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陌生的关切 ...


  •   林小鱼是在第二天中午接到部门总监梁梓的电话的。

      看到来电显示的名字时,她下意识地蹙了蹙眉。梁梓是她的直属上司,能力平平却极善钻营,对下属严苛,尤其喜欢打压像她这样不太懂得逢迎的员工。王明峰有时甚至会莫名其妙地知道一些她工作上的细节,她一直隐约怀疑是梁梓为了讨好王明峰,以获取私利而透露的,但苦无证据。

      她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正常:“总监。”

      “小林啊,在休假?”梁梓的声音听起来异常和煦,甚至带着几分刻意营造的亲热,“怎么样,休息得还好吗?”

      “还好,谢谢总监关心。”林小鱼语气平淡。

      “那就好,那就好。有个事儿跟你说一下,”梁梓切入正题,“集团总部那边,就是对‘繁星’项目非常满意的那个重要客户,他们那边的一个助理刚联系我,说想做个项目深度调研,点名想跟这个项目的核心策划聊聊,了解一下创作思路和过程。这可是在集团大佬面前露脸的好机会啊!”

      林小鱼的心提了一下。她现在根本不想和任何人交流,尤其是和工作相关,还要面对陌生的集团高层。

      “总监,我还在休假,而且我这个状态可能……”

      “哎呦,就是个非正式的电话访谈,不耽误多少时间!”梁梓打断她,语气不容拒绝,“对方说了,完全尊重你的时间,你看你什么时候方便,他们那边配合。小林,这可是集团总部的直接关注!对我们部门、对公司未来拉投资都可能大有好处!你可是头功,别人想去还没这个机会呢!”

      梁梓的话半是利诱半是施压。林小鱼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她听出了梁梓的潜台词:如果拒绝,恐怕以后在部门的日子会更难过。她现在还需要这份工作。

      她现在还不能失去工作。那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她未来可能逃离现状的唯一指望。

      “……大概需要多久?”她听到自己干涩的声音问。

      “不会太长,估计也就二三十分钟吧。我把你那个工作手机号给那边了。那边说晚点会发短信跟你确认具体时间。你注意查收一下,好好准备准备,别掉链子!”梁梓又叮嘱了几句,心满意足地挂了电话。

      放下手机,林小鱼感到一阵疲惫。就连躲到这么远的地方,似乎也无法彻底摆脱那些令人压抑的牵绊。

      傍晚时分,她那个主要用于工作的手机果然收到了一条短信。发送号码是一串看起来很官方的企业号段,内容简洁得体:

      “林小鱼女士您好,我们是程风集团总裁办调研小组。诚邀您参与‘繁星’项目体验反馈访谈,旨在优化后续合作。访谈约需25分钟,全程录音仅用于内部参考。不知您明日上午10点是否方便?如需调整时间,请告知。敬请知悉,您的参与完全基于自愿,感谢您的支持。”

      语言的严谨和措辞的尊重,让林小鱼稍微放松了一些紧绷的神经。看起来确实像一次正规的调研。

      她回复了“10点可以”。

      对方很快回复:“好的,感谢您的支持。明日10点整,我们会拨打您本机号码。祝您晚安。”

      第二天上午十点,手机准时响起。林小鱼深吸一口气,接通了电话。

      “您好,林女士?”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清晰、沉稳的男性声音,听起来很年轻,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从容和权威感。并不像她想象中那种刻板的调研员。

      “您好,我是林小鱼。”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专业而平静。

      “感谢您抽出时间。我是程风。”对方直接报了名字。

      程风?林小鱼怔了一下。这个名字……她突然想起来了,程风集团的创始人兼CEO,那个在商业杂志上出现过几次的、以眼光犀利和作风低调著称的年轻企业家。竟然是他亲自打来?

      她压下惊讶,保持镇定:“程总,您好。”

      “我们长话短说,主要想了解您在‘繁星’项目中的一些创作思路。”程风继续说道,语气平和,直奔主题,没有丝毫寒暄和废话。

      他开始提问。问题提得非常有水平,直击核心,甚至触及了几个她当时设计时颇费了一番心思、隐藏得比较深的巧思点。

      林小鱼起初还有些拘谨和警惕,但随着话题深入,她逐渐被带入了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谈到那些倾注了她心血的创意和文字,她的语气不知不觉变得流畅、自信起来,甚至偶尔会因为遇到知音而流露出一点小小的兴奋。她详细解释了某个关键文案的构思过程,如何从用户心理出发,层层递进,最终达成情感共鸣和促销目的的统一。

      她完全沉浸在对工作的阐述中,暂时忘记了脸上的伤痕,忘记了连日的恐惧和疲惫。

      电话那头的程风,听得非常专注。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语气的变化,从最初的拘谨到后来的投入,甚至能想象出她在电脑前构思时闪闪发光的眼神。她的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对用户心理和情感把握的精准度令人惊叹。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具天赋和专业素养的人才。

      然而,几乎是在同时,他面前电脑屏幕上显示的“风眼”系统实时监测数据,却呈现出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

      通话期间,技术部门在严格授权和匿名化处理前提下,接入了极有限的通话音频分析用于算法验证,数据表明:她的心率变异度显示其仍处于较高的焦虑水平,声音的轻微抖动通过音频分析被捕捉并转化为压力指标。这与她流畅专业的表达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这是一个正在用强大的专业素养极力掩饰着巨大压力的女人。程风几乎可以肯定,“风眼”之前的判断没有错。

      访谈进行了大约二十分钟,预定的问题都已问完。

      “我的问题就是这些。非常感谢您的分享,深受启发。”程风的声音依旧平稳客气。

      “您太客气了,能对项目有帮助就好。”林小鱼松了口气,以为访谈就此结束。

      然而,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就在林小鱼准备说再见的时候,程风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似乎有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变化,少了几分公事公办的冰冷,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沉缓。

      “林女士,”他说,“请原谅我的冒昧。在结束之前,基于本次访谈的友好合作基础,我能否以个人名义,额外问一个或许超出工作范围的问题?”

      林小鱼的心猛地一跳,刚刚松懈的神经再次绷紧:“您……请问。”

      “您目前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

      这句话问得极其突然,甚至有些突兀,但对方的语气却异常认真,没有丝毫轻佻或打探隐私的意味,更像是一种……基于某种信息的确认和关切。

      林小鱼瞬间愣住了,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血液似乎都凝固了。他为什么这么问?他知道了什么?是梁梓说了什么?还是……

      巨大的恐慌瞬间攫住了她。她下意识地否认,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硬:“我很安全!谢谢您的关心!如果没其他事……”

      “请别误会。”程风打断她,他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有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我并无他意。只是通过电话,隐约听到您那边似乎有风声,环境音有些空旷,不同于常规办公环境。考虑到您正在休假,或许是在户外或旅游区?最近多地天气不稳定,提醒您注意安全而已。”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甚至称得上体贴。林小鱼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但心跳依旧很快。她确实坐在洱海边的露天阳台上。

      “谢谢,我会注意的。”她低声回答,不愿再多说一个字。

      “好的。再次感谢您的时间。再见。”

      电话挂断了。

      林小鱼握着发烫的手机,久久没有动弹。窗外洱海的风温柔依旧,但她却感到一阵后怕和冰凉。那个叫程风的男人,感觉太敏锐了,敏锐得让人不安。他真的只是听到了风声吗?

      而电话另一端,程风看着屏幕上“风眼”刚刚生成的最新一条关联日志——基于匿名化处理的音频分析,通话背景风中检测到特定频率的水波涌动声谱,与洱海区域特征高度匹配——印证了之前的定位信息。

      他靠向椅背,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她否认了。但她的反应,那一瞬间的惊慌和抗拒,几乎已经说明了一切。

      她处境不佳,且戒备心极重。

      他沉吟片刻,内线叫来了陈默。

      “星锐那边,保持常规项目跟进即可。另外,”他顿了顿,“关于林小鱼女士,不必再追踪状态。除非她主动联系,或者‘风眼’风险等级再次显著提升至需要紧急干预的水平。”

      “明白。”陈默点头应下,心里却清楚,这位叫林小鱼的员工,已经引起了老板不同寻常的关注。这种关注,显然超出了对一个合作公司普通人才的范畴。

      程风挥了挥手让陈默出去。办公室重新恢复寂静。

      他并非喜欢多管闲事之人。但这一次,某种直觉,或者说,是基于“风眼”数据与真实感知交叉验证后产生的一点需要负责的感觉,让他无法完全置之度外。

      他拿起内部电话,拨通了另一个号码:“秘书部吗?是我。近期注意一下所有发送到总裁邮箱的信件和包裹,如果有来自一位名叫林小鱼女士的,立刻直接转给我本人。”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陌生的关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