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第 59 章 ...
-
第五十七章暗流再起
太子册封带来的荣耀与喧嚣渐渐沉淀,东宫的日常步入正轨。在皇后邱莹莹的悉心照料和严格督导下,太子稷儿健康成长,学业也颇有进益。皇帝焉孔咏对太子的成长状况颇为满意,对邱莹莹这个嫡母也更加倚重。后宫表面上一派祥和,坤宁宫与端本宫的权威日益稳固。
然而,深宫之中,真正的平静永远是短暂的。权力的平衡一旦被打破,蛰伏的暗流便会伺机而动。那些在立储之争中失势或心怀不甘的势力,并未真正消亡,他们只是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卷土重来。
\\\\**
这一日,邱莹莹如常在端本宫书房外间,听着太子稷儿跟随李学士诵读《论语》。孩子稚嫩的声音朗朗传来,让她心中感到一丝慰藉。课间休息时,稷儿跑出来扑到她怀里,兴奋地告诉她李师傅今日夸他字写得好。邱莹莹笑着鼓励了他几句,心中却并未放松警惕。越是平静,越要防范未知的风险。
午后,她回到坤宁宫处理宫务。内务府呈上夏季各宫用冰的分配方案,她仔细核对着,确保份例公平,尤其关注那些低位妃嫔和年老宫人的用度,绝不能有克扣。正忙碌间,挽春从外面进来,脸色有些凝重,手中拿着一封没有署名的信笺。
“娘娘,”挽春压低声音,“这是……是从御花园一处假山石缝里发现的,一个小太监捡到后觉得蹊跷,不敢隐瞒,交给了拂冬。”
邱莹莹心中一凛,放下手中的册子。匿名信?在御花园?她接过信笺,入手是普通的宣纸,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字迹歪斜,似是刻意伪装:“东宫有异,慎之。”
东宫有异?!
这四个字如同冰锥,瞬间刺入邱莹莹的心脏!她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是谁?什么意思?是恶作剧?还是……真的警告?
“送信的小太监呢?可查问过了?”邱莹莹强迫自己冷静,声音低沉。
“问过了,他说是在清扫时无意中发现的,之前并未留意有何异常。奴婢也派人暗中查探了那处假山附近,并无其他发现。”挽春回道,眼中满是担忧,“娘娘,这……会不会是有人故意……”
邱莹莹抬手制止了她继续说下去。她将信纸凑近烛火,仔细闻了闻,又对着光看了看,纸张墨迹都无甚特殊。这更像是一种心理战术,一种扰乱她心神的伎俩。但……万一是真的呢?万一东宫真的存在她尚未察觉的隐患呢?事关稷儿安危,她绝不能掉以轻心!
“此事到此为止,严禁外传。”邱莹莹将信纸就着烛火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那个小太监,赏他些银钱,让他管好自己的嘴。另外,挽春,你亲自去一趟端本宫,以查看夏日防暑事宜为名,暗中留意所有近身伺候太子的人,尤其是新调入不久或行为有异者,但切记,不可打草惊蛇。”
“是!奴婢明白!”挽春领命,匆匆而去。
邱莹莹独自坐在殿内,心潮起伏。这封匿名信,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打破了表面的安宁。它指向东宫,意图不明,但无疑是一种挑衅和试探。会是谁?是长春宫万嫔残存的势力不甘心?还是景仁宫那边……亦或是前朝某些与万家有牵连、对太子之位心存芥蒂的人?
\\\\**
就在邱莹莹为匿名信之事暗自警惕之际,前朝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一位素以敢言著称的御史,上了一份奏折,内容并非直接针对东宫或皇后,而是弹劾了一位新近升任的户部郎中,罪名是“结交内侍,窥探宫闱”。奏折中虽未明指结交的是哪位内侍,但言语间影射该郎中期盼通过内线了解“贵人”喜好,意图攀附。
这位户部郎中,恰巧是皇后邱莹莹一位远房表兄的连襟,关系虽不算密切,但总归有些瓜葛。这道奏折一上,顿时在朝堂上引起了一些微澜。虽然皇帝并未深究,只是将奏折留中不发,但“结交内侍、窥探宫闱”的罪名极其敏感,尤其涉及外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皇后和太子。
消息传到邱莹莹耳中时,她正在用晚膳。闻听此事,她执箸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如常,平静地用完了膳。她知道,这绝非孤立事件。前朝的弹劾与后宫的匿名信,时间上如此接近,目标都隐隐指向她和她所庇护的东宫,这绝不是巧合!
这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试探性的组合拳。先用匿名信扰乱她的心神,再在前朝制造事端,污名化与她有微弱关联的官员,从而间接打击她的声誉,暗示她“纵容外戚”、“结交朝臣”。手段阴险,用心歹毒!
“娘娘,此事……”拂冬担忧地开口。
“不必惊慌。”邱莹莹放下茶盏,语气冷静,“清者自清。陛下圣明,岂会因这等捕风捉影之事而疑心本宫?至于那位郎中,若他自身行得正,自然无惧调查;若他真有不当之行,朝廷法度自会处置,与本宫何干?”
她这番话,既是安抚手下,也是表明自己的态度——不回避、不辩解、一切以朝廷法度为准则。她越是表现得坦荡从容,那些暗中的诋毁就越显得苍白无力。
然而,私下里,邱莹莹却加紧了部署。她通过冯保那条极其隐秘的线路,递出消息,请求暗中查探那位上奏御史近日与何人往来密切,以及匿名信可能的来源。同时,她更加严格地约束坤宁宫和端本宫上下,严禁任何宫人与外朝官员有任何形式的私下接触,一切往来必须公开透明,记录在案。
\\\\**
数日过去,匿名信之事并无下文,前朝的弹劾风波也渐渐平息。但邱莹莹心中的警惕却丝毫未减。她知道,对手一击不中,定然不会罢休,只会更加隐蔽地酝酿下一次攻击。
果然,不久后,一种新的流言开始在后宫底层悄悄蔓延。流言并非直接攻击皇后或太子,而是围绕着太子生母万嫔(原德妃)展开。流言内容极其阴毒,说万嫔被废幽禁,并非全然因其父之过,而是因她品行不端,曾与侍卫有染,甚至暗示太子血脉存疑……这等流言,不仅恶毒地污蔑了万嫔,更将最恶毒的匕首指向了太子稷儿的出身!若此流言坐实,太子的正统性将受到致命质疑!
当挽春战战兢兢地将这骇人听闻的流言禀报给邱莹莹时,邱莹莹气得浑身发抖,猛地将手中的茶盏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无耻!恶毒!”她胸口剧烈起伏,眼中迸发出从未有过的怒火和杀意!污蔑她,她尚可隐忍,但将如此肮脏的污水泼向一个无辜的孩子,企图动摇国本,这已触碰了她的底线!
“娘娘息怒!凤体要紧啊!”挽春和拂冬吓得连忙跪地。
邱莹莹强迫自己深呼吸,压下翻涌的气血。她明白,对方这次是下了死手!这种流言,一旦扩散,后果不堪设想!必须立刻、坚决地扑灭!
她站起身,目光冰冷如刀:“挽春,你立刻去办两件事。第一,动用一切可靠人手,严密监控各宫,尤其是那些与长春宫有过关联的宫人,一旦发现有人传播此等流言,立刻拿下,严刑拷问源头!第二,想办法让陛下知道此事,但……不要通过正式渠道,要让他‘偶然’得知。”
她必须借皇帝之手,以最雷霆万钧的手段,扼杀这股邪风!
“拂冬,”她又看向另一个心腹,“你去一趟寿康宫旧址(皇太后已逝,但宫苑仍在),以本宫的名义,探望几位在那里养老的先帝太妃,送上些夏日用物。闲谈时,‘无意’中提及宫中近日似有不安分之徒散布谣言,诅咒皇嗣,请太妃们多加留意,若有所闻,可告知本宫,以正宫闱。”
她要借助宫中老人的威望,来压制这股歪风邪气。
“是!奴婢遵命!”挽春和拂冬深知事态严重,立刻领命而去。
邱莹莹独自站在殿中,看着地上的碎片,眼神锐利如鹰。暗流已起,风雨欲来。这一次,她绝不会再被动防守!她要主动出击,揪出幕后黑手,让他们付出代价!因为这不仅关乎她的地位,更关乎稷儿的安危和帝国的未来!深宫的血雨腥风,似乎再次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