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01 ...

  •   屈木公者,晚清苏州府之人也。
      家素殷实,甲地连山。少壮之年常游海外,于番邦觅孤峰碍日石一座,置后园中,远而望之,一柱擎天,云雾缭绕,气象万千,人皆叹之。
      民国元年,风俗为之一变,市肆街巷,洋物泛滥。为博妻儿笑,一日入海上外滩,购洋物若干,后塞车于洋泾浜。前有红灯,车不能行。未几,后方来一蓝车,驾者为一蓝衣少年,仗东洋人势,暴戾恣睢,鸣笛不止,木公不胜其扰。
      绿灯闪烁,未及行,蓝衣少年骤然超木公车,横于道中,阻木公去路,又化身路怒症狂人,以手指木公,诟骂不绝。
      庶民众多,车水马龙,木公不作停留,强忍怒离去。
      蓝衣少年气焰炽,欲缀木公,忽黑松针数十枚,粗硬若钢,自天而降,直插蓝衣少年座驾。
      少年大惊,弃车狂奔而去。留东洋人尸首一具,废车一辆。
      巡捕龚理闻之,讶异良久。乃亲赴蓝衣少年居处,鞫讯之。
      蓝衣少年具实以告。
      得木公名讳,龚理遂亲往问询。至木公家,门童漫应,手指后园。径往寻之,及入,见黄云飘荡,露泄云岫,怪石嶙峋,鹤棲松柏,宛若仙境,嗟叹不已,不觉忘所从来,观赏不已。至亭午,未谋木公面,心中惶急。
      蓦然回首,突见一丹顶鹤翩然落于石间黑松枝头,回风起舞,状若招引。异之,攀孤峰碍日石而上。及上,不见黑松与丹鹤,唯闻鼾声如雷,似有人卧睡。环视,见一人正酣眠烟霞中矣。问之,乃知为屈木公,具言所从来。木公含混答之。龚理不得要领,悻悻而去。

      旬月,东洋新任领事至申城,闻案件奇,疑木公,乃传之入警署。
      木公生平,最不喜与东洋人往来,得传信,束之高阁,不予理会。
      领事不乐,着巡捕拘木公。
      巡捕甫出,木公忽至。
      龚理在侧,力劝木公谨言,不可鲁莽行事。木公不听,与二巡捕及东洋领事争之。领事拔刀胁木公,木公不能忍,勃然变色,瞬时天雷滚滚,风雨大作。路人逃窜,户窗皆闭。
      龚理知天象为不祥之兆,欲释木公,然领事不允。木公神色变,刹那之间,雷电大作,风号声内杂数枚黑松针至,暴穿巡捕股肱而过。东洋领事见之,叫嚣曰:“毋令□□妖人去!”
      言未毕,一松针穿胸而过,领事立时毙命。众人皆俱,木公潇洒远走,无人敢阻。
      翌日,大公报出刊,登此异事。东洋国主怒,致电民国政府,力促严惩凶手。北洋阁僚愁眉,不知举措。然高卢国领事闻之,为之斡旋。又亲临木公所,言申城租界领馆中无能人,邀为效力,木公谢之不应。
      逾月,国民政府亦莅临,延揽木公,亦拒之不就。
      旬月之间,木公声名闻于天下,访客日夜络绎不绝。
      木公不胜其扰,乃闭门谢客,逾两年,门可罗雀。

      一日,见无人登门,木公喜,值天气晴明,乃携幼子往钓于华亭湖。
      适年其子方六岁,木公嘱其立于岸边观之即可。
      幼子咿呀应之。
      木公乃独立于一石矶上,蓄势已,力抛绿丝垂纶入湖中央。
      然金钩去势急,脱手不及,累身,未及呼号,已堕湖中。
      木公骇,欲挣扎呼救,然蹭蹬之中,足早着湖底,始悟湖水清浅。
      急攀岩上岸,唏嘘不已,自省曰:“吾日日迎来送往,未料他年捕江捉湖之灵妙巧手,已生疏至甚矣。”
      幼子立一侧,嬉笑曰:“爹爹欲食鱼乎?欲以身赴龙庭乎?”
      木公哑然失笑:“儿毋笑,汝不知龙鱼已入吾彀中矣。”
      乃坐与垂柳下,专候金鱼入彀。
      然半日无鱼,心燥,烈日当空,汗湿衣衫,遂大怒曰:“与子垂纶之乐,得无享乎?”
      忽见子从蒲苇中出,问之何来,子曰:“出恭毕。”
      木公闻言,喜,心生一计。乃捂鼻,挑儿所排泄秽物,投掷湖中,厉声曰:“华亭龙王,吾今必食鱼,汝若令吾不得食,吾必令汝食小儿浊物。”
      语才毕,鲤鱼数条、黑鲶数尾纷纷自湖中跃出。至岸,曲尾折身,欢蹦不已。
      木公喜:“龙王识相,吾不愁无鱼可食矣。”
      遂拾鱼,投竹笼,满载而归。
      木公为人,其盛气如此。
      华亭居民,无人敢直撄其锋。

      丁丑年,东夷人来,烧杀淫掠,罪行累累,骇人所闻,国人惨遭凌虐,日哭夜嗥,不忍卒听。
      木公闻之,未尝不切齿痛恨也。尝自作《灭夷人书》,书曰:
      大明嘉靖朝,倭人乱东南。浪人性凶残,祸乱人世间。
      长刀利且速,专刳妇人肚。匕首锋又短,专划童稚眼。
      世宗按剑起,委派胡宗宪。军民同奋勇,戮力剪灭完。
      斩草未除根,浪风吹又展。隔海频相望,虎视目眈眈。
      江南富庶地,贼败心不甘。经年蓄阴计,再谋添祸乱。
      晚清国力弱,东方苍龙堕。大和野蛮兵,乘势行侵略。
      甲午海战后,宝岛遭吞没。白银两亿两,增益东岛国。
      自此跻豪强,野心日昭彰。蚕食与鲸吞,中土灾祸深。
      辛未九一八,柳条湖段炸。关东黑土地,遍遭狼蹄踏。
      丁丑未月中,夷人中原横。九州危旦夕,扶桑兵气凌。
      金陵旧都城,人头砍不停。烧杀□□掠,血水流沧溟。
      贼行市野间,剖腹挖心肝。幽灵七三一,屠人绝人寰。
      三光政策出,村烟变狼烟。华夏五千年,至此遭大难。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大道至简,古之宜然。
      屈某虽不才,愿为前驱官。今年三十五,不复再少年。
      青春不再来,建功当及时。上报君王恩,下慰生民愿。

      以书进之于上,希冀疆场展翼,然终不为用,木公愤愤。
      一日,贼人闻木公之所居珍宝甚多,又欲报木公杀东洋领事之仇,遂整装进发,以屠戮屈族为志。
      木公早觉之,急抛黑松子一枚于道。
      松子落地,即扎根抽芽。须臾,黑松树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粗有十围,横路中央,阻东夷人进路。
      贼兵至,见大树阻隔,怒,相呼拔其根以泄愤,然力有不逮。遂施以炮击火燎,然枝条斑斓,挺拔如常,丝毫不为动。
      无法,乃弃辎重,轻骑突进,直奔木公所而来。

      大暑之日,星河无影,贼兵夜行,阴谋暗害。
      夜半至门,叩关无人应,然关锁自开,东洋兵暴入,忽冷风骤起,烟雾凄迷,贼人迷,不辨东西。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阴气森森发于背,寒水碧碧漫于肾,冥夜之中惊怪之声乍隐乍现,贼人心神皆惊,堕地坠池惨死者不计其数。
      忽于一片玄暗中,烛光一点遽然而起,或明或暗,或远或近,贼人喜奔,蜂拥至前,见一绿衣女子立于曲水兰榭之上,水袖婉转,迤逦侧背而行。
      贼人见女,乃高叫曰:“花姑娘宜清歌一曲,如若不然,定奸杀之。”
      “诺”。
      女子漫应之,及回转其身,贼人大骇,但见女子面如枯木,目若白蜡,口内挂一火红长蛇,曳曳而动。
      贼人惧,拔枪管,纷纷射之。
      女急退入内,贼人欲追之,忽一红衣女出,纱衣镶裹,美目流盼,有倾国之姿。
      贼兵见女美,欲亵之,内有一校尉,名鬼犬二郎,咆哮曰:“吾辈取中华之地,如探囊取物耳。灭国之战,指日可待。吾观汝尚有姿色,留汝薄命,可做吾等婢女,供吾等淫乐可也。”
      言罢,促女作歌弦之声。
      女颔首,朱唇轻启,似有所言。
      贼人倾耳,凝神静听。
      忽凄厉之声卒然而发,闻之者皆汗毛森竖。
      鬼犬二郎大怒,举东洋刀劈女,刀未至,女已渺。红纱衣一领,抛掷地下。鬼犬二郎大笑,拾之,覆首,以嗅女子体香。忽纱衣暴变,缠缢脖颈中,密密三匝,鬼犬二郎目突不能言,须臾之间,喉裂项断,暴毙而亡。
      贼人恐,急寻路遁去,中途自相践踏,毁损无算。
      无功而返,贼主怒,愤恨曰:“中原妖法,果不凡。然天皇在佑,定能活捉屈木公之流!非枭其首,不足泄吾愤!”

      后三日,贼兵又来。
      贼主乃命兵士架炮台,轰木公府邸。苍松翠柏,倒伏一地。田宅广厦,为贼人付之一炬。
      幸木公早知此劫,家中财物已尽输他处。
      百年家业,毁于一旦,木公愤然,“我族类千年居江南,未尝受此大辱也!此仇不报,不为世间仙人!”
      遂召江南精怪与灵隐寺诸神,共谋诛戮东洋人。
      初,神妖殊途,木公未得调和之法,凡遇事则吵嚷不已,木公愁闷。后闻陕北有□□之变,遂念诀,化风而往。至,见火德星君正授课,遂专意聆听。毕,豁然开朗,急返,以整饬东南灵怪神鬼不睦之风为志。
      旬月,渐有灵效。
      然灵怪虽多,中亦有叛者。
      太湖妖蟹,天台白鹇怪,莫干山猴面鹰精,皆趁东夷贼火,入世间打劫无数,淫人妻女,作恶多端,屈木公怒,乃携众一一讨伐之。
      猴面鹰精伏罪已诛,然太湖妖蟹,天台白鹇怪俱结党于天台,以为对峙。
      木公莅天台,众班排开,木公在中,厉斥曰:“白鹇怪行为不检,助纣为虐。侍奉岛人,残虐百姓。阴蓄贼心,倒行逆施,烧十八家,杀九十六人,淫一百六十三女,恶贯满盈,罪不容诛!”
      白鹇怪不服,诘问屈木公履历。
      屈木公曰:“吾乃天台松木精,因智者大师点化,修成人形。天历九亿八万六十四年,天帝下诏,封我为江左神君。江南八府一州,俱归我辖制。”
      白鹇怪叫嚷:“江左神君,吾辈不知也,宁死不服!”
      太湖妖蟹亦不服:“神君所言八府一州,乃苏松常,镇宁杭,嘉湖仓也。具而言之,乃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江宁府、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太仓州,是也。然天台山隶于台州府,汝焉能辖制?”
      屈木公曰:“吾出身天台国清寺,见乡友中出此败类,焉能不除!”又出示天帝令牌,众人皆伏。卒杀白鹇怪、太湖妖蟹。
      辛巳年冬,陕北严寒,军士瑟缩,不得过冬。屈木公闻之,乃召集松江府神妖两众,共制棉服。囊者松江府衣被天下,虽经战火,财不甚凋。太湖龙族、平湖蟹族、富春山虫族、扬子□□婆龙族俱皆幻成人形,勤勉纺织,以输秦川。
      乙酉年,东洋人败,溃走海隅。
      屈木公携江浙神、妖、鬼三道之众聚于海上拦截之,兴巨风,掀巨轮,贼人葬身鱼腹者万人。
      自此,东洋人蜗踞东海一角,不敢复出。
      劫难过,天帝论功,东南诸精灵首推屈木公为先,遂引天雷金龙,助其化劫,以登天庭。
      三元九会,时值大过神卦之午七会,雷霆列列,金龙盘绕,天地为之震动。
      木公举红褐球花以承雷霆之力,又以浓绿针叶卸雷于地。事顷,渡劫毕,为大罗上仙。道友同贺,宴饮三日而卒。魂归九天,位列仙班。然于天庭中不改其形状,时欲逞其意志,渐不为天帝所容。
      一日,蟠桃盛会,花仙起舞为贺。木公位在筵席之列,见花仙中有一丽人,神色妩媚,颜华可人,遂起身,捉女手,携之而去。
      天帝忍怒,伺机待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