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新的开始 ...
-
初夏的微风拂过城市街道,林晚牵着子轩的手,走向那栋外观朴素的商业楼。钥匙在她手中微微发烫,不仅是金属的温度,更是期待的炽热。
“就是这里吗,妈妈?”子轩仰头看着三层高的小楼,眼睛睁得圆圆的。
林晚点头,心跳加速。经过数月的寻找和准备,她终于租下了这个理想的工作室空间。今天,是“晚轩设计工作室”正式启用的日子。
钥匙插入锁孔,转动时发出清脆的声响。门缓缓开启,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空荡但充满活力的空间。
“哇!”子轩跑进去,脚步声在空旷中回响,“好大呀!这里可以放我的恐龙乐园吗?”
林晚笑着跟进:“当然可以,专门给你留了一个角落做‘创意区’。”
这时,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我们来啦!乔迁之喜!”苏曼和唐薇提着大包小包走进来,后面跟着几个朋友,甚至还有陈雨和“趣芽”的几个同事。
“你们怎么……”林晚惊讶地看着这群不请自来的帮手。
“少废话,”苏曼一如既往地直接,“知道你今天搬家,我们自发组织了个‘开工作室派对’!”她举起手中的袋子,“有吃的有喝的,还有劳动力!”
唐薇微笑着补充:“而且我们都有礼物送你。”
温暖的感觉充盈林晚的心间。她不再是最初那个孤军奋战的自己,有了真正的支持网络。
大家开始忙碌起来:挂窗帘,摆放家具,安装设备。子轩兴奋地跑来跑去,“指挥”大人们如何布置他的创意角。
中午休息时,大家围坐在地上分享食物。林晚打开朋友们送的礼物:苏曼送的是一套专业设计软件许可;唐薇送的是一年的法律咨询服务;陈雨和同事们合送了一套高级绘图工具;最让她感动的是,李婧代表“趣芽”送来了一份长期合作协议。
“我们知道你迟早会独立,”李婧在卡片上写道,“但希望我们还能以新的方式合作。”
林晚眼眶湿润:“谢谢大家。没有你们的支持,我走不到今天。”
苏曼拍拍她的肩:“别肉麻了!是你自己的勇气和才华赢得了这一切。”
派对结束后,林晚独自留在新工作室。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洒满空间,为一切镀上温暖的光泽。
她走到窗前,俯瞰着街道上熙攘的人流。一年前,她还在那个豪华却冷清的公寓里,迷茫而失落。如今,她有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方向。
手机响起,是陆沉舟的消息:“听说工作室今天启用?恭喜。子轩说很大很漂亮。”
林晚回复:“谢谢。欢迎随时来看他。”
这种平静而礼貌的交流,在几个月前还难以想象。时间和平和的边界感,确实能治愈许多伤痛。
周末,林晚举办了工作室的开放日,邀请了一些业内人士和潜在客户。令她惊讶的是,来了不少人,甚至包括几位媒体记者。
更让她意外的是,陆沉舟带着子轩来了,还送了一个精致的盆栽作为贺礼。
“爸爸说植物能净化空气,”子轩认真地解释,“还能让心情变好。”
林晚接过礼物,真诚道谢。陆沉舟环顾工作室,眼中流露出真实的赞赏:“很不错的地方。你做得很好。”
简单的话语,却标志着关系的崭新阶段——不再是夫妻,但仍是子轩的父母,甚至可以说是彼此尊重的朋友。
开放日结束后,林晚收到第一个独立客户委托:为一家儿童医院设计病号服和康复用品。
“我们看过你的‘康复小英雄’系列,”医院代表说,“正是我们需要的——既实用又能给孩子带来快乐的设计。”
这个项目对林晚意义重大,她全身心投入研究。多次走访医院,与医护人员、患儿及家长交流,了解真实需求。
子轩再次成为她的“特别顾问”,从孩子的视角提出建议:“为什么不在衣服上设计可以贴徽章的地方?每次治疗完成就可以贴一个奖励徽章!”
这个简单却 brilliant 的想法被纳入最终设计,获得了医院方面的高度评价。
项目成功后,更多委托接踵而至。林晚开始组建自己的小团队:招聘了一位刚毕业但有热情的设计助理,一位经验丰富的版师,甚至请陈雨兼职质量顾问。
工作室渐渐步入正轨。林晚学会了平衡创意与商业,拒绝了一些利润高但不符合理念的项目,专注于真正有意义的设计。
一个雨夜,她加班完成设计稿后,独自坐在工作室里。雨滴敲打着窗户,街灯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拿起手机,更新了“晚轩设计”的状态:
“一年前的今天,我带着儿子和一个行李箱离开曾经的家。害怕,但不后悔。今天,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和工作室。感恩所有支持,更感恩没有放弃的自己。#重生一周年 #感恩”
这条动态引发了强烈反响。许多关注她故事的人分享了自己的重生经历,形成了一个温暖的互助社区。
最让林晚感动的是一位年轻女性的私信:“看到您的经历,我决定离开那段消耗我的感情。现在开始学习设计,希望有一天能像您一样勇敢。”
林晚回复了长长的鼓励信息,并邀请她来工作室参观。她意识到,自己的故事已经超越了个人经历,成了某种象征和希望。
周末,她按照约定带子轩与陆沉舟共度时光。令人惊讶的是,陆沉舟选择带他们去郊外的生态农场,而不是往常的高档餐厅或游乐场。
“爸爸说这里可以学习大自然的知识,”子轩兴奋地拉着林晚的手,“还可以亲手摘蔬菜!”
看着陆沉舟耐心地向儿子解释各种植物的特性,林晚感到一丝欣慰。他确实在改变,在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父亲。
回程路上,陆沉舟突然说:“我开始接受心理咨询了。意识到自己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变的地方。”
林晚惊讶地看着他。
“不是因为想挽回什么,”他急忙补充,“只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特别是更好的父亲。”
林晚点头:“这是很好的决定。我也一直在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种坦诚而平和的交流,在从前几乎不可能。时间和平静的边界,确实能带来新的可能性。
工作室运营三个月后,林晚面临新的抉择:一位投资人提出扩大规模的建议,希望将“晚轩设计”打造成大型品牌。
诱惑很大,但经过深思熟虑,她婉拒了:“我希望保持工作室的小而精,专注于有意义的项目,而不是规模扩张。”
苏曼知道后大为不解:“你傻吗?这是多好的机会!”
但唐薇支持她的决定:“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比盲目扩张更重要。”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小而精的定位让林晚能够专注于质量而非数量,反而赢得了更高端的客户和项目。
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林晚收到一封意外的邀请函:她的母校请她回去做毕业典礼演讲。
“我?”她难以置信地看着邀请函,“但我连研究生都没读完……”
“正是因此才更有意义,”系主任在电话中说,“你的经历证明,成功不只有一条路径。我们希望毕业生们听到不同的声音。”
准备演讲的过程中,林晚回顾了自己的旅程:从优秀学生到全职妈妈,从迷茫主妇到重返职场,从雇员到创业者。每一个转折都充满挑战,但也带来成长。
演讲那天,她站在熟悉的讲台上,看着台下年轻而期待的面孔。
“多年前,我也坐在你们中间,”她开始讲述,“以为人生会按计划进行:一份好工作,稳步晋升……但生活往往有别的安排。”
她分享了自己的起伏历程,不回避失败和困惑,但强调每一次挫折都是学习的契机。
“我学到的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他人的期待定义你的路径,不要被社会标签限制你的可能。无论是做全职妈妈还是职场精英,无论是为大公司工作还是自己创业,重要的是那是否让你感到充实和有价值。”
演讲结束后,许多学生前来交流。一位年轻女孩眼含泪光:“谢谢您的分享。我一直在纠结是否要为家庭放弃职业发展,现在明白可以找到平衡点。”
回工作室的路上,林晚感到一种圆融的满足。她的经历不仅改变了自己,还能启发他人。
圣诞节前夕,工作室举办了小型派对。林晚看着团队成员、朋友们欢聚一堂,子轩在人群中快乐地穿梭,感到深深地感恩。
派对进行到一半,陆沉舟来接子轩。看到热闹的场面,他有些犹豫是否进入。
“进来吧,”林晚主动邀请,“正好尝尝我们准备的蛋糕。”
那一刻,看着陆沉舟与苏曼、唐薇自然交谈,看着子轩快乐地展示自己的创意角,林晚感到一种奇特的和平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但是一种新型的健康关系。
送走所有客人后,林晚独自坐在工作室里。圣诞树的彩灯在黑暗中闪烁,映照着墙上的设计稿和子轩的画作。
手机里,母亲发来消息:“为你骄傲,女儿。无论选择什么道路,快乐最重要。”
简单的话语,却是多年来第一次真正地认可和理解。
林晚走到窗前,望着节日的城市夜景。每盏灯后都有自己的故事,每扇窗后都有各自的悲欢。
她想起一年前的绝望和迷茫,对比如今的充实和平静,感到时间的魔力和成长的力量。
子轩的创意角里,放着他最新的一幅画:三个大小不同的笑脸手拉手,背景是一个工作室和一所房子,上方写着“妈妈和轩轩的新生活”。
林晚小心地取下画,决定把它装裱起来,挂在工作室最显眼的位置。
这不仅是一幅儿童画,更是一个象征:象征勇气带来的新生,象征爱赋予的力量,象征无论经历什么,都能重新开始的希望。
夜色渐深,城市渐渐安静。林晚关掉工作室的灯,锁上门。
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不再感到孤独或迷茫。有了自己的方向,自己的节奏,自己的定义。
春风拂面,带来新生的气息。林晚深吸一口气,微笑着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