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书院学子遇阻碍,实务教学守初心 ...

  •   天下民生书院的第一批学子即将进入实习阶段,苏妙龄却收到学子们的联名书信——不少地方官员认为“书院学子太年轻,不懂实务”,拒绝让他们参与民生事务,有的甚至把学子们派去抄录文书,根本不让接触粮储、水利等核心工作。

      “实习是书院教学的关键,若不让学子们接触实务,学再多理论也没用。”苏妙龄拿着书信,对书院山长柳溪说,“我带几名学子去山东济南府,那里的粮储互助局刚成立,正好需要人手,也让地方官员看看,书院学子到底能不能做事。”

      抵达济南府后,苏妙龄带着学子阿朵(已从女童学馆考入书院,主修农艺)和丹增(藏区少年,主修边贸)去见济南知府赵全。赵全果然满脸不屑:“苏太傅,这些学子连粮种都认不全,哪能管粮储?我看还是让他们在府衙抄抄文书,别添乱了。”

      “赵知府不妨让他们试试。”苏妙龄笑着说,“阿朵在云贵种过番薯,懂粮种储存;丹增在藏区管过边贸粮运,懂物资调度。让他们去粮储局实习半个月,若做不好,再让他们抄文书也不迟。”

      赵全拗不过苏妙龄,只能勉强同意。可他暗中吩咐粮储局的官员,只给学子们分配琐碎的活,不让他们接触粮储账目。阿朵和丹增没有抱怨,反而从整理粮种入手,发现粮储局的粮食分类混乱,有些受潮的麦子没有及时晾晒,已经开始发霉。

      阿朵立刻组织粮储局的杂役,将粮食按种类、干湿程度分类存放,还教大家用草木灰防潮;丹增则核对粮储账目,发现账目与实际粮食数量相差五百石,追查后发现是粮储局官员私吞了粮食,卖给了世家商号。

      两人将问题整理成报告,交给苏妙龄。苏妙龄带着报告去找赵全,赵全脸色煞白,再也不敢轻视书院学子。他当即下令:将私吞粮食的官员革职查办,让阿朵和丹增全面参与粮储管理,还邀请其他书院学子来济南府实习。

      实习结束时,济南府的粮储管理效率提高了三成,发霉的粮食减少了八成。赵全对苏妙龄叹道:“以前我总觉得书院学子只会读书,现在才知道,他们懂的实务比不少官员还多!以后济南府的民生事务,我一定多让书院学子参与。”

      苏妙龄趁机在全国推广“书院实习保障制”:地方官员必须为书院学子安排实务工作,实习合格者可优先录用为寒门官员;对拒绝配合的官员,由民生总局通报批评,纳入考核黑名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