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永僖三年春三月,贵妃沈氏薨。
 皇帝宣布当日辍朝,在宜安殿放声痛哭,肝肠寸断。在悲痛与劳累双重打击下,竟一下昏死过去,醒来后又继续悲哭不止......
 此后四五天里,皇帝更是茶饭不思,终日痛哭流涕。宜安殿提举官、入内押班袁宥今见皇帝悲痛建议皇帝在皇仪殿为沈贵妃治丧。
 国朝仪制规定,只有皇后薨逝才可以在皇仪殿治丧。袁宥今此举是建议皇帝追册沈贵妃为皇后。
 消息传开,大内哗然。皇后在世时便追尊贵妃为后,无异于公然损及当朝皇后的颜面尊严。
 这日辍朝,二府的宰执不得入内,禁中只有两名因公事而值宿的官员——翰林学士承旨沈确和同修起居注的冯衍。
 沈确是相府世家子,也是沈贵妃的长兄一向受皇帝恩宠,任翰林学士承旨。冯衍几年来都任馆职,一年前才新除同修起居注,随同皇帝出入,负责记录皇帝日常言论行止。这是只有出身进士高等、制科的有才望者才可以拜的官职。皇帝对它们二人一直另眼相待
 沈确和冯衍皆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沈确比冯衍大上三岁。
 沈贵妃噩耗传至翰苑,沈确呆坐片刻立即上疏要求追尊贵妃,起居院中的冯衍听见这消息怔愣片刻,也拟了章疏,却是称追尊之事不可行。
 待皇帝回到福宁殿后,两人一同到大殿前,跪在地上请求皇帝赐对。
 沈确着紫,冯衍着朱,手执白笏,分别跪在白玉栏杆琉璃瓦如华丽笼子的福宁殿前,二人皆神情肃穆又眸中带泪地等候待皇帝召见。
 曲领大袖被早春清冷的风肆意吹拂着,他们均目视前方,保持着长久的静默。只是,他们的脊背早已被巨大痛苦压弯。
 吴兴郡君陈氏到福宁殿,见到二人对峙又都痛苦的景象。
 她问殿前宦者,宦者小声告诉她,两人章疏早已传交至皇帝手中,但皇帝迟迟不宣他们入内。而沈确与冯衍是言官天生便不缺乏耐心,分别跪在殿前东西两端,却没有剑拔弩张,只有感同身受。
 又过半晌,才有内侍出来,宣沈确入对,而对冯衍和言道:“陛下口谕:今日辍朝,冯学士不必执笔,请学士回院休息。”
 冯衍却不领命。目送冯衍入内后,他一字一字,扬声道:“臣冯衍恳请皇帝陛下赐对。”
 福宁殿中寂静无声,并没有任何要回应的意思。
 冯衍继续跪着等待,直到陈氏离开,他也没有丝毫要放弃的意思。
 陈氏并没有回长春阁,而是去了曹皇后的坤宁殿,告诉她众人心中皆知的答案:“官家接受了沈翰长的建议,追册贵妃为皇后。”
 “这怎么可以!”杨美人当即起身。
 “杨娘子,”苗婕妤唤住她,摇了摇头,“官家虽一向温和,可沈贵妃与他是年少情深,官家对她的爱护谁也无法撼动。”
 杨美人蹙眉看向曹皇后道:“但是,娘娘……”
 董贵人也朝她摆首,劝道:“贵妃红颜早逝,官家痛惜不能自已,现在他只会听沈翰长的。”
 陈氏随即告诉曹皇后:“妾来之前,冯学士还跪在福宁殿,官家始终不愿见他。”
 曹皇后点头,叹了口气往福宁殿走。
 果然如陈氏所言,冯衍依旧跪在那里,在较暗的光线,他像是一尊只穿了衣袍的玉像。
 冯衍垂着头暗自伤心,觉得有一女子身影缓缓靠近他,深青祎衣,白玉双佩。他感觉到,侧首一看,立即转身伏拜:“皇后殿下……”
 “冯学士早些回去罢。”曹皇后说,端庄美丽的面上有强勾出的浅淡笑意,“谁也劝不动一个失去挚爱的男子。”
 冯衍沉默一会儿,问出一个大逆不道的问题:“那……望舒愿意么?”
 望舒是沈贵妃的闺名。
 “贵妃不为权,只为情。”曹皇后看看他道:“望舒想做他的妻,他名正言顺的妻。”
 冯衍默然。少顷,他朝曹皇后再拜:“臣谢殿下教诲。”
 礼毕,他踉跄着站起,步伐沉重地徐徐退去。
 得知曹皇后到来,皇帝从福宁殿内走出,步履异常迟缓。立于正门前,他徐徐抬目看着阶下身着祎衣的曹皇后,双眼红肿,神情悲痛,暗淡无神的面容和鬓边生出的白发显得苍老了许多。
 次日在朝堂上,沈确力争于群臣之前,坚持请求治丧于皇仪殿。原本不同意的冯衍请求为监护使,与梁宥初等人负责处理丧礼事宜。
 追册沈贵妃为皇后,之后又陆续下诏令,为其立小忌、立祠殿,皇后庙祭享乐章。每一条都遭到以台谏为首的大部分臣子的反对,进谏的章疏络绎不绝地被上呈皇帝,皇帝一概置之不理。
 皇帝亲自为沈氏赐谥“昭僖”,昭乃国姓从不做封号且皇帝曾言百年后以昭为谥,此谥为帝谥已属破例,再为后谥便是不敬。可无一人再写章疏。
 只因章疏如雪花一般多,皇帝却不会看。
 
 五月
 长春阁庭院中一树白玉兰,满树花盏,迎风而坼,其质如玉,其香若兰,颇觉动人。
 长春阁中传出噩耗吴兴郡君陈氏薨……
 皇帝虽未大悲,却亲自为其辍朝挂服。临奠之时皇帝宣布追赠陈氏为贵仪,过了两日,皇帝又加赠为贵妃,还特迁了她父亲及其弟侄四人的官。
 同时,二皇子平阳郡王改封镇东军节度使,守司空,进封为安王。
 他又命臣下为陈氏定谥为“仁懿”,这是前所未有的事,国朝只有中宫皇后才有谥号,妃嫔从未有此待遇,而且皇帝还宣布要为陈氏行贵妃册礼,下葬之日给予她有军功者才可以享有的卤簿仪仗。
 两月前皇帝才用后礼葬了宠妃,如今又厚葬妃子,这又引起了众臣的注意。
 章疏又如雪花一般飘入福宁殿,皇帝依旧不管。
 丧事过后,他将昭僖皇后的乐康公主和曹皇后的曹王抱进福宁殿,亲自抚养教导。
 而,失去生母的安王被带入坤宁殿,由曹皇后亲自抚养。
 
 明德有功曰昭,容仪恭美曰昭,国名帝谥曰昭,光明照耀曰昭。安和顺遂曰僖,喜乐和乐曰僖,质渊受谏曰僖。
 恭宽敏惠曰仁,克己复礼曰仁。温柔圣善曰懿,柔克有光曰懿,温柔圣慈曰懿。
 
 ……………………………………………
 皇后
 正一品:贵妃、淑妃、德妃、贤妃。
 从一品:太仪、贵仪、淑仪、淑容、顺仪、顺容、婉仪、婉容。
 正二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
 正三品:婕妤
 正四品:美人
 正五品:才人
 无品:贵人
 而贵人以下,还有国夫人、郡夫人、郡君、县君、红霞帔、紫霞帔、御侍等预备妃嫔的封号,这些都是宫女得到宠幸之后,在被封为正式妃嫔之前,都会经历的过渡阶段的封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