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前夫的关注 ...

  •   陆沉舟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的繁华景象,手中的平板电脑显示着最新一期的商业杂志报道。标题醒目:《从家庭主妇到行业新星:林晚的设计革命》。

      报道详细介绍了林晚重返职场的历程,她创立的“实用功能系列”的市场成功,以及那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返职场女性奖学金计划。附带的照片中,林晚自信地站在工作室,身边围绕着她的团队和奖学金获得者,笑容明亮而坚定。

      这已经是他本周看到的第三篇关于林前的报道了。

      “陆总,会议五分钟后开始。”助理的声音从内线电话传来。

      陆沉舟放下平板,整理了一下领带:“我马上来。”

      会议上,他罕见地心不在焉。市场部正在汇报新季度的推广计划,但他的思绪却飘向了那些报道中的林晚。她看起来如此不同——不再是那个总是带着疲惫微笑的家庭主妇,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自信的职业女性。

      “陆总?”市场总监小心地询问,“您对这个方案有什么意见吗?”

      陆沉舟回过神来:“抱歉,请再重复一遍最后部分。”

      会后,他独自留在会议室,再次打开那篇报道。文中引用了林晚的一段话:“多年的家庭生活不是职业生涯的中断,而是宝贵的经验积累。它教会我实用主义、时间管理和多元视角——这些都是设计的宝贵财富。”

      这段话让他沉思。曾几何时,他也认为林晚的家庭主妇身份是一种“牺牲”,甚至是一种“浪费”。现在她却证明,那些年恰恰是她独特设计视角的源泉。

      那天下午,他提前离开办公室,去了子轩的幼儿园。到得有些早,他站在门口等待,看着家长们陆续来接孩子。

      他注意到许多妈妈穿着既实用又时尚的服装,几个人的交谈飘入耳中:

      “这件‘趣芽’的外套太实用了,这么多口袋,带孩子出门都不用带包了。”

      “是啊,而且面料耐脏耐洗,特别适合小朋友。”

      “听说设计师本身就是个妈妈,难怪这么懂我们的需求。”

      陆沉舟感到一种复杂的自豪感。这些人口中称赞的,正是他的前妻。

      放学铃响,孩子们涌出来。子轩看到他,惊喜地跑过来:“爸爸!今天怎么是你?”

      “妈妈今天有事,爸爸来接你。”陆沉舟蹲下身,接过儿子的书包,“想去哪里玩吗?”

      子轩想了想:“我们可以去科技馆吗?妈妈上周带我去,但有个展厅没看完。”

      陆沉舟的心微微刺痛。子轩已经习惯了与妈妈共度的周末探险,而他这个父亲却成了备选。

      “好,我们去科技馆。”他努力保持笑容。

      在科技馆,子轩兴奋地拉着他到处看,小嘴不停讲解:“妈妈说要这样操作……妈妈说过这个原理……妈妈和我一起做过这个实验……”

      每一个“妈妈说”都像一根小针,轻轻刺痛陆沉舟的心。他意识到,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林晚不仅重建了自己的事业,还在精心培育着儿子的好奇心和知识面。

      回家路上,子轩突然问:“爸爸,你知道妈妈现在很厉害吗?她的衣服很多人都喜欢!”

      陆沉舟点头:“爸爸知道。妈妈很棒。”

      “我们幼儿园老师的衣服也是妈妈设计的!”子轩骄傲地说,“老师说又好看又舒服,上课活动很方便。”

      这种无处不在的影响力让陆沉舟惊讶。林晚的设计不仅进入了市场,更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之中。

      晚上送子轩回林晚公寓时,他意外地发现门口堆着几个快递箱。林晚开门时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明亮。

      “谢谢接子轩,”她接过儿子的手,“今天奖学金计划面试,比预期时间长了些。”

      陆沉舟犹豫了一下:“需要帮忙搬这些吗?”

      林晚有些惊讶,但还是点点头:“那就麻烦你了。”

      搬箱子时,他注意到这些都是面料样品和设计资料。公寓的小客厅已经改造成了临时工作室,墙上贴满了设计草图和工作计划。

      “你这里……工作空间够用吗?”他忍不住问。

      林晚苦笑:“确实有点挤,但暂时够用。正在找合适的工作室空间。”

      子轩兴奋地插话:“妈妈要有自己的工作室了!像苏曼阿姨那样!”

      陆沉舟心中一动,但没有立即说什么。

      回家路上,他经过一栋新建的商业楼,看到招租广告。鬼使神差地,他记下了联系方式。

      第二天,他让助理去了解那处物业的情况。回报令人满意:空间适中,位置便利,租金合理。

      犹豫再三,他还是给林晚发了信息:“看到一处可能适合做工作室的空间,有兴趣看看吗?”

      几分钟后,回复来了:“谢谢,但不必了。我已经在看几处地方。”

      这种礼貌而坚定的拒绝让他感到失落。曾经的林晚会欣然接受他的帮助,现在的她却明确划清了界限。

      周五的公司午餐会上,他无意中听到两个女性高管的对话:

      “……所以我现在周末绝对不查邮件,全心陪孩子。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

      “是啊,林晚那篇文章说得对,质量比数量重要。她现在可是我的偶像了!”

      陆沉舟惊讶地发现,林晚的影响力已经进入了他的商业圈子。

      那天下午,他做了一件多年未做的事:提前下班,去了子轩的幼儿园亲子活动。

      到现场时,他看见林晚正蹲在地上,和几个孩子一起研究一种新型面料的特性。她耐心地回答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问题,同时巧妙地将设计理念融入对话中。

      “所以这种材料可以像恐龙皮肤一样防水吗?”一个小男孩问。

      “差不多哦!”林晚笑着展示面料的防水性能,“而且它很透气,不会像雨衣那样闷热。”

      子轩骄傲地对同伴说:“这是我妈妈!她最懂这些了!”

      活动结束后,陆沉舟主动提出帮忙收拾。林晚有些惊讶,但没有拒绝。

      “你在这里很受欢迎。”他评论道。

      林晚微笑:“孩子们是最好的设计顾问,他们的想法没有限制,充满惊喜。”

      回程路上,陆沉舟忍不住问:“那个奖学金计划……进展如何?”

      林晚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比预期还好!首批学员中,已经有三位找到了全职工作,五位开始自由职业。我们正在规划第二期。”

      她滔滔不绝地讲着计划细节和成功故事,那种热情和投入是陆沉舟从未见过的。

      “需要资金支持吗?”他问,“公司有企业社会责任预算,可以赞助部分。”

      林晚犹豫了一下:“谢谢,但目前我们还够用。而且……”她顿了顿,“我希望保持这个计划的独立性。”

      陆沉舟明白言下之意:不希望与他有太多关联。

      那天晚上,他独自坐在空荡的客厅,反思着自己的婚姻。他曾经以为提供了物质保障就是尽了责任,现在才明白林晚需要的不仅是经济支持,更是情感认同和尊重。

      周末带子轩时,他尝试采用林晚的方式:不再是昂贵的礼物和奢侈的出游,而是有质量的陪伴和互动。他们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做简单的科学实验,甚至一起准备简单的餐点。

      令他惊讶的是,子轩对这种平凡的相处反应热烈:“爸爸,这样好像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她总是说,最好的礼物是时间。”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陆沉舟。他意识到,林晚不仅在改变自己,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的价值观。

      周一的公司高管会议上,当讨论到企业文化建设时,陆沉舟出乎意料地提议:“我认为我们可以借鉴一些灵活的工作安排,让员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这不仅能提高效率,也能增强忠诚度。”

      会议室一片寂静,然后有人小心地问:“陆总,您是指……像‘趣芽’公司那样的模式吗?”

      陆沉舟点头:“是的。我研究过他们的案例,证明这种模式反而能提高生产力和创新力。”

      这个提议最终获得通过。会后,几个有孩子的员工特意来感谢他,说这种改变对他们意义重大。

      陆沉舟感到一种陌生的满足感——不是来自商业成功,而是来自对他人生活的积极影响。这种感觉,他在多年的商业生涯中很少体验。

      那天晚上,他给林晚发了条消息:“谢谢你的启发。公司今天通过了更灵活的工作政策,很多员工受益。”

      几分钟后,回复来了:“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改变从理解开始。”

      这是离婚后她第一次正面认可他的行为。陆沉舟感到一丝希望,但很快提醒自己不要过度解读。

      随着时间推移,他越来越多地关注林晚的成就和动向。不是出于监视,而是出于真正的欣赏和好奇。他甚至匿名向她的奖学金计划捐了一笔款,指定用于支持单亲妈妈重返职场。

      捐款确认邮件到来的那天,他感到一种平静的喜悦。这不是为了挽回什么,而是真心支持一项有意义的事业。

      一个雨夜,他去接子轩时,发现林晚正在公寓楼下与一位年轻女性谈话。那位女性眼含泪光,紧紧握着林晚的手:“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我真的……”

      林晚温柔地拍拍她的肩:“这是你自己争取的。相信自己,你能做到。”

      女性离开后,陆沉舟才走近:“奖学金学员?”

      林晚点头:“单亲妈妈,曾经是优秀的设计师,因为育儿中断事业五年。现在终于有机会重返职场。”

      雨声中,她轻声说:“有时候,一个机会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那一刻,陆沉舟真正理解了林晚所做事情的意义。这不仅是一个职业项目,更是改变生命的工程。

      回家路上,子轩突然说:“爸爸,你最近变了好多。”

      陆沉舟惊讶地问:“哪里变了?”

      “变得像妈妈了,”孩子天真地说,“会听我说话,会陪我玩,不像以前总是看手机。”

      童言无忌,却道出了真相。陆沉舟意识到,他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林晚的影响,成了更好的父亲和更好的人。

      那晚,他在“晚轩设计”的账号下留下了第一条公开评论:“感谢你照亮的路。很多人因你而受益。”

      林晚没有直接回复,但点了赞。这种微妙的互动给了他一种奇特的安慰。

      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陆沉舟看着城市的万家灯火,心中不再空虚。他明白,有些关系无法回到过去,但可以走向更好的未来。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心理顾问的号码:“您好,我想预约一次咨询。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不仅仅是更成功的人。”

      电话那头传来温和地回应:“很高兴您能这么想。让我们从理解开始。”

      挂断电话,陆沉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关注林晚的旅程,最终让他开始了自己的旅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