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从低做起 ...

  •   周一的晨光中,林晚站在童装品牌“趣芽”公司前台,深吸了一口气。手中的通行证标志着她是正式的合作设计师,而不仅仅是唐薇介绍来的访客。

      “林设计,早啊!”前台小姐微笑着打招呼,“李总监已经在会议室等您了。”

      林晚点头致谢,心里却有些忐忑。尽管已经通过了初步方案,但真正融入团队工作仍是未知数。

      会议室里,李婧正与团队讨论着什么。看到林晚,她简短地示意:“林设计,来得正好。这是我们的核心团队:主设计师张晓,版师刘工,市场总监王总。”

      林晚与众人一一打招呼,能感觉到审视的目光。在这个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团队里,她这个“重返职场妈妈”显得格外突出。

      “林设计的情况大家应该有所了解,”李婧开门见山,“她将主要负责‘实用功能系列’的开发。晓晓,你多带带她。”

      张晓——一个看起来不到二十五岁的年轻女孩,染着一头醒目的粉红色短发——淡淡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明显的不以为然。

      会议结束后,张晓递给林晚一叠资料:“这是品牌历年来的设计档案,今天之内看完。明天我们要讨论秋季系列的色彩方案。”

      林晚看着那厚厚一摞文件,心里一惊,但还是镇定地接过来:“好的,我会看完的。”

      抱着资料回到临时分配给她的小工作间,林晚感到一阵眩晕。不仅是工作量的压力,还有那种明显的轻视态度。她想起苏曼的话:“职场从低做起,放下身段,但不要放下自尊。”

      中午,团队一起去食堂吃饭,没有人邀请林晚。她独自坐在角落,听着远处传来的谈笑声,突然感到一阵孤独。

      “介意我坐这里吗?”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林晚抬头,看到一位戴着眼镜的女士站在桌前。“当然不介意。”她连忙说。

      “我是陈雨,质检部的。”女士自我介绍,“你是新来的林设计师吧?听说你有个很实用的童装设计理念。”

      林晚有些惊讶:“您怎么知道的?”

      “公司内部邮件有介绍。”陈雨微笑,“我也有个五岁的女儿,所以特别关注这个项目。说实话,市面上太多童装只注重好看,不实用了。”

      两人越聊越投机。陈雨不仅理解林晚的设计理念,还分享了许多作为职场妈妈的经验。

      “刚开始会有点难,”陈雨坦诚地说,“尤其是像我们这样有孩子的。但坚持下去,会证明自己的价值的。”

      这顿午餐让林晚重新振作起来。回到工作间,她埋头研究那些设计档案,不仅看完了指定内容,还做了详细的笔记和分析。

      下午,张晓过来“检查进度”,看到林晚厚厚的笔记时,明显吃了一惊:“你……都看完了?”

      “不仅看完了,我还做了一些分析。”林晚平静地递过自己的笔记,“我发现过去三年我们的主打系列在实用性方面确实有所欠缺,这是市场反馈数据也证明了。”

      张晓翻看着笔记,表情由轻视转为认真:“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我没想到你会这么深入。”

      “我珍惜这次机会,”林晚真诚地说,“希望真正为品牌带来价值。”

      从那天起,张晓的态度明显转变,开始真正把林晚当作团队一员。

      然而挑战才刚刚开始。第一次设计评审会上,林晚的方案遭到了质疑。

      “这个可调节腰围的设计会增加成本,”生产部门代表反对,“而且生产线需要重新调整。”

      市场部的同事也担心:“消费者会为这种‘看不见’的功能买单吗?”

      林晚感到一阵紧张,但想起苏曼的“毒舌训练”,她镇定下来:“我做过市场调研,现代父母越来越重视服装的实用性和耐用性。这个设计不仅能让裤子穿得更久,也方便孩子自己穿脱,培养独立性。”

      她展示了自己准备的调研数据和成本分析:“实际上,通过优化面料选择和简化装饰,我们可以在不增加总成本的情况下实现这个功能。”

      会议室陷入沉默,然后李婧开口:“有意思的角度。林设计,你做一份详细报告,下周我们再讨论。”

      散会后,林晚长舒一口气。张晓走过来,难得地露出笑容:“不错嘛,顶住了压力。我刚来时,第一次评审会差点被问哭。”

      林晚笑了:“我有‘毒舌闺蜜’特训过。”

      随着时间推移,林晚逐渐适应了工作节奏。她发现自己的妈妈身份反而成了优势——她不仅从设计师角度,更从使用者角度思考问题。

      一天,她带着几件样品回家测试。子轩成了她的小模特和测评员。

      “妈妈,这个扣子太难扣了,”子轩笨拙地尝试着,“幼儿园老师说要学会自己穿衣服,但这个我扣不上。”

      林晚立即记录下来:扣子需要改进,可以考虑磁吸扣或更大一点的按扣。

      又一次,子轩玩耍后抱怨:“裤子这里痒痒的。”指着标签的位置。

      林晚灵感突现:为什么童装一定要有标签?可以用无感印标替代。

      这些小发现都成了她设计的宝贵参考。

      然而平衡工作和育儿并不容易。一天下午,林晚正在重要会议上,接到幼儿园电话:子轩发烧了,需要立即接回。

      她尴尬地中断会议,匆匆赶去接孩子。抱着发热的儿子回家,心里满是愧疚和焦虑。

      那天晚上,子轩睡不安稳,林晚只能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熬夜完成工作。凌晨三点,她终于发送完最后一封邮件,累得几乎趴在桌上。

      手机亮起,是苏曼的消息:“听说你今天中途离会?职场妈妈不容易吧?”

      林晚苦笑回道:“何止不容易,简直快崩溃了。”

      苏曼直接打来电话:“听着,崩溃是正常的。但别指望别人会同情你。要么找到方法,要么被淘汰。”

      这种典型的“苏曼式鼓励”反而让林晚振作起来。她开始系统规划时间和求助资源:找了可靠的保姆备用,与团队沟通灵活工作安排,甚至学会了一些高效工作的方法。

      渐渐地,她不仅适应了,还在团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发现许多年轻同事虽然没有育儿经验,但愿意倾听她的见解。而她也能从他们那里学到新的设计理念和潮流趋势。

      一个半月后,林晚负责的第一个系列进入样品制作阶段。当她看到自己设计的衣服变成实物时,激动得几乎落泪。

      更让她惊喜的是,市场部对这些设计的反馈极为积极。多家经销商表示对这个“实用功能系列”很感兴趣。

      季度总结会上,李特别表扬了林晚的贡献:“林设计带来的不仅是新设计,更是新的思考角度。她证明了生活经验同样是宝贵的专业资源。”

      会后,张晓主动邀请林晚共进午餐:“说实话,最初我对你有些偏见,觉得你是靠关系进来的。但我错了,你的视角确实为我们带来了新思路。”

      林晚感动地接受这份认可:“我也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不同的经验和视角互补,才能做出最好的设计。”

      那天晚上回家,子轩兴奋地告诉她:“妈妈!今天幼儿园小朋友都说我的衣服很酷!老师还问是在哪里买的呢!”

      林晚抱起儿子转了个圈,心中充满成就感。

      周末,她按照约定带子轩与陆沉舟见面。看到儿子穿着林晚设计的新衣服,陆沉舟明显惊讶:“这是……你设计的?”

      子轩骄傲地抬头:“妈妈做的衣服最棒了!口袋可以放很多恐龙!”

      陆沉舟看着林晚,眼神复杂:“你看起来……很不一样了。”

      “因为我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林晚平静地回答。

      回程路上,子轩问:“妈妈,你以后会一直做衣服吗?”

      林晚思考着回答:“妈妈喜欢创造美丽又实用的东西,让人们生活得更好。这不一定只是衣服,也可能是其他设计。”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就像乐高设计师一样!”

      林晚笑了:“对,就像乐高设计师一样。”

      当晚更新“晚轩设计”账号时,林晚分享了一张工作照:她的设计桌上堆满了面料样本和草图,角落里有子轩画的一张小恐龙图。

      配文写道:“职场从低做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未开始。感谢所有挑战,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和妈妈。#职场妈妈 #设计生活”

      令她惊讶的是,这条动态引发了许多职场妈妈的共鸣,大家分享着自己的挣扎与成就。

      苏曼评论道:“总算有点样子了!不过别得意,下一个系列更要加油!”

      林晚笑着回复:“谨遵教诲,毒舌导师!”

      放下手机,她望向窗外。城市的夜景依旧,但她眼中的世界已经不同。曾经的疑虑和恐惧被自信和期待取代。

      她想起刚重返职场时的不安,如今已经能够从容应对挑战;想起最初被轻视的经历,如今赢得了尊重和认可。

      职场从低做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害怕而永远不敢开始。而她,已经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并且发现路上的风景比想象中更加精彩。

      子轩已经睡熟,小脸上还带着微笑。林晚轻轻为他掖好被角,亲了亲他的额头。

      “晚安,宝贝,”她轻声说,“谢谢您成为妈妈前进的勇气。”

      月光如水,洒满房间。在这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夜晚,林晚感到一种深切的满足:她不仅是子轩的妈妈,也是重新找回自我的林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