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0、共鸣器的低语 ...
-
空间褶皱入口如同水面涟漪,在“洞察号”前方荡漾。穿越的过程异常平稳,没有预想中的颠簸撕扯,仿佛只是穿过了一层温暖的薄膜。展现在远征舰队眼前的,并非宏伟殿堂或高科技工厂,而是一片不可思议的景象。
那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小型空间,中心悬浮着一颗柔和的光源,如同心脏般缓缓搏动。光源四周,没有任何复杂的机械结构,只有无数细如发丝、闪烁着微光的能量脉络,如同神经网络般自然延伸,布满整个空间,最终无声无息地融入虚空边界。这里安静到了极致,连飞船引擎的嗡鸣都被某种力量吸收、抚平,只剩下一种深沉而浩瀚的“存在感”。
“这就是……初始共鸣器?”秦岳看着探测器上传回的数据,上面显示这里的物理常数与外界有细微但关键的差异,空间稳定性高得惊人,仿佛不受外部归墟的任何影响。
时漪没有回答,她的全部心神都被中央那团光源吸引了。那不是纯粹的能量体,更像是一个凝固的“意识集合”,她体内的“火种”与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如同游子归家。她示意舰队保持距离,独自驾驶一艘小型工作艇,缓缓靠近那团光。
当她进入光晕范围时,没有遭受任何攻击或排斥,反而被一股温暖、古老而充满悲悯的意念所包裹。大量的信息,不再是破碎的低语,而是如同涓涓细流,平和地涌入她的意识。
她“看”到了“织网者”文明的兴衰史。那是一个诞生于秩序、追求极致和谐的文明,他们恐惧宇宙的热寂与熵增,渴望创造永恒。他们成功了,至少是部分成功——他们发展出了操控维度的惊人技术,能够编织空间,稳定物理规律。但极致的秩序催生了控制一切的野心,“万物归一”协议应运而生,旨在将整个宇宙纳入一个绝对可控的框架。
然而,宇宙的本质是动态与混沌的。协议的强行推行,如同试图将活水装入僵硬的冰棺,导致了现实基础法则的激烈反弹和崩溃。协议失控的瞬间,产生的不是毁灭性的爆炸,而是一个吞噬一切的“秩序奇点”——归墟。它不断地吞噬无序(物质、能量、生命),试图填补自身因协议崩溃而产生的“绝对秩序真空”,却如同饮鸩止渴,只会让现实结构更加脆弱。
“初始共鸣器”确实是一件修复工具,但它修复的方式,并非“织网者”最初设想的那种强行“织补”。它蕴含的真正力量,在于“共鸣”与“引导”。它能够放大文明集体意识中“生”的意志、创造力以及对“和谐而非僵化秩序”的追求,并将这种力量转化为稳定现实结构的“场”。它不是对抗归墟,而是在归墟的侵蚀下,为生命和文明开辟出一片遵循内在规律、充满可能性的“绿洲”。
同时,时漪也清晰地感知到了使用共鸣器的巨大风险。这种集体意识的深度共鸣,要求极高的精神同步率。如果文明内部充满分裂、恐惧、仇恨,共鸣器放大这些负面情绪,反而会加速被归墟同化,或者引发意识层面的崩溃。它是一把双刃剑,其效果完全取决于使用它的文明本身的精神状态。
“和谐……而非控制……引导……而非取代……”时漪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明悟的光芒。她明白了“钥匙不在外部”的真正含义。希望,始终存在于文明自身的选择和内在的凝聚力之中。
她尝试着,将自己对玄北寰的信任、对帝国的归属感、以及那份渴望生存与延续的坚定意志,通过“火种”缓缓注入共鸣器。
嗡——
一声轻微却仿佛响彻灵魂的震动传来。中央的光源亮度微微提升,周围那些能量脉络也随之明亮了一丝。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而充满希望的感觉,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笼罩了整个小型空间,甚至连外围舰队中的船员,都莫名感到一阵心安与振奋。
成功了!她能够与共鸣器建立初步连接!
但就在这时,一道极其紧急、跨越了超空间距离的加密通讯,强行接入了时漪的工作艇。
是玄北寰传来的信息,只有简短的几句话,却带着山雨欲来的沉重:
“缓冲带裂痕加速扩张,归墟突破在即。帝国内部叛乱已平,但资源见底。A计划进度滞后。时漪,无论结果如何,速归。帝国……需要你。我,需要你。”
信息末尾,附带着前线传回的实时画面——那面二维的巨盾之上,裂痕如同蔓延的黑色闪电,触目惊心。后方,帝国舰队严阵以待,炮口闪耀着决死的光芒。
时漪的心猛地一沉。时间,比她预想的还要紧迫。
她深深看了一眼那团温和搏动的光源,不再犹豫,驾驶工作艇迅速返回“洞察号”。
“秦岳,立刻整队,全速返航!”她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们已经找到了方法,现在,必须回去,在一切太晚之前,点燃文明的火焰!”
远征舰队调转方向,如同离弦之箭,冲出了这片世外桃源般的空间,义无反顾地驶向那片即将被归墟黑暗吞噬的故土。希望的火种已经找到,但能否在最终的毁灭降临前,形成燎原之势,守护住所爱的一切,仍是未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