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星港夜话 ...
-
稳定性算法的优化工作进展顺利,时漪提出的“动态阻尼”理念在经过墨菲斯院士团队严谨的数学验证后,被证明是可行的方向。紧张的氛围得以稍稍缓解,玄北寰便提议带时漪去看看星港的“另一面”——不是战略地图上的冰冷坐标,而是生活区的万家灯火。
夜幕降临(星港内部模拟的昼夜交替),玄北寰和时漪乘坐一辆不起眼的悬浮车,悄无声息地滑入星港上层的生活区域。这里与军事区的肃杀截然不同,街道两旁是琳琅满目的商铺,霓虹灯牌闪烁着各色光芒,空气中飘荡着食物香气和人语喧哗。穿着各色服饰的人们穿梭往来,有刚换岗的士兵,有拖家带口的工程师家属,还有来自不同星域的商人。
时漪透过车窗,好奇地打量着这一切。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帝国普通人的生活。她看到孩童追逐嬉笑,看到情侣依偎漫步,看到酒馆里人们举杯畅饮……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景,与她熟悉的实验室和冰冷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
“感觉很不一样,对吗?”玄北寰的声音在旁边响起。他也看着窗外,目光中带着一种时漪很少见到的、近乎温和的情绪。“这里没有战略推演,没有能量等级,只有活着,努力地、热闹地活着。”
时漪点了点头。作为“星铭者”,她观察过无数文明,但大多是从宏观数据和历史记录入手。如此真切地置身于一个鲜活文明的脉搏之中,感受其日常的呼吸,对她而言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他们的平静生活,建立在你们构筑的防线之上。”她轻声道。
“所以,防线不能垮。”玄北寰的语气重新变得坚定。悬浮车缓缓停在一个观景平台附近。两人下车,走到栏杆边。脚下是深不见底的船坞深渊,远处是密密麻麻停靠的民用船只和穿梭不息的交通艇,更远方,则是模拟出的、点缀着人造星辰的“夜空”。
夜风微凉,吹拂着时漪的发丝。她靠在栏杆上,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玄北寰,如果没有‘观察者’,没有这些危机,你会过怎样的生活?”
这个问题有些出乎玄北寰的意料。他思索了一会儿,才缓缓回答:“大概……会是个普通的军人吧。或许驻守某个边境星系,每日巡逻,训练新兵,偶尔应对一些小规模冲突。”他自嘲地笑了笑,“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整天思考着如何对抗能操控时间的敌人,如何拯救整个文明。”
“听起来很平静。”时漪评价道。
“是啊,平静。”玄北寰望向远方的“星辰”,“但那样的生活里,大概也不会遇到你这样的‘麻烦’。”他转过头,看向时漪,眼神在夜色中显得有些深邃。
时漪迎上他的目光,没有回避:“给你带来这么多‘麻烦’,抱歉。”
玄北寰却摇了摇头:“不,该说谢谢的是我。是你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宇宙,更强大的力量,以及……文明存在的另一种可能。”他停顿了一下,声音低沉而清晰,“也让我遇到了……你。”
最后两个字,他说得格外轻,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时漪心中漾开圈圈涟漪。周围是星港的喧嚣,但两人之间却仿佛有片刻的寂静。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音乐声从不远处的广场传来,似乎有人在举行小型的露天音乐会。旋律轻快,带着一种乐观向上的力量,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
“要去看看吗?”玄北寰问道,向时漪伸出了手。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邀请,不带任何命令色彩,仿佛只是寻常朋友间的提议。
时漪看着他的手,犹豫了一瞬。她习惯于保持距离,习惯于理性分析。但此刻,在星港的夜风与音乐中,她鬼使神差地、轻轻将自己的手放在了他的掌心。
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稳稳地包裹住她微凉的手指。两人并肩走向广场,融入那片欢乐的人群中。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身份,他们就像星港里无数平凡身影中的两个。
音乐在流淌,灯光在闪烁。玄北寰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时漪身边,偶尔随着节奏轻轻点头。时漪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温度,听着周围人们的欢笑和歌唱,一种陌生的、暖洋洋的感觉包裹着她。她不再去分析音乐的音符结构,不再去计算人群的密度,只是单纯地感受着这份鲜活的热闹。
这一刻,她不再是来自异星的“星铭者”,他也不再是肩负重担的帝国元帅。他们只是两个在星空下,暂时放下一切,分享片刻宁静与温暖的普通人。
夜深了,两人才悄然离开广场,返回悬浮车。回去的路上,两人都很沉默,但气氛并不尴尬,反而有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在流淌。
抵达元帅府邸后,玄北寰送时漪到她的房间门口。
“晚安,时漪。”他低声道。
“晚安,玄北寰。”时漪回应,抬头看了他一眼,才转身走进房间。
门轻轻合上。玄北寰在门外站了一会儿,才转身离开。他的嘴角,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柔和弧度。
而房间内的时漪,背靠着门板,听着他远去的脚步声,抬手看了看自己的掌心,那里似乎还残留着他的温度。一种复杂的、她尚未完全理解的情绪,在她那颗习惯于逻辑运算的核心中,悄然萌发。
星港的夜话,没有改变任何宏观的战略,却悄然改变了两颗星辰运行的轨迹。在对抗巨大阴影的路上,他们不仅拥有了彼此的智慧与力量,更开始拥有了一份源于平凡温暖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