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 ...

  •   王侍郎那番关于漠北部落的含糊说辞,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在我早已沉寂的心湖里激起圈圈涟漪,旋即又被更深的迷雾吞没。
      重伤的汉人男子,神秘接走……
      每一个词都勾连着最坏的猜想,又吊着最微末的希望。
      这希望太过渺茫,渺茫到近乎残忍。
      它让我无法再安坐于这死气沉沉的京城,每日对着堆积如山的公文,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同僚们窃窃私语的“变天”,各方势力暗中蠢蠢欲动的试探,都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厌烦和窒息。
      这京城,没有他,便只是一座华丽的牢笼。
      我必须做点什么。
      哪怕只是去确认一个最坏的结果,也好过在这里被无望的等待凌迟我开始更隐秘、更疯狂地动用所有能动用的资源。
      不仅是官面上的渠道,还有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暗线,甚至不惜重金联络上几支常年往来漠北、亦商亦匪的马帮。风险极大,但我已顾不得那么多。
      就在我暗中筹措,准备亲自北上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在一个雨夜敲响了我府邸的后门。
      来人是萧景湛麾下的一名亲卫队长,名叫赵戈。
      我曾在校场见过他几次,是个沉默寡言、面容冷硬的汉子。
      此刻他浑身湿透,甲胄上沾满泥泞,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和一道新鲜的刀疤,眼神却锐利如鹰隼,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
      “林大人。”他声音沙哑,递过来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的小筒,“殿下失踪前,命我将此物交予大人。嘱托……若他三月未归,方可打开。”
      我的心跳骤然停止,几乎要从胸腔里蹦出来。手指颤抖着接过那冰凉沉重的油布包,仿佛捧着滚烫的炭火。
      三个月……他果然早有预感!
      “殿下……他还说了什么?”我的声音不受控制地发抖。
      赵戈摇了摇头,雨水顺着他刚毅的脸颊滑落:“殿下只吩咐,此物关系重大,务必亲手交到大人手中。
      其余……末将不知。”他顿了顿,看着我的眼神复杂,“末将奉命潜伏边境打探消息,近日才冒险回京。
      朝廷派出的探马……大多被不明势力截杀或收买。大人,边境情况,远比京城听闻的复杂凶险。”
      他的话像一盆冰水,浇灭了我刚刚燃起的急切。
      截杀?
      收买?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人不希望萧景湛回来,
      甚至……
      不希望他的任何消息传回京城!
      “你可知殿下如今……”我急切地追问。
      赵戈再次摇头,脸上掠过一丝痛色:“末将无能。只探得殿下当日中伏,身边亲卫死伤殆尽,殿下本人……下落不明。北漠王庭封锁了所有消息,我们的人……折进去很多。”
      他抱拳,深深一礼,“东西已送到,末将还需立刻返回边境,以免暴露行踪。大人……保重!”
      说完,他不等我再问,转身便消失在茫茫雨幕之中,如同他来时一般悄无声息。
      我握着那冰冷的油布包,僵立在门口,任由冰冷的雨水打湿衣襟。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几乎要炸开。
      回到书房,屏退左右,我的手依旧抖得厉害。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稳定心神,小心翼翼地拆开层层油布。
      里面是一枚玄铁所铸、雕刻着蟠龙纹样的令牌--东宫暗卫的调令符信。符信下,压着一封火漆封口的信笺。
      撕开火漆,展开信纸。熟悉的、力透纸背的字迹映入眼帘,是萧景湛的亲笔。
      微言亲启:
      若汝见此信,则孤已失期。漠北之事,恐非单纯边患,朝中或有内应,与北漠勾结,意图借刀杀人,乱我社稷。孤此行,凶险难料。
      此符信可调动孤留在京畿及北境部分暗卫,皆乃孤之心腹,可信可用。名单及联络方式附后。
      朝局将乱,豺狼环伺。汝性情刚直,易折。切记,勿要冲动,保全自身为上。若事不可为……可携此符信,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勿要为孤涉险。
      边关风沙大,勿念。
      临手书
      信很短,措辞冷静克制,甚至带着他一贯的命令口吻。
      可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我的心上。
      他早就知道!
      他知道此行凶多吉少,知道朝中有内鬼,他把最隐秘的力量留给了我,却让我“勿念”,让我“远走他乡”!
      边关风沙大,勿念……
      怎么可能不念?!
      我攥着信纸,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浑身控制不住地颤抖。
      不是害怕,是愤怒,是心疼,是恨不得立刻冲到那漠北风沙里,将他揪出来的狂暴!
      他把我当什么?
      需要他羽翼庇护的雏鸟吗?
      还是可以随意安置、无需过问的累赘?
      保全自身?在他生死未卜、江山倾颓之际,让我独自偷生?
      萧景湛,你休想!
      我将符信和名单紧紧攥在手中,冰冷的玄铁硌得掌心生疼。
      目光再次扫过那句“朝中或有内应”,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是谁?是谁在背后捅刀?是谁不希望他回来?
      往日朝堂上那些看似寻常的争执、那些意味深长的目光、那些看似中立实则包藏祸心的言论,此刻都变得无比清晰,指向几个模糊的身影。
      我必须冷静。
      萧景湛将这股力量交给我,不是让我去送死,而是让我在关键时刻,有能力去做些什么。
      接下来的日子,我表面上依旧如常上朝、点卯,甚至对某些关于另立储君的试探性言论表现出一种近乎麻木的沉默,仿佛已心灰意冷。
      暗地里,却开始凭借符信和名单,小心翼翼地接触和调动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东宫暗卫。
      这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渗透在京城乃至边境的各个角落。
      他们训练有素,忠诚可靠,只认符信不认人。
      通过他们,我逐渐拼凑出更多被掩盖的真相碎片,也隐约摸到了那条指向朝中某位权势煊赫的皇叔--雍王萧玦的暗线。
      雍王,陛下的幼弟,素来表现得与世无争,醉心书画,却在太子出征后,暗中活动频繁,与几位掌兵的将领过往甚密。
      线索若隐若现,却缺乏关键证据。
      而边境,依旧没有任何关于萧景湛的确切消息。
      时间一天天过去,朝中要求另立储君的呼声日渐高涨,雍王府门前车水马龙。
      就在我心急如焚,几乎要按捺不住,准备动用暗卫力量强行北上寻人时,赵戈再次冒险传回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消息不是关于萧景湛的下落,而是关于北漠内部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
      北漠老汗王暴毙,几位王子争权夺位,内部大乱。
      而在这场政变中,一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汉人谋士,凭借高超的手段和狠辣的心计,帮助三王子迅速平定内乱,登上了汗位。
      据说... ...那位汉人谋士,面容被毁,声音沙哑,却智计百出,心狠手辣,极得新汗王信任,如今在北漠王庭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汉人谋士……面容被毁……声音沙哑……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像一道惊雷,在我脑海中炸开。
      一个荒谬绝伦、却又无比契合的猜想,不受控制地浮现出来。
      不……不可能……
      萧景湛那样骄傲的人,怎么可能委身事敌?怎么可能帮助北漠人稳定局势?他恨不得将北漠铁骑碾为齑粉!
      可是……若他未死,若他被俘,若他为了活下去,为了……等待时机?
      若那场政变,本就是他一手策划的复仇?
      我的心乱成了一团麻,各种念头疯狂冲撞。希望与恐惧交织,信任与猜疑撕扯。
      我猛地想起他信中的话--“漠北之事,恐非单纯边患,朝中或有内应”。
      如果……如果那个内应,势力庞大到足以在他失踪后迅速掌控朝局,那他留在境外,借助北漠的力量积蓄实力,等待时机里应外合,是不是一种……更明智、也更残酷的选择?
      而这个选择里,是否早已将我……排除在外?
      所以他让我“勿念”,让我“远走他乡”。
      因为他要走的路,布满荆棘,充满背叛与杀戮,不再需要,也不再适合一个像林微言这样,只会在他书房里递上一碗苦药、缝制一个香囊的……“旧人”?
      这个念头像毒蛇一样钻入我的心脏,瞬间麻痹了四肢百骸。
      我瘫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渐渐沉落的夕阳,只觉得浑身冰冷。
      若真是如此,萧景湛,你对我,何其残忍。
      你给了我一丝光亮,又将我推入更深的黑暗。
      你要我如何“勿念”?
      你要我如何……甘心……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十二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完结撒花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