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礼物与枷锁 ...
-
“深渊回响”实验室成为了时漪在星港内的新据点。玄北寰履行了他的承诺,提供了她所需的数据接口和限额能量,但监视的网也收得更紧。凌啸几乎常驻观察区,两名A级军官寸步不离,每一条数据流、每一次能量波动都被详细记录,同步到玄北寰的私人终端。
时漪对此视若无睹。她像一台最精密的仪器,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那份成功干扰“观察者”信号的“投名状”,为她赢得了宝贵的操作空间,但她深知,这远远不够。玄北寰需要的是能即刻提升帝国战力的东西,是能让他心甘情愿继续投入资源的“果实”。
她的第一个“作品”,目标锁定在了帝国舰队最基础的作战单位——单兵动力装甲的能量核心上。
帝国的动力装甲技术成熟而强大,但其能量核心——高密度原力结晶反应炉——存在一个固有缺陷:输出功率提升至极限时,稳定性会急剧下降,容易引发过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装甲爆炸。这限制了单兵火力的上限,也成为了战场上的一個不确定因素。
时漪并没有试图去改进原力结晶反应炉本身,那需要对整个原力能量体系有更深入的理解,非一日之功。她选择了一个更取巧,也更体现其技术优势的方案——加装一个“能量缓冲与重塑系统”。
这个系统独立于原力反应炉,其核心技术源于“星铭者”对基础粒子层面能量流转的深刻理解。它不产生能量,而是在反应炉输出峰值时,瞬间吸收部分过剩能量,将其储存于一个微型超导环中,并在能量波谷时平稳释放,同时还能对能量流进行“梳理”,使其波形更加平滑稳定。
说易行难。这涉及到极其精密的能量瞬间捕获、超高效率的暂存以及毫秒级的释放控制。帝国的材料科学和能量控制技术根本无法实现。
但时漪可以。
她利用实验室的设备,开始合成一种结构奇特的纳米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在特定能量场激发下,能形成瞬态的超导晶格,完美满足能量缓冲的需求。合成过程复杂到令人发指,需要同时控制数百个物理参数在极窄的范围内波动,任何微小偏差都会导致材料失效。
那两名监视的军官看得目瞪口呆,他们只能看到时漪双手在控制台上化作幻影,各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元素在能量场中分离、组合、重构,最终形成一种散发着幽幽蓝光的粉末状物质。
随后,她开始设计缓冲系统的核心芯片。光刻、蚀刻、离子注入……所有步骤都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微型无尘工作台中自动完成,她只负责输入那复杂到如同天书般的架构设计图。最终成型的芯片只有指甲盖大小,上面却集成了数以亿计的、非传统二进制逻辑的运算单元。
几天后,第一台原型机完成。它看起来只是一个巴掌大的、布满细微纹路的金属圆盘,可以无缝嵌入现役动力装甲的能量回路中。
时漪通知了凌啸,要求进行实地测试。玄北寰亲自到场,在另一个加固的测试场内,一台标准的帝国“捍卫者”III型动力装甲被固定在测试架上。
没有多余的废话,时漪将那个金属圆盘嵌入装甲后背的能量接口。仪器连接完毕,测试开始。
动力装甲的引擎轰鸣,功率被逐步推高。仪表盘上的数字飞快跳动,很快就超过了安全阈值,进入了危险的红色区域。按照往常,此时装甲应该已经开始剧烈震动,发出过载警报。
然而,测试架上的装甲却异常平稳。代表能量输出的曲线,原本应该出现的剧烈尖峰被明显削平,变成了一条虽然在高位但相对平滑的曲线!功率提升了近百分之三十,稳定性却反而提高了!
负责测试的技术官难以置信地看着数据,反复确认仪器没有故障。
“试试极限过载冲击。”玄北寰下令,声音平静,但眼神锐利。
命令下达,模拟系统向能量核心注入一股远超设计标准的瞬间能量脉冲。这是以往必定导致反应炉熔毁或爆炸的操作。
嗡——!
装甲发出一声沉闷的异响,外部装甲板甚至出现了瞬间的红热,但预想中的爆炸并未发生。那股毁灭性的脉冲能量,仿佛被一个无形的漩涡瞬间吞噬了大部分,剩余的部分也被平稳疏导。几秒钟后,装甲逐渐冷却下来,系统自检显示,除了部分外部传感器因高温受损外,核心结构完好无损!
测试场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帝国士兵的火力和生存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这意味着在战场上,帝国军队可以更持久、更猛烈地倾泻火力!
凌啸看向时漪的目光充满了震惊,甚至带上了一丝敬畏。这已经超出了“技术援助”的范畴,这简直是点石成金!
玄北寰走到测试装甲前,伸手抚摸着那块已经冷却的、刚才还红热过的装甲板。他的指尖能感受到金属的余温,更能感受到这项技术背后代表的、难以估量的战略价值。
他转过身,看向静静站在一旁的时漪。她依旧那副平静无波的样子,仿佛刚刚只是完成了一次简单的课堂实验。
“这项技术……”玄北寰开口,声音低沉,“可以大规模生产吗?”
“核心材料的合成和芯片制造需要特定的设备和工艺,我可以提供技术蓝图和关键参数。”时漪回答,“但生产线需要改造,熟练工人需要培训。短期内无法装备全军,但优先供应精锐部队和特殊任务单位,是可行的。”
玄北寰点了点头。这已经远超他的预期。他凝视着时漪,仿佛想透过她平静的外表,看穿她真正的意图。送出如此厚礼,她所图究竟有多大?
“这份‘礼物’,我收下了。”玄北寰沉声道,“帝国会记住你的贡献。”
“各取所需而已,元帅。”时漪淡淡回应,“合作需要共赢的基础。这只是开始。”
她的话语礼貌而疏离,将一场可能蕴含情感因素的“赠予”,重新拉回到了冰冷务实的合作框架内。
玄北寰深深看了她一眼,不再多言,转身带着凌啸和技术数据离开。他知道,这份厚礼,既是强大的助力,也是一副无形的枷锁。帝国与她之间的绑定,因为这项技术而变得更加紧密,也更加复杂。
测试场重归寂静。时漪独自走到那台经过考验的动力装甲前,指尖轻轻划过冰冷的金属表面。
种子已经播下,肥料也已施予。现在,只需要等待它生根发芽,逐渐改变这片土壤的生态。当帝国军队开始依赖她的技术时,她在棋盘上的分量,将截然不同。
而下一步,该考虑如何应对那个越来越近的“观察者”了。一份送给敌人的“惊喜”,也该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