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
-
公司又接了一个大项目——人境系统,由政府牵头,关于智慧城市方面。
技术部瞬间沸腾了,这不是普通的商业项目,而是关乎城市未来智能化、管理精细化的重要基石,一旦成功,公司将在智慧城市领域奠定标杆地位,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将跃升至全新的高度,可一旦失败,不仅意味着巨额经济损失,更会严重损害公司在政府层面的信誉,后果不堪设想,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巨大荣耀感与沉重压力的味道。
会议室内,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连戒了几个月烟的老板,此刻也重新将一支香烟叼在嘴边,深吸了几口,才缓缓吐出烟雾,开始介绍事情的严重性,声音低沉却字字千钧:“‘人境系统’,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死之战,生,则公司千秋万代,开创行业新纪元,死,则我们万劫不复,再无翻身之地。”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这不是危言耸,我希望大家拿出一万个重视,打起十二分精神,每一个细节都不能疏忽,切不可有丝毫大意!”
大家纷纷点头,表情严肃,会议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和轻微的呼吸声。
老板的目光最终落在我跟何超凡的身上:“我决定,打破AB组壁垒,全力攻关‘人境系统’!超凡,由你全权负责!你是最锋利的剑,所有技术资源向你倾斜,你拥有最高决策权。”他又转向我:“识务,你负责项目协调、资源调配、进度把控以及所有内部保障!我希望你们二人。”老板的目光在我俩之间逡巡:“散时,各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将才,聚时,更要拿出打虎亲兄弟的架势,紧密配合,互相成就!不要让我失望!”
我跟何超凡闻言,对视了一眼,又齐齐的看向老板,露出坚毅团结的目光,重重的点了点头。
老板面露悦色。
项目初期,何超凡这把“最锋利的剑”果然名不虚传,他像一台精密而不知疲倦的机器,高速运转,面对复杂无比的城市人口、空间、事件数据整合与分析需求,他展现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技术掌控力,架构设计清晰宏大,关键算法创新高效,他带领着核心开发团队,昼夜不停,一个接一个的攻克技术难点,那些让普通工程师望而生畏的分布式存储瓶颈、实时流处理延迟、海量数据隐私安全防护等难题,在他手中仿佛有了魔力,被逐一拆解、优化、解决,技术出身的老板偶尔亲自下场督战,看着何超凡在代码世界中挥斥方遒,也暗自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
然而,随着项目深入,当蓝图逐渐落地为一行行代码、一个个接口时,问题如同潜伏的暗礁,开始浮现,何超凡对效率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他要求所有人必须严格遵循他制定的开发时间表和接口规范,不容任何变通和延迟,在他看来,任何沟通协调都是对效率的损耗,是“毫无意义的内耗”,需求在他的极致优化驱动下,有时会突然变更或细化,他追求的是技术上的完美与最优路径。
这可就苦了其他部门,研发团队抱怨需求变更太快,像追着高速移动的靶子射击,疲于奔命,刚做完的模块可能因为一个更优算法被推翻重来,前端组更是焦头烂额,后台接口频繁变动,昨天还能调通的数据今天就可能报错,页面逻辑不断调整,骂声在私下里此起彼伏,甚至连运维组都苦不堪言,何超凡追求系统性能极限,常常在深夜想到某个资源优化点,一个电话就追过去要求立刻扩容或调整配置,运维兄弟顶着黑眼圈,敢怒不敢言。
每日的站会,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气氛压抑,火药味十足,面对各部门反馈的困难、抱怨和诉求,何超凡显得极其不耐烦,他眉头紧锁,语速飞快:“这些是技术问题吗?你们只需要按照我设定的规范和节奏执行!沟通?协调?这是在浪费时间!一切都要为技术目标服务!”
他的解决方案往往是更严厉的要求、更冰冷的代码规范和更紧迫的日程,结果可想而知——团队内的怨气不仅没有平息,反而像滚雪球一样加速累积,协作效率不升反降,甚至出现了消极怠工和隐性对抗,原本就压力巨大的项目组上空,仿佛笼罩着一层厚厚的、由焦虑和不满凝结成的烟雾,呼吸都变得困难,办公室里烟雾缭绕更像一个高压的“粉尘车间”。
又一次气氛凝重的项目会议,何超凡站在屏幕前,指着复杂的架构图,语气疲惫的向老板汇报:“从纯技术层面看,架构是稳固的,核心算法已经解决了大部分关键难题,性能测试指标也接近预期。但是。”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指向图表上几个代表协作节点的红色警示标志:“团队的配合度太差了!总是在看似不起眼的地方拖后腿!接口对接延误、资源申请流程冗长、需求理解偏差……这些非技术的因素,死死拖住了项目的腿!我们明明有领先的技术方案,却无法高效落地!”
老板的眉头也拧成了川字,他看向一直沉默的我:“识务,你怎么看?”
我深吸一口气,站直身体,目光扫过何超凡,也扫过在场的几位部门负责人,缓缓道:“老何的技术能力毋庸置疑,他提出的方案是顶尖的,是项目成功的基石,这点无需质疑,但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落地过程中的‘人’和‘事’,是人心不齐,是斗志受挫,沟通不畅,简单说,就是缺乏一股能把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
接着我转向何超凡,眼神真诚而坚定:“老何,你是我们攻城拔寨的先锋大将,你的战场在技术攻坚,这些协调、沟通、保障的事,交给我,你只管专心搞技术,把最难啃的骨头啃下来!项目协调、团队士气、资源打通,这些‘内耗’,包在我身上,我的职责,就是为你扫清障碍,让你心无旁骛。”
何超凡冷酷疲惫的眼里,露出了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日子,我穿梭于各个部门之间,作为救火队长和金牌调解员。
在研发部门抱怨时,我勾着他们肩膀去抽烟,听他们倒苦水,然后一起商量出更灵活的对接方案,还自掏腰包给连续加班的前端组买各种零食,一边开玩笑一边把最新的接口变更说明白,还拉着运维的兄弟喝酒,称兄道弟间把资源申请流程简化了一大半。
我甚至还动用了终极杀器——我姐——冷温柔,在一次客户发难,老板都感到棘手时,我“恰好”让冷温柔和某个领导“偶遇”了一次,几句轻描淡写的话,就让对方的咄咄逼人缓和了不少,愿意再多给一些时间。
我接二连三的告知何超凡喜讯,他的技术让我放心,我的喜讯也使他振奋,我俩配合的天衣无缝。
但是,由于我频繁的饮酒、熬夜、以及超负荷的工作,使我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就削瘦了一大圈,嗓子哑了,眼眶青黑,连那头精神抖擞的头发都蔫了几分,我忽然想起了苏藓藓,大概有十天未曾见到她了,我每次回到家里都是深夜,连蜜糖橘都进入了梦乡,家里清冷冷的,只有那餐桌上,每晚都会有丰盛的香气传来,旁边附有一张纸条:““给大忙人投喂。记得吃。”——苏 & 橘
我吃完,拍了张空空的餐盒,打算发给苏藓藓,却发现和她的微信聊天还是几天前的,不是“在开会”、就是“晚点说”,心里既酸又暖。
我说:“谢谢你的投喂,侠女小厨娘。”
她秒回:“晚安大忙人,我睡觉啦,你也休息吧。”
我心里那点因连续加班而生的烦闷和身体的沉重感,瞬间被一股暖流冲散,我仿佛能看到她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的样子,这份无声的关怀和理解,像一剂强心针,扎进了我疲惫不堪的心坎里,食物的香气不仅填满了胃,更驱散了孤独感,带来一种被坚定支持的踏实,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苏藓藓在用她的方式为我加油,这让我第二天走进公司时,脚步都似乎轻快了些,处理那些纷繁复杂的协调问题时,心底也多了份从容和韧劲,这份来自后方的安稳补给,成了我在这场硬仗中坚持下去的重要的力量源泉。
项目最终有惊无险地成功交付,市长观摩后非常满意,庆功宴上,老板喝得满面红光。
他端着酒杯,走到我跟何超凡面前,用力拍了拍我俩的肩膀:“辛苦了!公司不会忘了你们的功劳!”
几天后,人事任命下发。
何超凡晋升为“首席架构师”,级别更高,技术权限更大,薪资暴涨,却无需处理繁琐的管理事务,可以纯粹地沉浸在他热爱的技术世界里,他对这个安排非常满意。
而我,则被正式任命为技术总监。
老板在宣布时说了这么一段话:“技术部需要一把最锋利的剑,所向披靡,但也需要一个能看清全局、能让这把剑发挥出最大威力、能协调所有资源保护好这把剑的执剑人,我相信,识务能当好这个执剑人。”
何超凡第一个走上前,向我伸出了手,脸上是罕见的、真诚的笑容:“恭喜,你合适。”
我笑着握住他的手,用力晃了晃:“同喜。”
办公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个结果,似乎每个人都觉得,顺理成章。
当晚,冷温柔大手一挥,包下了自家那座视野极佳、装修奢华的江景豪宅作为庆祝场地,我和苏藓藓、战胜和安彤以及何超凡,共聚其中。
豪宅气派非凡,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璀璨的城市夜景与蜿蜒的江面,内部是经典的奢华风格,水晶吊灯、丝绒沙发、大理石台面,处处透着不俗的品味,战胜进门就“哇”了一声:“这客厅比我整个家都大……”
庆祝的核心自然是美食和美酒,长条餐桌上摆满了精心准备的佳肴和好酒,战胜立刻进入状态,端起酒杯就嚷嚷着要敬酒:“为了咱们的项目!为了冷总!必须走一个!”他热情地给每个人都倒上酒,也包括何超凡,虽然战胜以前看不惯何超凡所谓的高高在上,但是时间久了,战胜也慢慢明白了那是他性格使然,再加上何超凡的能力,也让他心服口服,所以他对何超凡的态度,渐渐友善起来。
“我酒量一般。”何超凡微笑的看着他。
“没事儿,意思意思就行!”战胜豪爽的先干为敬。
众人也一起跟随。
夜色渐深,酒过三巡,冷温柔变戏法似的拿出几支长长的冷烟花:“我们把这些放了吧。”
露台上,一支支烟花棒被点燃,发出“滋滋”的声响,迸发出耀眼的银色火花,映亮了每个人的笑脸,蜜糖橘被苏藓藓紧紧抱着,又怕又好奇地看着这闪亮的东西,何超凡也拿了一支,静静地看着火花闪烁,跳跃的光芒柔和了他平时略显严肃的轮廓,战胜拿着烟花棒挥舞,差点烧到自己的头发,惹得安彤赶紧提醒他。
冷温柔看着大家,举着燃烧的烟花棒,大声说:“为了成功!”
“为了成功!”大家笑着齐声,火花在夜色中划出明亮而温暖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