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张启山 ...
番外张启山篇
张启山再见苏月骊,是在隆冬雪日。
马车停在挂丧的府前。风雪把屋檐下一双惨白的灯笼刮得东倒西歪,连内里灯芯都已冻住。门前被大雪掩埋。雪上无痕。车夫跳下车,挑开三层裹了棉的门帘,向里面的人道:“老爷,我们到了。”
张启山下了马车。夹了冰渣的风呼呼刮到面颊上,吹得人睁不开眼。闭眼的时候,觉出睫上两点冰。透过自己呼出的袅袅白雾,他盯着那扇紧闭的大门,倏似还见那个人,揽着他的妻,站在贴了喜联的朱门前,冲他点头。
一脚深一脚浅的走到门前,落雪被踩得咯吱作响。大门上的铜环冻得扎手。他轻轻敲。那人亲自来接,入得府去,一路无言。
府上的仆人已经遣散。院里扫出的小路湿漉漉,静静发光。道旁积雪已有脚踝深。整处冷清得只得两株白梅,疏自在门前怒放,一股暗香。一边树下还温着酒,灰黑炭火时明时暗,雪水落下与火焰相触,发出嗞嗞声响。
两人相对坐下。
“不想走之前还能见上一面。”倒是那人先开了口。抬头起来冲他笑,眼角细长纹路绵延进发线。手里的树枝轻轻拨着细碎石炭。“怎么没有抱了起灵过来给我瞧瞧。听说已有两岁,该会说会跳了吧。”
张启山只皱着眉,望他。
“你还是这个样子。总像怀着千愁万绪,说不清,道不明。”那人捡起身边的酒杯,在雪水里濯了两回,便摆上小案,要给他倒酒。“我立春后,就回西泠镇去了。你自己,要多珍重。”
“你要走?!”张启山突然握住他去端酒壶的手,那人一惊,一挣却未挣脱,张启山继而放开了手。那人收回手去。埋首见被握之处有青色指痕,只是瞬间被血液覆盖。似沧海桑田。
登科入仕数十载,相见少,别离多。如今张启山连孙子都已两岁,自己却还是孑然一身。
“当年我应你要一同有一番作为,怕是没有机会再履行诺言。连带上我的退却与懦弱,一道望你原谅。”他递上酒来。“我这一回去,大抵是回去学堂教书,兴许也做点儿别的。望哪日你返来,见我已过上五柳先生的日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张启山迟疑半晌,伸手接了,一饮而尽。温热的酒顺着嗓子流进了胃里,却只衬出寒凉的心。
“这么许多年,真像是大梦一场。”那人攀下头顶一枝梅花,有融化的雪水滴在面门上面,冷得他打了个寒颤。他用手抹去,那一点雪在指尖,越化越寒。
张启山手里死死捏住那个酒杯。
“我还记得你十二岁到西泠镇,那日我同学堂里的孩子在海塘边打芦苇,后面竟窜出好几十尾细长的蛇,然后我们往前跑,蛇跟在后面追,你好奇,便跟上来要看,我们一拐弯奔进了一条小巷,而那些蛇不懂得转弯,就蜿蜒着向前去了。待我跳出巷子来,正好看见你跟在我们后面,我就问你,你叫什么名字啊?哪里来的?你那时候带着北地的口音,冲我喊,俺叫张启山。可把我给乐坏了。你小时候那般淘气,谁知日后竟会当上将军。学堂里那株香樟树,你就爱爬上去往下扔石子,还打着过夫子的额头,被罚抄《大学》。这些,我都还历历在目。我在树下读书。你就坐在上面听。睡着了连下起雨来都不晓得。我还记得有一日卖酱菜的陈妈追到学堂来,说你偷了她家的辣椒。因为冬天没有棉衣穿,你就只有拼命吃辣椒来御寒。我怕你把胃给吃坏了,就把自己的棉衣给了你,回家骗阿爹说棉衣弄丢了,阿爹开着戏班子,银两挣得亦不容易,我结结实实挨了五六个大巴掌,结果第二天顶着乌青的眼圈来上学,还被同窗狠狠嘲笑。”
苏月骊自顾自说着,拿过他手里的酒杯,又给他斟酒。“启山,我去杭州府赶考前一夜,从学堂回家的路上,那个蹲在野草地里装鬼吓我的人,可是你?”他又冲他笑。
“我不是要装鬼,只是……只是想去送送你。”
“呵呵。我知道啊。所以第二日夫子和同窗都来迎恩桥上送我,大家左等右等都不见你来,后来我才想,是了。昨夜那人,定是你了。几十年前的陈年往事,也亏我记到现在。”他抿嘴笑着摇头。
“月骊!你的仇,我一定会报……”张启山捏着杯子的手有些颤。
“非是仇。这世间之事,本就如此。……官场这个大染缸里滚过一次,谁又清白得了?”他也喝一口温好的酒,“启山,你与我来。”他起身,带着张启山往屋里去了。推开房门,屋里堆着一地箱子。全是整理好的书画。“这一些,是我带不走的。山高水远,只能请你代我收着。如若嫌弃,也可卖作银两。”
苏月骊,礼部左侍郎,当朝大才子。一幅字画千金难求。
张启山点头。偏头却望见,旁边书案上还有一副尚未画完的女子画像。他走过去,细细看。那画上女子坐在梅花树下,手里做着刺绣,似是件婴孩的衣裳,她颔首,细长羽睫似扇。画上还未题字,似搁置已久。
一片伤心,画不成。
他还在发呆,身后那人却端了油灯来,点着了轻飘的宣纸,他措手不及,那画“噌”的一声全燃了起来,竟倏的变作一地灰烬。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这个人的妻带着肚里的孩子莫名死掉。
当朝天子被阉党奸佞所惑,成日里炼丹修仙。朝中党争激烈。清流一派中,就挑了他这个没有家底没有靠山的,也是杀鸡儆猴。
他倏的孑然一身,心如死灰。
张启山十二岁,北方闹饥荒,逃亡路上与同乡走散,孤身来到西泠镇。苏月骊初见他时,已是衣不遮体,瘦得不成人形,也不晓得他小小年纪,如何万水千山来到这里。他领他去了学堂。夫子是衣锦还乡的父母官,不收学钱,看他可怜,就又领他去了观音庙,庙祝在后院给了他一处容身之所,让他在庙里扫扫地,帮帮忙。
苏月骊比他年长两岁,他却一直不肯开口唤声大哥,一直月骊月骊的叫。二人亲密无间,上树掏鸟下河摸鱼,肆意时候,最是年少。月骊参加乡试那一年,张启山上课老是打瞌睡被夫子罚站,他站在窗旁竟也能睡着。脑袋磕在窗棱上“砰”的一声,夫子摇头哭笑不得。一起下河游泳,月骊见他身上多出许多青紫伤痕,便问他怎么回事。他也只说是走路不小心,摔了个厉害。他笑得太云淡风轻,月骊看着看着不知如何就信了。后来中了秀才,要去杭州府赶考。夏末虫鸣盛,月明星稀,他夜里回家,路上碰着个穿着白衣躲在半人高的野草丛里的,他平日里不信鬼神,此时也生出些怯意,只大喊了一声:“谁?!”那人竟像受惊了一样,嗦唆钻进草丛里逃跑了。他还以为是贼。回到家里,借着月光,看到自己的案台上摆了一套崭新的笔墨纸砚。不知何人相送。第二日他背着书箱上路,在迎恩桥上左等右等也不见张启山,走的时候一步三回头。渐渐飘起来的秋雨里面,烟雨朦胧别情悠悠。终也没能问清楚,张启山他到底哪里来的那些钱,能去买这算得上贵重的文房四宝。
如今张启山看在眼里,竟是没能认出,那桌上摆着略显残破的朴素砚台,还是当年自己所赠那一尊。
“启山,听闻你在云贵时,行事颇狠辣,不过还好站稳脚跟,西南边陲总算清静数载,蛮夷也安生度日起来。只可惜你这才调回京城,我已要走。”
苏月骊虽一直未曾离京,也对张启山在云贵的事迹有所耳闻。那个是非之地天高皇帝远,苗疆蛮夷嚣张,闹事者不绝,大战小战不断,数任守将都焦头烂额。而张启山去了不到二载,便平定了好几场变故,从此京城里皇帝的案头都清静不少。
张启山将书案上那画烧掉以后的灰烬归拢到一处,只平平静静望着苏月骊:“没什么,也是有朋友相助。”
“如此便好。启山。你这一回来,京城看似平静,实则却是天底下最大的漩涡。你自己……千万要多珍重。我有一友人在兵部,姓齐,如今算与你同级。日后若有需要帮忙的,只管去找他。他为人尚算正直。”
“晓得了。”
张启山看苏月骊走到窗边站定,推开雕花木窗,风雪便从屋外一点点飘落窗前,那人两鬓竟已有霜色,发丝落在肩头,随风摆卷。那身影,渐渐和当年那个穿着粗布短衫,手捧旧书在窗前朗声念的小小身影重合到一处。无人知晓张启山会当上将军驰骋沙场,又有谁曾料到那个西泠镇戏班子里养出的小娃娃有朝一日竟会成为当朝第一大才子。睁眼闭眼间,流光容易把人抛。
“启山,你在云贵的时候,我还时常梦到你。”苏月骊回转身,望着他,“有一回,我梦到你被人一箭射在心口上,我竟是像被魇住,无论如何都醒不过来,后来把夫人也吵醒,狠狠掐我眉心,我才痛觉,转醒过来,竟是心如擂鼓浑身都汗湿透了。后来我半夜里爬起来,点了灯给你写信,信寄出去,却总也没见你的回音。我大概是爱操心的毛病又犯了。不知为何,这许多年,我看你,还是当初那个瘦瘦小小的娃娃。”他走到桌前,抓起那堆归拢到一起的灰烬,在窗边一把洒了出去。灰烬随风散了,洋洋洒洒落在纯白的雪上,点点扎眼的黑。
“我写字本就不好看。那时右臂又受了伤。只想我若快些平定了边陲,大抵能快些来京城……来跟你一处……”张启山走到他身边站定。突然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月骊你……你……多珍重。”
能不能不要走。这一句如能说出口,又何待今日。
又过两年,张启山主持科举武试,出了个叫吴三省的,家中本犯了事,张启山见他合眼缘,就破格录了,点为武举人,跟在他身边做了个从五品的员外郎。那时齐将军家中夫人已快生产,两家交好,还定下娃娃亲,若齐夫人此胎生的是个女娃,长大了就嫁到张家作媳妇,若是男娃娃,二人就结为义兄弟。
那时老皇帝归天,新君即位,未想到更加□□荒唐。朝中已是有些乱了。张启山与齐将军在行止居饮酒,伤心之处道出一句,本朝,怕是气数已尽。
齐将军道,黄河近日大水,民不聊生,圣上的作为确实有违天道。山东一带出了反贼,往后,日子怕是不好过了。齐将军仰头一杯接一杯,愁闷之中也叹,不知如今,拥护圣上到底是对还是错。可这位置,总归要有个人来坐,不是你,就是他。到底能有什么分别。
那时候张启山大笑,说你我二人根本不必多想,拖家带口,造反这种事,我们干不来。
他又问起,齐兄,你与苏月骊,是怎样认识。
齐将军笑,说是与他在进京赶考的船上认识。那时候二人都还穷困,船只里龙蛇混杂。苏月骊本占好了位置,将铺盖卷铺好,可等他从甲板上回来倒是看见自己的被子被卷起来搁在了一旁,那自己那个位置,也被别人占了去。那时他二话没说,就把那人的被子卷了走,又铺上了自己的被子。当时,立马就有流氓一般的恶徒上前去,要对他拳脚相加,他倒硬气,丝毫不退缩。齐将军道,那时我看他身子骨单薄,定不是那个人的对手,就出头帮了他一把,虽自己也挨了拳头,心里倒也畅快。
张启山举杯敬他,沉声道,多谢齐兄。
齐将军接着说,你谢我做什么。苏兄真是个硬骨头。大概是读书人的毛病。若不是如此,也不会遭遇如此下场。唉。你不知,有一年,那时他还只是个从四品的小御史,我也是要同他来这酒楼喝酒。那日不知朝中大官有何事,竟将整栋酒楼都包了下来,他因事先订好座位,便多问了两句,门口侍卫仗势欺人,态度言语多有不敬,我便拉他走,他临走还不服气,冲那侍卫扬声道:“我看你倒像煞看门之犬。”侍卫气急,便作势要扑上来。他只冷笑,你待如何,殴打朝廷命官?哈哈哈哈哈哈。我就是喜欢同他在一块儿的畅快淋漓。
张启山只一杯接一杯,想起那人把棉衣让给自己,第二日左眼被打得青肿不堪,还冲他笑得露出满口白牙。他为了送他那一套笔墨纸砚,傍晚吃过饭就去镇郊的瓷器厂挖土搬砖到天明,被工头打得浑身是伤。那时那样穷困,心底却没有一丝苦。
那夜回家,张启山收到苏月骊的书信。苏月骊回了西泠镇,烂醉一月,只重新组了个戏班子,承了父亲当年的戏名,二月红。那信中说他去了黄河大水一带,满眼断壁残垣,民不聊生,回到杭州却见那些‘名士’们围着西湖摇扇摆衫吟诗作画。虽他自己也是成日里唱戏,知道自己无理取闹,此时竟开始记恨一个湖,觉得该把它填掉的好。张启山将书信叠好,打开一个箱子,归到一处。苏月骊托他收好的书画,他全都好好的摆在书房里面。
《黄河饥民图》是三个月以后早朝时被人呈给皇上的。龙颜震怒,当场命人将那图拿下去烧成了灰烬。张启山在朝堂上倏的满脸惨白,出了一身冷汗。回到府中便即刻给苏月骊去信一封,让他暂时避过风头。却在三日以后得知,他已饮毒酒过世。他浑身冰凉几乎颤抖,发不出声,最后问齐将军派来通风报信的人,知不知道他的尸体埋在什么地方。那人告诉他,尸体被人带走,不知现在在何处。
山东的反贼声势日益浩大,朝中已经乱成一团。张启山造反的前一夜还约齐将军到行止楼喝酒。他只说,这条路是他自己所选,日后相见,不必留情。齐将军说,圣上前日赐他“忠义大将军”的牌匾。现下朝廷已经不稳,不日即将南迁,这么块牌匾赐给了齐家,就是要压死他。相对无言。最后一杯,张启山只望了他道:“干了这杯,我们都好上路。”二人一饮而尽。
TBC.
事隔好久的更新。
还是跟瓶邪无关(会被打吧……
是一直想写的《枯木》的背景篇。>3<
因为三叔没给二爷个名字
所以这里就只好杜撰了个
大家凑合着看吧(抱头……
番外还要TBC
你真的是找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张启山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