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 25 章 ...
-
实验室的晨光总带着点特殊的质感,斜斜切过操作台,把烧杯里的蒸馏水照得像融化的碎银。沈卿安刚把超导线圈接入电路,身后就传来金属器械轻撞的声响——谢砚辞拎着个保温桶走进来,白大褂的口袋里露出半截草莓味护手霜的管子。
“早。”谢砚辞把保温桶放在桌上,开盖时冒出的热气裹着甜香漫过来,是红枣小米粥的味道。“我妈说你上次体检低血糖,让我给你带点稠的。”他用勺子舀了一勺,吹凉了递到沈卿安嘴边,“尝尝,加了桂圆,不甜腻。”
沈卿安下意识地张嘴,温热的粥滑进喉咙时,才发现周围几个早到的同学都在偷偷笑。他的耳尖瞬间红透,伸手想去接勺子,却被谢砚辞按住手背:“烫,我喂你。”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导线要接牢”,眼神却藏着点得逞的笑意。
上午调试小型加速器时,沈卿安蹲在仪器旁记录数据,笔尖在笔记本上顿了顿——昨晚没睡好,眼前有点发花。谢砚辞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突然伸手捂住他的眼睛:“闭眼三十秒。”掌心的温度带着草莓护手霜的甜香,隔绝了刺眼的光,“说了让你早点睡,偏要熬到两点改报告。”
“那不是怕数据出错嘛。”沈卿安的声音闷闷的,透过掌心传出来,带着点撒娇的意味。等对方松开手,他看见笔记本上多了行字:“今日份能量补给:红枣粥×1,谢砚辞的监督×N”,末尾画着个举着警棍的小人,眉眼像极了谢砚辞。
中午在器材室整理导线,谢砚辞突然从柜子顶上翻出个落灰的纸箱。“看这个。”他掏出个玻璃罐,里面装着二十几颗星星,有铝丝弯的,有铜丝绕的,最底下那颗是用漆包线缠的,缠着圈红线——正是沈卿安在火车上送他的那颗。“攒了半年。”谢砚辞把罐子塞到他手里,指尖在他手背上轻轻划了下,“每解出一道你卡壳的题,就折一颗。”沈卿安数到第七颗时愣住了,那颗星星的角上刻着个极小的“安”字,是用针尖一点点戳出来的,边缘还带着毛刺。
“这个……”
“省赛那天你哭鼻子的时候折的。”谢砚辞突然捏住他的下巴,强迫他抬头,“当时就想,以后绝不让你再为错题掉眼泪。”指腹擦过他的睫毛,带着点痒,“现在做到了。”
下午的小组讨论会上,教授让大家设计新的实验方案。沈卿安刚说出“用霍尔元件测磁场”,就被后排的男生打断:“这方法误差太大了吧?”话音未落,谢砚辞的钢笔“啪”地敲在桌上。
“误差可以控制在0.02%以内。”他往后靠在椅背上,目光扫过那个男生,“我们上周做过三次重复实验,数据在这里。”说着把自己的记录本推过去,最后一页贴着两张叠在一起的图表,是两人的实验数据对比,几乎重合得天衣无缝。
散会后,沈卿安跟在谢砚辞身后收拾东西,听见他低声说:“以后再有人质疑你,不用理。”他的指尖突然被塞进个东西——是颗用银线缠的星星,比之前的都精致,星星中心嵌着颗小小的珍珠,“我爸朋友打的,比铝丝的结实。”
夕阳漫进实验室时,谢砚辞正在帮沈卿安校准示波器。沈卿安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突然想起早上那碗红枣粥,想起器材室里的玻璃罐,想起讨论会上那本推出去的记录本。这些细碎的瞬间像串联起来的电路,电流淌过的地方,都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度。
“谢砚辞,”他突然开口,声音轻得像叹息,“你是不是……”“是。”谢砚辞没抬头,手里的螺丝刀转了半圈,“从你第一次在实验室把硫酸铜洒在我笔记上时,就是了。”他转过身,手里还捏着那枚银星,“所以,沈卿安同学,要不要让我们的‘闭合电路’,永远通着电?”
沈卿安看着他眼里的光,突然笑了,伸手把那颗银星别在谢砚辞的白大褂上:“先说好,以后实验报告还是要分开写,不然老师该说我们作弊了。”
谢砚辞低笑出声,伸手把他揽进怀里,下巴抵在发顶:“可以。但牵手的时间,得算在实验误差里。”
窗外的晚霞红得像实验台上的指示剂,烧杯里的蒸馏水还在反光。沈卿安靠在谢砚辞胸口,听着他有力的心跳,突然觉得那些复杂的定律都有了答案——所谓永恒,不过是像他们这样,把彼此的轨迹,缠成永远解不开的线圈,通着名为“喜欢”的电流,恒温,恒流,直到时间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