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0、玉玦前尘 ...
-
戴维·陈的承诺如同在漫漫长夜中点燃的篝火,带来了确切的温暖与方向。在等待玉佩从太平洋彼岸寄来的日子里,何彦书和孟清辞的心境在激动之余,更多了几分探寻根源的肃穆。这对玉佩承载的,似乎不仅仅是民国那一世的悲壮,还有更深、更久远的因果。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这一切,何彦书投入了更深入的考据。他越发觉得,博物馆那半块玉的形制、工艺,尤其是那顶级羊脂白玉的材质与精巧的合欢花缠绕纹饰,绝非普通民国军人所能拥有,其渊源很可能追溯到更早的朝代。而戴维·陈提及祖上所得自“落难官家小姐”,也暗示了故事可能始于动荡的封建时代。
他动用所有学术关系,在浩繁的清代档案、宫廷记录与世家笔记中搜寻蛛丝马迹,重点排查与“何”、“孟”二姓相关,且可能涉及玉佩信物的记载。
这天深夜,书房的灯依旧亮着。孟清辞为他送来一杯安神的热茶,见他正对着一本刚从某古籍文献库调阅来的、纸页脆弱的《绥国公府纪略(补遗)》影印本凝神细看,眉头紧锁。
“有发现吗?”她轻声问。
何彦书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与一种宿命般的恍然。他拉过她的手,指向影印本上的一段文字,声音低沉而微颤:“清辞,你看……这可能,才是真正的开始。”
孟清辞俯身看去,在昏黄的灯光下,那段文言记载仿佛带着岁月的尘埃,扑面而来:
“……府中二公子彦书,少颖悟,长习骑射,弱冠入值宿卫,擢御前侍卫,甚得帝心,后累迁至兵部郎中。然其情路多蹇,心系文渊阁宫女孟氏清辞。孟氏本罪臣女,没入宫廷,娴雅知书,二人于宫垣内外,诗词唱和,情根深种。彦书力排众议,恳求圣恩,终得允婚,绥国公府上下皆喜。订婚之日,彦书以家传一对羊脂白玉合欢佩为聘,此玉乃西域贡品,温润无瑕,雕合欢花枝缠绕,寓意‘永结同好,合欢偕老’。玉佩一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物。然造化弄人,大婚之夕,孟氏竟暴毙于新房!疑为人所害,鸩毒潜于合卺酒中……彦书痛失所爱,肝肠寸断,紧握两块合欢玉,自此形销骨立,不复旧时英姿,未几,亦郁郁而终,良可叹也。孟氏所持另半块合欢佩,于其身后不知所踪,或随动乱流散……”
记载的旁边,还有一小幅摹绘的玉佩图样,正是那熟悉的羊脂白玉,环形,对半而分,边缘雕饰着精细的合欢花纹,形制与他们手中的碎玉一般无二!
空气仿佛被抽空了。
孟清辞猛地捂住嘴,踉跄后退一步,脸色瞬间苍白如纸。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永结同好,合欢偕老……订婚信物……合卺毒酒……暴毙新房……郁郁而终……
这惨烈程度,比起民国那一世的战火死别,竟有过之而无不及!原来,他们的悲剧,早在数百年前的深宅大院、宫廷倾轧中就已经上演!那一世,他仍是何彦书,她仍是孟清辞!他是绥国公府前途无量的二公子,她是身世飘零的罪臣之女。他们的爱情冲破重重阻碍,却在最接近幸福的时刻,被最阴毒的手段彻底粉碎!“合欢”之佩,竟成了“不合欢”的谶语!
“所以,”何彦书的声音沙哑,带着洞悉宿命的沉重,“第一世,我们是绥国公府的何彦书与宫女孟清辞,订婚时赠予合欢玉佩,大婚之日你遭人毒手,你所持的半块合欢佩从此流失民间。而我那一半,”他顿了顿,指向博物馆的方向,“很可能随我长埋,后在近代因缘际会(或许墓葬被发现或家族流传)才重现于世,被王守业先生祖上得到并捐赠。”
他看向孟清辞,眼神复杂:“第二世,在战火中,我送给你的,只是我所能找到的、属于我前世的那半块玉佩。它承载了我对你全部的爱与承诺,但我并不知道,也无力去寻找原本属于你的那另一半。直到今生,我们才通过戴维·陈先生,找到了这流失了数百年的、真正属于你的那一半!”
这个推断,完美地解释了两块玉佩的分离与流转!它们本是一对,却在第一世的大婚之夜就阴阳两隔。第二世,只有半块玉佩作为信物,见证了又一次的生离死别。而它们各自的漂泊轨迹,直至今日,才即将交汇!
“鸩毒……合欢酒……”孟清辞喃喃自语,眼前仿佛闪过一片刺目的红色,是嫁衣,还是……鲜血?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对被毒杀的恐惧以及象征美好愿景的合欢佩被玷污的痛楚,让她浑身发冷。但与此同时,一种更强烈的渴望在心底涌动——让它们完整!让这跨越了数百年离散的合欢佩,真正实现“永结同好”的寓意!
“正因其分离太久,圆满才更显珍贵。”何彦书紧紧握住她冰凉的手,目光灼灼,仿佛要穿透这数百年的悲雾,“这玉佩,这名字,就是证明!是我们的执念,也是我们的缘分,从未消散!这一世,我们绝不能让遗憾继续!”
这个发现,如同拼图上最关键的一块被找到。所有的离奇,所有的感应,都有了贯穿三世的、清晰而沉重的解释。
他们不仅是民国的何彦书与孟清辞,更是清代的何彦书与孟清辞。他们的爱情,历经了宫廷阴谋与烽火硝烟,那对寓意美好的合欢佩也一次次分离,从未真正合拢。
而今生,在和平年代,他们再次相遇,并即将让那象征了“永结同好,合欢偕老”的玉佩,在分离数百年后,首次重聚。
这不仅仅是为了告慰民国那一世的英魂,更是为了弥补第一世那场被血色染红的婚礼,那个被毒酒中断的合欢之梦,以及第二世那仅有半块信物的遗憾!
等待,因此被赋予了更深沉、更迫切的意味。他们几乎能感觉到,那来自遥远时空的、两缕渴望圆满的魂灵,正与他们一同,屏息期待着玉玦合拢、合欢重现的那神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