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庵堂雨 ...


  •   幽州,寒山庵。

      山间的秋雨总是来的猝不及防,让人毫无防备,连带着吹来的风也萧瑟刺骨。

      叶蓁蓁叹了口气,拢了拢身上陈旧的薄衣,心想:这雨来的可真不是时候,让人无端心里发慌。
      看来晚上得回房间找找厚被子了,再这样下去,别说什么时候回去,只怕是要先被冻死在这地方了。

      想罢,她继续跪坐在蒲团上,指尖划过一串串光滑的念珠,低垂的睫毛在脸上投下浅浅的阴影,落在她极其苍白的脸庞上,整个人的气息与静籁的庵堂几乎要融为一体。

      突然,一阵急促杂乱的马蹄声和脚步声打破了山间的宁静,由远而近,直奔庵门而来。
      砰砰砰——
      老旧的门发出打鼓一样的声音,伴随着敲门声,一个略显尖利的女声响起:
      “开门!开门!蓁蓁姑娘在吗?织造府有要事!”

      老尼姑前去应门,叶蓁蓁也起身,准备去看父亲又有什么吩咐,离府里这么远,总不可能是又发生了什么事儿,把屎盆子扣到她头上了吧。

      门开了,只见一个约莫五十岁左右的的中年妇人站在门前打着伞,身后是一辆马车,随车还跟着几个精壮男子。
      这妇人穿着暗紫色的衣服,布料即使是在下雨天看起来也是熠熠生辉,不过具体是什么材质,叶蓁蓁也不清楚。
      叶蓁蓁虽然顶着江南织造千金的名头,但是从小就以“体弱多病”的名义被寄养在城外庵堂,说得好听,其实是她总是被邪灵纠缠,府上视她为不详,就把她打发到这里了。

      叶蓁蓁在观察嬷嬷的同时,嬷嬷也在观察来开门的尼姑和走过来的叶蓁蓁。
      嬷嬷眼神一扫,立马锁定了穿着一身素衣的叶蓁蓁。
      “哎呦,这是蓁蓁吧!我的好姑娘,可算寻着您了,这地儿真是偏僻!”
      嬷嬷几乎是扑了进来,也顾不得礼佛之地的清净,一把抓住叶蓁蓁的手腕,语速又快又急,“快!快随老奴回京!家里出大事了!”

      叶蓁蓁微微蹙眉,轻轻挣开她的手:“你是?”
      嬷嬷愣了一下,说道,“二小姐可能不认识我,我是老爷身边伺候的,丈夫姓李,您叫我李嬷嬷就行。”

      叶蓁蓁又说道:
      “父亲不是说过,让我在此清修,无事不必回府吗?”
      “哎呀我的姑娘!这还不是天大的事吗!”
      李嬷嬷拍着大腿,声音又拔高了几分。
      “老爷……老爷他突发恶疾,病势沉重,口中一直念着姑娘您的名字啊!”
      “唯恐……唯恐有什么不测,耽误了姑娘的终身。特命老奴日夜兼程赶来,接姑娘即刻回府!老爷已为姑娘定下了一门极好的亲事,是京中靖安侯府的嫡次子,真正的显赫门第!姑娘回去,便是待嫁的侯府少奶奶,天大的福分!”

      叶蓁蓁面色一沉,声音冷了几分:
      “父亲染恙,女儿理应侍奉榻前。只是,不知父亲所患何症?病势究竟如何?又为何如此匆忙定下亲事?”
      “我早已言明,无意婚嫁。况且,我这体质您又不是不知道……嬷嬷请回吧,替我回禀父亲,蓁蓁心意已决。”

      “哎呀我的姑娘!老爷的病,自然是太医们斟酌,老奴一个下人哪里说得清?总之是万分凶险!”李嬷嬷眼神闪烁了一下,避开了叶蓁蓁探究的目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是您一句‘无意’就能推脱的?老爷说了,您年岁不小了,不能再在外头……在这庵堂里蹉跎!车马就在外面候着!”

      说着说着,李嬷嬷语气更加急促,甚至带上了几分不耐烦:“亲事,老爷也是为姑娘将来打算,冲喜之说,古来有之!姑娘还是快些收拾一下,车马就在外面,我们连夜赶路,耽误不得!”
      “冲喜?”蓁蓁捕捉到这个词,心底的疑虑更深。她从小因为体质原因,对气息极其敏感。
      她向前轻移半步,声音依旧平稳,却透着一股冷意,“嬷嬷,你身上……似乎沾了些不干净的东西。这深夜冒雨而来,山路难行,莫非途中遇到了什么?”

      李嬷嬷脸色骤然一变,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右手不自觉地拢了拢袖口,强自镇定道:
      “姑娘说的什么话!老奴一心惦记老爷和姑娘,日夜兼程,沾染些山间雾气罢了!姑娘莫要再问这些无关紧要的了,速速随老奴回府才是正理!莫非姑娘连父亲的性命和家族的前程都不顾了?”

      “若是我不肯呢?”叶蓁蓁退后一步,眼神警惕。
      听到她这句话,李嬷嬷脸上的焦急瞬间褪去,换上了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压低了声音:
      “姑娘,老奴劝您还是识时务些。老爷还说了,您若执意不肯……那这供养寒山庵的香火钱,府里以后可是一文钱都不会再出了。您忍心看着收留您的师太和这庵堂……断了生计?”
      她身后的几个健仆适时地向前逼近一步,隐隐堵住了出口。

      老尼姑在一旁双手合十,面露难色,欲言又止。
      叶蓁蓁的目光扫过老尼姑担忧的脸,落在远处的山林间,指尖冰凉。她沉默了片刻,雨声敲打着屋檐,一声声,仿佛敲在她的心上。

      良久,她听到自己平静无波的声音响起:“好,我随你们回去。”
      李嬷嬷立刻喜笑颜开:“这就对了!姑娘早该如此明事理!快,给姑娘收拾东西……不不不,什么都不用收拾了,府里什么都有!快请姑娘上车!”
      叶蓁蓁说道:“且慢,我与师太打个招呼,师太收留了我那么多年,于情于理应该在回府上之前告知师太一声。”

      说罢,叶蓁蓁步伐急促的向庵堂后院走去,裙摆微荡,似乎和她的心情一样起伏不定。
      了因师太静坐于禅房,阖目诵经,听到叶蓁蓁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心里不由得长叹一声,“这一天还是来了。”
      听到叶蓁蓁的敲门声,了因师太并未有任何动作,仍然保持着那副样子,说到:“蓁蓁,好孩子,你想知道的东西,必须回到京城去才能够有所收获。去吧,别忘了我教你的。”
      叶蓁蓁站在门外,欲言又止,最后只说了一句:“我知道了,师太。等我查清楚了我想知道的之后我会回来的!师太,天气寒凉,您注意身体,蓁蓁走了。”
      了因师太轻“嗯”了一声,示意自己知道了。

      叶蓁蓁最后看了一眼这座她避世多年的小小庵堂,心中没有半分对那所谓“好亲事”的期待,只有沉甸甸的疑虑和一丝不祥的预感。
      家族突然如此急切强硬地召她回去,绝不可能仅仅是为了一门她从未听闻的亲事。父亲病重真假先不论,逼她回京,恐怕是另有所图。

      思绪翻涌,跟着李嬷嬷坐着马车在回府的路上,叶蓁蓁只觉得像在梦中一样,从未想过还有能回府的一天,脑子里也控制不住的想起了一些旧事。
      父亲和母亲极为恩爱,只有她和嫡姐两个孩子,即使是族老无数次的催促父亲纳妾,父亲也从未动摇过,她小时候一直过得很幸福。
      现在想来,幸福,本就是可遇不可求的。
      事情发生在她6岁那一年。
      家里的宅子是皇上赏赐的旧臣故居,这也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儿。烦就烦在既然是旧臣故居,那么大的宅子,自然少不了一些后宅的腌臜事儿,总有些冤魂或是意外死亡的魂体被叶蓁蓁吸引而来,却又不知为何总是近不了她的身,反而给身边人造成很大的困扰。
      后来,她和嫡姐一起在后院玩耍的时候,突然一阵黑气直朝叶蓁蓁而来,嫡姐叶清扬为了保护她把她挡在身后,随后叶蓁蓁就失去了意识,发生了什么事儿她都不记得了。
      等她醒来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变了,大家看她的眼神都很奇怪,对她退避三舍。嫡姐也昏迷不醒,随后叶蓁蓁就被父亲寄养到寒山庵了,也不知道嫡姐现在怎么样了。

      以前她年纪小,又被寄养在城郊,和府里没有什么联系。这次回去,她一定要查清楚当年的事情。
      至于婚事,既来之,则安之,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她一定不会去和那劳什子靖安侯嫡次子结婚的。

      思绪回笼,叶蓁蓁看向远处,目光逐渐失焦。

      雨幕中,马车疾驰而去,车轮辗过泥泞的山路,驶向权力与漩涡交织的京都。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庵堂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