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清晨依旧是在潮湿的雾气中醒来。林枫推开窗,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和植物腐烂气息的空气,脑子清醒了不少。昨晚熬夜补数学作业的困倦还没完全散去,眼皮有些发沉。
下楼吃饭时,母亲照例准备好了粥和咸菜,外加一个水煮蛋。
“昨晚学到那么晚,今天精神行不行?”母亲把剥好的鸡蛋放进他碗里,眼里有关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督促。
“还行。”林枫含糊地应着,心里却有点发虚,赶紧低头喝粥。那偷玩的一个小时游戏像根小刺,轻轻扎着他。
父亲已经出门了,摩托车声远去了有一会儿。林枫吃完,推出自行车。车座上覆着一层细密的水珠,他用袖子擦干,蹬上车冲入晨雾中。
路上的景色一如既往,稻田,鱼塘,逐渐多起来的房屋。只是经过一夜,田埂边的野草似乎又茂盛了些。他脑子里胡乱想着昨晚没完全搞懂的那道数学题,车轮碾过路面,发出规律的沙沙声。
到了学校,停好车,走进教室。喧闹声扑面而来,夹杂着各种早餐的味道——包子、油条、酱香饼。唐紫儿果然又在啃她的酱香饼,看到他进来,口齿不清地抱怨:“林枫,物理练习册借我抄抄,最后那题简直反人类!”
林枫把练习册递过去,看到她嘴角的酱渍,和昨天一模一样的位置。张涛也凑过来,加入了“借鉴”大军。前排的陈雪已经端坐在那里,正小声地和一个女生讨论着什么,似乎是一道英语语法题。林枫听到几个陌生的单词,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早自习的铃声像一道赦令,拯救了抄得手忙脚乱的唐紫儿和张涛。
第一节课是语文。讲课的李老师是个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女先生,戴着金丝边眼镜,说话慢条斯理,带着点老派文人的腔调。她不像物理老师那样有压迫感,但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今天讲的是朱自清的《背影》。李老师先是范读,她的声音不高,却极有感染力,将文中那种含蓄又深沉的父子之情娓娓道来。教室里很安静,连唐紫儿都暂时放下了零食,托着腮帮子听着。
林枫听得有些入神。那些文字里的画面,父亲蹒跚的背影,月台的栅栏,紫毛大衣,朱红的橘子…在他脑子里清晰地浮现出来。他忽然想起昨天傍晚,父亲骑着摩托、载着空箱子从暮色里回来的那个疲惫的背影。心里某个地方被轻轻触动了一下。
讲解完课文,李老师提了个问题:“文章最后一句,‘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林枫,你来说说看。”
被点到名,林枫愣了一下,站起来。他其实没怎么准备发言,只是刚刚听的时候有点自己的想法。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不那么慌:
“我觉得…不只是难过,还有…一种愧疚吧。”他顿了顿,感觉全班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有点不自在,但还是继续说了下去,“他看着他父亲那么艰难地爬月台,心里其实很难受,但当时可能年纪小,也有点要面子,没好意思过去扶。现在想起来,就觉得特别后悔,而且…而且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弥补这种后悔。”
他说得有点慢,甚至有点磕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就是平铺直叙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李老师听着,镜片后的眼睛微微亮了一下。她等林枫说完,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
“林枫同学说得很好,”李老师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全班,“他没有用那些套话,什么‘表达了深沉的父爱’啊,‘体现了离别的伤感’啊,而是从文本细节和人物心理出发,抓住了‘愧疚’和‘遗憾’这种更复杂、更真实微妙的情绪。学语文,尤其是读散文,就是要这样,用自己的心去贴近作者的心,感受那些文字背后的温度。”
林枫坐下来,感觉脸上有点发烫。他没想到会得到这么直接的表扬,而且还是语文李老师的表扬。他能感觉到旁边张涛偷偷用胳膊肘碰了他一下,前排的唐紫儿也扭过头,冲他挤眉弄眼地做了个“可以啊”的表情。他甚至下意识地用眼角余光飞快地瞥了一眼斜前方的陈雪,她依旧保持着端正的坐姿,只是握着笔的手指似乎停顿了一下。
心里那点因为熬夜和游戏带来的心虚,忽然被一种微妙的、轻飘飘的情绪冲淡了些。就像阴湿的天气里,突然从云缝里漏下了一小束阳光,虽然不强烈,却足够让人振奋一会儿。
但这种感觉并没持续太久。
第三节是数学课。老师讲评昨天的作业。那道林枫抠了半个晚上、最后连蒙带猜写上去的压轴题,果然错了。而且错得相当典型,被老师拎出来当反面教材分析。
“这种思路就是典型的钻牛角尖,自己给自己设套!”数学老师敲着黑板,“林枫,你起来说说,你当时怎么想到用这个公式的?”
林枫尴尬地站起来,支支吾吾,脑子一片空白。他能感觉到刚才语文课上那点小小的得意,正像阳光下的露水一样迅速蒸发掉。台下似乎有细微的窃笑声,让他脸上火辣辣的。
下午最后一节是英语课。这才是真正的煎熬。
英语老师年轻,性子急,最喜欢课堂提问和随机抽查。当她那带着审视意味的目光扫过全班时,林枫总是下意识地低下头,恨不得把整个人缩进课桌洞里,心里默念“别叫我别叫我”。
怕什么来什么。
“Lin Feng,”英语老师果然点到了他的名字,“Please translate this sentence into English.”
句子不算特别难:“我昨天花了两个小时做数学作业。”
但林枫站起来的那一刻,脑子就像被灌了糨糊。花?是 spend 还是 take?两个小时是 two hour 还是 two hours?做作业是 do homework 还是 do the homework?过去式!昨天!是 spent 还是 took?
他卡在那里,脸憋得通红,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英语书的边缘。教室里安静得可怕,他能听到自己咚咚的心跳声。
“I… I…”他“I”了半天,后面一个词都蹦不出来。他甚至不敢去看英语老师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最后是老师无奈地让他坐下,点了陈雪来回答。陈雪站起来,声音清晰流畅,语调标准:“It took me two hours to do my math homework yesterday.”
那么简单的句子。林枫把头埋得更低了。一种混合着羞愧、沮丧和对自己无力的愤怒的情绪包裹了他。刚才语文课上的那点高光时刻,此刻被对比得无比可笑,像是一个短暂的错觉。
放学铃响,他几乎是逃也似的冲出教室。推自行车时,碰到唐紫儿,她笑嘻嘻地拍他肩膀:“可以啊林枫,语文课出风头了!”可这玩笑此刻听来却有点刺耳。他只是勉强扯了扯嘴角,没说什么。
骑在回家的路上,晚风吹着,他却觉得心情有些沉重。语文带来的那一丝轻盈的喜悦,早已被数学的挫败和英语的难堪彻底压垮。他清楚地看到自己身上那条崎岖的短板,那么明显,那么难以弥补。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单车吱呀呀地响着,像是在附和着他沉闷的心情。他是个语文还不错,但数学一般、英语很差的普通高中生。这个认知,在这个平凡的傍晚,格外清晰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回到家,母亲照例在厨房忙碌。看到他,问道:“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他放下书包,含糊地应了一声:“就那样。”
然后,他看了一眼墙角那台沉默的电脑,径直走到书桌前,拿出了那本让他头疼的英语书。
台灯亮起,窗外夜色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