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次相遇 ...
-
九月的风已经带了点凉意,卷着几片半黄半绿的榆树叶,落在青石板路上。
沈卿安抱着刚领的新学期课本,拐进了学校后门那条窄巷。巷口的"老槐树"文具店正播放着当红的流行歌曲,声音吵吵嚷嚷的。他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怀里除了课本,还揣着一张刚发下来的数学周测卷子,上面鲜红的"148"旁边,用红笔写着一行小字:"最后上面辅助线思路可优化,见解析。"
写解析的人,是谢砚辞。
他要去的地方在巷子尽头,一家连招牌都快掉光的旧书店。老板是个沉默的老头,总是坐在柜台后看报纸,不管有没有客人。
沈卿安推开门,门上的铜铃"叮铃"响了一声。
"还是老样子?今天新到了几本日文原版的数学期刊。"老板头也没抬地问。
"嗯,谢谢张爷爷。"沈卿安点点头,熟门熟路地走向最里面的书架。他要找的不是课本辅导书,而是一些市面上几乎绝迹的老漫画。
就在他踮脚够顶层那本《铁臂阿童木》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沈卿安吓了一跳,转身就撞进了一个温热的怀抱里。怀里的卷子和几本数学期刊哗啦啦散了一地。
"对不起!"他慌忙后退,抬头道歉,却在看清对方脸的瞬间,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是谢砚辞。
学校里公认的学神,常年以满分或接近满分的成绩霸占年级第一的宝座,同时也是数学竞赛国家队的预备队员。沈卿安是年级第二,他们俩是老师口中"既生瑜何生亮"的最佳注脚,同班两年,除了在讲台上一起讲题,私下里说过的话不超过十句。
谢砚辞比他高大半个头,此刻正垂着眼看他,额前的碎发遮住了部分视线,看不太清表情。他弯腰,捡起了地上那张印着"148"分的数学卷子。
"最后一题,用空间向量会更简洁。"谢砚辞的指尖点在卷子的最后一道大题上,声音比沈卿安想象中要低一些,带着点独特的磁性。
沈卿安的耳朵有点发烫。他当然知道空间向量的方法,只是考试时没想起来。他赶紧去捡其他散落的书和期刊,"刚才对不起啊,我没看到你。"
谢砚辞没说话,只是帮他把散落的数学期刊一本本捡了起来,摞在一起,递给他。
沈卿安接过书,指尖不小心碰到了谢砚辞的手。对方的手很凉,和他自己因为紧张而发烫的手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像被烫到一样缩回手,小声说了句"谢谢"。
"你也看这个?"谢砚辞的目光落在沈卿安怀里的日文期刊上,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啊?嗯,偶尔看看,练练日语,也看看国外的题型。"沈卿安有点意外,他以为像谢砚辞这样的人,早就不需要看这些基础期刊了。
谢砚辞"嗯"了一声,目光转向沈卿安刚才够的那本书:"找这个?"
"是、是的,小时候看的,突然想再翻翻。"
谢砚辞抬手,很轻松就把那本《铁臂阿童木》拿了下来,递给了他。他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握着书脊的动作很稳。
"谢谢。"沈卿安接过书,心里有点乱。他总觉得今天的谢砚辞,和平时在学校里那种清冷疏离、一心只有学习的样子不太一样。
就在这时,老板张爷爷的声音从柜台那边传来:"小谢,你要的那本英文版的拓扑学导论到了。"
谢砚辞应了一声,对沈卿安点了点头,转身走向柜台。他的白衬衫后背上,还沾着一点刚才从书架上蹭下来的灰尘。
沈卿安看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手里的旧漫画、那几本数学期刊,还有那张被谢砚辞指尖碰过的数学卷子,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他不知道,这个榆树叶落满的午后,这家不起眼的旧书店里,他和谢砚辞的故事,才刚刚开始。