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平阳湖惨案(二) ...
-
越来越接近年关,风雪也越来越大,从北地传回来的灾情越来越严重,朝中关于此事议论不定,昌明帝为此气得晕了过去,大臣们也吵得不可开交。
钦天监忙着祭天活动的安排,近日也忙,青蛮去了一趟宫中为昌明帝诊脉,就顺道回了钦天监。
“为何如此愁容,是有什么事情还一直未敲定下来吗?”
青蛮快步进来,未等监正柳若尘招呼,就已先一步走到一旁的位子坐下,抖了抖身上的雪花,又自顾倒了杯热茶。
她撇了柳若尘一眼,看他在盯着卦象发呆,忍不住抬脚走近去看。
“大凶?”一看这卦象,青蛮都有些不可置信,这是触犯天条了吗?从未见过如此卦象,抬脚踢了柳若尘一下提醒道:“你算的何事?怎么如此卦象?”
柳若尘仿佛吓傻了,终于支支吾吾道:“出征北地。”
“什么?”
青蛮也吓了一跳,连忙走到门边查看,确定没有人在外面,连忙把门关上才快步回来查看卦象。
“你确定没有算错?怎会是如此卦象?”
柳若尘是仙逝的曦和圣女青瑶在大周带出来的弟子,她对此人也算信任,是她在朝中接触的比较多的人了,她了解柳若尘的测算能力,只是此刻的卦象太过于凶险,让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柳若尘一下子就急了,“我都算了一早晨了,不行不行,你来算!”
他都被催了一早上了,反反复复的算来算去,都是这个结果,都快把自己逼得精神失常了。
青蛮看着这卦象,此次出征北地,必败。
“陛下怎么样了?”柳若尘托腮问,“算了一早晨就这个结果,我是实在不敢再去叨扰了,年关将近,陛下可不能再出什么岔子,臣的项上人头啊~”
青蛮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卦象,还是不敢相信,颤着手捡起来。
“你算一卦吧,我是一点也不愿意再招惹这件事情了。”
柳若尘看着青蛮又算了一卦,果不其然,还是一样的结果,悬着的心算是彻底死了,直接瘫在地上一声不吭。
青蛮看着卦象,问道:“确定何人出征了吗?”
“这不是快过年了吗,大家都忙着过年呢,哪有大臣敢接下这活啊。”柳若尘嘀咕道,无奈的叹了口气。
“如实上报吧。”
青蛮站起来就往外走,也不顾后面的柳若尘喊了句“你去哪儿”,人早就跑出去了。
青蛮一路去了御花园,站在亭子里,看着在园子里玩耍的小孩,一时竟犹豫起来。
她知道,在出征北地这件事情上,放眼整个朝堂,除了陆家,没有人敢碰。但是按照刚才的测算结果,她知道自己不该干预,可是她却犹豫了。
“圣女,陆将军去太和殿面圣了。”
素苓走到她身后禀报道,看着她看园中的孩子出神,“要阻止吗?”
青蛮仍然没有反应,只静静的看着。
“小缘儿,不要跑那么快,小心别摔了。”
“小孩子好动,就让他们玩去吧,宫女都盯着呢。”
赵珩玉和赵砚秋在亭子里煮茶,看着孩子跑来跑去,聊得不亦乐乎。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她抬头看了一眼风雪欲来的天空,“不必了,都是为了家国,就让他们去吧。”
“那小公子呢?不管他了吗?万一他有什么事,你也会遭反噬的。”
“想办法把他留下就行。”
“钦天监观天象,近日或有变数,非大吉亦非大凶。开战与否,还请陛下圣裁,天时虽有微兆,终以国事为重。”
昌明帝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从钦天监拿回来的测算,不紧不慢的念出来。
底下的几个大臣大气都不过喘一下,纷纷低下头,只要不与自己对视,熬过去就行。
“钦天监这帮废物,这说与不说何异?”
昌明帝扫了一眼底下,还是无人敢应:“怎么?诸位爱卿觉得应当如何啊?”
几个大臣互相瞟了几眼,终于在大家的推推搡搡中站出来一个人,支支吾吾道:“臣觉得钦天监测算不无道理,陛下还需以国事为重。”
“呵呵……以国事为重,谁来了都让朕以国事为重,北地的事情,难道就不管了?”
昌明帝气得拍板,自己怎会养了如此一群废物?
正在殿上焦灼之际,陆昭还是站出来道:“陛下,臣愿带兵出征北地。”
陆家一直执掌的是定北军,按照以往也应陆家镇守北地,然而君心难测,只要种下了怀疑的种子,就会无限的蔓延,生根发芽,成为心中拔不干净的东西。
陆家遭人弹劾,昌明帝以此为由把陆家调回京城,然而还没回来多久,北地就发了难,成了如今这难题。
殿上瞬间鸦雀无声。
现在正是昌明帝火气最盛时,陆昭还在此时请旨,无疑是在打脸皇帝之前的决定是错的。
“北地是我大周疆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有北地在,无论与外蛮发生何种冲突,我们都有一席缓冲之地。何况北地是重要的关口,如果失了北地,无异于把大周的北大门敞开给外蛮。”
陆昭说得慷慨激昂,整个大殿上只有他的声音,他无比郑重道:“臣愿带兵出征北地!”
殿上瞬间陷入了漫长的寂静。北地之事争论不休,现在让钦天监测算,钦天监给出如此答案,也是及时的给了皇帝一个台阶,只要昌明帝下来,此事就能暂时缓一缓。
年关将近,过了年,一切都能重新规划,陆昭此举无异于火上浇油。
“诸位爱卿,觉得如何啊?”
“臣以为,陆将军驻守北地多年,经验丰富,此时让陆将军回去,也是解决此事的好办法。”
“臣附议。”
“此前陆将军弹劾一事,如今还未查明,此事让陆将军回去,是不是?”
殿中又开始了此起彼伏的讨论,昌明帝听得甚是烦闷,无奈的揉了揉太阳穴,有些生气的拍了拍桌。
“吾大周怎养了你们这群废物?算了,此事再议,朕乏了。”
最后还是不了了之,青蛮和素苓一直在殿外等着,待殿中所有大臣离开,已接近黄昏,赤黄色的夕阳挂在天边,青蛮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只是这样的夕阳,却是风雪前的宁静。
陆昭是最后一个出来的,出来时见青蛮在殿外,还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青蛮看着他走远了才进殿,她望着那个背影,只是像陆昭这样的人,大周怕是很难再有了。
入夜后又开始飘雪了,只是今夜的雪花格外的大,让人走在路上已经有了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从太和殿走到皇城门口就费了她好些时间。
入了马车青蛮才终于觉得好受些,捂着素苓递过来的暖炉,终于觉得手上恢复了些许温度。
“去将军府。”
马蹄走在松软的雪地里,没有“哒哒”的声响,让人内心平静了许多。
青蛮静静的靠在车窗上,一直到马车停下来,素苓道了声“到了”,她才缓缓睁开眼睛。
素苓掀了帘子,她看着牌匾上那三个大大的“将军府”,轻叹一声,才起身下了马车。
她一袭白衣,清雅脱俗,打着伞,轻叩府门。
“圣女。”
青蛮喝了一口热茶,夫妻二人却忽然跪了下来,乞求的看着她。
“将军真的想好了吗?”青蛮起身把二人扶起来,郑重问道。
在家国危亡面前,谁都没有理由退缩。陆昭如今的困境何不是她的,因为初代圣女的一纸约定,多少族人为此奔赴,提结束谈何容易?
她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条摆在二人面前,“这才是钦天监的测算结果,将军还是执意要去吗?如果将军后悔了,现在圣旨还没有下来,一切都还有可回旋的余地。”
陆昭拿起桌上的纸条看了一眼,仍然神色淡然,平静道:“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赵砚秋却立刻抢过他手上的纸条,眼泪一瞬间落了下来,哑着哭腔喊了声“将军”。
“缘儿还小,琛儿也才刚成婚,能不能……”
“可是北地那些百姓呢?他们等不了。”
陆昭打断赵砚秋的话,赵砚秋只得委屈的落泪。
“陛下还有一个条件,他要小公子留在京中。”
青蛮一瞬间没有了底气,她知道,此事她虽然只是顺水推舟,但是到底是私心。
“什么?让缘儿留在京中,他还那么小,他什么都不懂,为什么要把他卷到这些事情中来。”
赵砚秋眼泪再也控制不住的决堤。
陆昭神色倒是还平静,其实预想的也差不多,他们一家本来也是因为弹劾一事入京,如今如果再放他们离开,必定是要留点把柄在京城的,否则休想全身而退。
“如果将军和夫人不愿,只当今日缘宁从未来过。”
青蛮心中发麻,她知道留京为质意味着什么,即使将军府光明磊落,可如果真的如此,谁人不知陛下什么意思,他会被京城这些人的唾沫淹死的。
赵砚秋哭得心痛,忍着绝望求陆昭放弃,可他仍然摇头。
他赤红着眼睛对上青蛮的眼,她仿佛真的不为世俗所扰,一双眸子冷若冰霜,如无风湖面,任何事在她眼中都掀不起波澜。
“京中波谲云诡,尔虞我诈,现在把他留在京中,无异于把他放在火上炙烤,然而北地陷入险境,国未安何以论家。臣只有一事相求,恳请圣女,此后多多照拂吾儿。”
陆昭潸然泪下,跪下来恳求道。
青蛮深深地望了门口一眼,稚嫩的手掐着门缝,一双赤红的眼睛紧紧盯着他们。
“还请将军和夫人放心,只要有我缘宁在一日,定会护好他一日。”
她拉着两人想把他们扶起来,陆昭却还是毅然决然的跪下来,郑重的给她磕了头。
“有圣女此承诺,老臣死而无憾。”
“那陆将军,接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