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001 公开的秘密 ...

  •   土黄色的粗糙泥墙上,烈阳将新上了漆的标语晒得发光,李纯盯着“劳动最光荣”几个大红字,幽幽叹口气。
      灰扑扑的天,黄尘尘的地,火辣辣的日头,还有一望无际的山野。
      此时恰逢生产队午时下工,远处传来小队长扯着嗓子的呼喊,“到点了!下午准点来啊,要是被我发现谁拖拖拉拉……李胖家的,坟头着火了你跑这么快!干活你磨叽,叫吃飞得比鸡还高!”
      田头顿时一片笑声和叫骂声。
      这就是1977年五华县蓝石公社前进生产队刚秋收完的日常。
      也是李纯意外穿越来的第三天。
      小女孩拍拍屁股上的土,起身背上草筐,沿着草垛和屋檐下一点点阴凉处小心地往回走。
      秋收虽结束了,地头的杂活依旧不少,小队长催着人加紧时间翻地施肥,为之后播种冬麦、秋土豆和油菜做准备,红薯还埋在土里等着挖。壮劳力都在地里,年纪大些的老人守着谷场晒谷子打豆子,只有她这样十一二岁的孩子还能分配到赶鸟、砍猪草、放牛等轻省点的任务。
      当然,秋收时,整个生产队无论男女老少都必须加入“伟大的劳动事业”中来。
      李纯回忆着田野里一片热(往)火(死)朝(里)天(干)的景象,缩了缩脖子,竟然开始庆幸自己秋收后才穿来。
      甚至怀疑原本的李纯小姑娘就是累过头,直接在梦里猝死了。
      不过现在最要紧的不是纠结她穿越的原由,而是……
      前头一户人家的后门边,两个妇女说着闲话。
      “二嫂,我家盐巴给用完了,过两天才去集上,你先借我点使呗。”
      “一家人有啥借不借的,你自己去拿吧。”
      “行嘞。对了二嫂,昨儿我去山上的时候,见到你家国强在知青点那附近打转呢,我问他干啥,他说你让他去砍柴的,你知道这事不?”
      李纯脚步一顿,后退两步躲在拐角,悄悄探头打量那两人。
      在她成为“李纯”之前,李纯小姑娘是个沉默听话,只知埋头干活的“好孩子”,没有朋友,队里很多人基本只混个眼熟,但对“国强”这个名字还是印象颇深,因为那是前进生产队唯三的高中生之一。
      她一瞧,果然,被称作二嫂的矮个妇人是张国强的母亲,黄桂花,向来是个爱掐尖的精明人。
      黄桂花听到这话顿时炸毛,“好哇,怪不得那小子昨儿这么晚才回呢,原来偷摸见鬼去了!我说灶上好像少个饼子,还以为是标子偷吃的,怕不是进了狐狸精肚子里!”
      另一个女人偷笑着劝道:“可不是,那些知青姑娘可精明呢,用你的吃你的,还不给个准话,这十里八村的小青年少有不上当的。二嫂,这事你得上点心。”
      她使个眼色,表情是‘你我都懂’的心照不宣,“国强是男娃,倒不至于吃什么亏,怕就怕跟之前那谁一样,有了孩子管生不管养,就这么丢在乡下,那叫一个造孽。”
      黄桂花脸色更黑,“你说李家那事……”
      “还能有哪家,他家的事知道的人多了去了,就是年头久了孩子也大了,邻里邻居的不好当面讲算了。咱家国强是难得出息的,找对象可得擦亮眼啊。”
      说起这个黄桂花就雄赳赳起来,“我家国强是高中生!将来要进城里工作的,这么好的条件怎么可能配一个……”
      后面的话李纯没有再听,她握紧拳,心事重重地掉头,从另一个方向慢吞吞地往家走。
      前进生产队在附近算是一个大队了,人口接近三百户,其中以李姓、张姓、黄姓居多,大队长就姓李。
      这么多的“李家”,李纯偏偏觉得她们口中说的就是自家,那个“管生不管养,被丢在乡下”的倒霉孩子或许就是自己……
      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她在穿越来的第一天,整理“李纯”的记忆时,发现许多蹊跷。
      首先,李纯家这一辈有四个孩子,李纯排第二,上头一个哥哥,下头两个弟妹,除了李纯之外,其他孩子名字都是三个字,跟着族谱从“文”字辈,唯独李纯是个例外。
      而且她自小到大可以说是家中干活最多,吃的却最少的,父母长辈少给过好脸色,要么愤怒责骂,要么冷漠命令,如果是因为重男轻女的话,家里的小妹却根本不是她这个待遇。
      当然,这个年代每家一连串孩子,父母总有偏心的和忽略的,加上“李纯”本身不是个嘴甜会讨人喜欢的小孩,所以也不能以此作为她身份存疑的证据。
      但是……
      李纯看着脚边的水沟,那里倒映着一个瘦小的女孩,她蹲下来凑近观察,忽而深深笑了,颊边露出两个从没在李家人脸上见过的小酒窝。
      啧。
      她垮下脸,提着草筐推开门。
      王芬刚看过鸡窝,空着手出来就撞见李纯,再看她手中半满的草筐,当即骂道:“死丫头又上哪偷懒了,叫你割草都干不好,光吃白饭,骨头轻了是不是?!”
      李纯也是头一回干农活,好不容易顺着记忆把上工的量按时交上,还要再多打两筐猪草交给家里,不然王芬可不会让她好过。但她实在没力气了,只能低着头装害怕。
      骂就骂呗,也不会少块肉。
      “谁家孩子像你这样,一张死人脸,三杆子打不出个屁!你去看隔壁家春桃,整天收拾地齐齐整整的,家里家外一把抓,做得一手好菜,她娘就坐在家里享清福,满大队吹牛扯闲,得意的哟,你再看看你,只有让我丢脸的份,老娘倒八辈子霉摊上你……”
      正口吐唾沫骂得欢呢,门又被推开,走进来一个高个少年。
      王芬立马换上笑脸,迎上去,“文根回来啦?看你晒得满头汗,去洗把脸,马上吃饭了。”
      李文根面色很不好看,随意恩一声就进屋了,王芬连忙追上去给他倒水。
      被忽略到底的李纯已经习惯这待遇,明明很累了,却不能休息,王芬见不得她闲着,而所有活计中唯有洗菜和烧火是能坐着的。
      李纯把草框放好,转头进灶房帮忙。
      简陋的灶房里,花白头发的老人正在锅里盛菜,见到李纯进来,笑着说:“二妹啊,可以吃饭了,你把菜端出去。”
      今天回来的时机倒是把握得不错,不用坐火边受热了。
      李纯心内腹诽,面上乖巧地接过菜盘,里面不出意外正是“炒”青菜,一点油光都看不见的那种。
      现在正是茄子豆角的季节,农家一日三餐,早上酸豆角,中午舂辣椒,晚上拌茄子,日日周而复始,打个蛋花汤都算加餐。
      等所有饭菜准备好,李老太太最后一个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米粥,挨个给家里人添碗。男人和乖孙自然是最满最稠的,女人的稀一些,孙女的只有大半碗,最后剩给李纯的就是清汤寡水。
      女孩面不改色地捧着碗慢慢喝,尽管肚子咕咕叫,也没想过开口再要点吃的。
      别看李老太太给了她今天见到的第一个笑脸,分食的时候绝对不会手软,别人吃米她喝汤,“李纯”十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李文生看看桌上的菜,瘪着嘴道:“娘,今天河仔家吃肉呢,我都闻到香味了,我们家这是吃什么呀。”
      李家小弟李文生今年十岁,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跟着一帮皮猴没心没肺地瞎玩,隔几天总要闯点祸出来。李家父母最看重大儿子李文根,对小儿子也宠,但还是会教训的,此时李父便板着脸道:“他家好你去他家吃啊,看你要脸不要,我们家前天又不是没吃过肉。”
      王芬也道:“秋收都过了,还大吃大喝,年都不过了?文生听话,今年过年娘去割点肉做腊肠,到时候给你蒸一盘啊。”
      “我不要吃腊肠,我要红烧肉!大块的红烧肉!”
      “你这小子,跟我顶嘴是不是?!”李父一拍桌子,“我的棍子呢?拿棍子来!”
      李文文虽然也想吃肉,看小哥要挨揍还是很开心,捂着嘴瞧热闹。
      李老太太立刻拦着,“干嘛你这是,吃着饭呢打什么孩子!”
      王芬也赶忙哄小儿子,饭都顾不上吃了。
      李纯坐在一旁冷眼旁观。
      又是这样,李文生每次闯祸或者无理取闹,李父要教训,总有人来挡着劝着,这么多年李文生真正挨打的次数其实屈指可数。
      但再少也是挨过打的,李纯翻翻记忆,却从没有李家长辈要教训李纯的印象,哪怕李母骂得再厉害,克扣得多厉害,也从没动过李纯一指头,从这方面来看,“李纯”又不像不是李家的孩子了。
      李纯陷入深深的疑惑中。
      却在这时,她忽而察觉好像有人在看她,李纯抬头,正对上李文根的视线。
      这位大哥向来不爱管弟妹的,对她也是无视居多,怎么这会盯着她看了好几次,而且那眼神……怎么说呢,有种看商品似的打量,令人不适。
      李纯这两天因为穿越和身世问题,一直很注意全家人的表情和反应,既要找线索又怕哪里露陷,时刻绷紧心弦,此时看到李文根的眼神,心里下意识就是一个咯噔。
      她埋下头,装作小透明的样子努力降低存在感。
      那边王芬总算保下小儿子的屁股,忙对着大儿子转移话题,“文根,你不是去城里找你同学吗?怎么样?有人找到工作吗?”
      李文根去年高中毕业,当初没考上技校,现在也上不了大学,家里更没有关系给他找工作,只能回生产队务农,哪怕是生产队的记分员这类还算得上轻松体面的活计,也被大队长家的李阳占据。人家也是高中生,还比他早毕业,现在干的好好的,凭什么让给他?
      乡下人家不比城里,供孩子读书的少,供到高中的更少,大队长家的李阳是成绩实在优异,几次获得学校特批的奖学金,这才顺利读出来。张家的张国强有个好外家,舅爷是城里家具厂的工人,向来喜欢这个孙外甥,尽管张国强还没毕业,听说已经在给他往家具厂里牵线搭桥了。
      到头来唯独他李文根没有着落,都是高中生,难道他就比其他两人差?还不是父母窝囊没志气,只会拖他的后腿!
      李文根深吸一口气,“我这次去找同班的孙勇,他参加了县里水泥厂的招工,已经是临时工人。”
      李家夫妻双眼齐齐一亮,着急道:“然后呢?水泥厂还招人吗?”
      “水泥厂本来就没有招人的计划,这次是兄弟单位人事调动,把他们几个师傅‘借’走了,才空出两个缺来。”
      李文根眉眼沉沉,“人家内部早就商量好,说对外招工也就走个过场,那两个被‘招上’的工人,一个是保卫科队长的小舅子,一个就是孙勇,孙家花了700块钱从后勤部副科长手里买下来的!”
      要不是副科长家小儿子今年毕业,为了做两手准备,一边活动工农兵大学推荐名额,一边提前空出工作岗位,最后还是如愿去上大学了,也不会有这个名额的流出,更不会便宜孙勇!
      想到那孙子在自己面前趾高气扬的得瑟样,还有假模假样的安慰,李文根简直是怒火中烧。
      “多少?!7……700……”王芬瞠目结舌。
      李父塌下腰不说话了。
      整个饭桌一片寂静,两个孩子见势不好,连夹菜都不敢。
      李纯暗暗翻了个白眼,她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人,学过历史,也听过长辈们忆苦思甜,她记得1977年刚好是宣布恢复高考的一年,今年12月就会举行那场唯一一次在冬天举办的高考。
      但她只是个11岁,连小学都没读完的小女孩罢了,这一切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有何必要提醒这位从来漠视“李纯”的便宜大哥?
      再过不久恐怕就有消息下来,到时候考不考得上,看命吧。
      不过说起来,这家人对“李纯”这么不好,怎么会准她读小学?虽然没读完,好歹也不是文盲了,实在奇怪……
      李纯冷静地喝完最后一口稀粥。
      还是要想办法搞明白身世问题,如此才方便她计划如何脱离这个家庭。
      李文根一路气了这么久,此时倒是很快平复,他看了李纯一眼,继续一言不发地吃饭。
      午饭就这么消沉地过去。
      李家长辈们进房午休,李纯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会。
      这座典型的农家土坯房,中间最大的是待客吃饭的堂屋,右边卧房隔出两间,一间李老太太和李文文住,一间李文根和李文生住,左边的卧房则属于李家夫妻,再往左就是前后开门的灶房、柴房和三面围挡的内院,一般用作储水和洗漱洗衣等一家人的生活所需,前院一半是小菜地,一半是专门晒谷子的空地。
      土屋还有个矮矮的二楼,但严格意义上,根本不能算作一层楼,那就只是用来存放谷物粮食,以免潮湿的仓房罢了,连个正经的窗户都没有。
      李纯就住在这里。
      她顺着堂屋后面一堆农具杂物环绕的木楼梯,嘎吱嘎吱上楼,坐在自己寒酸的铺盖上,默默锤了锤酸疼的手。
      往好了想,她也算喜提“单间”,隐私有一定保障,四面漏风,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夏天完全不会闷热呢……淦,这就是她急切地想要离开李家的重要原因之一,她实在没办法在这种环境中睡着啊!
      女孩盯着尖顶的屋檐沉思半晌,最终决定主动出击,但又不能打破“李纯”多年的“人设”,所以人选需得慎重考虑。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同志们,上工了!”
      喇叭里准点传来大队长李得山的声音。
      前进生产队唯有上工的时候大队长才会用喇叭全队通知,避免有人借摸不准时间、睡迷糊等借口迟到,下工李队长就要亲自去田间地头通知,但凡有人偷懒早退他一眼便看得出来。当然,这样做也为了尽量节省电费,大喇叭少用更不容易坏。
      李纯赶在全家人动身前,背着草框走了,到了这两天摸得熟熟的后山丘才放松下来,左右看看,从草框底部摸出一个鸡蛋——她今天早起顺手从鸡窝偷的,刚刚借着灶口的余温焖熟。
      土鸡蛋虽然营养好,但个头很小,两口吃完后肚子还是一样空空如也。
      为什么别人穿越总有这个那个金手指,再不济也是“穿书”,自带预知剧情发展的BUG,就她,身世不明,一穷二白,过度劳作,面黄肌瘦,营养不良……
      把心中所有憋屈、愤懑、不满的情绪发泄在割草上,等到一筐塞满,脱力地倒坐在地上,李纯看着无边无际的绿野,深深吐出一口气。真是太久没这么饿过,心态都不好了。
      她慢慢站起来,稳住打颤的双腿后,才拖着草框往猪圈那边去。常年吃不饱,除了必须的劳动外,小姑娘不敢有什么大动作,不然非得眼前一黑,心慌气喘,半天都起不来身——她已经吃过几次教训了。
      猪圈离后山丘不远,位于大队的下风口,负责喂猪和检查的是队里有名的养猪好手李兰婶,和李纯家还有些亲戚关系。
      “婶子,猪草放这了。”李纯细声细气地说。
      李兰婶见她一脸乖巧,身上不合身的衣服补丁摞补丁,11岁的姑娘和她8岁的妹妹差不多高,心里不是不疼惜的,但她家这事……唉,别人也不好多说。转身从台面上挑了个完好的红薯递给李纯,慈爱道:“辛苦二妹,坐着歇会,上午的猪草还有些,不着急的。”
      放在猪圈的红薯自然是给猪吃的,一般都是田里挖坏糟蹋了的,还有猪圈后边开的一小块荒地出产的红薯,地薄少肥,长出来的作物都不咋地,但喂猪是尽够了的。
      猪都比她吃的饱。
      “谢谢婶子。”
      李纯默默接过,红薯已经蒸过,拿在手里暖暖的。女孩小口小口啃着,在猪圈口仔细看了两眼黑黑壮壮的胖猪,笑笑,转头走了。
      猪:……
      是挑衅吧?吃我的粮食还挑衅我?!
      李纯忽略身后的猪叫,找了个石头坐着,不远处是一个在打扫猪圈的“落后坏分子”,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有个人,苍老消瘦,穿得比李纯还破,默不吭声干活。
      尽管李兰婶对她有几分心疼,到底是李家的亲戚,实际还是站在李家立场,如果她有什么异动,难保不去和李家说,并不是好人选。
      女孩吃着吃着,想着想着,突然豆大的眼泪就落下了,哭得悄无声息,除了眼眶红红没有发出一点动静,没一会儿,像是被红薯呛着了,这才轻轻咳了两声,眼泪怎么也擦不干净。
      打扫的人往这边望了望,加快动作,带着工具避进猪圈里。
      李纯静静哭着。
      夏日闷热,无风无阴,李纯的脚边却有人影在靠近。她抬头看了一眼,又垂下头不说话。
      “坏分子”犹豫片刻,递来一碗清水,轻声说:“洗把脸吧。”
      如果不是对她有点印象,见女孩哭得这么可怜,让他想起自己远在天边的女儿,他这样的身份根本不敢靠近,给别人给自己添麻烦。
      李纯沉默片刻,接过清水,用手沾取抹在眼睛上,清凉凉的很舒服,低低道:“谢谢您。”
      他哪里配叫“您”啊,“坏分子”苦笑。
      他不欲多事,抬步就走,却听女孩叫了一声“顾老师”。
      顾维州惊讶地转头,“你,你怎么知道我姓顾?”
      他被下放到前进生产队有五六年了,每天勤勤恳恳干活,和人交流的次数很少,他以为在这里知道自己名字的应该只有大队长。
      “我……听虎仔他们……说的。”李纯回答得小心翼翼,顾维州却瞬间明了。
      他们这种被打成“落后分子”的改造人员,在专门下放到农村吃苦之前,那段还在城里的时日也不好过。如果说来农村是为了“□□吃苦”,那在城市里更多的则是“精神折磨”。实际上,哪怕来了农村,每当公社那边发起什么活动,又要完成什么指标,听取什么指示,他们这类人总要被拉出去“溜溜”,可谓是精神和□□的双重打击了。
      但现实和文件的不同就在于,社员们每天上下工劳碌奔波已经很累,又不是什么娱乐活动,比起喊口号游大街,他们宁愿拉拉家长里短,或者干脆多睡几觉,整日光想着怎么养活一家老小已经很难了,哪有闲功夫闹这闹那,吃饱了撑的。
      所以“坏分子”们只要老老实实劳动,躲开闲汉混子们的纠缠,其实也能获得一份难得的平静——如果没有一些“热血”上头,听风就是雨的孩子们搅和的话。
      虎仔就是这群天不怕地不怕的混小子的头头,他家姓黄,是前进生产队有名的人口大家,壮劳力多,不用小孩下地就能喂饱一家人,于是无人管束又闲得发慌的熊孩子盯上了“坏分子”,就算欺负了也不敢还手,无人出头,可真是最好的乐子了。
      顾维州这些年没少在小毛孩手里吃苦头,如果是他们,知道他的姓名也不奇怪了。小孩子总有些天真的残忍,但凡他们想,从大人那边磨来他的信息,以此起些污名,编顺口溜做笑话,跑来他的茅屋乱涂乱画什么都很“正常”。
      他很淡定地说:“别再这么叫了,会惹祸的。”
      “对不起。”李纯连忙道歉,“我,我就是想向您打听件事。”
      “跟我打听?”顾维州皱眉。
      李纯红着眼道:“今天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我回去晚了点,偷听到我娘在骂人,她说‘不是亲生的就是不贴心’,‘白养活这么大了’,还说了知青……我以为我听错了,但是刚刚李兰婶叫我不要问……我……”
      说着,女孩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看起来相当惊恐和茫然,仿佛失去母亲的雏鸟。
      顾维州愣住了,这件事……他为难地看着小姑娘,不知道要怎么开口才好。
      李纯看他的反应,捂住嘴偏过头去,好一会才抹了泪轻声说:“是我麻烦您了,对不起,就是恰好看到您在……我不问了,我去打猪草。”
      她起身,一脚踢翻了那碗清水也没发现,扯着衣角神思不属地往前走。
      “你,你等等。”
      顾维州叹息一声,“我知道的不多,都是听人说的。”
      ……
      五分钟后,李纯告别李兰婶,带着草框回了后山丘。此刻那张小脸上全是平静,哪还有先前脆弱哭泣的模样。
      接触“坏分子”这个做法冒了很大风险,却是她权衡之后能在短时间内想到的最好人选,就算不成功也不会造成她不希望看到的后果。好在收获不错,她终于知道了有关李纯的,前进生产队“公开的秘密”。
      李纯站在高处,遥遥望向李家的方向,冷冷一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001 公开的秘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