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小霜视角(下) ...


  •   从那之后我的生活有了转变,我装作不在意,清装作未曾察觉,我们逐渐融入了彼此的生活。

      清有空的时候会来图书馆找我自习,在学习的间隙,他会拉着我下去走两圈,我麻痹了许久的知觉开始渐渐复苏。曾经我很喜欢在秋天的校园里漫步,收集不同的叶子夹在书里。但也许是今年发生的不顺意事情太多,我被学业困扰,被父母的意见围绕,被学校里繁杂的事务缠身,心里不是在矛盾彷徨自己的未来,就是在忧虑与我一同长大如今却要一个人只身去远方的妹妹,这些或大或小的琐事,蒙蔽了我观察美的眼睛。

      直到我慢慢放下这些琐碎的事情,眼前的迷雾才像事被清风吹散了,我又一次注意到了周遭世界秋景五颜六色的美。

      除了出去闲逛,有时候我会翻一番清放在桌上的书。

      清真是我见过读书最快的人,每一到两天就能读完厚厚的一两本书,从政史到艺术,再到自然哲学,他什么都读,读完就会用和他本人不太一样的清秀楷体将好词好句和自己的感想记在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

      我每次学习分心的时候抬头看到清,都会被他的专注打动,而后调整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和清还是会在每周六晚上去一次湖德大桥,傍晚的时候风景很美,有几只鸭子似乎是住在了桥下,每次去都能看到它们在水面上悠闲地漂流,我都会提前买一些面包屑,和清一起喂给那些小鸭子吃。

      每次看到断桥处我们总是会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

      清除了阅读,每天花费时间最多的应该就是写作了。

      我看过他厚厚的、看起来近乎有几百页的稿纸,都用清秀工整的字体填满了。在这个大家都喜欢用敲击键盘打字的时代,清像个脱离时代的守旧者。

      我最开始以为,清不喜欢自己的手稿被别人阅读,所以每次他写作时,我接近他都小心翼翼的,视线也不会往他的纸上看,担心引起他的不快。

      不过清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局促,有一次他直接拉住我的手臂让我靠近他一些,而后仰起脸问我觉得这一段写得如何。

      我有些受宠若惊,不敢相信清竟然是在邀请我分享他的文学手稿。

      我细细读了他写的那段话,清的语言风格简洁写实,句子都不长,胜在凝练干净。

      那段话是记述秋天景象的一段话,

      “九月,是夏秋的交界,暑气尚未褪去,绿色仍然悬挂枝头。一场秋雨一场寒的降温和刮起的秋风,在推动着季节的更替……”

      我又读了前后文,前面应该是这个故事的上半部分,这段话是十年后的开头,是下半部分起始的第一句话。

      我深知自己的语文水平不如清好,在遣词造句上我肯定帮不了他。清想让我帮忙,肯定是想让我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段话是否符合氛围,是否做到了场景的铺垫,与上文衔接是否奇怪。

      我从阅读者的角度如是说了自己的想法,清就用蓝色的墨水笔在原稿处做了细细密密的标记。

      其实我所言也只是自己的片面感受,没有想到清对于我的意见会这么看重,竟然每一条都在空白处做了批注。

      “清真的已经写得很好了。”我由衷地发出赞美,而这时我才注意到,因为一直在看清的稿纸,我和清挨得很近,肩膀贴着肩膀,连面颊都挨得好近。

      而清好像是不曾察觉到我们的距离似的,面色始终很平静,一直盯着纸张。

      看到清没有露出介意的神色,我也大胆地没有远离他,而是一直用这个姿势坐在他身边。

      我不知道为何心里猛得慢了半拍。

      还好人的内心活动只有自己能察觉,能听见。如果未来有一天,每个人胸口上都有一块板子,上面显露着自己内心想说的话,那这世界该有多尴尬呀。

      好在即使真有这样科技的世界,也要好几百年了,那时候我身体的物质怕是都快分解干净了。

      从那天起,我的另一项学习间隙休憩的活动便是坐在清旁边看他写小说,看着一行行字迹从他的笔尖流泻。

      我看得很是认真,因为清时不时就会问我一些问题,诸如“这里这样写好吗?”或者是“你觉得这段对话符合逻辑吗?”

      清问得很认真,我回答得也很认真。

      久而久之,我开始与清笔下的人物熟稔起来,有时候因为太过沉浸清笔下的世界,我竟然会有和清笔下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

      而且因为清总是认真将我的建议写在一边的批注上,我感觉这份小说里也带了一些我的思考,甚至有了一种在和清一起完成这篇小说的错觉。

      这是一种难以描述的的感觉。我这才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深刻,当一个人沉浸在构造的文字世界里时,他竟然会对未来的生活都充满了盼头。

      因为只有活着,才能继续写下去。

      曾经总是在我日记本中出现的“自杀”再也没有出现过。那封遗书,早已经被我放在衣柜的最深处,再也没有将它拿出来的冲动。

      我如今的日子过得是如此充实,满怀着希望,虽然每天的生活仍然是忙碌的,早出晚归,但是每天睡前都渴望着第二天的太阳再把我唤醒。

      清说自己喜欢晨跑,每天很早就会起来跑步,总是在我刷牙的时候就给我发消息早饭已经到楼下了。

      虽然这真的大大节省了我的时间——食堂和图书馆是不同的两条路,之前走去食堂买早饭都会花去我不少时间。

      之前有段时间我会直接不吃早饭去图书馆,落下了一点胃病。

      虽然清说他是刚好顺路,但是我却始终心里有所歉愧,觉得有些麻烦他,甚至每天早饭的饭钱他也从来不收,只是让我考研结束后请他吃顿饭就好。

      清对我的好让我有些受之有愧,和清在一起的时候我会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有一次中午吃饭时,我和他说起这事,清正埋头吃饭的动作顿了顿,他咀嚼完嘴巴里的东西,认真地向我说了一句话,

      “小霜,朋友之间,这样程度的麻烦是没关系的……甚至可以说是必要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联结在很多程度上都有由这些互相之间的麻烦组成的。越交好的朋友彼此无意识间麻烦彼此的事情反而越多,当你发觉你的朋友开始处处不想麻烦你……那就说明他已经单方面的,断绝了你们之间的友谊。”

      我懵懂地听完,晚上回去躺在床上时又回想起清说这句话的神色,隐隐参悟了他话中的意思。

      对于清,我一直还有一个小小的疑惑,那便是,随着与他的接触愈来愈多,我发觉他是一个生活很规律,甚至没有什么不良嗜好的人。几乎所有的时候,不论是在写作、还是阅读的时候,抑或是在吃饭的时候,他身上都带着一层寂静的屏障。

      只有有时候和我交谈的时候,我能观察到清的神色变动和看着我时弯起或蹙着的眉毛,在那时候我才能感觉到清的生动。

      像这样生活规律似乎从不会被烦恼席卷的人,为什么会在那天孤身前往湖德大桥呢?

      闲暇时我几经犹豫,还是问出了口,纠结是因为不想清再重新回忆那天的经历,或许是那天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重新提起意味着会重温那些回忆。

      清听到我的问话的确沉默了很久,久到我以为他是不想和我提起此事,正准备用别的话题引来时,我听到他语气带着一贯的平静,只是这次还有一些隐藏的黯然。

      “可能是因为……孤独吧。”

      “清会感觉到很孤独吗?”

      “嗯,”清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扭过头看向清澈的天空,“这种感觉就像是清晨醒来的冷水澡那样让人周身含量,寒冷深入骨髓。也许是我的性格原因,我自小不受父母宠爱,也不受同龄人喜爱,也不受师长青睐,虽是喜欢了独行,但偶尔也会不安。

      考研志愿填报那天,我与父母通了很久的电话。那天天气很好,我和清在公园里找了一个没人的亭子,我打电话的时候,清就在一旁坐着看书。

      结束了那通近一个小时的电话,我又独自静坐了一会,才打开电脑。清的声音从身旁传来,

      “想好了?”

      我点点头,知道这是人生命运中又一个重要的节点,它虽然不能决定我的人生,但确实会切切实实地影响着我接下来很多年的学习和生活。

      如果是在那些励志的、鼓舞着人们追求自我的小说里,或许我此时应该毅然决然地坚持我本身的爱好,去我想要去的那个大学读植物学,从此实现理想,真的成为一个植物学家。当然,实现这个的前提是,我和父母进行一番严肃的沟通,我托盘而出自己的心路历程,而后用爱将他们感化,最后同意我的想法,落得欢喜的大结局。

      只可惜,我的人生并非励志小说。我准备了这么久的专业课内容不可能临阵因为一股心头的热血就临时替换。之前与父母那长达一小时沟通也主要是他们在说,我在听,我在不停地点头应和罢了。我不是那种可以随心所以追逐梦想的人,我背后有家庭,身后有已经走了这么多年的路,临时改道对我来说风险太大了。像我这样懦弱的、不敢冒险的人,怎么可能会堵上这一年来自己的努力,去搏一个未知的结果呢。

      清似乎察觉到我的思索,耐心地没有催促我,陪我在这十月阳光下共同决策着我的未来。

      “嗯,想好了,b大的金融系。我会努力考上的。”

      我笑起来,做了个奋斗的手势,不知道在给谁加油鼓劲。

      清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拉下我举起的手,用温和地,甚至可以说是温柔的语气说到,

      “小霜这么努力,学得这么好,一定会考上的。我查了b大的政策,可以辅修一门学科,到时候再辅助植物学吧。等清老了,钱已经赚够了,不想再呆在金融业,就去找一家植物园当一位清闲的植物管理员吧。”

      清的话让我仿佛想象出了未来的那幅图景。

      不过报考这所学校也有让我喜悦的地方,这所学校和清研究生要读的c大挨得很近,这就意味着说不定我们还能闲逛彼此的校园,在空闲时间聊聊彼此的近况。

      前途渺茫,全靠希望这盏明灯支撑。

      我知道清是察觉到了我的故作坚强,在这个关头,谁会不感觉彷徨呢?

      离考试这么近了,对落榜的恐惧,对未知的怀疑,都会压倒一颗长时间高压下的疲惫的心的。

      我挨着清在座椅上坐下,十月的阳光温和而不刺眼,温暖着我因为紧张而冰冷的双手双脚。

      哪怕前路再渺茫也没关系,人生总有无数条路能走,这么大的世界还安不下小小的一个我吗?

      之后的两个月里,我的生活愈加忙碌,每天一坐在座位上就有许多事要做,几乎是忙得脚不沾地。

      清承担了大部分的琐事。我的水杯总是保持在有水的状态,我桌上纷杂记录的笔记会被清按类别归类进文件夹中,方便我翻找,需要跑腿的小事大多都不必我亲自去做。

      有时候因为一时学入迷了错过了吃饭时间,清就回去食堂给我打包些东西陪我到图书馆旁边的花园里吃。

      虽然我每次因此感觉不好意思时,清总是说等我考完试请他吃顿饭就好了,但我深知清对我的帮助和恩情十顿饭也不够请的。

      考试那天,天还蒙蒙亮我就醒了,晚上大概只睡了三个小时,但是我感觉精神状态还好,也许是肾上腺素分泌旺盛,我一点不感觉困倦。

      考试的地点离学校有段距离,清已经提前预定好了车子,五点半从学校正门出发。

      清坐在后座陪着我,帮我检查了文具袋中所有的东西,一个个核对要带的东西。

      我其实心里没有感觉特别紧张,但是手心确实一直有细密的汗珠冒出,让我的手心总是湿漉漉的,我下意识地在裤子上小幅度地摩擦。

      清没有问我紧不紧张,或者是心情如何这些问题,也没有用考完后可以好好放松诸如这类的话术激励我。他只是坐在我身边,安静沉稳地揽住我的肩膀,感受着我的身体在做着一次又一次的深呼吸。

      “小霜,好好考试。我会在门口等你的。”

      清只对我说了这句话,温和语气中透露着坚定和鼓励。

      我用力点了点头。

      清用他宽厚温暖的手掌包裹住了我的手,我因为有些紧张而血管收缩显得有些冰冷的手霎时间暖和了起来。

      我感觉我心头紧张的浮云也被这温暖拨开,余下只能听到自己心跳和感受到心灵的沉静。

      考试持续了两天,这两天我很少说话,让心思和大脑一直保持在一种沉静的活跃状态中。

      清不用我解释就能理解我的行为,除了必要的交谈,他在这两天里也保持着少言的状态。有时候打电话都会特意出去打,试图不影响我的状态。

      最后一门专业课,我涂完答题卡那一刻铃声刚好想起。我再一次看向眼前写得工工整整、涂得满满当当的试题卷,一股迟来的疲倦和突然卸下重担后的反差令我几乎双眸都有些湿润。

      不是顾影自怜自己以前这么久的努力,不是觉得自己考的不好或是没有把握,这就是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终于跑到终点后,我有一种渴望,想和这条时间线上曾经的无数个自己分享这个消息,

      我做到了!

      不论成功与否,我交出了心满意足的答卷,我没有辜负曾经的时光,我因此感觉到一种满足的喜悦涌上心头。

      我现在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赶紧跑出考场,去和清分享这个好消息。

      出了考场,在茫茫的人群中,我一眼就看到了清,只是还没有来得及说出我想说的话,身体就率先做出了反应。

      我几乎是扑上去,抱住了清,像袋鼠一样挂在了他的身上,一向在人群中显得腼腆的我顾不上在意别人的看法,痛痛快快地发泄了自己的情绪。

      在拥挤的人潮中,清抱住了我,摸索着我的后背,声音里带着笑意,

      “小霜,这么多天辛苦了。”

      我想起什么似的松开清,

      “该兑现我之前欠你的那么多顿饭了,清,今天我请你吃大餐!”

      清笑着点点头。

      长达好几个月的时光里,我的心里每时每刻都会浮现出学业上还有什么要完成的任务,如今没有任何要做的事情傍身,我反而还有些不太习惯,也许是还没有从备考状态中很快地脱离出来。

      似乎是察觉到我的这种恍惚,清从背包里掏出我之前一直拿着的笔记,

      “不习惯啦?那你再看会?”

      我可不傻,听得明明白白清是在调侃我,也不恼,只是小小地锤了他一拳,以表示他诙谐我的代价。

      虽说要请清吃大餐,但是我的薪资着实难以带清去什么米其林酒店或是高级饭馆。上大学后我便很少问父母要生活费了,自己平时做家教的收入足够自己的支出了,毕竟我没有什么烧钱的爱好。

      但我还是在我能力范围里带清来了一家环境和评价都很不错,我也能支付得起的火锅店。

      平时清不爱吃油腻的东西,所以烤肉烧烤这类我都没想过,出来吃比较新奇、在学校没有怎么吃过的,那也就是火锅比较合适了。

      落座后,火锅被煮沸的雾气在我们之间蒸腾,清的脸也隐藏在这雾气中模模糊糊的了,我用手驱一驱雾,清的脸庞便又显露出来。

      “下一个月好好放松一下吧,什么都不必想。”

      我点点头,语气带了些期盼,

      “这么一想,都快要从这所大学毕业了呢,不过总感觉对这所城市了解还不算太深,清感觉呢?刚好趁着这段空闲时间,我想好好地探索一下这个城市。”

      “好。不知道以后如果再回来这座城市会是什么样一种感受呢。小霜想去哪里?”

      我像是报菜名一样报出了那些我想去的地方,

      小弯胡同,太里早市,烟花巷,九曲山,还有这里很有名的平和古镇……

      清一一点名,我后来说得口干舌燥,询问清道,

      “清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我想去,小霜想去的地方。”

      这话太像一句绕口令了,我笑起来。

      突然看到清的手指伸向了我的脸颊,我一怔,却也没有后退,感受到清擦过我的嘴角。

      “这里有米粒。”

      我讪讪一笑,这么大人了还吃到嘴巴上,简直像个小孩子。

      也许是火锅的雾气熏蒸的作用,我感觉我的面颊有些发热。

      身体虽然还有些疲惫,但是心情很轻松愉快,在和清边吃饭边闲聊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希望着,如果时间能慢下来,再慢一点,该有多好。

      接下来的一个月,是我人生至今最轻松惬意的一个月。我和清如同我那天所说的那样,几乎每天都在这座城市里采风闲逛,有时候观赏名胜古迹,有时候只是去一个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小地方随意游玩。

      我们品尝了太里早市烟酥饼的美味,欣赏了夜晚时烟花巷的漫天烟花,登上了九曲十八弯的九曲山,打卡了作为文化地标的平和古镇,还意外发现了一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小村落……

      我许久不曾锻炼有些虚弱的身体,也因为每天的步行锻炼慢慢恢复了过来。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慢慢地褪去苍白和黑眼圈,变得明亮精神。

      有时候我去洗手,下意识抬头看向镜子里的自己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一直是微笑着的。

      我想起我在清的笔记本上看到过一句他的摘抄,是在库索的《纵身入山海》中的,

      “要多向自己的光源靠近啊,我这么对自己说。靠近光源的话,自己也会发光。”

      两月末,快要出成绩了,但是我心里并不慌张。平稳的考试状态和我考完后的估分都告诉我,这次考试我发挥得很好,虽然有时候躺在床上时还是会感觉心跳得很快,但并不害怕。

      清说出成绩那天,会陪我一起查的。

      想到有人能和我一起分担这种紧张,我的心就安稳了很多。但其实,我很希望的是我能考一个很好的分数,能让清惊讶和为我骄傲的分数。

      我真的很想告诉他,他陪伴我的那些时光,真的对我产生了很大很大的影响。而清对我的好,我至今都还没有还完。但我如今已经没有那么迫切地想要还清了,因为清说,人与人之间的牵绊越多,之间的关系就越紧密。

      从私心来看,我希望我和清能有越来越多的牵绊。我知道我对清慢慢有了超过朋友的感情,但是我从未想过将它诉之于口。

      我生性懦弱,对于这光源已是极为感激,如何敢冒着失去它的风险对其占为己有?

      在清生日那天,我送了清一份准备了很久的礼物。是我自己制作的一个笔记本,封面和内页都是我自己组装设计的,每个内页角落都有不同的插画,图案都是我自己画上去的。因此,这算不上是什么昂贵的笔记本,但一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本笔记本。

      出成绩的下午,我拉着清去看了一场我想看了很久终于复映的老片子。

      剧情流畅,情感细腻,我和清都沉浸在这电影中,直到其他人都起身离场走完了,我俩才回过神来。

      我们去的那家电影放映室很小,只有两三个影厅,因此价格也很便宜。那家影厅的出口夹在闹街的门店中间,从影厅出来后走过一段长长的走廊便能直接通到大街上了。

      那天也许是影院灯坏了,那段路格外黑,我和清几乎是摸着黑走的,清一直拉着我的胳膊,怕我绊倒。

      其实我是可以打开手电筒照明的,但不知道为何。在那段黑暗而安静的狭窄通道里,我感受着清的体温和呼吸,一点也不觉得害怕,因为感觉有清陪伴着,前面不论遇到什么我都不会畏惧。

      抹黑走到了大门,我推开门,霎时属于闹市大街的喧哗一下涌入我的耳朵,四周也亮堂起来,我习惯了黑夜的眼睛还有些不太习惯,微微地眯着。

      眼前是拥挤的、热闹的人群,人挨着人,大家交谈着,自在地走着。

      明明还是一样的拥挤,我却不觉得恐惧了,人类的体味、人群的拥挤,都不让我觉得难以忍受了。

      我感受到后背传来一股轻轻的推力,把我从黑暗的影厅推到热闹的大街上去了,

      我转过头,清站在门口,身上半明半暗,一半在影厅里,一半在闹市里,神色难辨,他抱着手臂不知道在想什么,整个人像是处在两个时空的交界处。

      我向他伸出手,

      “走吧,清。”

      清回过神来,冲我点点头,他拉着我的手从门口走出来,沐浴在春天明媚的阳光里。

      我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肆意地、自然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