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江南漕运遇枯水,蓄水应急保通畅 ...

  •   江南漕运在苏妙龄的治理下已通畅多年,可这年夏天,江南遭遇罕见的枯水期,大运河水位下降,漕船吃水深,无法通行,大量粮食和货物滞留在码头,粮商们急得团团转,百姓们也担心粮价上涨。

      “漕运一停,江南的粮荒就要来了。”苏妙龄接到漕运总督的急报,立刻带着苏明远和水利学科的学子去扬州——大运河的重要枢纽。抵达扬州码头时,只见数十艘漕船停在浅水区,船底贴着河床的淤泥,船夫们拿着长杆,费力地想将船撑离浅滩,却无济于事。

      “苏太傅,水位比往年低了三尺,漕船根本走不了。”漕运总督满脸愁容,“我已让人挖深河道,可淤泥太多,挖了又填,根本没用。”

      苏妙龄登上一艘漕船,查看船底的淤泥,又让人测量不同河段的水位。她想起之前在西北草原挖蓄水池的经验,对身边的学子说:“江南多湖泊,我们可以在大运河沿线挖‘漕运蓄水塘’,将湖泊水引入水塘,再用闸门控制水塘水位,枯水期时放水入运河,保证漕船通行。”

      说干就干,苏妙龄让人在扬州、苏州、杭州等地的大运河沿线,选了十处靠近湖泊的空地,组织百姓和漕工挖蓄水塘。水利学科的学子则设计闸门结构,确保水塘既能蓄水,又能精准控制放水量,避免浪费。

      可挖塘时,却遇到了世家的阻挠——蓄水塘要占用部分世家的田地,江南世家沈氏的族长沈万山,不仅不肯让出田地,还派人煽动百姓,说“挖塘会淹了自家的田”,让百姓拒绝出工。

      苏妙龄让人拿着水利图纸,挨家挨户给百姓解释:“蓄水塘挖好后,不仅能保证漕运,还能在雨季蓄水防涝,旱季放水灌溉,对百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沈氏不让挖塘,是怕漕运通畅后,他们垄断粮食的生意做不成了!”

      百姓们听了,纷纷醒悟过来,主动参与挖塘,还帮着劝说沈氏的佃农。沈万山见百姓都站在苏妙龄这边,又怕被安上“阻挠民生”的罪名,只能不情愿地让出田地。

      一个月后,十座漕运蓄水塘全部完工。打开闸门,湖泊水涌入运河,水位很快回升到漕船通行的高度。滞留在码头的漕船终于重新启航,粮商们看着缓缓移动的船队,激动地对苏妙龄说:“苏太傅,您又救了江南百姓一次!这下粮价不会涨了,我们也能按时交货了!”

      苏妙龄趁机在江南设立“漕运应急互助局”,由寒门官员和漕工代表共同管理,负责蓄水塘的维护和水位监测,还制定了枯水期、汛期的漕运应急预案,确保大运河永远通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