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十二 ...

  •   贡墨的香气萦绕身周,细细的紫毫在梦兰笺上写下工整的字迹。那字是用心练过的,娟秀却不失英豪,写字的贡墨来自辰州,墨质细腻,馨香流远。
      她依然会记得很多年前的那个春天,紫霄宫后的百花园中鲜花怒放,十七岁的她如娇艳的海棠般盛开。那时的先帝其实不过五十多岁,却多疑而敏感,唯有她能平复那颗狂躁的心。大赫后宫妃嫔等级为皇后、二贵妃、四妃、九嫔、十三贵人、十六才人,另选侍无数,她从小小的选侍到贵妃,不过二个月光阴。
      宠冠后宫的少女谦和温婉,先帝便从她的名子“和仪”中选出“仪”字做为她的封号,她从仪才人而仪贵妃,人人皆道她有福。可唯有她自己才知道,或许正是她的谦和,才能侍候日渐乖戾的先帝。先帝只是厌倦了后宫嫔妃无休止的争斗,希望得到一些安静的晚年时光,或许,先帝连她的样貌都未必能记得清楚。
      不过是不小心把热茶洒在帝王的榻上,乖戾的君王便随手拿起茶碗朝她面上扔来,她吓得忘了躲闪,眼看着那雪白的瓷器冲到面前,忽然一股大力把她拉开,茶碗随之着地而碎。
      她猛然回头,迎上了那双眼睛——那是怎样的双眸啊,微翘的双眉,不怒自威的目光此时充满宽容与悲悯,她忽然觉得无比委屈,禁不住呜咽起来。傍晚的阳光淡薄如水,缓缓流淌进紫霄宫克己殿的窗棂,漫过光洁如镜的金砖,绕过巨龙缠绕的巨大金柱,洒在穿着宝蓝色便服的他身上。
      帝王的紫霄宫中冰冷而空旷,扶着她的双手却温暖异常。从此,拢着白皙手指的宝蓝色成为她的最受,十七岁的少女第一次品尝到牵挂的滋味。
      就那样蹉跎着岁月,再到后来怀孕,产下麟儿,她只盼着能日日见到他,却也明白了什么叫做“咫尺天涯”。他每日向父皇请安,日渐老去的君王却对这个儿子越来越不喜欢,他喜欢的是那十七八岁鲜活生命带给他的快慰,喜欢她生下的那个玉雪可爱的孩儿。
      最终,岁月不济,先帝逝去,她也带着儿子迁居宫外。多亏了他的照拂,她才不用为先帝殉葬,虽然偷着见过几次面,毕竟不再是那个无忧的少女,不到二十岁,她便被人称为“仪贵太妃”。
      想到这里,她手微微一颤,一滴墨便那样落在纸上,那样孤寂寥落。
      正在此时,家人回道:“瑜太妃来访。”
      渐渐老去的瑜太妃与她年龄相当,没有儿子,跟着太后住圣慈宫,也曾宠冠一时。有时她会感叹自己能借助子嗣之功,不在枯寂的圣慈宫中闲看落花,静待老去。
      “正要去看姐姐,您倒先来了,真叫妹妹过意不去。”她笑着迈进门,偌大的王府侧厅是她喜欢的会客之地,临着一池碧水,湘帘半卷,阳光淡淡洒进来,象极了当年的克己殿。
      瑜太妃忙起身,绛色织锦葵花纹衣袖口有些发毛,她略羞涩地掩了掩,笑道:“妹妹是贵人,我哪里承受的了?”
      这件出外的衣服她穿了很多回,发上的金饰颜色晦暗,想是久已不用。仪贵太妃心中暗暗叹气,瑜太妃平素侍候那个越来越乖戾的太后,日子不好过,今日都不知是找什么借口出来一趟。当下笑道:“姐姐快坐,和妹妹还这么客气!”
      拉着瑜太妃的手坐下,她忽然想起二人初见时的模样,那时的她羞涩腼腆,看着眼前华服的艳丽女子,讷讷不知所措。倒是人家大方,拉着她的手笑道:“真真标志的人,难怪皇上那么珍宝似地宠着。”说着从手上褪下只五彩宝石指环,套在她手上:“姐姐也没什么见面礼,这是妹妹家乡特产之物,留着看看吧!”早有人告诉她这是最得宠的瑜妃娘娘,她险些落下泪来。
      并没有显赫的出身,她是大赫西南蛮族的女子、战败的俘虏,没入宫中为奴,谁曾想,竟受君王青眯。那时的宫中人都道她妖媚惑主,从没一个人似瑜妃这般对她。从此,二人竟好得胜似亲姐妹。
      想到这里,她笑道:“过几日就是寒食,妹妹正要去启禀太后,想接姐姐来过寒食节。”回头对随侍的侍女道:“去把前儿得的衣料拿来。”对瑜太妃道:“前几日勋儿手下一个驻守南边的将军回来,采购到了上好的熟丝衣料,听说是舒绣的上品,我就给姐姐预备下了一份,原说过几日给送去,可巧来了,便带了回去吧!”舒绣源自舒洲,以擅绣花鸟等物著称,价值不菲,便是帝都朱京城里的达官显贵也未必能用起,瑜太妃忙道谢,想到这对面的女子自年轻时就比自己得君王宠爱,如今因着有儿子,生活安逸,哪里是自己可以比得了的,不禁心中一酸。
      二人坐着饮茶闲聊几句,瑜太妃微微一笑道:“妹妹还不知道吧,今天早上昭阳宫的那位把永寿宫的打了,头都破了,还差点小产!”
      心头惊愕,却还是面带微笑地呷了口茶,道:“嫉妇么,难保不这么着,这些年姐姐也应当见多了。”向例是嫔以上的后宫女子才能居主位,但皇帝继位后向少内宠,后宫有数的几位妃嫔都居了各宫主位,永寿宫正是仪贵太妃当年的故居。她住那里时,素喜轩敞,宫中大殿都不曾隔开,也不在院里种花草树木,只命人把四时花卉当季摆满,先帝到那里,总禁不住叹她兰心慧质,弄得宫中四时如春。
      瑜太妃微微一笑,先帝多宠,子嗣绵多,当年储君之位争夺虽不见刀革,却也是血雨腥风。到了这一朝,情况却大不相同:“风里言风里语地说起来,昭阳宫那位患的竟是风疾和怔忡之症,这是什么病,你我也知道。今后的事……依妹妹之见,会不热闹么?”
      后宫有份位的女子是莹妃、慧嫔、容嫔、婧贵人与胡选侍,莹妃育有一女天香公主,慧、容二嫔却分别有两个儿子,婧贵人是皇后表妹,胡选侍刚刚怀孕,若是皇后病故,这后宫恐怕也就热闹起来了。她知道瑜太妃与容嫔是姑表之亲,皇后若撒手人寰,自然有些想法,只是不明白她为什么要与自己说起这些。
      看她不言语,瑜妃笑道:“有人想请您帮个忙。”
      “哦?”她放下手中茶碗,皓腕如玉,拢着串红珊瑚手珠,颤抖着,仿若她此时的心情:“什么人能劳动姐姐大驾?”
      “太子妃殿下,请我把这个交给姐姐。”说着,从宽大的袖中掏出一只锦囊放在身边的小几之上。
      宝蓝福字闪缎做的小锦囊只有手掌大小,针角细密。她默默拿起来,不动声色地看着瑜太妃,绛衣女子叹了口气,道:“请妹妹原谅,姐姐也是不得已……再说,殿下也是好心,为十六哥撮合一门亲事。她年轻,过去的事哪知道什么……”
      “撮合亲事?”她目光凌厉地望着瑜太妃。她不似瑜太妃,有着强大的家族靠山,她只有一个儿子可以依靠,不得不万分小心。
      “是,是撮合与虞家的姻缘。”瑜太妃小心地抬头,知道她与虞皇后的芥蒂,心中惴惴不安。却意外地看到她脸上愠色稍纵即誓,只是道:“姐姐可知这锦囊中装的是什么?”
      瑜太妃摇了摇头道:“妹妹也知道,姐姐在宫中的日子并不好过,倒是殿下对我多有照顾。所以,她请我帮忙,自然……自然不好推动……”
      她冷然一笑,道:“倒小看了她,竟有这样的心机!”说着下意识地用力,将手中锦囊慢慢攥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