在学生们的短期记忆里,帮助她们更高效地学习;她也能在与那些顽固的家长沟通时,悄悄“锚定”住他们内心深处对子女最原始的爱,让他们在做决定时,更能回归人性的本真。

      渐渐地,学校的升学率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女学生的成绩更是突飞猛进。

      镇上的人们,也对“女孩子读书”这个事情有所改观,甚至开始引以为傲。

      “我女儿也是大学生了!”一句句带着炫耀的喜悦,敲打松动了那些曾轻视女孩教育的旧观念。

      巢宁宁心里明白,这些女孩在各自原生家庭里的命运,终究还是要由她们自己去掌握,就像她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一样。

      但无论如何,只要能在学习上给予她们更有力的支持,她便问心无愧。

      何况,管理局给予的回报,远超她的想象。

      某一天,一纸盖着鲜红印章的省级重点扶持文件,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的办公桌上;学校食堂的饭菜,突然变得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破旧的学生宿舍,也在一个暑假之内,被彻底翻新……

      至少学校不用为生计发愁了,一切都发生得高效又快速,让巢宁宁很难不将其与管理局的能量联系在一起。

      而这一次,她之所以会伪装成“转学生”的身份,来到金灿所在的这所重点高中,正是因为兄弟单位,时言汐所在的“时空管理局”发布的一项特殊任务。

      任务的案卷,以数据流的形式直接传输到她的蓝色指示面板上。

      在每一个时空象限里,这所名为“二中”的学校都出现了一个能量波动异常剧烈的核心,疑似新生力量的源点。它情绪极度不稳定,如同一个微型黑洞,不断扭曲周边的现实参数。若不及时引导,可能对现实世界造成难以预估的影响。

      她的任务,就是以最自然的身份接近并引导这位“核心”,引导其情绪回归平稳,避免现实参数进一步紊乱。

      这个核心,不是金灿。

      是葛欧辰。

      这个名字,让她无论如何也无法拒绝这个任务。

      因为在她这所举步维艰的小小学校里,有一面挂满了捐款人姓名,组成了一个大大爱心的“善意墙”。

      墙上的名字有大有小,有的是本地成功的企业家,有的是心系家乡的政府官员。而在墙壁最不起眼的一个角落里,刻着“葛欧辰”这个名字。

      在她自己的这个时空里,她见过一次葛欧辰。

      那时他远比现在这个少年要成熟一些,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话很少,眼神里也带着一种成年人特有的清冷和疏离。

      彼时他还在读书,是以所在顶尖高校组织的支教志愿者身份,来到小镇的。

      他身边没有金灿,在巢宁宁人生轨迹里,她未曾见过这个有些古灵精怪的女孩子。

      巢宁宁后来从捐赠名单的备注信息里了解到,他和这个小镇毫无渊源,也并不是那种挥金如土的富二代或者成为了年轻有成的企业家。

      他只是一个凭借着超凡头脑在社会上立足的普通年轻人,做着一份世俗意义上的高薪好工作。

      普通,但优秀,这让巢宁宁感到欣慰。

      葛欧辰只是偶然地在这里支教了短短几个月,但从那以后,他便年复一年地往这所他曾经挥洒过汗水的高中捐钱。

      他每年的捐款,数额并不算大,甚至比不上一些企业家一顿饭的开销。

      但他的捐助,从他毕业,从他拿到第一份工资开始,十年来从未间断过。

      那是他靠着自己的头脑和辛勤,一份又一份工资积攒出来的干净善意。

      因此对巢宁宁而言,葛欧辰更像是她和她那些学生们的“恩人”,为无数个像她一样的女孩,点亮了前行的道路。

      当她看到管理局发布的这个需要和“恩人”的少年时代近距离接触的案子时,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同意了任务协助。

      她想亲眼看看,这个每年都默默地将自己的血汗钱捐给陌生人的年轻人,小时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她更想用自己的方式,以自己的能力,去回报这份曾经支撑她和她的学校走过最艰难时期的善意。

      帮助金灿,让她顺利通过考试,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不留遗憾的青春,从而稳定葛欧辰的情绪。

      这既是她的任务,也是她对葛欧辰的“报恩”。

      ……

      不过,这些关于牺牲、奋斗与回报的成人故事,此刻正被系统逼迫着疯狂弹古筝的高中生金灿,自然无从知晓,也无需知晓。

      巢宁宁心想。

      小小的金灿,有着小小的烦恼;自以为长大的葛欧辰,也仍不过怀着不大的烦恼。

      年轻人真是可爱,他们才是未来改变世界,或者用他们的说法,“拯救世界”,让世界越来越好的力量。

      “我应该在城市另一头读着大学吧?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机会与那时的我擦肩而过。”

      巢宁宁眼底浮现出一丝慈祥的笑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