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败绩中的数据 ...


  •   帝国舰队撤回第二道防线,星港“深渊”内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压抑寂静。初战的影像和数据在高层内部小范围流传,那无声无息间将小行星化为宇宙尘埃的红色光束,像噩梦一样萦绕在每个人心头。技术上的绝对代差,带来的是一种近乎绝望的无力感。

      “裁决者号”缓缓泊入星港,玄北寰走下舰桥时,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他没有理会沿途军官们的敬礼,径直走向“深渊回响”实验室。初战的失利在他预料之中,但“观察者”展现出的那种举重若轻的毁灭能力,依旧深深刺痛了他作为战士和统帅的尊严。

      实验室內,时漪早已将战场记录反复分析了数遍。她面前的屏幕上,正以极慢速度回放着那个四面体单位发射红色光束、分解小行星的瞬间。无数常人无法察觉的能量参数、粒子流数据、空间曲率变化被提取出来,构建成复杂的数学模型。

      当玄北寰走进来时,看到的是时漪凝神贯注的侧脸,以及屏幕上那些令人头晕目眩的数据流。

      “分析结果?”玄北寰开门见山,声音沙哑。

      时漪没有抬头,手指轻点,将几个关键数据高亮显示。“他们的护盾技术,基于一种动态的高维空间褶皱原理,常规能量攻击会被导入高维空间消散。‘静默者’的成功,在于其干扰频率恰好能引起这种褶皱的局部共振失稳,就像在绷紧的鼓面上精准地敲击了某个点,导致整个鼓面振动紊乱。”

      她切换画面,显示出那红色光束的分析图。“而这种物质分解武器……更麻烦。它不是简单的能量冲击,而是发射了一种特殊的‘秩序场’,强行逆转了目标区域的熵增定律,使物质从有序状态瞬间回归到基本粒子云的状态。这已经涉及到了对宇宙底层物理规则的局部修改。”

      玄北寰的心沉了下去。修改物理规则?这听起来如同神话。“也就是说,我们几乎不可能防御?”

      “常规意义上的物理防御,意义不大。”时漪坦言,“他们的战舰本体材质也异常特殊,是一种原子级高度有序的‘晶态金属’,强度和能量传导性远超帝国现有材料学认知。你们的主炮即使命中,效果也极其有限。”

      实验室內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设备运行的微弱嗡鸣。失败的阴影浓郁得化不开。

      “但是,”时漪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玄北寰,“没有任何系统是完美的。这次交锋,我们也获得了至关重要的数据。”

      她调出另一组分析结果,上面显示着三个“观察者”单位在护盾被破后,以及发动攻击时的详细能量波动曲线。

      “看这里,”她指着几个能量读数的峰值和谷值,“他们的能量系统输出存在非常细微的、周期性的波动。尤其是在使用那种高耗能的物质分解武器时,其单位内部的能量流转会出现一个极其短暂的不协调期,就像……一个精密仪器在切换高档位时难免的瞬间卡顿。”

      “还有这里,”她又切换到对方机动规避时的轨迹分析,“他们的空间位移技术虽然先进,但每次进行非惯性机动时,其几何体表面的能量纹路都会出现特定的闪烁模式。我怀疑,这与其内部能量核心的稳定性有关。频繁的、高强度的机动,可能会对其系统造成累积负荷。”

      玄北寰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光芒:“你的意思是,他们并非无懈可击?也存在弱点?”

      “可以这么理解。”时漪点头,“他们的技术层级很高,但并非无限能源、无限耐久。他们同样需要遵循能量守恒和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框架。只是他们的‘框架’比我们的高级很多。我们的机会在于,找到他们这个高级框架下的‘应力集中点’,然后施加精准的、超出其设计冗余的打击。”

      她关闭所有数据窗口,总结道:“‘静默者’证明了我们可以干扰他们的‘盾’。下一步,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式,要么利用他们系统自身的‘应力’(比如在它使用高耗能武器后的脆弱期发动致命攻击),要么,制造出一把能真正击穿他们‘甲’的‘矛’。”

      “制造新的武器,时间够吗?”玄北寰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根据观测,“观察者”的主力似乎仍在后方,但先遣队已经逼近,谁也不知道大军何时会压境。

      “直接复制或超越他们的技术,短期内不可能。”时漪摇头,“但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基于我们对他们能量特性的新理解,或许可以设计一种特殊的‘共振弹头’或者‘熵增炸弹’。”

      她开始快速勾勒原理草图:“‘共振弹头’不是靠爆炸威力,而是在命中后,释放特定频率的能量波,尝试与对方舰体材质或能量核心产生有害共振,从内部破坏其结构。‘熵增炸弹’则相反,尝试在局部区域制造极端的熵增效应,干扰甚至逆转他们那种依赖‘秩序场’的武器和防御系统。”

      这两个概念听起来同样玄奥,但至少提供了一种基于对方技术弱点进行反击的思路,而不是用帝国的落后武器去硬碰硬。

      “需要多少时间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原型开发?”玄北寰追问。

      “初步理论验证和模拟,至少需要五天。原型制造……视复杂程度而定,可能还需要更久。”时漪给出了一个并不乐观的时间表。

      玄北寰沉默了片刻。五天,甚至更久,外面的“观察者”先遣队会安安分分地等待吗?

      就在这时,凌啸急促的声音通过紧急通讯频道传来:“元帅!边境监测站急报!那三个‘观察者’单位开始移动了!它们……它们正在朝着K-77星系内部的殖民星球‘新希望’前进!预计十二小时后抵达!”

      玄北寰和时漪的脸色同时一变。

      对方没有给帝国喘息的机会!它们的目标很明确——直接攻击帝国的软肋,有人居住的殖民星球!这是在逼迫帝国主力出战,或者眼睁睁看着平民被屠戮!

      “来不及慢慢研究了。”玄北寰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时漪,集中所有资源,优先攻关‘共振弹头’的概念!哪怕只能造出几发试验品也行!我们必须阻止它们靠近‘新希望’!”

      他转身大步向外走去,声音斩钉截铁:“我立刻集结舰队,前往拦截!无论如何,必须为‘新希望’争取时间!”

      实验室的门重重关上。时漪看着玄北寰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屏幕上那些尚未完成的理论模型。

      时间,成了最奢侈的东西。她必须在这有限的十几个小时里,创造出一个奇迹。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些复杂的能量曲线,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这一次,不再是冷静的观察和分析,而是带着一种与这个暂时容身的文明休戚与共的紧迫感。

      她开始尝试将“星铭者”知识库中一些关于物质本质、能量弦理论的高深内容,与刚刚获取的“观察者”数据强行进行融合推导。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过程,如同在悬崖边走钢丝,任何计算失误都可能导致理论模型崩溃。

      但此刻,她别无选择。

      帝国的命运,以及她自身能否继续“观察”下去的资格,都系于这即将到来的、保卫“新希望”的决战。而她,必须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为帝国锻造出一把能够刺伤巨人的——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根——毒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