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033 ...

  •   这个时候宋谣和凌越聊到朝廷出兵剿匪,朝廷会怎么处理这帮土匪。

      凌越:“我觉得应该是都杀了吧,毕竟是土匪,谁知道他们干过什么坏事?”

      宋谣摇头:“还有一种可能啊,可以收编他们。”

      就像是抗日剧里的八路军收编土匪一起打日本人鬼子一样。

      凌越:“那可是土匪啊,收编容易出乱子的吧?”

      宋谣:“不一定,要不是被逼到绝路,谁愿意去当土匪?如果朝廷愿意为他们伸冤的话,那他们肯定会很感动啊,感动了之后不就是效忠朝廷了吗?他们虽说是土匪,可也是皇上的子民啊,要是就这样都把他们杀了的话,多可惜呀!当然,要先调查清楚,如果是无恶不作的那直接杀了都不为过,要是真的是被逼去当土匪的话,皇上给他们一条生路多好?”

      凌越听着宋谣的分析,点点头,说的有道理。

      在门外偷听的赵忆年觉得有些搞笑,但是搞笑中又带着道理。

      他这个皇后对事物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看法。

      忙活了一天的赵忆年不想在来到皇后这里还要讨论朝中的事,他直接走进去,打断她们的谈话,特别的指了指凌越。

      看到皇上进来,凌越坐着纹丝不动,皇上曾经跟她说过,在没有外人在的情况下,她不用行礼,宋谣不算外人。

      宋谣刚想起身行礼,赵忆年就示意她安心坐着,不必行礼。

      “你行什么礼?学学这个丫头,没脸没皮的。”

      凌越翻了个白眼,当没听到。

      凌越留下来跟她们吃了饭才回去,沐浴过后,宋谣坐在榻上看话本,顺便等头发干。

      赵忆年沐浴进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他上榻,坐在宋谣身边:“在看什么书?”

      宋谣看的是今天凌越带进来的新话本,里头有些不正经的内容,在皇上靠过来的时候,宋谣悄悄红了脸。

      原本还没那么羞,他问了这句话后就更羞了。

      宋谣放下话本盖起来,掩饰道:“没什么。”

      看着宋谣羞红的脸,赵忆年以为她是单纯看到他害羞的,就没有多想,他把她揽进怀里,问起了今天听到的事。

      “下午朕过来的时候好像听到你与凌越那个丫头在聊安城匪徒这一事?”

      宋谣心里一惊,忆起出嫁前周晴跟她说过的话,连忙说道:“就是随便说说,我比不得凌越。”

      赵忆年低头看宋谣,她脸上的红晕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叹了一口气,没再问了,抱起宋谣就往内室里去。

      ·

      第二日,赵忆年轻轻的起床去上朝。

      穿戴整齐后,赵忆年回头看了一眼被层层帷帐挡着的宋谣的模糊身影,他第一次不想去上朝,第一次想抱着她睡到日上三竿。

      朝堂上,几个文官在争论着是否出兵支援安城县一事。

      赵忆年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他们,又来了又开始了,几个老家伙又在争辩了。

      他不出声,看他们谁争得过谁。

      赵忆年接管朝廷不过两三年,很多权力他还没有完全掌握在手里,底下的老狐狸们也不见得有多少个当他是皇帝的。

      ……

      御史大夫韦振华:“从帝都出兵就出兵吧,兵痞对山匪,看谁能赢?”

      兵部尚书齐征:“兵痞?我的兵没有一个是兵痞的!个个都是好男儿!从帝都出兵去灭那三瓜两枣?要是那些山匪有这等本事,帝都的兵还没到呢,他们就把安城给屠完了!”

      御史大夫韦振华:“话也不能这么说,帝都的兵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出去打打仗也好,省得他们在军营里养得一身膘,到该上战场的时候路都走不动了,这该如何是好?”

      齐征:“你他娘的说的什么话?老子的兵天天在练武场上练,一拳不知道能打死多少个你!”

      韦振华:“你怎么急了?还在皇上面前说粗话!真粗鲁!”

      这时中书侍郎鲁志国出来打圆场了:“好了好了,你们不要再吵了,具体的还得要皇上定夺。”

      一句话,把焦点引到了赵忆年身上。

      赵忆年环顾了朝堂一眼:“除了齐爱卿和韦爱卿,其他人都没有看法了吗?”

      赵忆年在等,等着一个和宋谣说的办法一样的人。

      可惜他没有等到,满朝文武想的都是除掉那群山匪。

      可能是关内和平太久了,他们都想着打打杀杀的,一点儿也没想到边塞有多么的缺人。

      要是如宋谣所说的,招降那群山匪,替他们深渊为他们做主,最后再让他们去驻守边关,这多好?

      可他们愣是没有一个人提出这个观点,赵忆年很是失望。

      他失望归失望,但是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他提出来也会很快被他们给反驳掉。

      他没有话语权,像个傀儡一样。

      赵忆年尝试着说出来这个办法,结果如他所想,根本行不通。

      原本一直在朝堂上针锋相对的几人此刻结为了同盟,一起对付他这个皇帝。

      韦振华:“皇上,您还是太年轻了,想得太美好了!山匪就是山匪,怎么可能因为您的一点小恩小惠就乖乖的替您驻守边塞呢?”

      齐征:“皇上,您想的很好,可是真正实行起来的话是很困难的,老臣当了这么多年的兵部尚书能不知道吗?”

      鲁志国:“皇上,您……”

      一个又一个自称为老臣的人走出来,说“皇上您还是太年轻了”、“皇上您想得很好,可是事实不是这样的”、“皇上,您太年轻了有很多事不懂”……

      听着这些话,赵忆年面上不动声色,心底却是勾起了一抹讽刺的笑。

      瞧瞧,他这个皇帝当得有多失败?

      又说让皇上定夺,可实际呢,他说一句他们能说十句。

      最后的结果是兵部尚书齐征赢了,让安城县自己解决,他不是不想出兵,实在是那狗屁御史大夫说的话太难听了,他的兵个个都是个顶个的好,怎么到了那个老男人嘴里就成了兵痞子了呢?

      商量出结果来了也就退朝了,赵忆年回到御书房,仔仔细细的看着那封折子,上面的字迹稍显慌乱,或是真的需要出兵呢?

      赵忆年想静下心来看书,可就是静不下来,他下意识的走到坤宁宫。

      坤宁宫内,在皇上的睡前“按摩”作用下,宋谣这一觉睡得很香,第二日起床的时候已经天光大亮了,她摇了摇床边的铃铛,叮当马上就进来了。

      叮当看着全身透着慵懒餍足的娘娘,在心里偷笑,皇上与娘娘的感情现在是愈发的好了。

      宋谣用完早膳后,就打算继续去御花园找那个小太监聊天。

      只是她还没有出门呢,就看到赵忆年进来了,她赶紧起身迎接。

      “参见皇上。”

      宋谣有模有样的给赵忆年行了个礼,赵忆年扶了他一把,“以后不用行礼了,麻烦。”

      宋谣迟疑着说道:“……是。”

      赵忆年过来后就坐在椅子上也不说话,就这么坐着,“你也坐。”

      宋谣点头,坐到皇上边上。

      俩人就这么坐着,也不说话。

      宋谣坐了一会儿坐不住了,她问道:“皇上,您有什么事情吗?”

      赵忆年不知道该不该跟皇后讨论这个事情,想说的话在嘴巴里拐了几个弯,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

      他最后什么都没有说,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坤宁宫,往御书房去了。

      罢了,她一个女子懂什么?那可能只是无意说出来的话罢了。

      朝堂上,这是他一个人的战斗。

      回到御书房,赵忆年翻出安城县往年递上来的折子,不多不少,也有一箩筐。

      赵忆年叹了一口气,认命的看了起来。

      有哪个皇帝做得和他一样的窝囊?

      他十八岁从皇叔手中接过实权,皇叔就剃发为僧了,什么都不管,留他一个人面对。

      说是实权,可实际半分权利都无,只是皇帝这个位子罢了。

      他什么都不懂啊,只会读书,父皇驾崩后,大哥大姐也病逝了,母后一夜白头,那个时候他还很小,朝中的大臣就提议让皇叔这个混不吝代为摄政,封皇叔为摄政王。

      皇叔那个时候也才十几岁,被父皇惯得什么都不会,懵懵懂懂的接下政权,搞得一塌糊涂。

      还好的是,皇叔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是愿意听忠臣的话,才没有导致亡国,是没有亡国,可是从摄政王接过政权开始,权力的天平就渐渐朝着文官那边偏去,武官渐渐的没有了话语权。

      如今朝堂上能为武官说话就只有兵部尚书了,连宋承坤这样的大将军也只能听取文官的调遣。

      母后倒是有本事,可朝堂上那群老顽固说什么后宫不得干政,制约着母后,母后也只能在后宫拜佛打坐,不理朝中事。

      赵忆年翻着安城县递上来的奏折,一本一本粗略的翻过,还真的给他翻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昨日在坤宁宫听到皇后与凌越那个丫头说的话,赵忆年觉得皇后说的一些话很有道理。

      ‘如果不是被逼到了绝路,谁愿意去当土匪?’

      赵忆年现在就是在找宋谣所说的那些山匪被逼到的绝路,还真的让他给找到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每天早上九点更新!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